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法蘭西1794 > 第929章 “毒酒行動“

第929章 “毒酒行動“(1 / 1)

推荐阅读:

第(1/3)頁

>   這時,代理船長菲爾德·托克顯得神情凝重,身上的衣服被海風吹得獵獵作響。很快,他就將摘下的帽子捏在麵前,帽簷被他的手指攥得有些變形,聲音低沉而沉重地說:“太不幸了,莫雷爾先生!”那聲音被風聲裹挾著,聽起來有些模糊。

“是的,這真是太不幸了,尤其是對我和其他船員!兩天前,在經過奧爾德尼島(英吉利海峽入口)附近時,‘北海女神號’永遠失去了我們勇敢的萊克勒船長。”

“哦,是怎麼回事?”英國商人的眼神充滿了關切。此時,一陣強風呼嘯而過,吹亂了他的頭發,他下意識地抬手捋了捋。

“在進入海峽時,我們遭遇了一場可怕的暴風雨,”代理船長的聲音被風聲打斷了一下,他稍稍提高了音量繼續說道,“那狂風怒吼,海浪像小山一樣高,仿佛要把我們的船拍碎。可憐的萊克勒船長被一根倒下的桅杆意外砸中了腦袋,當場就蒙上帝召喚而去。”

菲爾德的眼神中閃過一絲痛苦,“為了讓他安息,在法國海岸線躲避風暴時,我們把老船長的遺骸端端正正地縫裹在吊床裡,頭腳處放了兩塊各三十六磅重的鉛塊,按慣例海葬了他,這樣可以讓萊克勒船長安心長眠於英吉利海峽。”

一邊說著,代理船長菲爾德·托克還用右手在胸前比劃著十字。

隨著這段令人動容的敘述結束,莫雷爾迅速將話題轉回到生意上,他的目光緊緊盯著代理船長,顯得有些焦急地追問起來:“那現在,我的貨物沒有少吧?”

“貨都很安全,尊敬的莫雷爾先生!在這方麵我想你是可以放心的,屬於您的貨物未受任何損失,平安到達。”菲爾德回答道。

接著,他帶領莫雷爾下到甲板的貨倉,裡麵堆滿了繩索和雜物,顯得有些昏暗。他命令一名守在附近的船員打開一個暗門,暗門開啟時發出一陣沉悶的聲響。菲爾德親自下到船艙內取出一瓶玻璃瓶裝的2磅波爾多紅酒。

這位新船長熟練地用開瓶器打開了紅酒,“嘭”的一聲,瓶塞彈出,酒香四溢,在這略帶鹹濕味的空氣中顯得格外誘人。他將其倒入船員送過來的一個高腳杯中,然後遞給莫雷爾品嘗。

“請看看這批酒的質量如何,”菲爾德說,“這是最新一批從波爾多運來的佳釀,品質絕對一流。”

莫雷爾接過酒杯,輕輕搖晃了一下,讓酒液在杯壁上緩緩流動,隨後靠近鼻尖嗅了嗅。他的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非常好,”英國商人說,“正是我所期待的那種味道。看來這次航行雖然遭遇了不幸,但結果還是令人欣慰的。”

“我希望每一次交易都能像今天這樣順利,”莫雷爾繼續說著,同時將手中的高腳杯舉向菲爾德,“你的專業精神和勇氣讓我感到敬佩,我的朋友。我相信未來的合作會更加緊密。”

菲爾德微微一笑,回應道:“感謝您的信任,莫雷爾先生。我們會繼續努力,確保每一次航行都儘可能完美。”

莫雷爾微微頷首,他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領。然而,當涉及到具體貨物數量時,英國商人的態度立刻變得嚴肅起來。

“說吧,準備給我多少件?”毫無疑問,莫雷爾最關心的還是貨物的數量。至於酒水的價格,那是他與波爾多方麵早已商議好的事情,與運輸船無關。通常情況下,6瓶為1件。

菲爾德從懷中掏出一張寫滿了密密麻麻字跡的紙條,這是他在船長室拿到的貨單。他仔細地讀道:“一共是兩千件,共計1萬2千瓶波爾多產的上品紅酒,尊敬的先生!”

聽到這個數字,莫雷爾顯然非常不滿,他揮舞著手中的文明棍,語氣急促且帶著幾分憤怒,嚷嚷起來。

“不、不、不!那個該死的萊克勒家夥,這艘‘北海女神號’至少能裝運10萬瓶紅酒,而他卻隻給我準備了八分之一,這次我要一半!一半,5萬瓶紅酒,你明白嗎?”

莫雷爾的眼神中充滿了期待與不容置疑的決心,仿佛在強調這對於他來說不僅僅是生意上的需求,更是一種商業原則問題。

第(1/3)頁

第(2/3)頁

“我的客戶遍布倫敦及其周邊地區,他們對法國紅酒的需求量極大。如果每次隻能得到這麼少的貨物,那根本無法滿足市場需求。”他的聲音雖然壓低了,但卻充滿了力量,“我們需要更多的貨源來保持競爭力,尤其是在當前這種供應緊張的情況下。”

麵對莫雷爾的強烈反應,菲爾德顯得有些為難,他雙手一攤,露出一臉無奈的表情解釋道:“可是,莫雷爾先生,這次航行遇到了許多意外情況,包括我們失去船長在內的種種困難,已經極大地影響了我們的裝載能力。現在整個船艙也隻有3萬瓶。至於其他的,早在克裡夫和伊利斯等其他地方卸掉了。”

莫雷爾沉默了片刻,然後深吸一口氣,語氣稍微緩和了一些。

“好吧,3萬瓶就3萬瓶!”倫敦商人莫雷爾不容置疑地揮了揮手,他的動作果斷有力,仿佛在劃破這黎明前的寂靜。

隨後,莫雷爾微微側頭,示意跟在他身後的猶太會計點出價值1萬英鎊的一箱子金幣(折合26萬法郎)。

那猶太會計身著整潔的黑色西裝,戴著一副金絲邊眼鏡,眼神專注而謹慎。他迅速打開隨身攜帶的賬本,仔細核對了一番,然後指揮著身旁的助手,從馬車上抬下一個沉重的木箱。

兩個壯漢費力地抬著那個裝有金銀幣的木箱,腳步有些蹣跚地走到,已成為“北海女神號”新船主菲爾德·托克的腳下。木箱落地時,發出沉悶的聲響,揚起一陣淡淡的塵土。

轉過身,英國商人大步走到船舷邊,他的身影在黎明前的微光中顯得格外高大。他衝著那些急匆匆趕來的一群碼頭搬運工,大聲喊道:“40分鐘內搬完,每人3個先令;超過時間的,每人隻有1個先令。”

他的聲音在清晨的空氣中回蕩,帶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使得每一個聽到的人都不敢怠慢。那些搬運工們原本還睡眼惺忪,聽到這極具誘惑力又充滿威懾力的話語,瞬間精神一振,紛紛摩拳擦掌,準備大乾一場。

此時已是黎明時分,天邊泛起了淡淡的魚肚白,幾縷微弱的晨光穿透厚重的雲層,灑在碼頭上。

莫雷爾回頭看了看逐漸泛白的天空,心中明白必須趕在天亮之前將貨物全部運出碼頭。

他的眉頭微微皺起,眼神中透露出一絲緊張。儘管他本人已經與城市港務局以及倫敦警察廳上下打點妥當,但走私行為絕不能直接暴露於陽光下,尤其是在一場樸茨茅斯水兵叛亂攪亂大英帝國這一敏感時期的情況下。任何一點疏忽都可能導致不可挽回的後果。

他深知,在這複雜的局勢下,稍有不慎,自己多年經營的商業帝國就可能毀於一旦。

隨著老板莫雷爾一聲令下,搬運工作迅速展開。碼頭上一片忙碌景象,工人們肩扛手抬,爭分奪秒地將一箱箱紅酒從船上搬到停靠碼頭的大貨車上。

木箱與木板碰撞的聲音、工人們的呼喊聲、馬車的車輪滾動聲交織在一起。汗水從工人們的額頭滴落,浸濕了他們的衣衫,但沒人有著絲毫懈怠,心中隻想著能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任務,拿到那豐厚的報酬。

清晨時分,所有3萬瓶紅酒通過十多輛白帆布大貨車順利運往秘密倉庫存放後,莫雷爾終於鬆了一口氣,緊繃的神經也逐漸放鬆下來。

他抬手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臉上露出了一絲欣慰的笑容。等到準備離開“北海女神號”時,莫雷爾整理了一下衣領,讓自己看起來更加精神。

臨走前,這位倫敦商人轉身低聲對新任船長菲爾德囑咐道:“如果可以的話,下一趟我需要10萬,不,是20萬瓶紅酒,中高檔不限,數量越多越好。菲爾德,我親愛的朋友,你和你的‘北海女神號’最好能在聖誕節之前多跑幾趟波爾多到倫敦的航線。等到明年的時候,你就可以在倫敦郊外買下一座大莊園了。”

菲爾德微微一笑,回應道:“感謝您的信任與支持,莫雷爾先生。我們會全力以赴,確保每一次航行都能達到您的期望。”

聽完,身材魁梧的莫雷爾敏捷地跳下碼頭,他的動作矯健而有力,完全不像是一個大腹便便的商人。

下一刻,他朝著等候他的馬車走去,馬車的車夫恭敬地為老板打開車門,他坐進馬車,車輪隨之緩緩啟動,消失在黎明的曙光中。菲爾德一直就站在船舷邊,目送著莫雷爾離去。

第(2/3)頁

第(3/3)頁

等到碼頭恢複平靜後,一名負責警戒的船員,來到菲爾德�6�1托克的身後,他微微湊近,繼而低聲說道:“真是可惜啊,這是我們與這個英國佬的最後一次合作了。說起來,我感覺莫雷爾還算是個好人。他出手大方,對我們這些船員也還算客氣。”

“好人?唯有死了的英國人,才是好英國人!”新船長菲爾德�6�1托克一邊咬牙切齒,臉上的肌肉因憤怒而微微抽搐,一邊又麵帶微笑,那笑容中卻透著一絲陰冷和狡黠地說道:

“如果沒有那3萬瓶紅酒,以及3倍多的高額利潤,那個英國佬會在第一時間把我們賣給港務局的稽查隊。他所做的一切不過是為了自己的利益罷了,哪有什麼好心可言。另外,英國佬說錯了一句話,我可不是荷蘭人,而是愛爾蘭人!”

這個名叫菲爾德�6�1托克的愛爾蘭人,原本是在法國海軍中服役的愛爾蘭籍水手。數年前,菲爾德被軍情局吸收,後以水手身份前往荷蘭謀生,並一直在老萊克勒船長的雙桅走私船上乾活。

僅僅兩年時間,這個愛爾蘭人憑借著自己的聰明才智和不懈努力,從普通水手做到商船大副。

作為“毒酒行動”的一部分,那個與眾多英國高官關係密切的倫敦商人莫雷爾,會被軍情局作為政治誘餌而犧牲掉。隻是這項計劃一不小心被萊克勒船長察覺。

毫無疑問,萊克勒船長是個經驗豐富且心思縝密的人,他開始對菲爾德的行為產生了懷疑,並暗中進行調查。不得已,菲爾德隻好精心策劃並製造了一場意外事故,將老船長送到海底安葬。

那是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海浪洶湧,狂風呼嘯。菲爾德趁著混亂,巧妙地將一根鬆動的桅杆推向了萊克勒船長,老船長躲避不及,被重重地砸中頭部,瞬間失去了生命。

至於這艘名叫“北海女神號”的走私船,所有水手都已被愛爾蘭人秘密發展成為情報部的外圍人員。

數天之後,位於白廳街4號的倫敦警察廳(蘇格蘭場)得到了一條極為可靠的線報,有英國商人在首都市區公然販賣走私而來的高檔法國紅酒。

這條線報猶如一顆重磅炸彈,引起了警察廳的高度重視。他們迅速組織了力量,準備對這個走私團夥展開調查和抓捕行動。

等到黃昏時分時,夕陽的餘暉灑在倫敦的街道上,給這座城市披上了一層金色的外衣。“姍姍來遲”的倫敦軍警成功包圍了名叫莫雷爾的倫敦商人在金絲雀碼頭的秘密倉庫。軍警們荷槍實彈,神情嚴肅,仿佛即將麵臨一場激烈的戰鬥。

臨近傍晚,當全副武裝的兩百多名軍警一同衝進這個走私倉庫,卻最終發現裡麵空無一人,而走私頭目莫雷爾本人已經服毒自儘。倉庫內一片狼藉,一箱箱的紅酒散落一地,仿佛在訴說著這裡曾經發生的一切。軍警們麵麵相覷,心中充滿了疑惑和不解。

第二天,《泰晤士報》上刊登了一位以“正義之聲”為署名的匿名者發來的消息,宣稱倫敦警察廳與港務局為掩蓋泰晤士河上的走私犯罪事實,提前將大走私商人莫雷爾乾掉,還偽裝了自殺現場,已達到殺人滅口罪惡目的。

這條消息猶如一顆石子投入了平靜的湖麵,激起了千層浪。公眾們紛紛對警察廳和港務局的行為表示憤怒和不滿,要求徹查此事。

此外,這個爆料者還在文章結尾中暗示,英國內閣成員中某位德高望重,權勢極大的大臣,也參與到奸商莫雷爾的“法國紅酒走私案”。

這一暗示更是讓整個事件變得撲朔迷離,引發了社會各界的廣泛猜測和討論,導致英國政-府的公信力受到了極大的挑戰。

……

第(3/3)頁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