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什麼?”
司馬防瞪大著眼睛看著前來回稟的佐官不可思議的說道:“你說公孫瓚領兵出營直奔高都去了?”
佐官連連點頭說道:“是的大人。”
“屬下給武猛校尉送完大人的名帖之後就從武猛校尉的大營出來了,本以為武猛校尉會馬上入城前來。”
“可還不等屬下回城,就發現有大量騎兵正在朝北而去。”
“屬下也是攔截下一名士兵才知道,是武猛校尉下令全軍開拔,北上準備去迎敵涼州軍。”
司馬防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公孫瓚北上迎敵去了?
他他怎麼敢?
誰給他的命令讓他去迎擊涼州軍的。
萬一萬一要是戰敗了呢?
他萬一要是戰敗了,那誰來防禦河內郡?
不行!
絕對不行!
焦急的司馬防站起身來衝著門外的侍從說道:“立刻備馬,同知府內侍衛快。”
一邊說,司馬防便一邊朝著書房外走去。
公孫瓚麾下的七千兵馬全都是騎兵。
所以整軍出發的速度明顯要比步卒快很多。
司馬防擔心,擔心如果時間長了恐怕就追不上公孫瓚了。
不多時,司馬氏的塢堡門前已經集結了數十名的騎兵侍衛。
司馬防翻身上馬之後便朝著懷縣的北門追去。
追了差不多半個時辰,司馬防便看到了浩浩蕩蕩一路向北的騎兵後軍。
騎在馬上氣喘籲籲的司馬防一點都不敢耽擱,縱馬越過後軍一路朝著前軍追去。
騎兵隊伍最前方,有數百匹毛色通體雪白騎兵。
而走在最前方的便是身披銀甲,背後白袍,胯下白馬的公孫瓚。
所謂的白馬義從,並不是指公孫瓚麾下的騎兵都是騎著白馬。
事實上隻有公孫瓚這一部親衛胯下的都是白馬。
之前公孫瓚在幽州帶著數十騎大殺四方,因為胯下經常騎白馬,所以被人稱之為白馬將軍。
隨著公孫瓚揚名,幽州的很多青年也都騎白馬,披白袍。
還有很多士族豪強子弟自己帶著白馬來加入公孫瓚。
人數越來越多,公孫瓚麾下騎白馬的也就越來越多。
在對戰鮮卑部族時間長了,這個白馬將軍的名號也就越來越響亮。
麾下的部曲也被人稱之為白馬義從。
但白馬畢竟有限,不能人手胯下都是白馬。
所以,隻有公孫瓚的數百親衛胯下的都是白馬。
其餘士兵還是以雜色戰馬居多。
“將軍,將軍”
正當公孫瓚領軍在前的時候,身後忽然傳來了嚴剛的喊聲。
公孫瓚回過頭去,正好看到嚴剛騎馬追了上來。
“怎麼了?”公孫瓚看著追上來的嚴剛直接問道。
嚴剛伸手指了指身後的方向說道:“將軍,剛剛後軍來報,說是司馬防追上來了。”
司馬防?
公孫瓚的眉頭一皺。
司馬防追上來乾什麼。
“將軍,司馬防八成應該是來阻攔將軍帶兵北上的。”嚴剛說道。
公孫瓚緊皺著的眉頭幾乎擰在了一起。
阻攔他北上?
雖然他此行是在河內郡駐防,但是他的兵馬並不受司馬防的調遣。
司馬防憑什麼阻攔他北上建功?
公孫瓚正想著呢,遠處隊伍後麵已經追來了一支騎兵隊伍。
是司馬防追過來了。
“公孫校尉。”
“公孫校尉!”
距離的還遠的時候,司馬防便衝著公孫瓚招手。
嚴剛策馬來到公孫瓚的身後。
“公孫校尉。”
來到公孫瓚近前之後,司馬防喘著粗氣勒住了戰馬的韁繩,然後看著公孫瓚以及旁邊正在進兵的大軍問道:“公孫校尉這是”
公孫瓚當然知道這是司馬防明知故問。
但公孫瓚也懶得扯皮和打官腔,直接開口回道:“北上討賊!”
四個擲地有聲的字從公孫瓚口中說出,在配合其挺胸抬頭的樣子,看著信心十足。
“公孫校尉,朝廷給我們的命令是防守河內軍免遭段羽叛軍的攻陷,如今公孫校尉要北上討賊,那誰來防守河內郡?”司馬防皺著眉頭說道。
“嗬嗬。”公孫瓚笑了笑說道:“司馬大人這話說的我既北上討賊,既然是擊敗敵軍。”
“敵軍根本沒有進入河內郡的機會,何來防守河內郡呢?”
看著眼前年輕且氣盛的公孫瓚,司馬防如何能不知道公孫瓚是立功心切?
可是涼州軍並非是尋常叛軍,也不是太平道那種亂民。
涼州軍是出了名的能征善戰。
這些年來在段羽的帶領之下,從無敗績。
司馬防也不知道公孫瓚哪裡來的自信,一定能戰敗段羽的這支兵馬。
“公孫校尉,自古以來兵凶戰危,戰場局勢瞬息萬變,誰也不能保證自己常勝不敗,誰也不能預料每一戰是勝是敗。”
司馬防委婉的說道:“公孫將軍在幽州常年征戰,也不是從無敗績吧。”
“眼下局勢緊張,若我等協同守護河內郡,即便涼州大軍來襲,我們也可以步騎配合,我居城內固守城池,公孫校尉居城外擾敵疲敵。”
“如此一來,雖然不保證可以勝利,但是卻不能被輕易攻破。”
聽著司馬防說話的公孫瓚臉上逐漸的露出一抹不耐煩的表情說道:“司馬大人的意思是我此去會戰敗?”
司馬防連忙搖頭說道:“公孫校尉誤會了,我隻是以為,遵循朝廷命令,防守河內郡才更加穩妥一點。”
“希望公孫校尉能好好的考慮一下。”
早就已經不耐煩了的公孫瓚大手一揮,先是側頭看了一眼身後的嚴剛說道:“下令全軍繼續前進,不要停頓。”
司馬防眉頭瞬間緊鎖。
“司馬大人,我承認你說的辦法更加穩妥。”
“但我也相信,隻有進攻才是最好的防守。”
“我有七千騎兵,而段羽的這支兵馬隻有一萬五千步卒,若是這樣我還勝不了的話,那我就可以自刎在前軍了。”
“區區萬人步卒,我還不放在眼中。”
“司馬大人如果是擔憂的話,儘可回去下令所有河內郡的城池都關閉。”
“段羽這支兵馬自有我來解決。”
“十日,最多十日,十日之內,我將帶著萬顆人頭回來。”
“司馬大人擔心的好意我心領了。”
“但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司馬大人就好好的回去等著我德勝的消息吧。”
說完話公孫瓚就要走。
眼看著公孫瓚已經鐵了心了,司馬防深吸了一口氣,不得不將問題嚴重化。
“公孫校尉,你可知道,你這麼做是違抗朝廷命令。”司馬防警告的說道:“如果傳至洛陽朝廷,太皇太後責問下來,公孫校尉當如何說。”
“說?嗬嗬!”公孫瓚嘴角微微上揚的說道:“我的戰功,就是對朝廷最好的交代。”
“治國,我不如司馬大人,但打仗嘛司馬大人不如我許多!”
“好了,多謝司馬大人前來提醒了,但就說到這裡就可以了。”
說完,公孫瓚便不再理會站在原地的司馬防,策馬跟上了前軍。
大量的騎兵從官道上和司馬防擦肩而過。
看著一意孤行帶兵北上的公孫瓚,司馬防心裡有種隱隱不安。
可公孫瓚明擺著是不打算聽從他的了。
他就算是說再多,也無濟於事。
“來人,立刻將這個消息回稟洛陽。”
“另外,以本官的名義,下令河內郡所有城池堅清壁野,準備迎敵。”
上黨郡,高都縣。
此時的高都縣已經被高順還有麴義兩人攻陷了兩日。
城池內外還有城頭之上依舊還有沒有清洗乾淨的血跡。
高順和麴義兩人帶領一萬五千兵馬,進入上黨郡之後兵分兩路,隻用了一個月不到的時間,就攻破了上黨郡六個縣城,全下了上黨郡全境。
此時,高都縣內。
高順還有麴義兩人正在商議接下來如何進兵。
高都縣距離河內郡隻有數十裡。
隻要越過前麵的太行山脈,便抵達了河內郡。
而河內郡跟洛陽僅僅間隔著一條黃河。
有小平津關還有孟津關。
兩關一破,便是兵鋒直至洛陽。
但現在擺在麵前的有個難題。
上黨郡雖然已經拿下了,但畢竟是剛剛攻陷,為了維持大軍的糧道運輸,以及後方穩定,隻能分兵。
一路鎮守上黨郡,一路繼續南下,為打通小平津關還有孟津關做準備攻打河內郡。
現在的問題是兩人誰留下,誰繼續攻打上黨郡。
正當兩人議論著誰留下誰繼續的時候。
一名副將走進兩人的營帳當中。
“啟稟兩位將軍,前方斥候來報。”
“斥候探明,固守在河內郡的武猛校尉公孫瓚帶領白馬義從正在朝著我們的方向趕來。”
嗯?
聽到副將的話,高順還有麴義兩人都挑了挑眉。
“白馬?”高順的眉頭皺了皺。
“我知道。”麴義說道:“這公孫瓚號稱白馬將軍,麾下有一支兵馬,號稱什麼白馬義從,在幽州經常與鮮卑和一些草原部落廝殺。”
“他來的正好。”
麴義繼續說道:“如果這公孫瓚和司馬防在河內郡配合守城,還真不好對付。”
“但他現在自己送上門來了那最好不過了。”
“哼,白馬?”
“定叫他有來無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