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嗚嗚嗚嗚嗚!”
上午辰時過後,蒼涼的號角響徹天際。
寧遠城外,明軍軍營當中浮現無數身影,寨門打開,推出許多火炮。
朱元璋在昨天,也就是崇禎十七年九月三日抵達了寧遠。
明軍甚至都沒有原地安營紮寨,做個周密防守。
而是就在城外空地搭建帳篷,砍些木頭做了個簡易低矮柵欄,高度不到四尺,防禦力幾乎為零。
甚至都不用關寧鐵騎,隻要吳三桂膽子大,半夜摸黑過來,直接能跨過去。
但吳三桂硬是不敢來,反而派人送來降書,請求歸附。
老朱笑了笑,降書都給他燒了。
事實上吳家三十九口人,現在依舊還在北京。
朱棣殺人有講究,吳襄並不是投降了李自成,而是戰敗被俘虜。
所以吳襄雖然給吳三桂寫過書信勸降,但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不太能給他定義為貳臣。
畢竟吳襄自始至終都沒有投降給李自成效力,後來還被李自成給砍了腦袋。
因而允許放過吳襄,但不代表吳三桂可以被放過。
這廝可是大明滅亡的罪魁禍首之一,如果不是他打開山海關,以山海關的堅固程度,不管是他駐守還是被李自成奪下,建奴根本不可能入關。
所以老朱連讓吳襄給他寫信都懶得寫,直接解除了吳家人所有的職務,隻是通知他們一聲,可以給吳三桂準備後事了。
寨門內大量明軍士卒推著洪武威武將軍炮,也就是仿照的七五速射炮緩緩到了陣前開始排列。
老朱騎在馬背上,旁邊身側靠後一點是朱棣,其餘山海關幾名文官隨從。
“可惜了。”
朱棣眺望遠處城牆,說道:“吳三桂膽子也太小了,昨天晚上準備了那麼多夜視儀、紅外線都白準備了。”
“聽說如今寧遠城內已經陷入恐慌,有不少人逃走了。”
王家彥說道:“他們不敢回山海關,就繞道建昌跑了回去,估計是趁著現在兵荒馬亂想逃回家鄉吧。”
“嗯,這足以說明寧遠城中軍心士氣低落,戰心皆無。”
老朱想了想,隨後說道:“若是能隻擒首惡,朕倒也可以寬恕他們。士兵聽從命令是天職,怪不得他們以後投敵。”
王家彥忙拱手道:“陛下聖恩,那臣即刻派人去傳信?”
“嗯。”
老朱擺擺手道:“不用這麼麻煩。”
說著看向蔣瓛,對他說道:“令他們投降,兩刻鐘後不降,城中雞犬不留。”
蔣瓛隨即招招手,找來管無人機的衛士頭領道:“錄製投降話術,起飛無人機向全城喊話。”
“是。”
頭領隨即去給無人機飛手們下了命令。
過了大概七八分鐘後,數十架無人機起飛,向著不遠處的寧遠城方向疾馳而去。
正是九月初,北風呼嘯。
作為後世葫蘆島市,寧遠南麵是渤海灣,北麵是東北地區,北風與渤海灣的海風交織在一起,令風力能達到四五級之高。
不過好在朱雲峰買的無人機都是高級貨,大疆品牌,基本都是幾萬一台,對風有很強的抵抗力。
因而無人機順利升空,在上午不算特彆有溫度的朝陽照射下,滿城的士兵眼睜睜地看著遠處明軍陣地,數十架發出嗡嗡轟鳴聲音的東西飛到了他們的頭頂。
很多人一時間恐慌起來,有人高喊道:“是太祖陛下的仙器,天呐,真的是太祖陛下的仙器,怎麼辦?怎麼辦?”
“快跑吧。”
“誰敢跑,定斬不饒!”
“不許動,誰都不許動,聽到了沒有!”
“太祖饒命,太祖饒命。”
城牆上陷入騷亂。
有的人兩股戰戰,想拔腿就跑。
有的人作為督戰官,厲聲嗬斥,想穩定戰線。
還有的人甚至原地跪下,向著無人機磕頭,祈求保住性命。
其中一台無人機由一名飛手操縱,顯示台用藍牙連著平板,放在朱元璋手中。
老朱能清晰地俯瞰整座城池,能看到城牆上密密麻麻的黑點湧動,城池內的一切變化都展現得一清二楚。
事實上彆說城內的關寧鐵騎,就算是王家彥、喻安性、朱國棟等跟在老朱身後的官員,亦是一個個駭然不已,臉上露出震驚的表情。
就這無人機放在古代,那真就跟仙器已經沒什麼區彆。
城牆上許多人麵麵相覷,有膽子大的拿起了弓弩想要把天上盤旋的無人機給射下來,卻高度不夠,根本夠不著。
“太祖陛下有令,投降免死,投降免死,投降免死。”
“陛下聖諭,隻誅首惡吳三桂,其餘負隅頑抗者也殺無赦,現令你們即刻放下武器,出城投降。”
“這是最後的通牒,放下武器,出城投降者免死,負隅頑抗者殺無赦。”
“兩刻鐘不降,城中雞犬不留!”
無人機上的擴音器對準下方不斷發出聲音,而且它們甚至都不是停留在天上,而是在城內盤旋,把聲音放到了城中每一個角落。
這一瞬間城中許多人都崩潰了。
本來關寧鐵騎都是漢人,被吳三桂帶著投降滿清建奴就引發了相當大的騷動。
因為很多人深怕以後就隻能留在遼東,不能回家。更何況如果當了叛賊,家中的妻兒怎麼辦,會不會被朝廷下令處死?
所以在這段時間,不少關寧鐵騎當了逃兵。
本來三萬精銳,在山海關之戰中就損失不少,最近這兩個月很多人都偷偷摸摸地逃跑,軍中人數銳減到隻剩下約兩萬。
現在又士氣低落,軍心渙散,無人機的喊話頓時變成了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幾乎是在持續喊話當中,城牆上不少關寧鐵騎的士兵就扔下武器,誠惶誠恐地跪在地上磕頭大喊道:“我願投降,我願投降。”
“求太祖饒命,太祖饒命!”
有人帶頭,慢慢的一些猶豫的人也跪了下來。
甚至不止是普通士兵,就連那些督戰的軍官,指揮的中下層將領,亦是一個個茫然不已,不知所措。
“怎麼回事?”
就在此時,吳三桂帶著親衛隊以及幾名部將急匆匆上了城牆。
他昨天晚上非常擔心老朱趁夜攻城,所以上半夜就在城牆上隨時防備著明軍,一直到後半夜才回去睡。
到現在才睡了不到兩個時辰,聽到明軍似乎要攻城的消息,就急急忙忙帶人過來。
“參見大帥。”
聽到他來,城牆上的守將吳國貴、高得捷等人忙來迎接。
吳三桂已經無暇顧及他們,抬起頭看向天空,眼神中同樣充滿了茫然與無力。
這到底是什麼?
能在天上飛,還能向他們喊話,這已經是神仙手段了吧。
此刻城外,在吳三桂出現的時候蔣瓛就已經注意到了,他指著屏幕上道:“陛下,這應當是吳三桂。”
“嗯,開喊話,朕要說話。”
朱元璋點點頭。
作為高級貨,這些無人機都有喊話功能,搭配最先進的30喊話器,調到最大音量可以實現方圓幾百米的通話需求,主要用於搜救、消防、交通、建築工地等多個領域。
蔣瓛隨即調了平板,把喊話功能打開,又令飛手把喊話的無人機放低位置,老朱這才拿起對講機說道:“朕是朱元璋!”
“朕是朱元璋!”
城牆上,無人機裡傳來一個渾厚而又蒼老的聲音。
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看著那嗡嗡作響的無人機,吳三桂隻覺得腦袋裡嗡嗡的,已經不知道該怎麼做了。
“吳三桂放建奴入關,令建奴殘害中原百姓數百萬,以至建奴奴役漢人二百餘年,是為漢人奸逆,罪無可赦。”
“然朕念爾等都是士卒,皆聽令行事,若抓吳三桂,赦爾等死罪。再執迷不悟,城破皆死!”
那蒼老的聲音仿佛沒有任何感情,像是在陳述一件馬上即將發生的事情。
城牆上所有人都愕然,吳三桂首先反應過來,環視一圈,忽然注意到周圍許多士卒看他的眼神都有些不同了,有些人甚至已經摸向了腰間的刀。
他暗道一聲不好,便連忙躲在親衛當中,從身上取下弓箭,搭箭拉弓,一氣嗬成,對準了天上的無人機“嗖”一箭過去。
無人機飛手極限右拉,輕鬆躲開。
吳三桂大喊道:“莫要聽信謠言,我隻是借建奴兵馬,行當年大唐借回鶻兵擊敗叛逆之事。他們才是逆賊,我聽說陛下已經被他們廢了。”
“把吳三桂抓住獻給太祖!”
人群當中,不知道誰忽然喊了一句。
下一秒,城牆上的關寧士兵瞬間暴動,抽出刀呼喝著向吳三桂的方向殺去。
吳三桂頓時慌了神。
關寧鐵騎其實並非他的嫡係,最早由袁崇煥一手打造,而祖大壽、吳襄等人則屬於袁崇煥的部將。
崇禎殺了袁崇煥,引發了關寧鐵騎不滿,祖大壽、何可綱等人率領關寧鐵騎差點直接東奔潰散,之後才由吳三桂接手。
他控製關寧鐵騎除了被朝廷任命為遼東總兵,名正言順作為關寧鐵騎的主將以外,最主要的是依靠手底下的親信家丁作為中下層軍官,幫他控製士卒。
現在大量士卒叛變,身邊就隻有幾百名親衛家丁。
而且這些家丁雖然都是親信。可在生死關頭,一個個互相對視,竟好像也變得沉默起來。
“叛了,你們都叛了,快隨我鎮壓叛亂。”
吳三桂慌忙大喊。
“大帥快走。”
也算是他平時對待家丁很不錯,有軍餉第一個發給他們,還是有一些死忠拔刀護衛他。
在百餘名家丁的拚死保衛下,吳三桂逃下了城牆,慌忙往城北方向去。
可讓他絕望的是,那無人機如影隨形,一直盤旋在他的頭頂有人喊話道:“吳三桂在這裡,抓住他全城免死。”
顯然連速射炮和自動步槍都沒動用,無人機給關寧鐵騎造成的心理陰影就已經非常大。
大量關寧鐵騎士兵聽到消息,如洪水般向著城內淹沒。
遠處甚至有人已經打開城門,一些人逃出城來,扔下武器向明軍投降;一些人呆愣原地,不知所措;還有些人則追著吳三桂去了。
城中一時間亂成一團。
城外的明軍除了洪武來的錦衣衛士卒以外,其餘崇禎朝駐紮在山海關的士兵們則一個個呆若木雞。
無人機同樣給予他們強烈的視覺衝擊,以至於很多明軍士兵都驚駭不已。
朱元璋騎在馬背上,目光從容地說道:“進城。”
“進城,快進城。”
周圍王家彥、喻安性、朱國棟、周遇吉等十多名山海關的文官武將如夢初醒,慌忙下達軍令。
大批明軍士兵上前俘虜了出城投降的關寧士兵,僅僅過了不到一刻鐘,寧遠西城就被明軍攻克,整段城牆也被拿下。
隨後王家彥等人先一步進城,指揮士兵把城中的關寧鐵騎抓捕起來,平定城內的騷亂。
等老朱進城的時候,城中就已經算是隻剩下打掃戰場。
一隊隊士兵押解著被捆好的關寧士兵沿街道出城,送往營地看守。城內兩側街道、城牆上、各處要地也迅速被明軍控製。
老朱騎著馬匹,在諸多持ak步槍的錦衣衛士兵的簇擁下,與朱棣緩緩入城。
王家彥、喻安性、朱國棟等人在城門口等著他。
正在此時,不遠處作為先鋒的周遇吉急匆匆而來,向朱元璋報喜道:“報,陛下,已經生擒吳三桂!”
“人呢?”
朱元璋問。
“在後麵。”
周遇吉指了指後方。
很快不遠處街道就有大隊明軍過來,他們五花大綁,猶如抬豬一樣抬著吳三桂以及他的幾個負隅頑抗的親信部將。
這些人身上渾身都是傷,顯然經過浴血奮戰,但最終寡不敵眾,被叛亂的關寧鐵騎抓住。
“陛下,陛下,我是冤枉的,我沒有投降建奴,我隻是找他們借兵,找他們借兵,我對朝廷忠心耿耿,對大明忠心耿耿啊。”
吳三桂發出聲嘶力竭的喊聲,其中甚至還夾雜著哭喪。
朱元璋眼眸閃爍出一股冷意,說道:“他不是不知道自己做了什麼,隻是知道自己要死了,王家彥。”
“臣在。”
王家彥忙不迭站出來拱手。
“派人把他們押解回北京,午門淩遲處死!”
“是!”
“天色尚早,就不在城中逗留了。”
朱元璋目光看向東北方的天際,平靜地說道:“拔營,繼續行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