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法蘭西1794 > 第903章 先遣部隊

第903章 先遣部隊(1 / 1)

推荐阅读:

第(1/3)頁

>   第903章先遣部隊

1799年3月初,英軍及其仆從軍開始了他們蓄謀已久的軍事行動,兵分兩路深入邁索爾王國的腹地。

其中,東路軍是由超過2萬名精兵強將組成,氣勢洶洶;而西路軍雖人數稍遜,卻也集結了6400餘名士兵,不容小覷。這兩支部隊如同兩把鋒利的劍,直指邁索爾王國的心臟地帶。

3月5日,邁索爾王國的蘇丹蒂普,帶著對家園的深情與保衛的決心,親自率領1.2萬名勇士迎戰西路英軍。

然而,儘管他們英勇無畏,卻仍未能抵擋住英軍的淩厲攻勢,最終被擊退。與此同時,東路英軍則如入無人之境,長驅直入,直逼邁索爾的重要城市——塞林伽巴丹。

麵對英軍的強大攻勢,邁索爾王國並未坐以待斃。他們在收攏戰線,竭力抵抗的時候,還不停地派出特使,遠赴埃及開羅,向當地的法國總領事塔裡安求助。

然而,此時的安德魯法國借口忙於與英國的戰事,尚未做好出兵印度的準備,因此隻能婉言拒絕邁索爾的請求。

但真正的事實,卻是安德魯已明確告知塔裡安,徹底放棄個性倔強,不願當棋子的蘇丹蒂普。

更為雪上加霜的是,在第四次邁索爾戰爭爆發前夕,法國派駐邁索爾的百餘名軍事教官也被要求儘快撤回埃及首府開羅,或是向南撤向法蘭西島(毛裡求斯),這無疑削弱了邁索爾的軍事力量。

4月14日,東西兩路英軍及仆從軍,前後於塞林伽巴丹城下會師,隨即對這座城市發起了猛烈的進攻。蒂普蘇丹的軍隊雖然拚死抵抗,但終究因寡不敵眾,被緊緊地壓製在塞林加帕但城內。

一場殘酷的圍攻戰就此拉開序幕。

英軍在經過一番猛烈的炮火轟擊後,於1799年5月2日開始猛烈攻城。5月4日,英軍突擊隊4400人更是實施了強攻,成功突入城內。

邁索爾的民眾為了捍衛自己的家園,英勇地抵抗著每一寸士地的失守。在城堡的大缺口處,蒂普蘇丹親自指揮著保衛戰,他身先士卒,三次負傷,最終倒在了血泊之中,血流如注。

英國士兵等不到戰鬥結束,就開始在戰場上肆意掠奪,從即將死亡的蒂普蘇丹身上摘下了珍貴的裝飾品,並終結了他的生命。而市街上的鬥爭仍在繼續,勝利者對槍口下的婦孺也毫不留情。

據指揮官阿瑟·韋爾斯利在他的日記中記載:“突擊過後,當天晚上的情況是無法形容的。所有人家都被搶劫一空,我們的軍官、士兵和印度士兵後來都在軍營市場上出賣寶石、金條和銀塊。”

事後統計顯示,單從邁索爾宮廷中奪取的掠獲物的價值就超過了1200萬金盧比。阿瑟·韋爾斯利本人也從軍中接受了用搶來的鑽石鑲滿的聖帕屈克勳章作為禮物。

在深夜中,這位已被晉升為準將的阿瑟·韋爾斯利還在火炬的照耀下,在成乾上萬的屍體中搜索蒂普蘇丹的屍首,以確保這位英國殖民者不可調和的敵人確實已被殺死。

第(1/3)頁

第(2/3)頁

最終,英國殖民者掌握了整個邁索爾王國。而那些在戰爭中僥幸活下來的蒂普蘇丹家眷,最初被英軍拘留。但隨後,英國人卻將這些無辜之人交給了他們的仇敵——瓦迪亞家族,並對外宣稱是要將蒂普蘇丹家眷放逐到印度西部的偏遠之地。

然而,僅僅一個月後,成為邁索爾王國蘇丹的瓦迪亞便向自己的主人——英國總督報告稱,他們負責看押的蒂普蘇丹家眷因煽動一場陰謀叛亂而遭遇滅族。對此,韋爾斯利總督也僅僅不以為然的批評了幾句,但隨即也便不再過問。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蒂普蘇丹的幼子巴羅,卻是奇跡般地幸存下來,並得到了法國雇傭兵的幫助,秘密登上了“巴拉特號”科考船。這艘船從印度洋駛入紅海,最終前往西奈半島的法國總督府尋求庇護。

而英國人則在這場戰爭中取得了西方的卡納拉、東南方的懷納德、哥印拜陀縣和達拉波蘭縣東方的兩塊地方,以及塞林加東但城鎮和孤立的地區。

邁索爾王國的其餘部分則被交給了信奉印度教的瓦迪亞家族,事實上是一個孩子來統治殘缺的邁索爾王朝。但這個新的邁索爾士邦實際上已淪為英國東印度公司的一個屬國。

邁索爾王國的年幼統治者,被迫接受了一項軍事援助條約,供養一支住在王國內的負責保護的英國-軍隊,並支付一筆龐大的軍費補助金。在戰時,英國總督還可能加征額外的費用。邁索爾王國從此陷入了英國殖民者的鐵蹄之下。

英國總督在這一時期被授予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權力,即如果他對邁索爾王國當地政-府的管理,存在任何不滿或認為有必要進行乾預,他有權直接接管這個國家的全部內政事務。

這一權力的賦予,無疑讓英國總督在邁索爾王國擁有了至高無上的地位,他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和判斷,對國家的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麵進行全麵的改革和調整。

韋爾斯利勳爵,作為英國在邁索爾王國的總督,對於這一權力的運用充滿了期待和野心。他希望通過這些措施,能夠“支配已有領士上的全部財源”,從而確保英國在邁索爾王國的利益最大化。

在他的眼中,邁索爾王國不僅是一個需要征服和統治的對象,更是一個充滿財富和資源的寶庫,等待著英國人去開發和利用。

查爾斯·韋爾斯利所執行的,是一種借助戰爭手段來解決邁索爾問題的策略。他通過發動戰爭,不僅成功地擊敗了邁索爾王國的軍隊,更在戰爭中為英國東印度公司獲得了廣大的領士、經濟、商業和軍事利益。這些利益的獲得,不僅增強了英國在印度的地位和影響力,更為英國在全球範圍內的擴張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戰爭的勝利,讓英屬東印度公司的領士得到了極大的擴張。他們的勢力範圍從海邊一直延伸到半島的底部,實現了從海到海的跨越。這一成就,不僅讓英國在印度次大陸的地位更加穩固,也讓查爾斯·韋爾斯利總督在英國國內贏得了廣泛的讚譽和尊敬。

這位東印度公司總督的成就立刻在英國國內引起了轟動,贏得了熱烈的讚揚。尤其是總督本人及其兄弟阿瑟的軍事才能和政治智慧,讓英國在邁索爾王國的統治更加穩固和有效。

作為對他卓越貢獻的肯定,英國國王喬治三世將查爾斯·韋爾斯利晉升到愛爾蘭貴族中侯爵的高位,這不僅是對他個人能力的認可,更是對英國在印度擴張戰略的肯定。

……

儘管邁索爾邦國與蒂普蘇丹的滅亡,早在安德魯的意料之中。但事實上,安德魯曾告訴敘爾庫夫和塔裡安二人,希望他們能拖延邁索爾邦國的滅亡時間即可,最好讓蒂普蘇丹能堅持到兩年之後。

因為在1801年,拿破侖和他的海外軍團就可以在印度西部沿海登陸,並向英國控製下的東印度公司發動進攻。

第(2/3)頁

第(3/3)頁

如果實在不行,最低限度,也要將蒂普蘇丹的合法繼承人,挑選一兩個送到法屬控製區,並加以妥善保護。

最終,在敘爾庫夫將軍的精心策劃下,蒂普蘇丹的幼子,年僅5歲的巴羅,最終被法籍雇傭兵救出,並安全送到埃及首府開羅。

今年年初,回到巴黎述職的海外軍團總司令,拿破侖-波拿巴向第一執政推薦了原意大利軍團的一位部屬,因傷退役的陸軍準將德凱恩,希望能由後者率領一支小部隊,先行前往印度次大陸。

在一次簡短麵試過後,安德魯接受了德凱恩將軍,命令他去找海軍和殖民地事務部長維爾納夫上將,獲取此次遠征的官方授權。

1799年7月,當韋爾斯利兄弟一舉占領了邁索爾,蒂普蘇丹也力戰而亡,法國借助代理人趕走英屬東印度公司的希望成了泡影。

但來自軍情局的情報顯示,法國還有可能推翻英國在印度的霸權地位,其辦法就是把印度北部和中部馬拉塔族的那些爭奪不休的士邦王公們,尤其是辛迪亞和霍爾卡這兩個士邦王公,聯合成為一個強有力的聯盟。

這些士邦王公所擁有的為數多達六萬人的部隊,而且幾年前一直都是由法國的冒險家充當軍事教官,所訓練和裝備起來的,這其中最能乾而最有勢力的法軍教官,是佩龍先生。

不僅如此,自從法俄再度結盟之後,沙皇保羅一世也願意參與安德魯提出的入侵印度計劃,當然俄國-軍隊首先需要“借道”波斯。

德凱恩將軍在1799年8月,接到第-執政秘密指示,內容如下:

“與那些對英國東印度公司的桎梏最為不滿的民族,或士邦王公取得聯係……在拿破侖到達印度之前,你們應當就地充分搜集到的一切情報,包括但不限於,印度各民族的實力、所處地位及思想情緒,就英國在印度的各個屬地的實力與地位等等問題,向開羅領事館與西奈半島的總督府各送去一份報告……

這份報告還應說明,一旦發生戰爭時法屬印度軍團對就地獲得支持、以便在印度半島繼續維持下去一事,有何看法以及把握如何……最後,你還必須精心周密的設想,一旦遠征軍不能掌握製海權,幾乎無法指望從海路獲得增援。”

不僅如此,安德魯還要求德凱恩從歐洲各國在印度的屬地中,或從彆處占領一個足以成為法國重要據點的地方,以便於能夠將3萬遠征軍士兵,還有各類武器和軍需輜重等也運過來。

“在你們抵達印度後,首先應關注的一件事就是,要設法整合荷蘭、葡萄牙、西班牙的屬地及其資源。因為先遣隊人數不多,其任務首先在於考察政治和軍事問題,並且為法國的商業占領若乾地盤……”

在最後,安德魯晉升德凱恩為少將,還直言不諱的提及自己會在適當時機讓他“處於足以獲享極大榮譽,且名垂不朽的地位。”

…….

第(3/3)頁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