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雄壯(1 / 1)

推荐阅读:

“秦夏的使者要來同我一同作戰?”

當聽了交南國主的稟報後,霍去病反問他,“他們哪有那樣的好心?”

“是想借此,見識一下我大漢的武威吧?”

國主點頭應是,心中有些緊張。

若霍去病年輕氣盛,把兩國使臣直接摁在地上,當匈奴人殺了,那對交南來說,可不是什麼好消息。

西秦遙遠,

但新夏卻時常會來到西域,與之通商的。

何況交南與夏國,情誼也十分長久了。

他隻能在心裡祈禱:

“隻盼這三家莫要打成一片,讓我落得不好做人的境地。”

好在,

霍去病並沒有生氣。

他隻是起身,拔出自己腰側的寶劍,在那閃亮劍身上彈了一下。

清脆的劍鳴聲響起。

國主聽到這位冠軍侯在說:

“稱帝啊?”

“可皇帝也不是誰都能當的!”

“而且,這群家夥也不能因為稱帝了,就不認諸夏天子了吧?”

在如今“大九州”的主張中,

諸侯、王、皇帝,

這是一地君主的稱呼。

其地越大,其權越強,則其尊稱便越發高貴。

然而“天子”之說,

如同一家之主,群雄之長,

上承天意而治普天之下,

下順民眾而撫地上生靈。

它是諸夏的領袖,

是天上地下的唯一。

唯天子治所,可以稱中央之國。

而秦夏跟大漢的爭執,

其根本便在於此——

稱帝?

開玩笑,

南越的趙佗都自稱為“武帝”過。

隔了那麼遠,

大漢還能管到秦夏關起門來,給自己上尊號這件事嗎?

但想要爭“天子名號”,自稱為“中國”,這可就不行了!

“我倒要看看,這群家夥的底氣有多少!”

霍去病走出去,來到秦夏使臣的麵前。

他長的高大,又年輕鋒利,所以可以居高臨下的俯瞰對方。

他直接詢問道:

“見過大漢王師了嗎?”

“見過了。”

“感覺如何?”

夏使有些慚愧的低下頭去。

雖然知道先賢“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教誨,但新夏國中,的確稱得上承平日久,武備鬆弛。

南部的身毒諸國向來不堪一擊,跟他們打一點提升都沒有。

北邊的大月氏,

在夏國不斷的教化,以及河中之地的安穩繁華下,也日益失去戰鬥力。

所以,

夏使不敢說自己強於大漢。

秦使卻是不懼的。

畢竟西秦所據之土,可稱四戰之地,加之諸夏種子不足,要時刻防備四周蠻夷的侵擾叛亂,若鬆懈武備,則要生出禍患。

所以他可以抬頭挺胸的回道,“爾國固強,我亦不差!”

霍去病哼了一聲,“嘴硬可不是好文明!”

“派幾個勇士同我去戰鬥吧!”

“讓你我戰場上見真章!”

於是,

秦夏使臣各自撿選出使團中強而有力的人物,讓他們加入霍去病的親隨部隊,去見證這支大漢精銳的厲害。

隨後,

大軍整裝出發!

何博站在焉支山上看著這三國合戰,拿匈奴人來比較武力的一幕,便詢問身邊的死鬼名將們:

“你們覺得誰會贏呢?”

白起說,“鬼神是詢問國家之間的勝負,還是眼前之人的事呢?”

“自然是前者。”

何博撇嘴說,“秦夏使團中固然有勇武之人,但霍去病卻是要冠絕古今的。”

“沒必要拿其他人同他相比,我也舍不得拿他去做這樣的事。”

幾個死鬼們便隨後討論起來。

白起和李牧這曾經的秦趙之臣歎著氣說,“漢朝還是要強盛於天下的。”

“夏國那邊承平如此,加之水土並不適宜馴養大量的馬匹,因此固守一地可以,縱橫天下,與四方爭雄則難。”

對此,

何博點頭認同道,“上天賜予一些,也要收走一些。”

“沒有好東西全都堆放在一處的道理。”

新夏的水土情況,

在有鬼神的暗中加盟,以及夏人長達二百年的治理之下,已經改善了太多。

雨季之時,隻要及時疏通河流渠道,就不會有太大的災難發生。

乾旱之時,池塘堤堰井,都可以供人汲水。

所以許多輸出到新夏的鬼才們也說,“這個地方算得上祥和,但難免讓人生出怠惰之心。”

“難怪曾經占據此地的身毒人會沉迷於念經之事。”

實在是吃喝不愁,就開始亂琢磨了。

“至於秦國,雖然強調耕戰,且時有戰事,不敢稍侍懈怠,然而水土不足,躬耕不夠,注定沒辦法繁衍出中原這樣多的人口。”

“跟大漢可以作戰一二,但隻要持久拉鋸,便要後繼乏力了。”

出口西秦的鬼才們偶爾會通過鬼神傳話回來,說一些西海的情況。

所以,

即便白起王翦這些已經厭倦了“活著的時候替秦君打仗,死了還要去域外替秦君打仗”的老將領,拒絕了跟隨曾經的君主去秦國,卻也對那邊有所了解。

“你說的對。”

何博哈哈笑道,“所以說,中央之國就是好啊!”

“簡直是天賜之地!”

“倒也不能這麼講!”

一旁的蒙恬張口說道,“我三皇之祖,五帝之宗,當年隻行動於黃淮之間。”

“憑借祖宗艱苦,子孫承繼,方才有如今的廣闊。”

如果說“四戰之地”,

那麼炎黃起家時的黃河沿岸,難道不夠平坦,不夠折磨人嗎?

河流中下遊的平原,

難道是天生就屬於炎黃的嗎?

難道大河當年的瘋狂行跡,是先人覺得母親河太過溫柔而生出的夢囈嗎?

隻是諸夏的老祖宗們實在給力,

在很久很久以前,就將這最難啃下的大河平原給納入了懷抱,並對之進行了不知道多少的整治。

無數個分散的部落得到統合,形成了一個國家。

動不動就要溢出水道的河流被管束起來,成為灌溉土地的涓涓細流。

在土地的基礎上,輔以祖先的功績,諸夏才能有如今的興盛。

“至於現在……”

“劉邦的後人正在為我諸夏開拓新的疆土。”

蒙恬看著遠處的山下,

那一馬當先斬將奪旗,將驚恐四散的匈奴人一個個抓起來的年輕身影,神情間有些許感慨。

他想起來了自己的生前。

在長城之上,在函穀關前……

隻是時間轉眼便流去,

百年將過,

一代代的新人,總要碾壓過舊人,取得比後者更要值得稱讚的成就。

……

“諸位!”

“何不同我一起檢閱戰果呢?”

戰鬥的烽煙稍稍消散,

一戰而拔匈奴數王,斬首無數的冠軍侯穿著還沒有擦去敵人鮮血的盔甲,對秦夏使者發出了新的邀請。

親身經曆了剛剛大戰的後者沉默的應下。

於是霍去病帶著他們,開始清點匈奴人的數量。

那曾經威武過的、高貴過的匈奴貴人,如今就擺在三人麵前,成為了要被塗抹上石灰,送去後方核對功勞真偽的戰利品。

那引弓之民的頭顱,更是堆積成一座座小山,將其下土地浸染成了另一種顏色。

小山旁邊,

有漢軍將士或坐或立,手舞足蹈的說著自己在戰鬥中的英勇和收獲。

他們的臉上沒有一點畏懼的神色,甚至還對敵人的逝去,有些可惜。

太少了,

不夠殺,

匈奴人應該再多來點,才方便讓大漢天兵們,更能借其人頭,去領個軍功。

當霍去病走到他們身前的時候,

興奮的將士們頓時收斂了過分的神色。

他們自發的形成隊列,拿著武器,挺起胸膛,向這位能帶著自己打勝仗、立大功的將軍,送上其作為一個士兵,最大的敬意!

而一陣風吹過,想要吹去這裡的血腥之氣時,

熱血還沒有平複下去的將士,忽然舉起手裡的刀槍劍戟,發出大聲的呼嗬:

“風!”

“風!”

“風!!”

他們的聲音彙聚在一起,撼動起了整座焉支山上。

山穀回蕩起這個雄壯的聲音,將之傳到四麵八方。

正在逃命的匈奴人心有所感,趴在奔馳的馬背上痛哭流涕起來。

親眼見證,親耳聽聞的兩位使臣更是不可控製的生出惶恐之心來。

但秦使終究生長在猶如虎狼的秦國,縱然神色微動,心中震驚,很快也按耐下去。

但生於富貴之家,還喜歡禮佛敬儒,常養心性的夏使卻忍不住的腿下一軟。

他身體一跌,靠在了秦使的身上。

本章完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