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詞條老不正經 > 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 聽說卿有侄女,年方十三

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 聽說卿有侄女,年方十三(1 / 1)

推荐阅读:

inf

大明宮中,六名內侍各自捧著一個漆盒,朝著蓬萊殿而來。

李絢平靜的向前走去,直入蓬萊殿中。

月色之下,拉出一道長長的影子。

蓬萊殿中,談笑聲頓時一停,隨即眾人齊齊恭聲道“參見陛下,陛下萬壽無疆。”

燈火通明之中,李絢站在內殿門前,抬手道“諸位姑母請起,鄭後請起,相王,衛王都請起。”

“多謝陛下。”淮南大長公主,千金大長公主,還有常樂大長公主,李重俊,李成器,鄭氏,還有一旁牽著安樂公主的宮人,這才起身。

“來人。”李絢擺擺手,隨即,六名內侍將每一個漆盒放在了眾人身前的桌案上。

李絢開口道“這些是宮中除開用度之後剩下的一些如意錢,諸位姑母,還有衛王,相王,鄭後,若遇到喜愛的晚輩亦可隨手賜予。”

“那就多謝陛下了。”淮南大長公主輕輕點頭,眾人這才跟著行禮。

淮南大長公主開口道“陛下來這裡,可是為了今日送聘禮到王家之事?”

“對!”李絢點點頭,然後走到一側坐了下來,然後看向淮南大長公主道“今日送聘禮之時,姑母觀王家人,品行如何?”

“尚可吧。”淮南大長公主忍不住的皺了皺眉頭。

“姑母請坐。”李絢微微擺手,看向眾人道“都坐。”

淮南大長公主這才坐下,略微沉吟說道“王家女溫柔大氣,賢淑知禮,其父王淪性情沉穩,不善言辭,也不是什麼多事之人,隻是王家的其他家人,頗有些不善之象。”

“畢竟被流放壓製多年,如今回朝自然帶著三分戾氣。”李絢的眼神凝重起來,然後說道“看樣子,需將這些人都打發的遠點。”

聽到李絢這麼說,淮南大長公主略微沉吟,問道“陛下可是擔心他們性情過激,反而惹禍?”

李絢點點頭,歎聲道“常人有言,矯枉過正,矯枉必須過正,自前年武氏被平之後,侄兒所用王氏之人並不多,但是他們在清除諸地武氏餘孽上卻很用力,甚至過於用力,這在現在不是什麼壞事,但是侄兒擔心一旦大規模的用王氏之人,恐怕要出事。”

“你想要約束他們,但是卻想不出好的辦法來?”淮南大長公主頓時就明白了李絢的話裡的意思。

“是!”李絢皺著眉頭,說道“若是繼續控製王氏的用人,但王氏女又嫁入了宮中,若是將他們安置於偏僻所在,又難免會惹出不滿,所以侄兒想要找個人來製衡,但如今的世家當中,似乎沒有誰能夠製衡王氏之人。”

關中世家,韋裴薛柳楊杜,家世其實都差一些,甚至如韋氏楊氏,李絢根本就不想用。

至於山東世家,王氏,盧氏,崔氏,鄭氏,後麵三家又屢受打壓,王家在世家當中獨大,似乎有遏製不住之象。

“所以侄兒想要姑母討個主意,看看誰家能夠更有效的製衡王家,而又不至於將王家逼迫太甚?”李絢忍不住看向了淮南大長公主。

“那容易啊!”後麵的千金大長公主開了口,笑嘻嘻的說道“將蕭氏的女兒送入宮中便是,當年他們在宮裡鬨的那麼凶,如今隻需要將蕭氏的女兒送入宮中,那麼自然知道皇帝的警告。”

“彆亂出餿主意。”常樂大長公主拍了姐姐一下,說道“照你那樣,還不如直接找個武氏女來的更痛快,真的是嫌宮裡不夠亂。”

“那十九妹你有什麼意見?”千金大長公主轉過身,有些不滿的看著妹妹。

常樂大長公主略微沉吟,說道“與其如此,那麼不妨找竇家或者獨孤家的人,皇帝登基之後,還沒有對太穆皇後和元貞皇後進行加封,若是到時順帶提出婚事,再用竇家和獨孤家的人來壓一壓王家……”

“沒用的。”淮南大長公主搖搖頭,說道“這兩家人雖在朝堂上依舊還有力量,但相比於回朝的王家差的太遠,壓不住他們的,若是依我看,皇帝不如找一找長孫家的人?”

“長孫家?”千金大長公主和常樂大長公主頓時忍不住的倒吸一口涼氣,隨即兩人同時搖頭道“這不妥。”

“沒有什麼不妥當。”淮南大長公主感慨一聲,說道“這些年,長孫家已經沒剩下多少人,嫡係一脈,也隻剩下當年長孫衝的一個孫子長孫元翼還活著了,能夠做事的不多,而且這麼多年,他們也隻認太宗皇帝……”

李絢輕輕點頭,因為李治的緣故,長孫家對李重俊和李成器並沒有多少好感,也隻有太宗皇帝值得他們敬仰幾分。

但即便是太宗皇帝,也很難改變他們艱難的命運。

至於說李象和李厥,雖然同樣是長孫皇後的血脈,但實際上雙方生疏的很厲害。

長孫元翼和他們甚至已經出了三代之內。

但若是李絢再將長孫家的血脈納入皇室,那麼長孫家唯一忠誠的人隻會是李絢,尤其是一旦有了孩子之後更是如此。

偏偏有長孫無忌的關係,長孫家的人一旦站出來,便是王家也要畏懼幾分、

如此,用長孫家的人來監督王家,反而能夠控製他們,這是一件好事。

李絢鬆了口氣,對著淮南大長公主點點頭,笑著說道“如此就多謝姑母,初六那日迎親,以長孫家和王氏的關係,難免會現身,到時候就麻煩姑母去溝通一二了。”

“陛下放心,臣知道怎麼做。”淮南大長公主含笑點頭。

李絢放鬆下來,然後說道“並州的事情,這兩年麻煩姑父了,等到今年的事情徹底了結,朕便將姑父調回長安任職。”

淮南大長公主的夫婿,是前相封德彝之子封言道。

封言道早年任揚州大都督府長史,後來裴行儉調任揚州,封言道就去了懷州刺史。

但是武後當政以後,封言道降授朝議郎,守貴州刺史。

等到李絢平定洛陽之後,就調封言道去做了並州大都督府長史。

“回京。”淮南大長公主一聽到回京兩個字,忍不住的眼睛一亮,神色中更滿是驚喜。

封言道自從貞觀十六年被授為汝州刺史後,便開始漫長的外任生涯。

汴州,寧州,齊州,蘄州,金州,虔州,廣州,滄州,瀛州,青州,揚州,懷州,並州,如今都已經七十了,還在並州大都督府長史位置上待著,現在李絢一句話,終於看到了回朝的希望。

“到時候,授太子少保,有空的話,姑父就多去東宮看看。”李絢輕歎一聲,說道“侄兒最擔心的,還是太子之事,他現在雖然還小,但總有長大的一日,如何塑造成一個合格的太子,是侄兒最操心的事情,畢竟有太多前例在先了。”

“嗯!”淮南大長公主認真的點頭。

不管是玄武門事變,還是後來的李承乾謀亂,以至於更後麵的武氏之亂,都是在傳承上出現了問題,如何杜絕此事再度發生,是最為緊要的事情。

李絢稍微苦笑,起身道“那麼侄兒就不打擾諸位姑母和鄭後,衛王相王了,初六的事情,麻煩姑母了。”

幾位大長公主,還有鄭氏,李成器全部都站起來行禮“恭送陛下。”

隻有安樂公主和李重俊懵懵懂懂的。

……

夜色之下,禦輦緩緩的朝大明宮而去。

李絢坐在禦輦上,看著遠處的長安城,不由得輕歎一聲,做了皇帝,白日裡,他反而不方便去長安城了。

是的,白日裡,李絢不方便動作,輕易之間太容易驚擾百姓,但到了晚上,尤其是宵禁之後,就方便多了。

可惜如今新年期間,宵禁取消,李絢出行就不方便了。

輕吸一口冷氣,李絢神色平靜下來,嘴角的一絲冷笑,卻怎麼都難消。

王家是他手上的一把利器不假,但是當天下平靜之後,這把利器就很有可能會反過來弑主。

如果李絢足夠狠心,那麼李絢完全可以在榨乾王家店價值之後,反過來將這把利器親手折斷。

但李絢沒有這種想法,他現在之所以要在王家這個利器上套上一個鞘子,目的就是為了讓王家在做事時不能夠將對手徹底斬草除根。

這些人的仇恨雖然在李絢身上,但是他們第一個要對付的是王家。

王家這個永遠強大不起來的家族,就會是李絢麵前最堅韌的保護牆。

這是李絢從李治和武後身上吸取的教訓。

正是因為他們做事太過冷酷,到之後導致天下雖然穩穩的被他們握在手上,但整個大唐卻日漸勢弱。

李絢搖搖頭,想的遠了,王家不是他的敵人,是他希望能夠用的長久的利器。

隻有將這把利器用好了,才能夠殺人。

沒錯,殺人。

……

正月初六,皇帝納王氏女為昭儀。

宮中的迎娶隊伍從朱雀門而出,直至王氏宅邸。

一路上,大把的開元如意錢被撒到了普通百姓的身上。

看著被吹了好幾天大唐開國以來最精致的如意錢,拿到它的百姓忍不住歡呼雀躍起來,不停的高呼皇帝萬歲。

整個長安城一片歡騰。

王氏宅邸偏院之中,長孫元翼很低調的坐在角落裡,看著遠處的人群喧嘩,沉默不語。

長孫一族和王氏關聯頗深,當然甚至一起遭難,隻不過相比於王家,長孫氏在上元年間就已經被平反,之後因為被武後死死的盯著,所以即便是自保也很艱難,更彆說是幫助王氏之人了。

後來王皇後被平反,王氏不少人被新帝重用,然而他們和長孫一族的關係也沒有那麼親近,畢竟說實話,兩家並沒有太近的血脈關係。

真正能夠勾連兩家的李治,卻是被兩家同時痛恨。

長孫元翼今日之所以出現在這裡,更多的是王方翼的緣故。

當年長孫無忌被誣陷謀逆,牽連到長孫無忌的外甥趙持滿,趙持滿被殺之後,曝屍荒野,最後是王方翼不顧武後的憎恨,親自現身為趙持滿收拾的遺骸。

也是因為如此,所以王方翼被武後深深的憎恨起來,但這件事,長孫家的人得承情。

長孫元翼前日才和王方翼聊過,王方翼希望舉薦他到中樞任職,但長孫無忌拒絕了,他不想再牽扯到那些爭權奪利事上了。

想起往事,王方翼也就沒有再勸。

長孫元翼坐在角落裡,然後等著開席,吃完宴席之後,再訪問兩三家故交,之後,就準備離開長安了。

突然,一陣喧嘩聲從門口傳來。

長孫元翼下意識的抬頭,然後就看到一名名賓客被請了出去,之後,淮南大長公主和常樂大長公主走了進來。

長孫元翼下意識的站了起來,躬身行禮。

淮南大長公主走到了長孫元翼身側坐下,然後開口問道“聽說,卿有侄女,年方十三?”

長孫元翼愣了!

inf。inf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