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政使讓誰去?”
魏廣德又提出個問題,得會收拾爛攤子的人,這個人選其實也不好找。
不過,對於魏廣德提出來的這個問題,張居正隻是微微一笑道:‘此時善貸無需多慮,讓吏部挑選就是了,最終人選還是要報到內閣來討論。
何況,現在也隻是做好預案,真到選官排官,為時尚早。’
魏廣德一聽,也反應過來。
雖然緬王被擒,但緬甸現在肯定還亂的很,說不好大佬被李成梁一網成擒以後,不知道多少小蝦米這會讓都做著取而代之的美夢。
後麵,還有的李成梁忙活的。
想到這裡,魏廣德笑著點點頭:“是我想多了,就讓吏部選派吧,反正時間尚久,可以慢慢選擇官員。”
“倒是另一件事兒,我順便也和善貸說說。”
張居正微笑點頭接話道:“勞堪卸了福建左布政使的差事,我意讓右布政使接任,隻是負責清丈之事,我和現任福建巡撫龐尚鵬有過書信往來,龐巡撫也很是支持。
此次清丈田地,自是以按察使司為主,布政使司協助,我屬意讓譚啟調任福建按察使,張茂為副,由他們主要負責清丈之事。”
“譚啟、張茂。”
魏廣德嘴裡喃喃低語。
這兩人他知道,一個是四川人,現任浙江巡按禦史,剛剛才查處了查辦了揚州知府衛東楚、武進知縣謝師嚴貪汙案。
至於張茂,也是類似,雖不知道張居正為何會屬意他們承擔如此重大的差事,但想來肯定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的決定。
魏廣德本來就打算在清丈田地時稍微做出反對的姿態,所以自然不會主動往裡摻和。
隨即,魏廣德點頭說道:“叔大兄,此事你做主即可。”
雖然嘴上輕描淡寫這麼說,但魏廣德心裡還是把龐尚鵬記了一筆。
這個人之前可是對他百般討好,表示會全力支持月港,支持福建開海之事,所以魏廣德才讓他接任了福建巡撫一職,沒想到背後他和張居正也是勾勾搭搭的。
魏廣德雖然不會在福建清丈田地事上使壞,但也絕對不會容許龐尚鵬這樣毫無代價的被判。
等福建清丈之事完成,魏廣德就打算找個人把他頂替下來,到時候安排龐尚鵬去南京養老好了。
彆覺得魏廣德小肚雞腸,龐尚鵬能做到福建巡撫,那可都是他魏廣德保舉上去的。
若是不對他采取措施,那以後手下人還不有樣學樣,都按照和內閣其他閣臣聯絡,私底下就把他賣了還不自知。
魏廣德沒有提到龐尚鵬半個字,不過張居正臉上微笑之色不變。
而另一邊,張四維眨眨眼睛,有點重新認識張魏二人關係。
隨即話題一轉,又到了工部。
不過工部並沒有太多好說的,現在潘季馴還滯留京城,在工部研究如何治理黃河,等有了結果,自然就會有奏章送來。
至於戶部,張居正對戶部一向關注,這也是維持大明朝廷運轉的根本。
“目前支持已覺費力,脫一旦有四方水旱之災難以為繼。
況且西南之事,朝廷還要多加撫恤,現在戶部也在為銀子犯愁。”
張居正說到戶部,臉上笑容隨即消失。
“無妨,車到山前必有路,橋到船頭必然直,緬甸戰事雖然消耗朝廷財政甚巨,但是打贏了,總歸是有辦法把帳給平下來的。”
魏廣德這會讓已經有了想法,隻不過還不成熟,自然不會主動說起。
他此時也在飛速權衡,思考是否可行。
而張居正卻理解錯了意思,以為魏廣德說的是李成梁、俞大猷滅國之戰所能從緬甸王都獲得的金銀財寶。
“善貸,雖然大猷品德我信的過,但督標下如此多的人馬,至清則無魚,想來能上交朝廷的財物也會有限。
畢竟,緬甸蠻荒,國貧民窮,起三十萬大軍,怕也是想從我大明身上掠奪財物,哪有多少寶庫。”
十幾萬大軍征戰的耗費是巨大的,打完了每人都要發上幾兩銀子的犒賞,絕對不是一筆小錢。
就算從緬甸王都抄了幾十車財物又哪能和大明的付出相比,這也是這些年大明不輕易動兵的原因。
想想嘉靖三十年,張居正還在京城,嘉靖皇帝想要發兵北上蒙古報仇,結果還是受困於財政窘迫,北伐不得不擱置。
當然,其實牽扯甚廣,但不論如何嘉靖皇帝還是最終放棄了。
先期籌集的數十萬兩白銀,最後變成了北京城的外城牆。
“嗬嗬”
聽到張居正的話,魏廣德就知道他是誤會了。
“善貸何故發笑?”
張居正詫異問道。
“叔大兄莫不是忘記緬甸以後是什麼樣子了。”
魏廣德出言提醒道。
“嗯,那又如何?”
張居正一驚,忽然心中有了一點想法。
“將士們的犒賞,未必就非得是金銀。
那些緬甸王公大臣、土司首領的土地,大可按價分給有功將士們。
那個朝廷有意在緬甸駐軍,直接給軍士發放十畝、二十畝田地。
為了保住自己的田地,想來他們對敢反對大明的人,是絕對不會心慈手軟的。”
魏廣德說道,“何況聽說內廷沒過幾年都要派出天使去緬甸采購寶石,想來那裡寶石礦藏應該不少。
以前這些礦藏應該屬於緬王或者土司,現在直接賣給商人,讓他們出錢贖買經營即可。
占下那麼大的地方,總有來錢的路子。
羅汝芳此人官品不錯,從雲南官員對他不待見就可見一斑,由此我認為此人當是朝中少有的正直之臣。
此事,交由他來做,定能把朝中耗費彌補回來。”
對魏廣德來說,隻要有了地盤,還怕變不出銀子嗎?
緬甸的資源應該不錯,借著這機會,把緬甸的礦藏乾脆直接變現得了,補充下大明朝廷的財政。
至於之後駐軍的靡費,自有朝廷的賦稅補上。
想來緬甸的糧食一年兩熟沒問題吧,那等於就是多了個湖廣出來。
有了海路,這些糧食運回來也方便,根本不存在張居正想的,打仗就是虧本的可能。
西方國家就比較現實,人家是奔著利益打仗,開戰前就知道要的時候什麼。
結果就是彈丸小國因為戰爭,國力反而越打越強。
反觀大明,每次都是被動迎戰,然後自然都是虧本,給本就不富裕的戶部雪上加霜。
之前不管是占下小琉球還是呂宋,都沒有給大明帶來實質上的好處。
甚至,大明還要先向那裡投入,短時間內還不會有彙報。
其實,回報是有的,比如小琉球的木材,隻不過大明的官員一般不會怎麼關注這些資源。
需要木材,采買即可。
水師找到了木材來源,不再采買,他們就不會想起這其實也是收入。
或許知道,隻是懶得說,畢竟少了采買就少了財路。
所以在他們看來,明軍駐軍小琉球,還得浙閩負責運送糧草,實在虧得慌。
不過,大明的京官們卻從未注意過越往南麵,糧食成熟快。
許多官員還在為廣東、瓊州等地糧食一年兩熟津津樂道,認為實在是天下一大奇事,卻不知道出了南洋,稻米一年三熟都不奇怪。
也就是當地土著懶惰不堪,所以產量才不大。
而到了後世,東南亞,包括緬甸,印度許多地方的稻米產量那都是非常之高的。
這些地方,也都是稻米的主要出產國,中國每年都需要進口一部分稻米彌補國內糧食產量的不足。
可以說,也就是這時代的明人消息閉塞。
魏廣德相信,一旦緬甸稻米一年三熟的消息傳回國內,必然震動大明,朝廷的目光不可避免也會轉向那裡。
因為隻要手裡有足夠多的糧食,那天下事就好解決了。
中國人太過勤勞,所以他們固執的認為田地的產出才是財富的根源。
當知道南方富饒的土地後,後果是什麼可想而知。
就算不離鄉背井去那裡,在那邊建個莊園總可以吧,特彆是國內那些糧商。
魏廣德也希望大明能夠獲得更多的高產田地,以緩解未來百年這片土地上必然出現的“小冰河”時期帶來的災難。
雖然,魏廣德並不確定那時候的官員和商人們,是否會讓災民獲得這些糧食。
但總歸是個希望。
魏廣德是這麼想的,可此時的張居正和張四維則在考慮他說的話。
“用田地獎勵那些將士,變賣礦藏補充財政虧空。”
張居正忽然覺得似乎有點道理。
他一開始沒想到緬甸的土地,那是因為在他的固有印象裡,緬甸那就是窮鄉僻壤,根本就沒什麼人願意去。
官員們去雲南,大多都是發配,或者是為了更快的升職,去那裡提升級彆,然後很快就調回來。
即便是後世,支援邊疆建設,也是快速提拔的重要條件。
大明在這個時候,其實也是類似的做法。
不然,大家都隻選擇去江南富庶之地為官,誰還會往貧窮的地方跑。
去了下等縣,隻要政績不錯,往往都能得到提拔。
至於那些田地是否有主,也不在張居正的考慮範圍內。
“子維,你認為如何?”
張居正轉頭看著張四維問道。
“次輔意見極是,戶部撥不出足夠銀兩考上有功將士,若是能按軍功劃撥田地給他們,想來必然會大受歡迎。
不過需要請魏閣老注意的時候,留守緬甸和分田務必由軍士自己選擇,不能強行命令。
畢竟,他們都是我們大明的有功之人,可不能再這個時候寒了他們的心。”
張四維開口說道。
“子維說的很對,此事我會讓兵部行文。
不過大軍短期內應該不會班師,十萬大軍至少還要在緬甸駐紮數年,待局勢穩定後再行撤回。
所以,田地大可分配給他們。
若是那時候軍士還願意歸國,他們大可變賣田地,帶著銀兩回來就是了。”
魏廣德笑道。
“駐紮這麼久,這可是十萬大軍,朝廷要轉運多少糧草接濟他們。”
聽到魏廣德這麼說,張四維立馬不淡定了,馬上扭頭看向張居正。
“為了避免安南舊事再次發生,大軍常駐緬甸可行。”
隻是,張居正並沒有表現出張四維所想要看到的表情,很是淡定的答道。
魏廣德看著張四維,笑道:“子維稍安勿躁,且聽我說來。
緬甸既然可以調動三十萬大軍,可見其國內是由足夠糧食接濟的,哪需要朝廷從國內運糧,直接就地征集就是了。
吾預計半年時間掃平緬甸國內各方勢力,這半年裡吏部完成選官,在緬甸各處建立各級衙門。
有大軍駐緬,想來不必擔心會生亂子。
之後,緬甸各級衙門就可以在地方上開始征收錢糧。
就算經過戰火,短時間內收不上來多少糧食和稅銀,差額部分可以從雲南等地暫時支應。
也就是朝廷會繼續短少西南的錢糧而已,朝廷裡稍微節省點,應該還是能撐過來的。
若是還有困難,那就直接讓南洋各藩國供應就是了。
聽說這緬王莽應龍四處攻伐,南洋諸國怨聲載道,我大明懲罰此等叛逆,讓他們免受刀兵之苦,難道他們就不該有所回報嗎?”
就在魏廣德話音剛落,外麵就有人通報禮部侍郎方逢時求見。
“請他進來。”
聽到禮部的人到了,張居正馬上就說道。
很快,方逢時進入值房。
等相互見禮後,張居正還沒說話,方逢時就已經從袖子摸出一份文書遞到張居正麵前,說道:“首輔大人,這是廣州快馬送來的國書。”
“什麼國書?”
張居正奇怪問道,伸手接過方逢時遞來的東西。
“是南洋暹羅國國王摩訶·坦馬羅闍所上,國書中說數十年前,緬甸起數十萬大軍攻破暹羅,把暹羅王室、文武百官以及城中數萬百姓,也被虜到了緬甸為奴,暹羅王都二百年財富積累儘被掠走。
今我大明擊敗緬王,恢複南洋和平,請求我朝能夠將失陷緬甸的暹羅百姓和財物歸還”
方逢時簡單把情況一說,魏廣德嘴角就露出一絲冷笑。
張居正此時已經打開了文書,上麵是暹羅文字,後麵還有四夷館翻譯後的文字。
大致意思,和方逢時說的類似。
張居正看了眼魏廣德,隨即把文書遞了過去,嘴裡說道:“善貸,你也看看吧。”
魏廣德一邊伸手接過那文書,一邊對方逢時問道:“禮部十年前可曾接到過暹羅國書?”
“沒有。”
方逢時馬上說道,“收到消息後,我讓人查過,近十年來暹羅除了有勘合貿易的文書,絕無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