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蕭的“蔑視”,讓西秦眾將憤懣不已。
但拓跋穹禦駕親征,即將抵達戰場,他們也不敢擅自行動。
戰績是不會騙人的。
連斬一百零八將,前後殲滅匈奴傾國之兵,收複燕雲,威震華夏,梁蕭已成了名副其實的當世第一人。
也隻有拓跋穹與最無缺久負盛名,地位崇高,能與其人相提並論。
拓跋洪的部隊緊鑼密鼓地籌備攻城事宜,拓跋穹與最無缺則分彆從兩個方向趕往朝歌,即將會合。
京城,王京受封監軍,在一千名羽林軍的保護下,趕往前線。
三家門閥與兩個皇子秘密派人全程追蹤。
王騰則讓汪平去通知天和教起義軍,尋機攔截。
無論如何,他們都不能讓王京活著回京!
秦牧在玄奇的配合下,統管京城禁軍,嚴加戒備。
武帝一病不起,身體每況愈下。
歐陽家進退兩難,選擇明哲保身。
在武帝的支持下,禮部侍郎秦越帶隊修訂史冊,為武朝補上開國元勳們的史料,包括忠武侯府,南宮家,雲家,秦家,就連司徒家的先祖也給予記錄,以示公正。
武朝四大門閥掌控輿論久矣,就連史官也曾被四家壟斷,至於四家之外的史官所修編的史冊,能毀則毀。
其修史內容如何失之偏頗,可想而知。
四家之外的開國元勳,若無從下手抹黑,便隱瞞其輝煌事跡。
一切以四家利益為先。
梁蕭驅逐匈奴,給了武帝足夠的底氣,讓秦越等人收集皇家典籍記錄,結合幸存的其他史料,予以考證,讓這些開國元勳的事跡重見天日。
這是一項浩大而神聖的工程,武帝隻希望能在自己駕崩之前完成。
對策,世家大臣們惱恨不已,但也不敢明目張膽反對。
如今梁蕭權傾朝野,威震天下,他們隻能熬到新君登基,再處理梁蕭。
就連天和教也被迫改變策略,不得不選擇暫時聯合閹黨,打擊江南各部的將帥。
南王在交州積蓄力量,也趁勢而起,殺出交州,侵占沿途州郡,已經逼近荊南四郡中的零陵和桂陽。
鄴城。
梁蕭白天督訓士卒,或者帶領白袍兵出城襲擾敵軍,晚上審閱各地送來的公文。
在給燕雲百姓分發農田之後,燕雲全境的官田還剩五千萬畝,再算上每人三畝的“授田”,這部分“授田”的稅收標準與私田一樣,隻是嚴禁出售,本質仍屬於官田。
因此真正能用於屯田的官田還剩兩千萬畝。
若沒有官田的支持,難以為繼龐大的軍隊消耗。
這兩千萬畝官田裡的一千八百萬畝交給屯民種植,最多隻收三成佃租,按平均畝產一石半算,每年大約能收得八百萬石糧食。
另外二百萬畝則交給十五萬名軍屯兵與後勤兵種植,平時耕種和訓練,戰時作戰,也可以保障各地的治安穩定,歲收糧食三百萬石左右。
如今是非常時期,梁蕭打算在燕雲之地最多征兵二十五萬,其中十萬為精銳天策軍,這部分人不參與耕作。
加上他前後總計帶來的五萬餘名天策軍步騎,燕雲之地便有十五萬天策軍,可以保障燕雲之地的穩定。
有黃河水軍的存在,西秦也無法出海攔截徐州的貨船,因此海鹽等必需品可以從海邊運往燕雲之地,再為天策府創收,以支持軍政消耗。
黃河容易發洪水,西秦人就算有心驅逐黃河水軍,考慮到洪水可能對國內黃河沿岸帶來嚴重損失,也不敢堵塞黃河。
畢竟黃河水軍一旦察覺情況不對,可以立即回到海邊。
現在,魏郡和常山兩地的部隊嚴陣以待。
拓跋穹選擇禦駕親征,自然不會善罷甘休。
燕雲軍隊還未完成係統性的訓練,自守有餘,進取不足,因此以守城為主。
徐州,蘭陵軍營。
彭城釋流雲,應天郡雲恪,已經抵達此地,與卓子房會合。
劍行風與劍白衣率眾回歸,向卓子房彙報。
“敵軍主力確實已經北上,隻留下一支疑兵,守備山陽郡。”
卓子房看向釋流雲,道:“釋先生,有勞你領軍北上,與秦將軍部隊接力,支援主公。”
釋流雲鄭重道:“固所願也!”
卓子房重新布置防務,將守軍重點集中在沛郡一帶,又撥給釋流雲一萬天策軍,趕赴琅琊。
這支援軍將負責琅琊的防務,琅琊那邊則可以抽調一萬天策軍趕往燕雲之地。
隨著徐州越來越多的天策軍成功完成訓練,並配備新式軍器,徐州實際可用的天策軍已經超過十二萬,若算上琅琊守軍,則是十五萬!
當然,最精銳的天策軍大概在十萬左右,其中五萬都在琅琊。
常山與長城也完成了嚴密布防,遙相呼應。
遼東之地,積雪未消。
上萬起義軍正集結在城外,翹首以盼。
首領王鼎更是滿臉急切。
他們收拾了當地的匈奴統治者,但遼東地廣人稀,北方匈奴,東方高麗,皆是虎視眈眈。
若援軍再不趕到,隻怕遼東百姓會麵臨滅頂之災……
片刻之後,常念俠統領的五千白袍兵終於出現在西南方。
“武君王師已至,還是白袍兵!”
起義軍歡呼雀躍。
王鼎立即迎了上去,出示約定的信物——匈奴人留下的另外半枚虎符,曾用於調動遼東的匈奴部隊。
常念俠也取出虎符,合二為一,確認王鼎身份之後,出示梁蕭的公文。
“若非王將軍高義,遼東危矣!”
“關於王將軍與眾將的封賞,都寫在我家主公的公文裡麵,請過目!”
王鼎接過公文,閱覽一遍,欣慰一笑。
“我等敬謝武君恩德!”
“請常將軍儘快接管遼東防務,安定人心!”
整個遼東人口不過數十萬而已,但梁蕭仍是許諾,給他和將士們的封賞標準與其他燕雲各郡等同。
常念俠代表天策府,正式接管遼東。
第二天中午,梁蕭也收到了徐州送來的加急公文。
徐州天策府已經收到武帝的聖旨。
武帝得知他收複燕雲,倍感欣慰,請求他代表天子,全權管理燕雲之地所有事務,等同於攝政。
現在他可以名正言順地管理燕雲之地,正式冊封各郡官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