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 第939章外交風波
英國現任首相小威廉�9�9皮特的離職,更精準地表述為病休,這一事件的起初,仿若隻是一顆輕巧落入廣闊湖麵的小石子,僅僅撩動出一圈圈細微,且看似無足輕重的漣漪。
然而隨著時間悄然推移,這一突發事件所觸發的連鎖反應,恰似那不斷擴散的漣漪,彼此交織、彙聚,竟在不知不覺間,逐漸掀起一陣洶湧澎湃的驚濤駭浪。
如蝴蝶效應般,在整個歐洲的政治版圖上,引發了一係列影響深遠的重大變化,導致歐洲,乃至世界各國間的外交與軍事關係,都麵臨著全新的變數與挑戰。
然而,對於駐倫敦的各國外交官們而言,在最初那一陣短暫如流星劃過般的驚愕過後,他們便迅速且精準地調整狀態,恢複了往日的沉穩常態。
這些久經政治風浪的外交官們,在那消息如閃電般傳來的第一時間,就紛紛快步回到各自的辦公室。很快,在堆滿文件的辦公桌上,默默見證著這些紳士們的忙碌身影。
他們神情專注,拿起精致的法國產墨水鋼筆,筆尖在質地優良的公文紙上輕輕摩挲,發出沙沙作響的聲音。
外交官們猶如經驗豐富的偵探,將英國首相離職的詳細情況,從街頭巷尾聽聞的每一個小道傳聞,到官方渠道發布的正式聲明,所涉及的種種細節都一一仔細梳理,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
同時,他們憑借著多年積累的豐富政治經驗,和與生俱來的敏銳洞察力,如同精密的儀器,仔細分析這一事件可能產生的影響。
大到英國國內政策走向的根本性轉變,對歐洲各國政治聯盟關係的衝擊與重塑,小到軍事同盟協定中那些潛在的微妙調整等,全都有條不紊地記錄在精心撰寫的彙報文件中。
這份彙報文件關乎本國政-府,在未來複雜局勢中做出正確決策的走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必須做到詳儘無遺、準確無誤,不容有絲毫差錯。
待完成這一至關重要的任務後,外交官們又迅速行動起來,匆匆換上精心定製的優雅燕尾服,挽上漂亮迷人的女伴,登上裝飾精美的馬車,在車夫清脆的馬鞭聲中,急匆匆地趕往白廳舉辦的例行酒會。
踏入酒會現場,熱鬨喧囂的氛圍如同洶湧潮水般撲麵而來,瞬間將他們淹沒。頭頂上方,璀璨奪目的水晶吊燈宛如夜空中閃爍的繁星,灑下柔和且明亮的光芒,將整個空間映照得金碧輝煌,如夢如幻。
光線輕柔地傾灑在在場眾人那一身身華麗至極的服飾上,絲綢的順滑、錦緞的質感與珠寶的璀璨相互輝映,折射出令人目眩神迷的迷人光彩。
四周的桌上,擺滿了琳琅滿目的美酒佳肴,馥鬱醇厚的香氣彌漫在每一寸空氣中,如無形的絲線,輕輕勾動著人們的嗅覺神經,讓人垂涎欲滴。
外交官們身姿優雅,仿若靈動的舞者,穿梭於人群之間。他們的臉上無一例外地掛著職業性的微笑,那笑容如同精心雕琢的精美麵具,恰到好處地掩飾著各自內心深處的真實情緒。在這看似歡樂祥和的酒會上,實則暗流湧動,每個人都心懷鬼胎,各有盤算。
此時,一位來自美國使領館的外交參讚,身著筆挺的西裝,顯得乾練而精神。他在人群中審慎地掃視一圈後,微微側身,以極為自然的動作輕輕碰了碰身旁瑞典外交官的手肘,刻意壓低聲音,帶著幾分好奇與試探,低聲說道:“尊敬的男爵閣下,您說,小皮特首相突然病休,新上任的波特蘭公爵能掌控好局麵嗎?”
瑞典外交官聞言,微微皺起眉頭,臉上的神情瞬間變得凝重起來。他緩緩舉起酒杯,輕抿了一口酒,那酒液順著喉嚨流下,似乎在借這片刻的動作整理混亂的思緒。
隨後,他不緊不慢地回應道:“誰知道呢,不過英國政壇向來盤根錯節,複雜得如同迷宮。小皮特在位時,仰仗著喬治三世堅定不移的支持,再加上他手段強硬,鐵腕治國,才勉強穩住了局勢。如今一朝換人,各方勢力怕是又要像蟄伏已久的野獸,嗅到了新的氣息,蠢蠢欲動了。”
在這位習慣說些廢話的瑞典男爵的內心深處,同許多高傲的歐洲貴族一樣,對這些出身鄉野的北美農夫們,始終有著一種難以言說的輕視。這種輕視源於曆史文化的差異,也源於歐洲貴族長久以來的優越感。
尤其是當美國自家的海軍基地被英國艦隊如猛虎撲食般攻占,數乾名俘虜被蠻橫地綁架去充當水兵,而華盛頓高層居然畏縮不前,一聲都不敢吭,還巴巴地派出一批特使前往倫敦乞求和談。這一係列事件,更加深了他們對美國的鄙夷。
不遠處,一位丹麥外交官邁著優雅的步伐,靠近身旁的俄國盟友,輕聲說道:“這對我們來說,或許是個好機會。英國政局不穩,我們在歐洲大陸所承受的壓力說不定能減輕些。”
俄國外交官手中輕輕晃著酒杯裡的威士忌,等到思索片刻後,他微微搖頭,語氣沉穩卻又帶著幾分深意地說:
第(1/3)頁
第(2/3)頁
“是嗎?我們的對手可不僅僅是英國人,或者說,自從哥本哈根慘敗之後,英國艦隊就不會對波羅的海各國造成任何實質性威脅了。至於新的危險,相信波爾森伯爵您比我更加清楚。”
顯然,高傲且自尊心極強的俄國人,始終難以忘懷他們在東普魯士、波蘭以及波羅的海地區遭受的重大失敗,那些慘痛的記憶如同烙印,深深刻在他們心中。
也正因如此,很多俄國人,包括他們的外交官,早已將法國視為最為強勁的對手,時刻警惕著法國的一舉一動。
不過,對於實力弱小的丹麥而言,與法蘭西保持著的半結盟軍事盟友關係,在其看來,反而才能保障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所以,當波爾森大使聽了這話,眉頭瞬間皺得更緊,臉上閃過一絲不悅,想要張嘴反駁,但話到嘴邊,又猶豫了一下,終究還是欲言又止。
回首往昔,瑞典與丹麥在北歐地區的勢力角逐從未停歇,領土爭端、貿易競爭等矛盾如同深埋地下的火種,隨時可能被點燃。
而俄國的存在,恰似一股製衡的力量,讓瑞典在諸多行動上有所顧忌。這種聯盟關係對於維護丹麥在北歐地區的利益而言,發揮著重要作用。
尤其是在這段敏感時期,瑞典國王卡爾十三世因失去芬蘭公國,其王位已然岌岌可危。為了穩固自身統治,他可謂是絞儘腦汁,明裡暗裡鼓動國會議員和那些熱血衝動的少壯派軍官,不斷鼓吹向西發展,奪取挪威公國的論調。
毫無疑問,瑞典人妄圖將貪婪的目光伸向丹麥王國統治下的挪威公國,企圖通過領土擴張來挽回頹勢,重振“北方雄獅”的雄風。
這一潛在的威脅,猶如一把高懸於丹麥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隨時可能落下落到丹麥王國的頭頂。
在這種嚴峻的形勢下,丹麥深感自身力量的單薄,不得不更加倚重與俄國盟友的合作,期望借助俄國的力量,來抵禦隨時可能降臨的危機,守護自己在北歐地區的領土與利益。
與此同時,法國也向丹麥拋出了橄欖枝,聲稱願意為丹麥提供全方位的安全保證。
然而,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巴黎方麵適時提出了兩個條件。
其一,丹麥需與法國締結正式的反英軍事同盟,這意味著丹麥要在英法對抗的天平上明確站隊,並且要開放丹麥境內的所有海峽;
其二,法國竟妄圖以所謂的“重金”,10萬法郎,來購買格陵蘭島或是冰島。法國此舉,無疑是野心勃勃,妄圖通過這種方式進一步拓展自己在海外的勢力範圍。
更為關鍵的,上述領土位於歐洲傳統勢力範圍之外,不違背法國之前的種種承諾,即,不再向歐洲大陸尋求任何的領土要求……
不一會兒,酒會中廳的大門緩緩打開,發出輕微的吱呀聲。
以掌璽大臣兼任內閣首相的波特蘭公爵身著華麗的禮服,身姿挺拔地出現在眾人麵前。
刹那間,整個酒會現場氣氛達到了高潮,大家紛紛高高舉起手中的酒杯。眾人齊聲喝彩,那聲音震耳欲聾,所有來賓都在為德高望重的波特蘭公爵出任大英帝國的新首相而歡呼鼓掌。
熱烈的掌聲如洶湧的潮水,一波接著一波,此起彼伏,仿佛要將整個酒會的屋頂掀翻,在這喧鬨的氛圍中,人們似乎都沉浸在這場政治更替的歡慶之中。
然而,在那一張張笑臉背後,各自的心思卻如海底的暗礁,隱藏得深沉而複雜,無人知曉他們內心深處究竟在盤算著什麼。
當這一消息跨越英吉利海峽,傳到巴黎時,法國軍情局長布魯斯的第一反應竟是滿心的不悅。他腳步匆匆,幾乎是一路小跑著趕到了第一執政的辦公室。
推開歐洲大陸統治者的房門,布魯斯甚至來不及調整呼吸,便一臉陰沉,毫無風度地嘀咕了一句:“安德魯,我們精心設計的局,怎麼就沒能氣死那個小皮特!”
第(2/3)頁
第(3/3)頁
安德魯抬起頭,看著布魯斯那氣急敗壞的模樣,忍不住輕聲笑道:“嘿嘿,我的朋友,何必如此動怒?小皮特既然離職,就已經達到了我們最初目標,如果想要更多的,那隻會讓上帝的感覺不高興。”
布魯斯眉頭緊皺,語氣急促地說道:“安德魯,小皮特和英國是我們多年來的勁敵。他在任期間,聯合歐洲各國對我們圍追堵截,如今好不容易將他趕下台,我原以為能夠……”
安德魯搖了搖頭,直到走廊上的侍從將房門關上之後,這才繼續說道:“隻要他的身份不再是英國首相,用不了多久,便會人走茶涼,繼而被政壇淡忘。等到那個時候,再來決定他的生與死。
所以,現在這個結果已經很好了,至少這是我在聖誕節之前所能收到的最好禮物了!英國首相的更替,必然會引發其國內***勢的動蕩。這對我們而言,是一件大好事。”
曆史上,海峽對岸的英國,始終如同難以撼動的巨石,穩穩占據著反法同盟核心國的位置,且獨一無二。而英格蘭銀行裡堆積如山的英鎊和黃金,宛如極具魔力的誘餌,源源不斷地激勵著歐洲各國的君主們。
這些君主們在利益的驅使下,一次次重拾信心,從失敗的泥沼中掙紮著再度爬起,毫不猶豫地投身到反法同盟的戰爭之中。如此一來,即便法國在戰場上屢屢得勝,卻也陷入了永無寧日的困境,勝利的果實難以穩固,和平的曙光遙不可及。
至於英國海軍艦隊,更是以一種近乎無敵的姿態,成為法國海軍心中難以逾越的高山,令其陷入絕望的深淵。
法國那龐大的艦隊,與英國艦隊僅隔著多弗爾海峽區區29公裡的距離,然而,這看似近在咫尺的距離,卻仿佛是一道無法跨越的天塹。
數百年來,法國艦隊始終無法對英國艦隊構成致命的威脅,隻能在被動挨打的糟糕局麵中苦苦支撐,承受著對方強大武力帶來的巨大壓力,每一次交鋒,都像是一場毫無勝算的悲壯抗爭。
基於曆史的經驗教訓,安德魯心中就始終堅守著一條嚴格限定的紅線,那便是絕不在東西兩線,同時直接與英國和俄羅斯開戰。
在他的戰略構想中,一旦法國與英國達成和平協定,那麼下一個目標便會鎖定俄羅斯,屆時,俄羅斯便要麵臨來自法國的強大壓力。
事實上,早在半年前,安德魯心中還滿懷期待,盼望著“共和國級”的蒸汽披甲艦能夠大量湧現。希望這些劃時代的先進戰艦一旦投入使用,就能摧毀與重創英國的本土艦隊,從而在海戰中扭轉乾坤。
然而,現實卻給了他沉重的一擊。由於法國國內在技術研發與材料供應方麵存在諸多難關,導致多艘蒸汽戰列艦的量產計劃一再受阻,遲遲無法實現。那些戰艦就像難產的嬰兒,躺在船塢中,無法駛向戰場,發揮其應有的威力。
不僅如此,英國本土的抗法情緒異常高漲,民眾在對外問題上展現出了驚人的團結一致。這使得法國若想強行登陸英國本土作戰,所要付出的代價將極其高昂,麵臨的風險也高到難以承受。
最終,在殘酷的現實麵前,安德魯也不得不放棄心中那美好的幻想,在短期內徹底打消了派兵登陸英國本土的念頭。
既然無法通過武力在戰場上取得勝利,那麼就隻能回到談判桌上,繼續與英國周旋。哪怕最終無法實現英法兩國關係的完全正常化,至少也要維持某種外交默契,為法國爭取更多的發展時間和空間。
對此,法國外交部長克拉克或許是最開心的一人。隨著小皮特的隱退,這意味著掌控英國外交部的格倫維爾勳爵,將很快擺脫之前諸多限製其外交行動的束縛。
以格倫維爾勳爵的行事風格,勢必會主動與法國的外交同行展開頻繁的外交溝通。這對於一直致力於改善法國外交處境的克拉克來說,無疑是一個絕佳的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