七日後。
劉備統帥大軍,進至易京以南。
此時的曹操,經過數月休整,招兵買馬,已稍稍恢複元氣。
在部署了關中,並州方麵的防禦後,曹操親統八萬兵馬,進駐易京禦守。
易京修築於易水北岸,以易水為天然屏障,作為阻擋楚軍的第一道防線。
楚軍要攻打易京,就得先渡易水。
劉備大軍進抵南岸後,便連營十裡安營紮寨,等待後續糧草運達。
大軍安營同時,劉備則在蕭和的提議下,命老將黃忠率一萬楚軍,於易水下遊作試探性的渡河。
此時易水南岸,早已密布偽魏細作。
黃忠統率兵馬一出,魏國的細作便迅速將情報送往北岸易京。
…
易京,深夜。
剛剛睡下的曹操,便被司馬懿,張郃等謀臣武將叫醒。
“大王,我細作有密報傳回,楚將黃忠率一萬楚軍離營,向易水下遊方向而去。”
司馬懿將一道密報奉上。
曹操睡意瞬間全無,匆忙接過,迫不及待細看。
“莫非,大耳賊想派黃忠這老狗,從下遊偷渡易水?”
曹操合上密報,眉頭一皺。
司馬懿微微點頭,指著地圖道:
“易水雖可為屏障,卻算不得什麼天險,上下遊可渡之處甚多,楚軍真要渡河,我們攔是攔不住的。”
“況且現下已是秋末,入冬後易水冰封,楚軍幾十萬大軍更可踏冰過河,我們根本無法阻擋。”
“不過臣以為,我們絕不能讓大耳賊如此輕易就渡河,至少也得拖到入冬。”
“越往後越,對我們越有利呀。”
曹操重重點頭,深以為然。
幽州之苦寒,要勝於鄴城。
現下他手中這八萬魏兵,多數都乃幽州人,習慣了幽州冬天的嚴寒,自然無懼。
而劉備麾下楚兵,除了幾萬冀州人外,卻多數乃是南人。
其中四萬左右,還是荊州,揚州這等純種的南方人。
北人怕熱,南人怕冷。
隻要熬到寒冬臘月,楚軍那些南方士卒受不了幽州酷寒,出現了凍死凍傷,必定軍心大跌,士卒生怨。
到時劉備久攻不下,自然就得被迫退兵而去。
可要是現在就讓劉備渡河,在嚴寒到來之前,劉備就有兩三個月時間,對易京發動猛攻。
能不能扛得住三十萬楚軍,長達兩三個月的猛攻,曹操就沒有絕對的底氣了。
“仲達言之有理,無論如何,我們要儘可能遲滯楚寇過易水時間!”
曹操截釘截鐵的一拍案幾,遂問道:
“那依爾等之見,孤現下當如何用兵?”
司馬懿早就胸有成算,當即進言:
“黃忠所部不過一萬餘人,臣以為大王當即刻派出騎兵往下遊,不使楚軍一兵一卒過河!”
曹操眼中精光一閃。
他還有近四千餘幽燕騎兵。
當初冀州一戰,曾派出這四千餘騎,去劫襲楚軍的糧道,卻被楚軍騎兵克製,失去了用武之地。
不過這四千僅存的幽燕騎兵,倒也成建製的保存了下來,一路退至了易京。
利用輕騎的機動性,阻擊楚軍登岸,莫說對方是一萬兵馬,就算是五萬大軍也不在話下吧。
曹操瞬間權衡出利弊,當即喝令道:
“傳令高覽夏侯充,速率幽燕輕騎出擊,往易水下遊給孤阻擊楚軍。”
“無論如何,不許放楚寇一兵一卒過河!”
虎衛傳令下去。
高覽和夏侯充二人,當即率四千輕騎離開易京,往下遊而去。
作為曾經的袁紹舊將,與張郃齊名的河北四庭柱,高覽自降曹後就一直鎮守燕代邊郡,防範鮮卑烏桓。
如今魏國與鮮卑通好,邊患暫時解除,高覽便調至了易京聽用。
與張郃一樣,高覽也精通騎戰,故為曹操委以統帥幽燕輕騎之重。
不過,這四千幽燕輕騎,乃是曹操在河北最後的騎兵。
這樣一支僅存精銳,交由高覽一個外姓統帥,曹操自然是不放心。
故而這一戰,他才要令夏侯充這個宗室子弟跟隨。
送走了四千輕騎,曹操稍稍鬆了口氣。
“大王,臣有些許擔心,不知當講不講當?”
這個時候,賈詡卻破天荒的主動開了口。
曹操既覺新鮮,又心生警惕,忙一拂手:
“文和有何擔心,但說無妨。”
賈詡來到地圖前,向青徐方向一指:
“臣從此前的細作情報中得知,劉備似乎在青州沿海新建了一支水軍,規模還不小。”
“現下偽楚的戰線已推進至幽州,水軍已無用武之地,劉備為何還要勞民傷財大造戰船?”
“何況,以偽楚現在的水軍戰船,完全就夠用了,何必還要新造戰船?”
說著,賈詡手指向幽州以東一移:
“故臣擔心,劉備新建這支水軍,極有可能是欲由青州浮海北上,經由渤海繞過我易京防線,於我幽州東部沿海登陸。”
“如此,楚軍就能無視我易京防線,直插我幽州腹地,令我們後院起火,陷入腹背受敵的困境。”
“一旦形成如此局麵,則我易京防線就算再固若金湯也將形同虛設,變的毫無意義!”
曹操打了個寒顫,扶案而起,急是拄著拐杖來到了地圖前。
幽州東部諸郡,漁陽,右北平,遼西,屬於魏國的三郡皆臨海。
尤其是漁陽郡,楚軍若於沽口登陸,沿沽水北上三十裡,轉入桑水繼續北上,快船兩日間就能抵達薊縣。
薊縣乃幽州州治,魏國陪都,乃幽州之根本。
倘若薊縣有危,則幽州諸郡頃刻間將一片大亂!
後院起火,易京焉能再守?
想明白其中利害,曹操打了個寒戰,倒吸一口涼氣。
“文和提醒的是,文和提醒的極是啊。”
“大耳賊有水軍優勢,當年就曾經數度海上奔襲,殺了孤一個措手不及。”
“孤記得,彰兒當年就是死在甘寧那狗賊的海上偷襲!”
曹操拐杖指著地圖,一臉心有餘悸道:
“幸得文和提醒,若真讓大耳賊故伎重施,海上偷襲成功,後果不堪設想,不堪設想啊…”
左右魏國眾臣,皆是倒吸涼氣,無不膽戰心驚。
“既是如此,那我們得速速調集重兵,往薊縣增防,同時往東部沿海增防,尤其是要在沽口等靠海諸城嚴加戒備才是。”
張郃當即進言。
話音未落,司馬懿卻搖頭道:
“我軍總計不過八萬餘人,若抽調重兵回防,如何守得往易京?”
“再者幽州海岸線有數百裡,可供登陸的城池不止沽口一座,我們難道還能處處設防不成?”
張郃啞然。
曹操眉頭深鎖,歎道:
“仲達言之有理,兵少是我們現下最大的軟肋呀。”
一時間,諸將皆麵露憂色,卻又苦無良策。
司馬懿眼珠轉了一轉,卻上前一指地圖:
“海上風浪遠勝於江河,偽楚的戰船雖大,卻也不敢遠離海岸航行。”
“臣料大耳賊就使派水軍浮海偷襲,其航行路線必會貼著青州,冀州的海岸線航行。”
“如此一來,其行蹤便無法隱匿。”
“臣以為,大王可廣派細作於冀州東部沿岸,日夜觀察海上形勢,並收買當地漁民,幫我們監視近海是否有船隊出沒。”
“如此一來,我們就能及時得到楚軍浮上偷襲的消息,還能準確推算出楚軍將要登陸的地點。”
“這時,大王則無需派出重兵,隻需派出上萬步騎,於敵軍將要登陸之地預設埋伏,便能輕而易舉重創偷襲之敵!”
司馬懿臉上帶著自信微笑,洋洋灑灑的為曹操獻上了一計。
曹操豁然開朗,眉頭立時鬆展,拍著地圖大讚:
“好好好,仲達此策,實乃兩全其美之策!”
“好,甚好,就依仲達之計行事!”
當下,曹操便傳下詔令,急派數以百計的細作,持重金南下,前往冀州沿海行事。
詔令傳下,曹操拄著拐杖走出帳外,望向了夜色下的易水南岸。
楚營綿延十裡的燈火,隱約可見。
“大耳賊,你幾次三番海上偷襲,你當真以為孤不長記性,還會讓你再次得逞麼?”
“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