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校長隻是在伊莫罕跟穆裡塔等人心中留下了一顆小小的種子,沒想到會在這麼短時間種子能迅速生根發芽。
相比雖然不怎麼有錢,卻也沒有太高要求的泰國來說,巴基斯坦方麵的合作對李校長來說沒有那麼緊迫。
當然,能在他徹底脫離校長一職之前辦妥,李校長自然是高興的。
到了首都後,各方彙報的彙報,開會的開會。
部裡獲得了將近600萬美元的出口訂單的消息,在很短時間,就傳到了一直呆在七機部總部等項目、等經費的廠領導耳中。
於是乎,有著相關生產的廠子負責人,直接就找到了部長辦公室。
“部長,我們是生產火箭彈的廠,雖然之前沒有生產過火箭筒,隻要稍微改造一下生產線,就可以生產了……”
“這個項目交給我們才是最合適的,我們廠本就是專業生產各種型號的火箭筒的……”
……
眾多等項目、等經費的領導消息都很靈通,直接彙集在了部長辦公室。
“各位,業務是哈工大談下來的,部裡代理進出口的精密機械公司,隻是幫他們出口,要想拿到生產技術,你們得去找哈工大的負責人啊!”
鄭部長揉了揉發脹的太陽穴。
對於下屬單位這些要項目、要經費的領導,他著實頭痛。
部裡現在項目被砍掉了不少,需要進行技術升級的單位同樣不少。
國家撥款卻少了很多。
下屬這些領導能進自己辦公室的單位,都是原來的重點單位,就因為改革,軍費削減,國家在軍工生產方麵的訂單大幅度削減才導致產產能開始大規模閒置。
搞新的產品?
得要錢。
升級生產線跟技術?
得要錢。
“對了,這項目你們也彆指望了,之前江北機械廠就跟哈工大達成了合作協議,由哈工大負責技術研發,江北機械廠負責生產……”
突然,鄭部長想起之前江北機械廠的領導來找過自己,後來又跟哈工大達成了合作協議。
“啊?”
眾人聽到這話,頓時失落了。
要是江北機械廠真的跟哈工大達成了合作,他們怎麼爭取都沒用。
好不容易打發走了這群要經費、要項目的下屬,鄭部長把秘書叫進來,詢問江北機械廠跟哈工大合作的事情。
秘書搖頭表示不清楚。
江北機械廠並沒有彙報進度,現在李瑞也很少來部裡,就更不容易獲得消息了。
“給江北機械廠打電話,讓他們做好生產準備,合同很快就會簽訂,泰國方麵要得比較急。”
鄭部長並沒有多想。
“首長,他們跟哈工大達成了合作,這麼大的訂單,應該第一時間就知道了吧?”
秘書不解。
即使江北機械廠沒有參與談判,作為合作方,哈工大第一時間也會告訴他們不是?
“打電話問問吧。”
鄭部長輕聲說道,“中間可能有什麼問題,要不然,江北機械廠的寧俊濤早就來彙報了。”
秘書愕然,旋即了然。
轉身就去給江北機械廠打電話。
“什麼?哈工大一次性火箭筒已經拿下了440萬美元的出口訂單,另外還有至少數百萬美元的訂單正在談判?”
江北機械廠會議室。
眾多領導乾部聽到寧俊濤說出來的消息,興奮起來了。
440萬!
外彙!
這麼大規模的生產,整個江北機械廠彆說產能閒置,生產線都還需要增加。
“廠長,之前我們不是跟哈工大已經談好了合作?為什麼他們沒有通知我們?”
相比大部分人的興奮不同,總調度馬原感覺到了廠長的擔憂。
這麼大規模的訂單,簽訂合同之前,哈工大居然沒有通知合作夥伴一起參與,並且提前準備生產物料。
太反常了。
“諸位,我們跟哈工大雖然談好了,並沒有簽合作合同……”
寧俊濤目光掃視了一圈眾人,才苦笑著告訴他們實情。
“啊?”
原本興奮的眾領導臉上的笑容瞬間凝固。
他們以為廠長召集眾人開會,是為了布置生產,卯足勁準備大乾一場呢。
結果!
沒簽合同!
到嘴的鴨子飛了。
國內不隻有江北機械廠一家生產火箭筒,好幾家專業的不說,還有一些廠具備火箭筒生產能力。
“廠長,我們不是連技術人員都派過去了嗎?”
總工田貴榮疑惑地問道,“即使沒有簽訂合同,當初已經談好合作細節,他們也不至於違反合同把生產交給其他的廠子吧?”
“對啊,合作都已經談好,隻是沒有簽合同……”
眾人紛紛表達了不理解。
聽到這些話,寧俊濤的臉上滿是苦澀。
都怪他跟廠裡幾名副廠長,原本想著等有了最夠的部隊訂單後,再利用訂單從銀行貸款支付哈工大要求的200萬技術資料共享費用。
他們都覺得哈工大要得太多了。
不隻是先給200萬的合作費用,生產的火箭筒,還得按照出廠價分30給哈工大。
不知道真實生產成本的江北廠在沒有訂單的情況下,自然不想冒風險。
200萬先給了,然後沒訂單呢?
就因為這樣,合同一直拖著沒簽。
哈工大一開始還催促過,後來提都沒提。
“根據部裡傳來的消息,泰國采購的火箭筒,價格分彆是1200美元跟800美元,他們的生產成本,我們還不清楚,利潤不知道多少……而他們提出需要200萬的入夥費……”
“太黑了!”
“按照他們的條件,即使合作,我們甚至有可能虧本啊!”
“即使不虧本,利潤大頭怕是都被他們拿走了……”
眾人頓時群情激奮起來。
雖說是哈工大搞出來的,可江北機械廠負責所有生產,不應該拿大頭麼?
就出個技術,拿走出廠價的30,拋出各種成本,江北廠還能有啥利潤?
“砰砰砰~”
見眾人越說越激動,寧俊濤不得不用巴掌在會議桌上拍了拍。
“各位,召集大家來開會,不是為了一起譴責哈工大。由於沒有簽合同,以對方的處事方式,很有可能,這一次他們會把入夥費提升,甚至在利潤分成上拿走更多……”
“啊?”
眾人傻眼了。
之前的分配方案,他們都覺得苛刻無比,現在廠長說條件還會增加?
怎麼接受得了!
“雖然聽起來很苛刻,廠子的情況,大家也知道,原本廠裡準備爭取一次性火箭筒項目,結果……”
寧俊濤的話讓所有人不得不麵對現實:江北廠沒有選擇!
在合作談判中,一點優勢都沒有。
合作,江北廠不僅閒置的產能可以投入生產,甚至還能進行技術升級。
不合作?
其他有生產能力的廠,絕對會主動降低條件跟哈工大合作。
有了生產,才能生存下去。
生存下去了才有更多機會。
……
不管是首都還是江北機械廠,絲毫都沒影響到回到學校的謝威等人。
“彆去想那些有的沒的,我們隻是搞技術,心思用到技術改進上,多設計武器裝備,為國防現代化建設添磚加瓦。生產的事自然有人操心。後麵我可不會給你們再提供其他方案……”
對唐道賢詢問江北機械廠為什麼還沒動靜,謝威拿出班長的威嚴,板著臉教訓著他。
前麵的設計方案,幾個型號的總體方案都是謝威給的。
不過實現這些設計,是唐道賢跟翟鑫國等人。
“班長,我就是想著江北機械廠跟學校達成了合作協議,咱們項目可以多從那邊要點有經驗的人啊。”
唐道賢一臉委屈。
學校並沒有專門的武器設計專業,短期內也沒有設立武器設計專業的征兆。
狙擊榴還需要繼續改進,提升射程跟精度,甚至殺傷半徑。
火箭筒同樣需要改進,也需要開發其他種類的彈藥。
都要人。
就靠著目前項目的這點人手,根本不夠。
“人手的事情,找學校啊。”
謝威想都沒想,直接丟下這樣一句話,“江北機械廠的技術人員,並不一定符合預期。再說了,人多了,設計室跟辦公區域夠麼?”
“呃~”
唐道賢瞬間沉默。
現在學校教室跟辦公室都緊張,不僅每年都有新的招生專業,招生規模也在不斷擴大;校企辦的一些項目不斷壯大。
狙擊榴跟火箭筒,即使拿到大量訂單,在學校裡也是排不上號的。
這是翟鑫國的試探。
論軍工項目,學校那些保密項目遠不是火箭筒跟狙擊榴能比的。
論民用科技,校企辦下屬的集成電路、化工產品、計算機等,都是在快速發展壯大。
“你給翟教授說,不用擔心,有了訂單,你們課題跟相關課題的經費,肯定會優先保障的。學校也不可能放棄在有了基礎的課題上持續研究。”
謝威歎了口氣。
哈工大的領導、教授、副教授,果然沒有一個不是人精。
“軍工項目不歸校企辦管,咱們這又出力又出錢的,也得不到啥好處啊!”
在唐道賢離開後,王征對著謝威抱怨著。
火箭筒跟狙擊榴的經費,大部分都是校企辦給的。
現在好了,僅僅是泰國方麵,就有超過600萬刀的訂單,折合人民幣將近1000萬。
校企辦一分錢都拿不到。
“什麼得不到好處?雖然校企辦不插手這生意,難道投資就白白打水漂?校企辦可是獨立經營的,不管誰接手,不僅需要把填補的經費補足,同樣還得給部分利息,不然以後校企辦就不會再往這些項目投入……”
謝威眉頭一挑,就這樣看著王征。
王征被謝威發現了自己心思,尷尬不已,隻能假裝喝茶。
“雖然校企辦屬於學校,可校企辦是獨立核算的,李老頭那不要臉的提出來的?”
謝威敲打了王征後,開口問道。
“沒~”
王征急忙否認。
見王征否認,謝威也不開口,隻是一臉玩味地盯著他。
以他對王征的了解,王征根本就不會提這事。
“是張校長跟劉書記,戰機那邊項目經費需求越來越大,學校資金跟不上,目前很多研究都已經受到了影響……他們也沒說讓把這錢給學校,隻是問能不能先從校企辦借用這筆錢。”
在謝威的目光下,王征敗下陣來。
謝威有些意外。
張鳴秋跟劉德寶兩人,跟李瑞不同啊。
見謝威沉默不語,王征猜不到他的心思,又怕謝威生氣,急忙解釋著:“現在校企辦的貸款都沒有到期,交換機業務超過預期,賬上資金多了上千萬……”
“可以借給學校,得按照銀行利息算。”
“啊?”
謝威的回答是王征萬萬沒想到的。
下屬單位上交利潤給上級主管單位不是應該的?
謝威提出來的方案,沒有任何先例啊。
“他們同意,就先把賬上多餘的資金借800萬給學校。要不然,就加大對校企辦現有項目的研究經費投入。”
謝威並沒有給王征解釋為什麼。
等王征自己去想。
之前謝威就給張鳴秋提出過,學校缺經費,可以先從銀行貸款。
要是不給利息,謝威之前從李瑞手中爭取到的獨立自主權,就成了空談,整個校企辦很容易就成為學校的錢袋子,到時候還發展個屁。
到目前為止,謝威雖然不知道學校究竟有多少隱藏項目,僅僅是知道的幾個項目,那都是吞金巨獸。
部隊要把一些項目放學校,又不給研究經費,也不給訂單,怎麼能行?
“你這真的是冤枉部隊首長了。雖然部隊窮,可一些項目,都是給了錢的,就連火箭筒,部裡給了,部隊也給了,雖然部隊給得不多,隻有80萬……”
張鳴秋聽到謝威說校企辦可以借錢給學校,要收利息,有些急。
主動跑來找謝威。
謝威抱怨學校軍工項目占用了太多經費,短時間內又難以看到成果時,張鳴秋不得不告訴謝威實情。
“錢呢?”
“被李校長挪用了唄。今年,僅戰機項目的四個技術項目,每個拿到了200萬,這就是800萬……你也知道,對於那麼高的技術標準,200萬就像丟水裡,水泡都不冒一個。”
張鳴秋苦著臉看著謝威。
他沒有指責謝威。
要不是謝威胡亂提議,李校長哪裡會在學校強行上馬三代機的前置技術項目?
沒有戰機項目,學校的財政不至於到如此惡化的程度。
“呃~”
雖然張鳴秋沒有提自己,謝威從他的話裡聽出了他的怨念。
貌似,好像,當初就是因為自己,李老頭才非得搞戰機項目……
這事情……
“校長,校企辦必須一直保持獨立經營跟獨立核算,上交學校的利潤可以增加,但是不能直接從校企辦挪錢,要不然以後學校缺錢就從校企辦借……”
對方閉口不提謝威當初對戰機項目的推動,反而讓謝威尷尬不已。
無奈之下,隻能再一次提出,校企辦增加上交學校的利潤。
“增加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