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 第905章暫緩登陸
三周之後,讓蘇爾少將所指揮的法屬護航艦隊,在浩瀚無垠的印度洋上破浪前行,最終與印度洋戰區的總司令,敘爾庫夫海軍中將在風景如畫的法蘭西島——現今我們所知的毛裡求斯島——勝利彙合。
這座島嶼鑲嵌在非洲大陸的東部,靜謐地躺在印度洋的西南隅,與馬達加斯加島遙相呼應,相距約800公裡的水域,而與非洲大陸則有著2200公裡的壯闊間隔。
毛裡求斯,一個由火山噴發塑造的島國,沿海地帶鋪展開來的是狹長的平原,而島嶼的中部則聳立著巍峨的高原山地,群山連綿,峰巒疊嶂,多座雄偉的山脈與孤立挺拔的山峰交相輝映。
回溯曆史,毛裡求斯曾是一片未被文明觸及的荒蠻之地,直至16世紀初,葡萄牙探險家的足跡首次踏上了這片神秘的土地,他們將包括毛裡求斯在內的馬斯克林群島納入了版圖。
隨後,1598年,荷蘭人接過了統治的權杖,以荷蘭君主“毛裡求斯”之名賦予了這座島嶼新的稱謂。
而到了1715年,法國人的到來又一次改變了它的命運,將其更名為“法蘭西島”,寓意著這片遙遠的土地成為了法蘭西共和國在遙遠海域的一顆璀璨明珠。
在過去的十多個春秋裡,敘爾庫夫父子在這片熱帶島嶼上傾注了無儘的心血與智慧,尤其是在得到了安德魯執政官的有力支持下,法蘭西島已悄然蛻變,成為了共和國在印度洋上最為堅固的堡壘。
第一執政曾在其私人備忘錄中寫道:“法蘭西島,必須成為一艘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為我們的東方戰略提供堅實的支撐。”
然而,對於德凱恩將軍及其率領的印度先遣隊而言,他們的征途並未就此停歇。依照原定計劃,應該繼續北上,向印度次大陸進發,以完成既定的使命。
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敘爾庫夫將軍,這位他們的直接上司,卻突然宣布暫時擱置對印度次大陸的登陸計劃。
這一決定背後,隱藏著深深的憂慮與考量。那時近期以來,敘爾庫夫將軍派遣至印度各土邦的聯絡密使大多石沉大海,收獲甚微。
更有甚者,一些密使不幸落入了那些如今對英國諂媚逢迎的印度王公手中,最終被轉交給了英國當局。為了施加營救,法國不得不同意使用囚禁於亞琛戰俘營的英國官兵進行交換。
5個月前,敘爾庫夫借助一名法國商人的協助,與印度西北部的一位首領取得了聯絡。法國海軍司令官提出,希望能用一艘漂亮的巡航艦作為交換,讓對方將印度洋北岸的小漁村卡拉奇,及其周邊約5百平方公裡的土地割讓給法國,用作通商點。
然而,英國總督韋爾斯利借助巴格達間諜的情報,預先得知這一情況,事先已同當地的伊瑪目締結了同盟。最終,敘爾庫夫提出的上述要求,遭到了拒絕。
鑒於此,敘爾庫夫將軍深恐辛迪亞王公也會步其後塵,背叛法國,將法國的機密與利益,甚至是先遣隊拱手讓予英國人。因此,敘爾庫夫審時度勢,做出了暫緩行動的明智選擇。
不僅如此,作為統轄整個印度洋戰區的總司令,敘爾庫夫將軍肩上承載著第一執政及海軍部長賦予的責任,他必須精準把握戰略大局,優先執行那些更為關鍵且緊迫的作戰目標。
首要之務,便是要狠狠打擊那些滿載而歸、意圖穿越印度洋與好望角返回英國本土的商船隊伍,從而一舉截斷英國人賴以生存的海上貿易動脈——這條被他們視為最為肥美的財富之源。
這無疑是法屬印度洋艦隊不可推卸的神聖職責。畢竟,法國海軍已在英吉利海峽對英國本土構成了持續的軍事威脅,迫使英國海軍部不得不從全球各地緊急抽調軍艦回防,以應對這一迫在眉睫的危機。
第(1/3)頁
第(2/3)頁
如此一來,整個印度洋中南部區域,直至遙遠的好望角,以及非洲西海岸的廣袤地帶,便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兵力空虛的窘境。
這一點,從英國海軍準將詹姆斯·克拉皮森在好望角要塞麵對法國分艦隊時所展現出的軟弱無力態度中,便可見一斑。
因此,敘爾庫夫將軍深知,“趁你病,要你命”的道理,即便無法一次性成建製地消滅英國海軍在印度洋上的武裝艦船,也務必要讓英國與其東方的遠洋貿易遭受重創,讓他們為每一條航線的安全付出沉重的代價。
與此同時,在法屬印度洋艦隊主動出擊、深入遼闊海域展開“海上破交戰”之際,守護法蘭西島的重任便落在了德凱恩將軍及其麾下兩乾餘名英勇無畏的陸軍將士肩上。
這座島嶼,不僅是法國在印度洋上最為重要的軍事基地,更是共和國海外利益的堅固後盾。
敘爾庫夫將軍深知,英屬東印度公司一直虎視眈眈,企圖尋找機會偷襲法蘭西島,從而一舉摧毀法國在印度洋上的戰略支點。因此,他必須確保德凱恩將軍及其部隊能夠以鋼鐵般的意誌和堅定的決心,堅守這座島嶼,不讓任何敵人的陰謀得逞。
隻有這樣,法國才能在印度洋上繼續保持其戰略優勢,為未來的決戰積蓄力量。
在德凱恩離開巴黎前,安德魯執政官就曾做出指示,在沒有新的指令抵達之前,他和他的部下必須無條件的服從印度洋戰區司令官,敘爾庫夫中將的命令。
基於此,德凱恩在片刻猶豫後,隨即接受了敘爾庫夫的委任,擔當法蘭西島的衛戍司令。
為了確保法蘭西島的安全,德凱恩采取了一係列嚴密的防禦措施。他知道單憑島上的現有兵力,直接對抗英屬東印度公司的大規模偷襲行動將極為困難,因此,他決定采取靈活多變的戰術,結合島嶼的自然地形和已有的防禦工事,構建一道堅不可摧的防線。
首先,他加強了對沿海地區的監視和巡邏,利用珊瑚礁和狹窄平原的天然屏障,布置了多道防線,包括隱蔽的炮台、地雷區和暗哨,確保任何試圖靠近島嶼的敵人都將麵臨重重阻礙。
同時,他還組織了一支快速反應部隊,專門負責應對突發情況,能夠在最短時間內對任何威脅做出有效反擊。
其次,德凱恩將軍深知情報的重要性,他收買了與島上居民以及周邊海域漁民的聯係,建立了一個龐大的情報網絡。
這些情報人員遍布海島四周,能夠迅速收集並傳遞關於英屬東印度公司動向的情報,為德凱恩將軍提供了寶貴的戰略預警。
此外,他還對島上的防禦工事進行了全麵檢查和加固,特彆是在高原山地和關鍵交通要道上,增設了多個永久性防禦陣地和臨時掩體,確保在遭遇敵人進攻時,能夠依托有利地形進行頑強抵抗。
為此,他還積極組織士兵進行實戰演練,提高他們在複雜環境下的作戰能力和協同作戰水平。
在德凱恩將軍的精心部署下,法蘭西島逐漸變成了一個固若金湯的軍事要塞。士兵們士氣高昂,信心滿滿,準備隨時迎擊任何來犯之敵。
敘爾庫夫將軍在得知德凱恩將軍的防禦措施後,也深感欣慰,他知道,隻要法蘭西島安然無恙,法國在印度洋上的戰略地位就將穩如磐石。
從1799年開始,法屬印度洋艦隊在敘爾庫夫將軍的指揮下,加強了對英國商船襲擊頻率,成功截斷了多條重要的海上貿易路線,給英國經濟造成了巨大損失。
第(2/3)頁
第(3/3)頁
事後統計,英國人的直接損失不低於兩百五十萬英鎊。
與此同時,德凱恩和他的部隊也在法蘭西島上堅守了兩年之久,成功抵禦了英屬東印度公司的多次進攻,確保了法屬印度艦隊大本營(母港)的安全。
在巴黎,安德魯執政官對於敘爾庫夫將軍在印度洋戰區所做出的戰略與戰術上的調整,從未流露出絲毫的質疑或不滿。
事實上,第一執政及賦予了印度洋戰區的最高指揮官,敘爾庫夫將軍所能擁有著的最高權限,這不僅涵蓋了軍事行動的決策與執行,甚至擴展到了外交層麵的締約與宣戰權力。
安德魯對敘爾庫夫的信任與尊重,是建立在對這位傑出將領深厚軍事才能和敏銳戰略眼光的充分認可之上的。
關於塔裡安此前代表法國政-府向辛迪亞王公以及法國冒險家佩龍上尉所做出的軍事援助承諾,隨後的法國特使表示,安德魯執政官對於自己的承諾銘記在心,並且付諸實踐。
為此,以德凱恩將軍為首的5乾名精銳援軍(誇大其詞),已經前往印度次大陸,繼而支援那些英勇反抗英國殖民統治的土邦王公們。
然而,天不遂人願,這支承載著法國人民希望與勇氣的援軍在抵達法蘭西島時,遭遇了英國海軍的頑強攔截,不得不暫時擱置行程,等待合適的時機再行出發,雲雲。
儘管法國並未直接卷入與英國在印度次大陸上的激烈衝突,但安德魯執政官並未忘記那些為了自由與尊嚴而英勇抗爭的土邦王公們。
法國商人和冒險家組織了一條由走私者構成的軍火輸送線,將大批法國製造的軍火,源源不斷地運往印度次大陸。
當然,這些軍火並非無償提供,而是需要以黃金和寶石等貴重物品作為交換。這一舉措不僅為那些土邦王公們提供了急需的武器裝備,也極大地鼓舞了他們的鬥誌和信心。
對於在法國冒險家佩龍上尉身上所展現出的非凡勇氣和卓越才能,安德魯執政官更是給予了高度的讚揚和認可。
鑒於佩龍上尉長期以來在印度次大陸上為法蘭西祖國所做出的傑出貢獻,安德魯執政官決定越級晉升其為陸軍上校,以表彰佩龍卓越的戰功和無私的奉獻精神。
此外,安德魯又故技重施,很是慷慨的借用了自己二兒子路易斯的名義,冊封佩龍為倫巴第王國的世襲男爵。
毫無疑問,這一榮譽不僅是對佩龍個人英勇事跡的肯定,也是對其家族世代為法蘭西祖國效力的傳承和褒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