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孩子…有想法啊?”
蕭和眼眸放亮,重新打量眼前的孩童,眸中透出一絲驚喜。
華夏自古以來,可稱神童之人不在少數。
比如已死的曹衝,比如後世解縉。
可這些神童展現出來的天賦,大多是在詩文方麵,比如八歲就能作詩之類。
眼前劉裕的天賦,卻與那些個神童截然不同。
這孩子竟然能問出,蘋果為什麼不往天上掉這種“奇葩”問題。
此問一出,若換作彆人,自然是轟堂大笑,回一句:
傻孩子,蘋果又沒長翅膀,怎麼可能往天上掉?
蕭和卻沒有笑,腦海中瞬間迸出一個念頭:
此子,乃可造之才啊。
自己肚子裡藏的那些什麼數學,物理,化學等等“奇言怪論”,終於是後繼有人,能傳播下去了。
“噗~~”
身旁的關銀屏果然忍俊不禁,笑出了聲來。
劉裕茫然看向關銀屏,問道:
“銀屏姐姐,你笑什麼呢,難道你也知道為啥蘋果不往天上掉?”
關銀屏上前拍了拍劉裕腦殼,笑道:
“傻小子,以後可彆問這種傻問題了,不然外人還以為你這楚王四公子是個傻子呢。”
劉裕摸著後腦殼,臉色茫然。
“夫人此言差矣,四公子怎麼會是傻子呢,依為夫之見,四公子可是古今少有的奇才!”
蕭和卻一本正經的將關銀屏駁了回去。
這回輪到了關銀屏一臉茫然。
“四公子,你這個問題問的非常好。”
蕭和則撿起地上蘋果,指了指腳下地麵道:
“這蘋果之所以往地上掉,不往天上掉,是因為咱們腳下的大地對咱們有引力,籠統來講,也可稱之為重力。”
“正是這股重力,把我們吸在了地上,也把蘋果拉向了地麵。”
劉裕眼眸放亮,仿若打開了新世界之窗,忙問道:
“老師,那引…引力是什麼東西,重…重力又是何物?”
“我這腳上又沒被繩子拴著,怎麼就被拉向了地麵?”
蕭和一鉤劉裕肩膀,拉著他便往正堂走去,順手將手中幾本編寫的“教材”遞給了他。
“四公子啊,這引力重力什麼,說來話長,一時片刻臣也跟你解釋不清楚。”
“你想知道為什麼,那咱們就要從頭學起,先從最基礎的數學開始。”
“你得先明白,為啥一加一他等於二…”
蕭和完全切換到了老師角色,隻顧著給這位學生傳道授業解惑,卻把自家媳婦兒給晾在了院子裡。
“引力,重力,數學…”
“夫君都在說些什麼亂七八糟的東西,怎的我從來沒聽他說起過?”
關銀屏望著蕭和背影,口中嘀嘀咕咕,明眸杏眼間皆是茫然困惑……
十日後,秋收結束。
各地的莊稼收獲情況,陸陸續續上報至了鄴城。
今歲不及去歲風調雨順,豫州,荊州,淮南等地或多或少,皆是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旱澇災害,收成比去歲有所減少。
不過幸運的是,冀州今年倒是風調雨順,收成喜獲豐收。
且楚軍攻取鄴城,拿下冀州的時間點掐的正好,正趕在了秋收之前奪取了冀州諸郡。
曹操北遁又倉促,來不及下令毀掉冀州各郡國麥田,沒能實施堅壁清野的政策。
於是冀州全境的糧草,便皆落入楚國手中,順利的完成了收割,彌補了豫荊等南方幾州的糧食減產。
糧草充足,北伐自無後勤之憂。
幾十萬府兵,經過了數月休整,精神體力也已恢複如初。
劉備遂召集眾臣,議定了北伐奪取幽州之計。
一道道詔令下往各州鷹揚府,各州郡之府兵,開始再度向鄴城集結。
劉備根據蕭和等眾謀臣之計,遂定下了三路伐魏戰略。
西線方麵。
大將軍關羽,節製司豫荊三州之後,統十萬大軍,自洛陽宛城方向出兵,攻打潼關,武關,對偽魏雍涼發動進攻。
驃騎將軍張飛,統兵五萬,向西攻打井陘,壺關,對偽魏並州方麵發起攻勢。
此兩路兵馬是為偏師,隻為牽製偽魏並雍涼三州之兵,使之無法東援幽州。
劉備則親統三十萬雄兵,自鄴城北上,直撲易京。
留守方麵。
相國諸葛亮由許昌調至鄴城,輔佐二公子劉永監國,處置楚國軍國重事,督調糧草軍需。
徐庶,魯肅則接替諸葛亮,輔佐三子劉理留鎮許昌,處置漢廷諸事。
龐統,法正則跟隨關羽張飛,做為隨軍謀主,出謀劃策。
太尉蕭和,以及馬謖等眾謀臣,則跟隨劉備,統帥主力大軍北上直取幽州。
詔令傳下,大楚各州再度沸騰。
數十萬府兵自備兵甲,由各州鷹揚府派往鄴城,洛陽一線集結。
數不清的糧草軍資,由各州也源源不斷的送往指定地點。
時年秋末。
劉備於鄴城南築台祭天誓師,公告曹操十大罪狀,宣布誓師伐魏。
一道進軍詔令傳下,總計約四十五萬楚軍,分兵三路殺奔魏境而去。
是日黃昏。
王宮正殿內,一身戎裝的劉備,正在臨行前最後一次訓視諸子。
對於劉永和劉理二子,劉備少不了要叮囑一番,要他們凡事要多聽從諸葛亮,徐庶等的意見,要懂得虛心納諫之類。
兩個兒子應對得當,皆讓劉備很是滿意。
“裕兒,聽聞近幾日伯溫時常為你傳道授業,你給為父講講,伯溫都教了你些什麼?”
劉備目光轉向了四子劉裕。
一個五六歲的孩子,也不用擔什麼監國重任,要關心自然也隻能關心學業。
“回稟父王,近來伯溫老師都在主教兒臣數學,兒臣一百以內加減法的口算已經滾瓜爛熟了,伯溫老師還誇兒臣很有數學天賦。”
劉裕小手一揖,一本正經的答道。
劉備卻是一愣。
數學,一百以內加減法,口算…
這都教的是些啥啊?
“裕兒,伯溫他就沒教你經史詩賦之類的嗎?”
劉備按下心下新奇,繼續問道。
“沒有。”
劉裕搖了搖頭,答道:
“伯溫老師說了,經史他不太擅長,讓兒臣另尋賢師。”
“至於詩文,老師說晚點學也不要緊,也沒必要耗費太多的精力和時間,不值得。”
劉備眼中再添驚奇。
方今天下,儒學昌盛,其中更以經學最為盛行,凡達官顯貴,士族豪姓,無不窮心竭力鑽研經學。
至於史書,詩賦之類,同樣是必學必讀。
蕭和這個老師可好,既不教經史也不教詩文,一上來就教什麼數學,什麼加減口算?
自古以來,這樣的老師,可是聞所未聞啊。
“裕兒,除了你說的那個什麼百…百以內加減,伯溫還教你什麼了?”
劉備定了定神後,便又問道。
劉裕想了一想後,接著說道:
“伯溫老師還教兒臣,說是咱們所以沒飛到天上,是因為咱們腳下的大地有重力,能把咱們吸在地上。”
“伯溫老師還說了,咱們腳下的大地其實是個球,是圓的,如果我們一直向東走,最後會繞一個圈,從西邊走回原點。”
“伯溫老師還說…”
劉備神眼越來越迷茫,腦袋卻來越大,隻覺腦子裡已被一團漿糊填滿。
聽劉裕說的越多,他腦子裡那團漿糊就越是粘稠。
“大概就是這些了,伯溫老師說這些都屬於物理,兒臣先了解一下就行了,等兒臣長大幾歲再教兒臣。”
劉裕彙報完畢,一抬頭時,卻瞧見自家父王正緊閉雙眼,眉頭緊鎖,兩手摁著額頭,一副頭疼之狀。
“父王是身體不適麼?”
劉裕擔心了起來。
劉備鬆了口氣,忙是一笑:
“為父沒事,許是昨晚沒睡好,略有些困乏而已。”
劉裕“哦”了一聲,這才寬心。
一旁糜夫人卻是眉頭微鎖,眼神困惑道:
“大王,你說這蕭太尉都教了裕兒些什麼稀奇古怪的學問,臣妾怎麼半個字也聽不懂?”
劉備定了定神,理了好一會心緒,臉上困惑漸漸變為驚喜。
“伯溫師從世外仙人,所學自然與凡夫俗子不同,孤料伯溫教給裕兒的,多半是世外仙學,咱們聽不懂自然也在情理之中。”
劉備自行腦補出了這樣的解釋。
糜夫人一聽,頓時喜笑顏開。
能把“世外仙學”教給自家兒子,蕭和這是在教真東西,是打心底裡重視劉裕這個弟子啊。
劉備臉上困惑化為喜色,一拍劉裕:
“你說的這些孤聽不懂不要緊,裕兒你能聽懂學會便是。”
“這樣吧,裕兒你此番就隨孤北征,如此才好時時刻刻向伯溫求教,爭取把伯溫的本事全都學來才是!”
劉裕本就求知心切,自然是大為歡喜,當即領命。
劉備一拉劉裕,豪然笑道:
“走,跟著為父北伐!”
“套用你伯溫老師的說法,咱就是父子齊上陣,乾翻曹賊,順便跟著你伯溫老師學好世外仙學,這就叫乾中學。”
劉裕雖聽不太懂什麼意思,眼見父親高興,便跟著笑嗬嗬道:
“父王放心,兒臣定追隨父王乾…乾翻曹賊,跟伯溫老師學好學問,兒臣定好好的乾中學,不辜負父王期望!”
劉備滿意的點點頭,狠狠拍了拍劉裕的肩膀,拉著兒子大笑出宮。
時年秋末。
楚王劉備攜四子劉裕,率三十萬大軍北出鄴城,浩浩蕩蕩殺奔易京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