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按具體數目來,校企辦每年利潤,給學校上交30吧。”
謝威想了想,說出了一個讓張鳴秋詫異的分成比例。
“30?算上所有投資後結餘的30?”
要是那樣,還不如不提,直接按照原來每年上交一個固定額度給學校呢。
校企辦每年大部分的收入全部投入到繼續研發中去了。
謝威同樣意外地看了一眼張鳴秋,老家夥一樣精明著呢,雖然沒說。
“按照毛收入的30吧。”
“這樣就最好了,至少可以大大減輕學校的壓力。”
張鳴秋聽到謝威不是按利潤,而是按照毛收入,不會把投入到持續研發以及投資等的錢扣完後再給學校分,比起現在每年固定給幾百萬,那是多了很多了。
校企辦下屬的產業,發展的時間不長,收入卻一直在打著滾地往上增長。
按照趨勢,今年各種收入加起來,應該會有超過4000萬,這意味著學校會多1000萬出頭的額外經費。
旋即,一臉擔憂地問謝威:“這樣會不會影響校企辦的發展?你不是提出要修建校企辦的辦公大樓?”
給學校越多越好。
可想到校企辦的發展……
“成立校企辦本就為了給學校項目籌集經費,要不是那麼多項目,應該不至於如此的。”
謝威無奈地看了張鳴秋一眼:為了讓校企辦向學校多交一些錢,你一個校長不顧身份來找我多少次了?
換成李瑞那種方式,謝威絕對不會鬆口。
可張鳴秋這種,沒法。
很多軍用技術,研發投入大,回收經費緩慢。
很多的投入都是得不到回收的。
不過這也屬於正常,一切研發經費都是國家財政撥給的,即使現在校企辦成立了,學校的課題跟科研經費,同樣以國家財政撥款為主。
在以前是沒問題的,再等三十年也沒問題。
現在不行。
一切都為經濟基礎建設讓路。
“對了,關於江北機械廠合作的事情,你怎麼看?”
謝威同意校企辦給學校上交更多,心情愉悅的張校長這才想起來找謝威的目的,他是閉口不提從校企辦借錢的事。
“入夥費,增加到200萬,利潤分成從原來的37分變成55分。他們能接受,就合作,不能接受就另外找生產廠。”
謝威想都沒想,就拿出了方案。
在這之前他就想好了,“他們不見兔子不撒鷹,現在兔子到我們手裡了,還想分更多?”
“這會不會太苛刻了?生產成本什麼的都是他們提供……”
張鳴秋瞪大了眼睛。
如此苛刻的條件,對方怕是不會答應了。
見謝威神情,知道這事情沒有回轉餘地,他倒不是為了幫江北廠說話,學校能留下的利潤自然是越多越好。
訂單很快就會簽訂,如果沒有找到合適的生產工廠,到時候交付就成了問題。
“學校應該做好接待泰國人跟巴基斯坦人的準備,英語翻譯好找,不過泰語咱們這邊不好找。也不能隻靠著商務部安排的翻譯,最好是能找到能說烏爾都語的。”
謝威提醒張鳴秋。
回來好幾天了,泰國人跟巴基斯坦人,應該很快就會到的。
“你放心,李校長都安排好了。”
“那老頭……”
一聽到說李瑞安排好了,謝威隻是笑著搖了搖頭。
“明天,巴基斯坦的人就會到,泰國方麵的行程目前尚未確定,希望跟江北廠的合同談妥後他們再來。”
謝威看了一眼張鳴秋,沒有問他江北機械廠的人什麼時候來。
按照謝威的報價,800刀的爆破殺傷型火箭筒,按照人民幣達到1200元,規模化生產成本大約在220塊,隨著生產的增加,會進一步降低。
按照之前謝威提出來的37分,學校拿360元,江北機械廠拿840元,拋開成本,每一具火箭筒都還有超過600塊的利潤,幾乎是哈工大的兩倍。
不是謝威自己喜歡吃虧,他考慮著後麵長期合作,江北廠需要技術升級,采購各種設備,這些投資是沒有算在生產成本中的。
可惜,江北廠不知足。
張鳴秋同樣知道這一點,要不然他也不會沒有再提。
離開謝威的辦公室後,張鳴秋直接到了招待所。
江北機械廠的領導已經到了這邊,先找了張鳴秋,
“吸~”
寧俊濤幾人聽到張鳴秋提出來的條件,不由倒吸了一口涼氣。
來之前,他們就已經做好了會被哈工大以此為借口更改條件的準備,卻沒想到,條件變得如此苛刻。
“張校長,我們要升級技術,購買設備……先得給300萬,還隻拿售價的一半,這是不是太過分了?”
田貴榮臉色難看地盯著張鳴秋。
黑!
太黑了!
“張校長,其他不說,按照現在的利潤分配,我們三百萬的入夥費,即使有一萬具的訂單,每具成本也會增加300,按照你們的報價,爆破型火箭筒,我們每具出廠價隻有300塊錢!!!”
寧俊濤的話,幾乎是從牙齒縫透出來的。
完全沒法合作。
彆的不說,連生產成本都不夠。
每具隻有300嗎?
張鳴秋心中一愣,好像確實少了一些啊。
可他表麵上卻一臉淡然:“對,確實少了一些,不過也不是沒有利潤。”
“怎麼可能還有利潤?這還是沒算增加的設備成本!”
田貴榮壓製著想要打人的衝動。
就因為之前沒簽合同?
“既然你們如此沒誠意,咱們就乾脆彆合作了。生產得越多,我們虧損也就越多……”
田貴榮丟下這樣一句話,一邊觀察張鳴秋的反應,一邊準備起身離開。
“沒問題啊。慢走,不送!”
張鳴秋臉上神色沒有絲毫變化。他清楚,要想讓對方接受條件,不是那麼容易的。
看著神情急劇變化的寧廠長,輕聲說道:“寧廠長,之前我們一直誠信合作,但是你們並沒有表現出什麼誠意。即使不跟你們合作,我們也可以跟其他廠合作,國內能生產這種火箭筒的廠,至少十多家。”
“不會有人能接受你們這苛刻的條件。”
田貴榮搖頭,站起來的他這會兒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
廠長寧俊濤都沒動彈啊。
“即使沒有廠家接受也沒太大影響。我們完全可以自己建廠,雖然投入大一些,不過以後咱們就徹底沒有機會合作了。”
張鳴秋一副你們隨意的態度。
看著張鳴秋的反應,寧俊濤竭力壓製內心的憤怒,深吸了一口,問道:“張校長,不知目前你們的生產成本是多少?”
“爆破型火箭筒生產成本220塊,如果大規模生產,成本理論上講可以降低到180塊;穿甲型要貴一些,成本在440塊,大規模生產能降低到400以內,具體還沒核算……即使把300萬的技術費用算入成本,每一具,你們也能有至少80塊的利潤……”
“1200塊的價格,你們拿走900塊的利潤,卻給我們80塊的利潤?”
一直都沒說話的馬原騰地一下站起來,“你們未免太黑了!憑什麼?”
黑!
實在是太黑了。
對外吃客戶,對內吃合作夥伴。
寧俊濤聽到如此低的成本,內心瞬間泛起波瀾,他實在沒想到,哈工大的火箭筒生產成本居然低到了如此程度!
後悔,瞬間在幾人心中升起。
按照之前李瑞提出的條件,200萬平攤下去,37分,每具火箭筒,哈工大也不過才拿走560塊,拋開生產成本,江北廠每具也能拿到420塊的利潤。
雖然不如哈工大拿得多,可是也不會少太多。
尤其是比起現在每具隻能拿80塊錢。
馬原也問出了他心中的想法:憑什麼!
“憑什麼?”
看著馬原,張鳴秋一臉冷笑,“就憑我們學校勒緊褲腰帶,甚至貸款搞這個項目!憑我們自己尋求的客戶,自己說服客戶采購的……”
一想到學校的付出,甚至在根本就沒客戶知道的情況下,李校長不顧校長身份,甚至不顧個人前途,主動去找外國客戶,才有了現在的訂單。
對方什麼都沒付出。
隻是生產,憑什麼給他們分太多利潤?
此刻,張鳴秋有些理解謝威為什麼提出如此苛刻的條件,對方不承擔任何風險,就能每具火箭筒分80塊,一萬具的生產,那可是80萬!
不少了。
而且這還隻是利潤。
“當初之所以提出200萬的費用,是因為這項目與研究到了關鍵時期,缺經費;學校一直催著你們簽合同,是為了讓你們儘快派出技術人員,大家一起加快項目進度,同時做好生產準備,研究更能降低成本的生產工藝……”
張鳴秋越說越氣。
甚至,覺得對方拿80塊錢的利潤,都有些多了。
有了這些生產,至少他們能開工,全廠乾部職工的工資沒有任何問題。
“在項目最困難的時候,為了項目經費,張校長跟銀行的領導喝酒,喝得住進了醫院;為了研究工藝,整個學校金工車間其他項目都暫停……你們付出了什麼?還有,這次的訂單,是李校長冒著非常大風險才拿下的……就在前幾天,根本就沒有上級批準,李校長讓項目團隊帶著實彈,去617的測試場打靶……”
“……”
聽到這些,江北機械廠的幾人頓時尷尬得不敢看張鳴秋的眼神。
“現在你們居然問我憑什麼!哼!”
張鳴秋氣呼呼地哼了一聲,起身就向著外麵走去。
“張校長……”
寧俊濤急忙站起來,拉著準備離開的張鳴秋,結果,卻被張鳴秋給甩開了。
對方不說,他們也不知道項目有這麼多困難。
現在能說啥?
心情沉重的幾人都傻眼了。
這不能怪人家哈工大的條件苛刻。
泰國直接就給了5000具的訂單,巴基斯坦國防需求更大,數量肯定會超過5000具的,全世界還有更多的潛在客戶呢。
隻要名聲打響,這種火箭筒的訂單肯定會如同雪片一樣飛來。
“廠長,咱們這……”
沉默了好一陣,田貴榮深吸了一口氣,看向寧俊濤,“他們說,大規模生產,成本可以壓到180,這意味著我們能有120塊的利潤。如果巴基斯坦的采購數量超過5000具,那之後的,每具火箭筒我們利潤將會達到420……”
都怪廠裡之前怕承擔風險。
風險跟困難廠裡都沒承擔,開始生產就能有利潤,而且後麵生產越多,利潤越多。
至少,對方沒有把後麵的利潤全部拿走。
“再考慮考慮吧!”
寧俊濤也清楚田貴榮說的,要不然,在張鳴秋提出如此苛刻條件後,他根本就不會坐在這裡。
“再考慮,怕是晚了。我們廠的技術基礎……”
田貴榮提醒寧俊濤。
國內十多家能生產這種火箭筒的廠,很多甚至沒有生產任務,工資都發不起。
隻要能生產,就能發工資。
而且,有了如此龐大的生產訂單,也就能向上級主管部門要到升級技術的經費。
好鋼肯定得用到刀刃上。
到時候怕是有些單位不要利潤都會跟哈工大合作。
“唉~”
寧俊濤歎了口氣,滿臉惆悵。
幾百萬,就因為廠裡猶豫了,眼睜睜地看著卻拿不到,不甘心啊!
“張校長,您這?”
謝威沒想到張鳴秋這麼快又來找自己,看到氣呼呼的他,不由詫異,平時情緒穩定得讓人不敢相信的張校長,居然被氣成這樣?
“誰把您氣成這樣?”
“還不是江北廠的那些混蛋!他們居然問我憑什麼我們拿900的利潤,他們隻能拿80……”
“……”
謝威不知道如何接話。
之前張鳴秋來找自己,可沒說江北廠的領導過來了。
“虧得我之前還覺得給他們太少,結果把情況一想,反而覺得給他們太多……”
張鳴秋開始把跟對方接觸的具體情況向謝威介紹。
謝威聽著,也不插話。
默默地起身,給張鳴秋泡了一杯茶,輕輕放到他麵前。
“你說,他們什麼都沒付出,咱們憑什麼要給他們利潤?而且一萬具之後,他們能拿到超過400塊的利潤……”
張鳴秋同樣不甘心。
有那多出來的利潤,投到學校那些重點項目上不香麼?
“他們隻要想明白,會接受我們的條件的。”
謝威輕聲說到,“合作,對我們雙方其實都有好處。咱們是學校,培養人才為主,如果我們不停地投入生產建設,最後很可能會導致學校的發展重心偏了……”
“所以,這就是你一直不希望校企辦投入太多精力在產能建設上的原因?”
張鳴秋愕然。
一直他們都沒想明白,謝威為什麼明知道生產也有很大利潤,卻隻是讓校企辦找生產工廠合作,而不是投資建設產能。
現在全是明白了。
“也不隻是這方麵的原因。”
對著自以為明白的張鳴秋,謝威搖頭說到。
“呃……”
張鳴秋疑惑地看向謝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