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法蘭西1794 > 第881章 獨-裁的實乾家

第881章 獨-裁的實乾家(1 / 1)

推荐阅读:

第(1/3)頁

>   第881章獨-裁的實乾家

相對於吃力不討好的中小學事務,法國的大學教育就顯得勃勃生機了。除了法蘭西曆來重視大學的曆史緣由外,還有第一執政對法蘭西科學院的長期的,不留餘力的扶持與投入。

在年輕的安德魯院士支持下,大部分院士及其他們身邊的助手,很多都是在大學擔當教授、講師一職。

不僅如此,為贏得共和國的巨額資金撥款,作為科技帶頭人的教授們,還積極承擔了政-府派發的一些重大科研攻關任務,並且將最前沿的科技成果,及時運用到巴黎工業園區的工廠,形成了相當規模的“產學研一條龍”。

基於此,巴黎政-府還乾方百計的鼓勵那些企業廠礦的擁有者,拿出真金白銀,來投入到職業教育與高等教育之中。

在這方麵,盧森堡鋼鐵集團做的最好,在大老板安德魯的授意下,該集團的總經理庫泰勒不僅在盧森堡及周邊,陸續投資了五、六所職業技能學校,繼而為這個規模龐大的鋼鐵聯合體,每年都要輸送近乾名不同崗位的冶金技師與合格工人。

在1796年,1797年,庫勒泰代表盧森堡鋼鐵集團,分彆與巴黎大學、香檳-沙龍大學的化學院係,簽訂了不同形式的科研合作。

不僅如此,在1798年的時候,這位總經理還公開宣布,在未來的5年時間,將投入不低於300萬法郎,於鋼鐵集團北麵的盧森堡城裡,修建歐洲第一座鋼鐵學院,即盧森堡鋼鐵學院,主要是專注在冶金工程和礦業工程方麵,培養高級人才,從事科學研究。

在盧森堡鋼鐵集團的示範效應下,煤老板們聯合起來,在法國北部重鎮裡爾,開辦了第一座煤礦學院;而在梅斯,出現了一座培養各類工業機械人才與研究的工程學院;有著“法國瓷都”之稱的利摩日,成立了一所專門的瓷器學院及研究院;在絲綢重鎮的裡昂,開辦了紡織大學;而有著“地中海明珠”美譽的馬賽,數十個商會聯合在一起,想要繼續擴大航海學院的規模……

與中小學一樣,為了加強對各種名目繁多的職業中專,分散各地高等學院的思想控製,在必修課程中,就有向學生灌輸天主教教義,還有忠於共和國,永遠牢記第一執政官公民,也是全歐洲乃至全世界,最偉大、最光榮的征服者,哦不,是解放者的安德魯-弗蘭克的思想語錄,並以此作為對法國人民福利和國家統一的保證。

不僅如此,為了達到政治教育的目的,在法蘭西學術院與法蘭西文學院的協作下,巴黎大學,應該說是法蘭西大學,在全國30多個大中城市,分設了教育學院。它們是這個新機構在各地的中心。

這樣,由巴黎和其他30多所地方分院,來嚴格組織和控製教學內容。從1796年開始,所有各級學校的教學,包括小學教育在內,都有了極大的進步。

不過,法蘭西第一執政所堅持的教育製度,尤其是在文學與哲學方麵,力求排除思想上獨立思考的能力,還以修剪樹牆的方法去訓練年青的一代,使之整齊、實用。一切有桀驁不馴,反叛意識的幼苗,尤其是在道德和政治方麵,都被剪掉了。

依照安德魯時常掛在嘴邊的說辭,就是“少談點思想,多乾些實際。”正是如此,曾經是歐洲最愛好推理深思的法國思想界,在這種實用主義觀念的影響下,很快就變得死氣沉沉,趨於僵化。

曾有一位法國文學家在自己的日記中,無不悲哀的寫道:

“詩歌和其他抒發崇高思想和奔放熱情的表達形式,不但需要有可以自由表達的機會,而且還需要一種天然的、無拘無束的環境。

第(1/3)頁

第(2/3)頁

所以,真正的詩人在森林裡或高山上才感到自由自在,而不是在平平整整的花壇之中;

一個哲學家,唯有當他的才能不受政治條例,或警察規章的束縛時,觀察事物能最透徹,才能做出最富有啟發性的推理;

一個史學家,如果隻能考據和記載的事實,而不能闡明其意義時,就活像一隻病雞,無可奈何地拍著它無力的翅膀……

毫無疑問,法國文學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掙紮著,它的活力日見衰竭。

法國的詩人們,已經被思想的斷頭台弄得七零八落了,隻能終日裡乾巴巴的唱著讚美詩,哼著內容空洞無物的調子,他們再也無法產生扣人心弦的抒情詩。同樣的,法國的哲學也隨之沉默了……”

但在另一方麵,在安德魯院士的關照下,法蘭西的數學、物理、化學、醫藥、生物等其他應用科學領域,有了各種突飛猛進的大發展,其光彩奪目的輝煌成就,還將繼續照耀下一個的新世紀。

數十年後,法國著名的哲學家與經濟學家,查爾斯·傅立葉在其晚年,在一篇頗具爭議的《法蘭西文學史》的序言中,漫不經心的評述了安德魯-弗蘭克統治法國與歐洲的時期。

他說:“在那個時候,公眾依然會對這種評論會感到興趣的,畢竟他們會各有偏愛。但這不關緊要,因為所有人的注意力將集中在這些有趣的辯論上。

他們可能會談論文學和詩歌,也許鑒賞能力將會由此提高,而我們的目的就達到了,因為從這裡也許會出現詩人和語法家。

於是就發生了這樣的情況:安德魯將法蘭西從分裂和混亂中拯救了出來,在他的領導下轄,法國的軍旗飄揚到米蘭、都靈、維也納、華沙、柏林、裡斯本與聖彼得堡,乃至歐洲大陸的每一座城市。

但令人感覺異常可惜的,是偌大的法蘭克第二帝國時期,我們卻找不到一個有獨創思想的,實在能夠歌頌國家和民族的詩人。

更令人感覺有諷刺意味的事情,依然是在安德魯的統治時期,法蘭西的主要的文學傑作,卻來自被這位第一執政,隨後的終身執政,流放到國外的著名反對派代表,斯塔埃爾夫人。”

以上所述,就是與安德魯-弗蘭克的名字永遠聯係在一起的主要法律和慣例。在某些方麵,它們可以說是促成進步的。各種製度給予了法國革命一種過去不會有過的穩固性。

畢竟,“法國人是個易於激動的民族,善於發起一場革-命,卻不懂得平息革-命”。這句話同樣是共和國第一公民經常說的。

依照安德魯自己的說辭,如果他不給法蘭西“添上一些沉重的大塊花崗石”的話,那麼從1789年以來的,過去十年所取得的一些國內成就很可能會統統喪失。

沒錯,是安德魯用他那鋼鐵般的意誌,無與倫比的思想才華,驚世駭俗的統帥能力,作為凝合一切的水泥,把法蘭西生活中鬆散流動的鵝卵碎石,建成一道混凝土的防波大堤,繼而擋住了那些極左派的狂熱風暴,保王黨的囂張氣焰,還有反法同盟那毀天滅地的百萬大軍。

第(2/3)頁

第(3/3)頁

這三種危害力極大的風暴,曾將零星散漫的萬乾事物刮得上下顛簸,甚至一度令法國腹地也變成一片荒涼。

但自從橫空出世的安德魯,擋住這些風暴以後,法國便能在其已建立起來的法製保護下,成功規劃了將來,並統治了整個歐洲。這些法製無疑地有一個最大的優點,就是它的穩固持久性。

如此一來,大革-命時期所取得的民權和物質方麵的重要成就,雖然得以鞏固下來了;但另一方麵,那偉大革-命運動的精神和生命力,卻由於安德魯的個性和行動,而不得不陷於癱瘓的狀態。

正是從1795年開始,法國公民對於1789年頒布的《人-權宣言》的火熱的心情冷下來了;對於“自由、平等與博愛”的追求,成為了一句沒有實際意義的政治空話,或是外交辭令。

法國之所以在安德魯的專-製統治時期,才能夠取得各種豐富的成果,主要與安德魯異於常人的才能有關。

之前的革-命者竭力要創造持久的製度,但一個個都失敗了。他們想到的事業實在太大了。包括推翻了舊秩序,發動了對封建專-製的歐洲的征戰,努力製定各種憲章,還想把一個極為動蕩的社會重新加以改造。

但他們所做到的,隻不過是勾劃出將來社會結構的輪廓而已。這座大廈理應由民選的合法政-府去建立,卻因為以塔裡安等一些統治者異常無能,而變得毫無進展。

於是,橫空出世的超級天才出現在巴黎。

安德魯很快就恢複了全社會的正常秩序,還將社會各階級團結在他的周圍,整頓了地方與中-央政-府,他恢複了財政收入和信用,還給了宗教自身的安寧,又使法國農民對從沒收教會土地得來的土地所有權得以鞏固。

安德魯給有功者以社會榮譽,最後又以完備的法典鞏固了他的政體。這些法典使得安德魯,成為這座最終建成的凱旋門的拱心石。

在安德魯看來,1795年前的雅各賓派和熱月黨,在為實現“公意”而進行立法時,迫害一個又一個階級,最終造成了兩次法國內戰。

基於此,安德魯果斷拋棄掉那些學究式的議論和教條,而轉向實際的統治藝術。那就是,在一個時間裡隻從事一項任務,以期把那些被疏遠的階級一個一個地爭取回來。

等到國內恢複了和平,加之歐洲列強一個個淪為法國的附庸後,作為獨-裁實乾家的安德魯,這才回過頭來,開始用時間、技巧和耐心,有條不紊的采取另一套方式,去建立國內與歐洲的新秩序。

…….

第(3/3)頁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