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法蘭西1794 > 第932章 卡爾頓宮(上)

第932章 卡爾頓宮(上)(1 / 1)

推荐阅读:

第(1/3)頁

>   第932章卡爾頓宮(上)

倫敦城中的卡爾頓宮,它是現任英國王儲、威爾士親王,喬治·奧古斯塔斯·弗雷德裡克的府邸,那宏偉壯麗的建築外觀,彰顯著皇家的威嚴與尊貴。

踏入其中,仿佛置身於夢幻的藝術殿堂,每一寸空間都流淌著奢華的氣息,精美絕倫的藝術品錯落有致地擺放著,純金打造的擺件在燈光下閃爍著迷人的光澤,珍貴的古董訴說著歲月的故事。

但在這令人豔羨的奢華表象之下,這座宮殿的主人卻深陷於奢靡生活所帶來的泥沼之中,難以自拔。

威爾士親王,未來的英王喬治四世,每年坐擁50萬英鎊的年金,外加10萬英鎊的特彆津貼,如此豐厚的財富,足以讓世間絕大多數人儘享榮華富貴,一生無憂。但對他而言,這些財富不過是滿足其無儘欲望的微薄之力。

與歐洲的所有頂級貴族一樣,威爾士親王也熱衷於舉辦極儘奢華的宴會,每一場宴會都是一場視覺與味覺的盛宴。餐桌上擺滿了來自世界各地的珍稀食材,廚師們精心烹製的美食,色香味俱全,讓人垂涎欲滴。

所用的餐具皆由純金打造,工藝精湛,每一件都堪稱藝術品。賓客們身著華麗的服飾,在悠揚的音樂聲中翩翩起舞,歡聲笑語回蕩在整個大廳。

在時尚的舞台上,威爾士親王同樣是一位想要媲美法王路易十四的耀眼主角。他對時尚有著獨特的見解和近乎狂熱的追求,他的衣櫥宛如一個時尚的博物館,掛滿了來自歐洲頂尖裁縫精心縫製的華服。

這些服裝不僅款式新穎,而且材質上乘,每一件都造價不菲。無論是出席盛大的社交場合,還是日常的出行,他總是以最時尚的形象示人,想要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

收藏,更是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癡迷於收集各類珍貴的藝術品和古董,不惜花費重金將那些稀世珍寶收入囊中。每一件藏品背後,都有著一段獨特的曆史,它們不僅是財富的象征,更是他對藝術熱愛的體現。

然而,這般無節製的揮霍,使得威爾士親王又、又、又一次陷入了無法掙脫的巨額債務深淵。曾經,在老朋友福克斯伯爵的傾力相助下,他迎來了一次擺脫債務困境的契機。

彼時,威斯敏斯特宮(英國國會)針對王位繼承人的財務狀況與私人生活相關事宜展開調查,並要求他出庭作證。

在這關鍵的時刻,威爾士親王是依照福克斯伯爵建議,即便是這位王儲殿下手按聖經,麵對坎特伯雷大主教(全英國教會的主教長)發誓時,依然矢口否認自己與情婦菲茨赫伯特夫人,業已存在的事實婚姻,這才有了一次“為國捐軀”的資格。

事情的最初起源,是喬治三世堅持要自己的王位繼承人,必須“乾乾淨淨”的去迎娶來自不倫瑞克的堂妹,卡羅琳·阿米莉亞·伊麗莎白,否則不會向威爾士親王提供任何財政援助。

迫於無奈下,威爾士親王唯有默許父王的要求,在1795年4月8日於聖詹姆士宮內的王家禮拜堂完婚。

毫無疑問的,這場婚姻形同災難,兩人性格完全不合,在1796年1月,兩人誕下唯一的孩子夏洛特公主後,更在同年3月正式分居,此後未曾同住。

也是因為這場婚姻,威爾士親王成功的從議會下院那裡獲得了一筆高達22.1萬英鎊的特彆補助。這筆巨款不僅助他成功清償了所有債務,還讓他得以對王儲官邸進行一番翻新。

然而,英國王儲此舉卻引發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與激烈爭議。《泰晤士報》更是毫不留情地將其形容為“利用婚姻的成功敲詐”。

好景不長,如今,威爾士親王又一次被嚴重的財政危機所籠罩。此時,正在溫莎城堡療養的英王喬治三世,得知兒子的財政窘況後,毫不留情的通過索菲亞王後之手,致信議會內閣,明確表示王室將拒絕對王儲增加年金。

這位曆史上以節儉著稱,且無限忠誠於婚姻的大英帝國的模範君主,還在信中言辭犀利,斥責不要繼續“無恥地浪費公款去滿足一個不走正道的年輕人的奢欲”。

不出所料,兩院議會皆遵從了國王的敕令。這一決定讓威爾士親王的處境雪上加霜,他原本寄望於從王室和議會獲取資金支持以緩解債務壓力的計劃徹底化為泡影。

在倫敦那股引領輿論風向的政治漫畫熱潮中,有一幅漫畫格外引人注目。畫裡,一位被描繪為“好心腸的法國醫生”(其相貌類似於法蘭西的獨裁者,安德魯-弗蘭克),正滿臉焦急與關切,無時無刻不在向飲酒狂歡的王儲殿下發出警示。

第(1/3)頁

第(2/3)頁

法國醫生的眼神中滿是憂慮,似乎在強調王儲殿下隨時都有中風病倒的危險。而王儲威爾士親王身邊,一片狼藉,空酒瓶東倒西歪地散落著,各種藥品被隨意地堆成一堆,上麵還壓著一個便壺,顯得雜亂無章。

不僅如此,還有各處商家送來的巨額欠單,仿佛在訴說著王儲殿下那奢靡無度的生活。

在整個英國政界,若要論起誰是英國王儲的堅定擁躉,估計也就隻有議會下院的少數派領袖,輝格黨的資深政治家,福克斯伯爵,以及福克斯身邊最為忠誠的兩位盟友,才華橫溢的劇作家兼政治家理查�6�1布林斯裡�6�1謝裡敦,和年輕有為的格雷伯爵。

今日在卡爾頓宮裡,平時都活潑好動,沉迷於酒色之中的威爾士親王居然能耐著性子,放下了手中那幾乎從未離手的酒瓶,安靜地坐在那裡,專注地聆聽著老朋友福克斯伯爵的講述。

不得不說,福克斯伯爵口才極佳,他將1小時前剛剛結束的議會下院聆訊會過程,描述得精彩絕倫,每一個細節都不放過。

當聽到福克斯伯爵和他的簇擁者們,在議會下院那激烈的辯論場上,輪番上陣,對“腐敗內閣”展開了狂風暴雨般的大肆批判時,威爾士親王的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他的身體微微前傾,全神貫注地聽著,仿佛自己也置身於那場激烈的政治交鋒之中。

隨著福克斯伯爵的講述,氣氛愈發緊張,直到首相小皮特在眾人的批判聲中,體力不支,昏倒在地,不省人事時,威爾士親王再也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他猛地從自己的座位上跳了起來,臉上滿是興奮與激動的神情。

“好、好、好!這個皮特最好是永遠不要醒過來!不過可惜啊,怎麼議會下院沒有提起針對皮特內閣的不信任案?”威爾士親王一邊興奮地拍手稱好,那響亮的掌聲在空曠的房間裡回蕩。

一直以來,由於小皮特為首的議會內閣的堅決反對,英國王儲的處境十分艱難。英國王儲不僅被大批的巨額賬單所淹沒,那些堆積如山的債務猶如一座沉重的大山,壓得他幾乎無法喘息。

而且在喬治三世“病養期間”,威爾士親王夢寐以求的帝國攝政王頭銜也未能如願獲得。這對於找人埋單的王儲來說,無疑是沉重的打擊。

毫無疑問,一旦麵前的摯友福克斯伯爵能順利上台執政,出任內閣首相兼財政大臣,那麼威爾士親王的命運或許將迎來重大轉折。

尤其是他身上背負的十二萬英鎊的巨額債務,將不再是無法逾越的鴻溝,甚至帝國王儲還能繼續毫無節製地簽單,繼續過著他那奢靡的生活,仿佛未來的一切都充滿了希望。

“事情沒這麼簡單,我的殿下!”福克斯的眼神中透著審慎與精明,微微向前傾身,壓低聲音,似乎生怕隔牆有耳。

“一旦內閣倒台並重新組閣,這事兒必定牽扯到溫莎城堡那邊(療養中的喬治三世)。您也清楚,咱們的國王陛下對我們倆可都沒什麼好印象……

所以,最穩妥的辦法,是讓小皮特自己認識到局勢艱難,主動知難而退,繼而以生病為由提出辭職。這樣一來,議會下院兩黨就會順勢組織一個跨界的賢能內閣。如此,國王陛下便難以插手乾涉下院的多數派決議。況且,小皮特內閣裡已經有不少的成員私下和我們達成了合作協議。”

威爾士親王的眼中閃過一絲疑惑,緊接著追問道:“哦,那您覺得誰最有可能擔任未來的內閣首席大臣呢?”

福克斯伯爵不假思索,語氣篤定地回應:“據我估計,最大可能性將是待在布爾斯楚園的掌璽大臣,波特蘭公爵,威廉·亨利·卡文迪許-本廷克。”

一年前,在小皮特首相的極力提議下,英王喬治三世任命了60歲的波特蘭公爵為白金漢宮廷的掌璽大臣。

儘管在“光榮政變”之後,古老的掌璽大臣一職看似地位尊崇,但其實際掌握的權勢還不如某位內閣助理;另一方麵,掌璽大臣的職務令波特蘭公爵成為王室與議會之間,舉足輕重的話事人。

上溯10年前,波特蘭公爵與《對法國大革命的反思》的作者埃德蒙�9�9伯克、喬治�9�9坎寧一樣,曾經都是輝格黨**福克斯伯爵的親密摯友,或者忠實追隨者。但由於政治立場的分歧,讓他們最終在政治理念上各奔東西。

已經與福克斯徹底決裂的埃德蒙�9�9伯克和喬治�9�9坎寧波兩人不同,年長的特蘭公爵脾氣溫和,雖說他本人與福克斯伯爵政見不同,可兩人的交往並未受到太大影響,私下裡依然保持著一定的交情。

這些年,小皮特首相在英王喬治三世毫無保留的偏袒與扶持下,在議會下院長期打壓福克斯伯爵及其領導的輝格黨(也就是所謂的福克斯黨,議會中的少數派),致使輝格黨難以獲得組閣的機會。

第(2/3)頁

第(3/3)頁

期間,福克斯伯爵他們唯一的一次組閣嘗試,居然還被英王喬治三世以違反法律為由強行解散。

事實上,曆經數百年的英國代議製已然發展得相當成熟。它不僅成功地限製了英王的專製獨裁行徑,還促使平民院(下院)與貴族院(上院)在權力上相互製衡。下院負責起草法案,上院進行審核,這種機製有效地防止了“下一個克倫威爾”式人物的出現。

福克斯伯爵,這位和威爾士親王體型一樣,圓臉胖嘟嘟、身材圓鼓鼓的老資格政治家,心裡十分清楚自己與英王喬治三世之間那難以調和的矛盾。

基於此,他從沒想過要謀求內閣首相的職位,能恢複外交大臣一職,他就已經心滿意足了。畢竟,要是喬治三世再度結束病休,回到白金漢宮,恐怕他連進入內閣的機會都沒有。

事實上,福克斯伯爵內心更希望將眼前的王儲殿下推上攝政王的位置。一旦這個目標達成,他和王儲,這對倫敦有名的“放蕩二人組”,就可以肆意揮霍大英帝國的公款,滿足自己的私欲。

順便提一下,福克斯伯爵的情人,伊麗莎白�9�9阿米斯德,同樣也是威爾士親王的眾多情婦之一。沒錯,他們三人之間曾有過一段“大被同眠”的過往。

回溯到18世紀的歐洲,政治生態呈現出一幅錯綜複雜、亂象叢生的景象,宛如一團理不清的亂麻。

彼時,買官賣官就像一場公開透明的交易,隻要你腰纏萬貫且人脈廣泛,便能輕而易舉地謀得一官半職。那些懷揣著金錢與野心的人,堂而皇之地出入權貴府邸,用金錢敲開權力的大門,將官場變成了一場金錢與權力的交易市場。

偷稅漏稅更是權貴階層心照不宣的斂財手段。他們憑借手中的權勢,勾結稅務官員,巧妙地篡改賬目、隱瞞收入,將大量本應上繳國庫的財富納入自己的腰包。很多時候,法律在他們麵前如同虛設,製裁更是遙不可及。

貪汙腐化之風在官場中肆意蔓延,官員們公然收受賄賂,大到巨額的土地田莊,小到珍貴的黃金珠寶,隻要能滿足私欲,他們便來者不拒。公共資源被他們視為囊中之物,隨意挪用、瓜分。

甚至在戰時,走私敵國貨物這種嚴重損害國家利益的行為,也被包括福克斯伯爵在內的權貴們當作特殊福利,在暗中肆無忌憚地進行著。他們與走私團夥相互勾結,利用海上貿易的便利,將法國的商品偷運入境,獲取暴利,全然不顧這會給英國的經濟和安全帶來怎樣的威脅。

這些職務犯罪行為,雖遭人唾棄,為人所不齒,卻在當時的社會中如同毒瘤一般,肆意生長,屢見不鮮,成為權貴階層炫耀特權的象征。

然而,這些醜陋的行徑始終隱藏在黑暗的角落裡,是見不得光的潛規則。一旦被曝光於陽光之下,必然會引發軒然大波,就像一顆投入平靜湖麵的巨石,激起乾層浪。

所以,在這場驚心動魄的政治風波中,小威廉�9�9皮特的最大失誤,便是被“暗中的政敵”抓住了致命的把柄。那些隱藏在黑暗中的各項交易,卻沒想到被幕後之人一一揭露。

更糟糕的是,每一筆交易的詳細記錄,包括時間、地點、金額以及涉及人員,都被原原本本地刊登出來,白紙黑字,鐵證如山,成為了他政治生涯中的致命一擊,繼而陷入了萬劫不複的境地。

然而,令所有英國人,無論是忙碌於市井生活的普通民眾,還是活躍在政治舞台上的達官顯貴,甚至包括潛伏在倫敦,代號為“英國工程師”的皮埃爾,都全然不知的是,這場看似普通的走私案件背後,隱藏著一個驚天的秘密——“毒酒行動”。

毫無疑問的,這個“毒酒行動”,出自法蘭西第一執政之手。早在1795年下半年,在安德魯順利平定了旺代與布列塔尼叛亂,成功圍殲登陸基伯龍半島的貴族流亡軍後,該計劃就已經開始秘密運作了。

為了確保“毒酒計劃”的順利實施,軍情局方麵不僅動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與財力,而且前後還耗時近五年的時間。

…….

第(3/3)頁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