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兵,還有另外一個名字。
戰爭之王。
自從有騎兵這個兵種開始,便一直是作為戰場上的王牌。
當步兵對上騎兵的時候,即便是以十倍對敵,也僅僅隻能維持不敗而已。
想要擊敗騎兵,幾乎上是不可能的。
因為騎兵不光有強大的戰鬥力,同時還擁有絕對的機動能力。
即便是打不過,也可以迅速的撤離戰場。
當然,騎兵的作用不止於此。
疲敵,擾敵,切斷補給,包圍,騎射這都是騎兵可用的戰術。
當一支完全由騎兵組成的軍隊,對上了一支完全由步兵組成的軍隊,兩者之間的戰爭就不是公平的。
步兵隻要停下,騎兵就會進行騷擾。
因此就算是消耗,也會將步兵徹底拖垮。
涼州軍之所以強橫,之所以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就是因為涼州有強大的騎兵。
公孫瓚麾下的白馬義從不是臨時拚湊的騎兵,而是一直善於與草原異族騎兵相抗衡的騎兵。
除此之外,還有三千善於騎射的烏桓騎兵配合。
想要將其擊敗,絕對不會那麼輕易。
“麴將軍我們此行都是步卒,對上公孫瓚的白馬義從並不占優勢。”
高順謹慎的分析道:“如果有一支騎兵在此,尚且可以周旋,全靠步卒的話,的確很危險。”
麴義的目光始終盯著眼前的地圖。
當然也沒有忽略高順的話。
隻不過在聽聞公孫瓚麾下全都是騎兵,並且在地圖上發現了一些端倪的麴義似乎已經有了一個計劃。
高順的話音落下之後,麴義便伸手指向了一個位置。
那裡原本是他們準備翻越太行啥的一處穀道。
從那個位置穿越太行山之後,便可以抵達河內郡。
“高將軍,我無須過多人馬,隻給我五千人足矣,五千人我就足以讓公孫瓚的白馬義從折戟沉沙。”麴義自信滿滿的說道。
嗯?
高順驚愕的看著麴義。
“放心吧,我麴義從來不說大話,隻要五千人,我就能解決掉這個白馬公孫瓚。”
“高將軍帶領剩餘兵馬駐紮在高都縣。”
“這樣一來,就算是我戰敗了,也不會影響大局。”
高順皺著眉頭仔細的思量。
此行兩人奉賈詡的命令攻打上黨郡。
高順作為主將,麴義則是副將。
如果高順不允許的話,麴義是沒有辦法調兵的。
但此時,看著麴義信心滿滿的樣子,高順也猶豫了。
“麴將軍你真的有把握?”高順問道。
麴義用力的點了點頭:“隻要五千兵馬足矣。”
高順深吸了一口氣,然後點了點頭。
戰機稍縱即逝。
有時候就是這樣。
如果不能當機立斷,就很有可能會錯過絕佳的戰機。
公孫瓚麾下的是七千騎兵,而這七千騎兵一旦來到高都縣外,他們在想從這高都縣出去,可就沒有那麼容易了。
平原之地,七千騎兵想要消耗一萬五千步卒太簡單了。
隻要派遣一部分兵馬切斷後續的糧草供給,然後包圍起來緩緩蠶食就是了。
就算公孫瓚不能將他們吃掉,等到大軍前來支援,公孫瓚退去,這樣對他們接下來攻打河內郡也沒有半點幫助。
現在麴義請戰,如果要是能將白馬義從殲滅,那麼接下來對河內郡用兵將會毫無阻攔。
沒有公孫瓚的騎兵配合,河內郡充其量就是一個堅硬難啃一些的烏龜而已。
“好。”高順點了點頭說道:“既然麴將軍有把握,那就去一試。”
“我代剩餘兵馬駐守高都縣,鎮壓上黨郡。”
啪。
麴義雙手抱拳衝著高順施了一禮:“多謝高將軍信任,我必將不負高將軍的信任。”
當天下午,麴義便帶領五千兵馬南下,迎麵朝著公孫瓚進兵的方向而去。
兩日之後,天井關。
天井關亦曰雄定關。
雄踞於並州上黨郡境內。
雖然天井關在上黨郡內,但因其重要位置乃是進入河內郡的戰略要地,防禦洛陽周邊的重要關隘,所以一直歸屬河內郡駐守。
西漢初,主要是用於防禦匈奴從並州南下。
天井關的位置在太行山的最南部,是通往河內郡的關隘,史稱太行八陘之一,因關前有三眼深不可測的天井泉而得名天井關。
西漢陽朔三年漢成帝下令在這裡修建天井關。
當年蔡邕被張讓迫害,北上逃亡之計曾經經過天井關有言:太行山上有天井關,關在井北,為天設之險。
古文經學派的開創者劉歆在《遂初賦》寫道:馳太行之險峻,入天井之高關。
這個位置從古至今都是兵家必爭之地。
秦趙長平之戰。
秦王親自到河內發動河內十五歲以上的士民各賜爵一級,讓他們沿著天井關,北上長平堵截趙國的援軍和糧道。
自此趙軍長平之戰大敗。
一路從懷縣北上三日之後的公孫瓚此時正帶領麾下兵馬來到了天井關。
此處距離高都先隻有五十裡不到。
隻要出了這一段距離之外,就是一馬平川的高都縣。
此時,公孫瓚正帶著麾下的數名大將嚴剛,單經,關靖,鄒丹還有堂弟公孫越,公孫範以及烏桓單於蹋頓幾人在關上眺望。
陪在公孫瓚身旁的則是天井關的守關校尉。
公孫瓚不光眺望遠處太行山。
隻要在行數十裡路,便可以出天井關。
當然,這一路並不像是三天前。
因為天井關還沒有被攻陷的原因,所以這一路並不會有敵人出現。
但從天井關出去可就不同了。
涼州軍已經占據了高都縣,目前還不知道是否已經從高都縣出來。
“最近關隘四周可有可疑之人,有沒有發現涼州軍的身影?”
公孫瓚衝著一旁守關的校尉問道。
守關校尉連忙搖頭說道:“並沒有發現涼州軍的身影,但是確實是有不少流民想要入關,但因為關門關閉,都已經被驅散了。”
聽聞之後的公孫瓚暗自點頭:“午時過後,從關中抽調以千步卒,於本將大軍前方前進,如遇敵軍埋伏,則就地結陣,本將領大軍就在你們身後,不用擔心,放心與其廝殺便是。”
“啊?”
聽到公孫瓚的話之後,守關的校尉一愣。
“將軍這這恐怕不妥啊,關中守關士兵本就不多,如果抽調一千人,守軍就不足三千人了。”
“嗯?”
公孫瓚一個眼神掃了過去厲聲說道:“你怕什麼,有本將在你們後麵,就算是有敵軍他們還能從本將的頭頂飛過去不成?”
“出山的路難行,若不是本將麾下都是騎兵,用得著你們?”
“有本將在身後,就算是敵軍人數眾多,大不了緩緩退之便是了,有何可懼的。”
雖然公孫瓚這麼說了。
可是守關的校尉依舊麵帶苦色。
公孫瓚一手按著腰間的刀柄眼神凶戾的看著守關校尉。
被公孫瓚的眼神這麼一掃,守關的校尉立馬感覺到了脖頸一涼。
即便心中一百個不情願,但也隻能捏著鼻子點頭答應了下來。
隨後公孫瓚又看向了身後的眾將。
“等下出關之後,你們各另一部兵馬,前後呼應,切記要小心謹慎。”公孫瓚說道。
公孫瓚身後的眾將一一點頭答應。
隨著日頭升高,轉眼之間已至午時。
天井關的三個關門開啟之後,由守關校尉帶領的一千步卒先行在前緩緩從天井關當中走出。
隨後便是公孫瓚率領的白馬義從。
大軍浩浩蕩蕩從出發的天井關一路綿延在太行山的山脈當中。
山路路難行,就算是最寬闊的地方,也隻能容納三匹戰馬並行。
周圍山林間的鳥獸都被行進的大軍驚得四散飛逃。
公孫瓚特意下令,讓白馬義從和前軍步卒保持一裡左右的距離。
這樣一來就算是前軍遇到敵軍或者埋伏,也有緩衝撤兵的時間。
兩側山林之間林木密集,青嫩的綠芽剛剛爬上枝頭。
山穀之間,除了大軍行進發出沉重的腳步聲和馬蹄聲之外,再無其他聲音。
騎在馬上的公孫瓚目光警惕的看著周圍。
隻要出了這幾十裡的山路,便能抵達並州平原地帶。
到哪裡,七千騎兵就能發揮最大的優勢,隻要涼州軍敢出城,那他就有一百種方士可以耗死涼州兵馬。
心中盤算著,如果要是能擊敗段羽這支兵馬,洛陽朝廷這次怎麼都要給他封侯拜將了吧。
畢竟劉備都已經封侯拜將了。
想當初,他還在幽州的時候,那時候劉備還不過是他的小弟。
在洛陽求學的時候,經常要他來接濟照顧。
這才幾年的功夫,前一段時間在洛陽見到劉備,劉備已經封侯拜將了,就連劉備的兩個結義兄弟都已經封侯了。
他卻隻是一個實權領兵校尉。
想想公孫瓚都覺得憋屈。
這幾年在幽州立下了那麼多軍功,還不及一個劉備。
山林之間,一處高聳的斷崖之上。
站在崖壁上的麴義眯著眼睛看著下方如同一條長龍一樣的白馬義從。
“放前軍過去,從中間,到大軍後方截斷,起火之後迅速將兩側的樹木砍伐,火勢越大越好。”
“本將自到前麵去會會這個白馬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