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本朝形成門閥以來,莫說武人和底層百姓,即使是寒門子弟,也幾乎被斷絕了平步青雲的渠道。而咱們武人世家的情況,梁蕭,你是清楚的,除非對門閥奴顏婢膝,否則咱們與寒門無異。”
梁蕭迎上秦牧殷切的目光,鄭重點頭。
即使是秦家,忠武侯府,雲家……這些將門世家的子弟也不可能像門閥那樣,父死子繼,隻有父輩戰死,按照武朝律法,子嗣才有可能承襲官爵。
文人集團把持國內官場的上升渠道,自身也在不斷壯大,直到能與皇權抗衡。
有好幾任武帝的生母就是出身世家,為了坐穩皇位,不得不向世家妥協。
比如當朝武帝,年輕時一度被架空二十幾年,買回沛郡乃至整個徐州之後,意外地重掌大權。
這也是武帝對這片地區心思複雜的原因,既舍不得,又守不住,沉沒成本還可能不斷增加,可是失守的後果又難以估量。
一支能守得住江北的軍隊,也可以有力支持隔江相望的江南京城,有利於穩固皇位。
秦牧看著梁蕭和秦勳,猶豫良久,才語重心長地道明自己的想法。
“你立下如此大功,自然會有更多的門閥政敵忌恨攻訐,因此目前你最好是儘可能抱緊天子大腿。”
“老夫已是垂暮之年,今朝能反攻匈奴,陪你殲敵十數萬,名垂青史,已然心滿意足。待老夫百年之後,梁蕭,秦家子孫便托付於你,望你能善待……”
梁蕭鄭重表態:“定當同舟共濟!”
老將軍的暗示已經很明顯了,身後之名還是要在乎的,最好不要因為謀反而晚節不保。
等他百年之後,秦家跟著他梁蕭乾就是了。
畢竟不是每個人老了以後都想做,或者都能做“司馬懿”。
慶幸的是,目前他選擇的是尊王攘夷戰略,也迅速贏得了秦牧的支持。
秦牧欣慰一笑,看著梁蕭,還是把兩個孫女的事暫時擱置。
此事還是交給秦勳去處理最好。
三人又討論了些未來合作之事,計議已定,秦牧這才放心召集眾將。
秦牧特地也讓梁蕭的幾名行軍主簿去清點戰場,以示公平,最後由他北疆軍營的行軍主簿集中彙報。
“此戰,我軍陣亡三千一百名將士,重傷兩千人,斬首四萬三千二百,俘虜三萬零二十人!繳獲活馬七千匹,死馬八千匹,步兵軍器六萬副,騎兵軍器一萬三千副!包括俘虜身上存銀,共計繳獲白銀一百零五萬兩!”
眾人聽完彙報,也不禁興奮。
以逸待勞的夜襲殲滅戰,算上重傷,打出一比十幾的戰損,已經是令人滿意的戰績,畢竟匈奴人也不是吃素的,北疆也不是人人都像七千白袍一樣威猛,七千白袍也是依靠梁蕭帶隊才能大殺四方。
換作以前,這種戰績是他們想都不敢想的事!
秦牧心情大好,道:“老夫年事已高,接下來的事交給梁蕭安排,秦勳輔助。”
這番表態,算是確定了未來梁蕭和秦勳在北疆軍營的主導地位,眾將也沒有異議。
是誰改變了北疆現狀,他們還是心知肚明的。
沒有梁蕭的話,如今的一切戰果都不過是癡人說夢,將士們連有沒有勇氣殺出北疆軍營都是個問題。
所有人都向梁蕭行注目禮。
靖雲生看在眼裡,也不禁感慨。
這位武君的能力和智慧遠超他的預想,確實是江北的希望。
“蠻夷遠遁,此役大獲全勝!我軍的軍營將會向北推進三百裡,緊密聯係,三百裡不多不少,隻要布置足夠多的哨崗和斥候,敵軍新敗,也不敢貿然進攻。如此,可以為將來收複琅琊做好準備。”
眾將聽著梁蕭安排,紛紛點頭,心中卻有些苦澀。
這一次是防守反擊,得以收複失地,想要主動進攻收複琅琊談何容易呢……
不過梁蕭讓他們有了信心,至少如今敢想這種事了。
“我先前駐紮在蘭陵的那個軍營,將長期用於練兵,同時也可以迅速馳援沛郡和北疆,以防不測。今後北疆的將士分批前往這個軍營,接受訓練。”梁蕭又道。
眾將無不狂喜。
梁蕭治軍有方,北疆軍營早已人儘皆知。
如今沒有人不希望成為他手下的精銳,更何況秦牧也沒有反對此事,眾將也就不必擔心軍營內的派係之爭。
明眼人都看出來了,秦家是打算與梁蕭強強聯合,守衛江北,秦牧的外孫女還是梁蕭的未婚妻,此事早就傳開了。
等梁蕭安排妥當之後,秦牧才取出武帝的聖旨,許下承諾。
“先前陛下送來聖旨,北疆的軍費,包括繳獲,由老夫和梁蕭商量分配,隻要合情合理即可。老夫與梁蕭商議之後,有如下決定。”
“近期軍費充足,陣亡英烈和重傷將士的撫恤金定為一百兩銀子,子女可以前往沛郡免費入學讀書,亡父有官爵的,長大入伍之後可以繼承,子嗣和不改嫁遺孀每月可領的救濟金規格不變。”
“每殺敵或俘虜一人,賞銀五兩,其餘屬於集體作戰的俘獲和首級共有六萬人,共計三十萬兩銀子,按照戰前約定,出戰隊伍平分其中二十五萬兩銀子,所有的留守部隊平分其中五萬兩。殺敵立功者,七品官以下將士的升職由老夫負責審核。”
“此外,按照梁蕭的提議,由他負責在襄賁建設‘英靈殿’,在裡麵供奉北疆英烈的牌位,以示尊敬。家屬如果同意,北疆軍營也可以將英烈骨灰盒送入英靈殿。”
眾將聽完安排,心悅誠服,神情激動。
“此戰之後,江北從此萬眾一心!!”
這一刻,梁蕭在江北將士心中的威望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連帶著秦家祖孫也更受人尊敬了。
一場戰役,前後連戰連捷,未嘗一敗,沒有什麼比這種事更有說服,更能凝聚人心了。
下午,全軍將士得知賞銀消息,更是人心振奮。
這麼算下來,即使是留守部隊,平均每人也都能得到至少二兩銀子的賞銀。
出戰部隊每人能得至少三兩銀子的賞銀,個人殺敵立功的賞銀更是五兩起步,不可謂不豐厚!
“車騎將軍高義!武君高義!”
在秦家的全力支持下,江北徐州正逐漸落入梁蕭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