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女美生耽 > 在泥淖中向往 > 第245章 假包公在哪裡

第245章 假包公在哪裡(1 / 1)

推荐阅读:

夢獨和葉曉晨是乘坐客運班車來到煤城市的。

果然不出他們所料,這麼多年過去,煤城市跟全國各地一樣,進行著各種規劃和建設,一些街道消失了,另一些街道誕生了,一些街道延用舊稱,一些街道改了新名稱。根據夢獨對信封上的地址的記憶,他們沒有很快準確找到瞿冒聖和譚美麗的家,但在公交車站,還是有熟悉這座城市發展變化的熱心人給他們提供了幫助,告訴他們要去的街道現在叫什麼名稱,還有,如何更便捷地前往。

雖然頗費了一些周折,但夢獨和葉曉晨還是曲曲拐拐地一路打問著尋到了瞿冒聖原來的居住之處,也就是瞿冒聖和譚美麗曾經的家。

不過,瞿冒聖的家已經換了新的主人。站在夢獨和葉曉晨麵前的是一對滿麵滄桑的中年男女。

夢獨和葉曉晨當然不知道這對中年男女是什麼關係,是夫妻還是情人抑或其他。這對男女雖是中年,但看上去卻比人到中年的葉曉晨大出太多,更不要說青春永駐的夢獨了,跟他們簡直像是兩代人。

夢獨和葉曉晨當然更不知道瞿冒聖的家為何換了新的主人,隻是憑借他們並不豐富的關於商品房知識判斷,像瞿冒聖家的這種房子,多帶有福利性質,遇上房改隻需補交並不高昂的一筆費用便成為私房。這些,不是他們所關心的,他們所關心的是,瞿冒聖和譚美麗如今在哪裡?他們的煤城之行是不是一無所獲?

他們沒問,可這對中年夫妻卻主動對他們說了怎麼成了這房子的主人,說房子是從一個學校負責人手上買的,那負責人是幫一個姓瞿的人賣房,聽說賣的錢給了養老院,可以使那個姓瞿的受到更好的關照。賣房的人沒有瞞他們,對他們說過這房子裡是停放過死人的,可他們圖便宜,所以還是買了這處凶房;可後來就後悔了,想賣,又嫌賣不出高價,就舍不得賣了。

夢獨和葉曉晨看得出來,這對中年夫妻覺得自己吃了大虧,心裡憋屈得很,可又無處發作,大約對許多人訴說過他們的苦楚。

“想開點兒吧,當心肝鬱氣滯,憋出毛病來,不劃算。”葉曉晨勸道。

“你們知不知道,那個姓瞿的和他老婆住在哪個養老院嗎?”夢獨有點著急,問。

“他老婆死了,聽說是死在魚塘裡了;姓瞿的把他老婆的屍體停在這宅子裡好多天哩。唉,我們真是昏了頭,貪便宜買了這凶宅,弄得現在一家人什麼事兒都不順。”中年女人說。

“姓瞿的住在哪個養老院?”夢獨催問。

中年男人回答說:“說是叫個什麼壽,哦,長壽養老院。”

“是福壽養老院。”中年女人更正道。

“哦,是哩,是哩,是這麼個名兒。”中年男人說。

夢獨和葉曉晨謝過這對中年夫妻,朝小區外走,經過小區門衛室時,向門衛大爺問瞿冒聖的情況。門衛大爺像是為了顯示自己的存在價值,對陌生的他們竟有著熟人般的親切,說自己是這小區的老門衛,房改之前就在這裡看門,說對這裡的住戶了如指掌。可是說到這裡,老門衛嘿嘿笑了笑,說:

“不告訴你們。”

“我們打問的是瞿冒聖,他不是這裡的住戶。”夢獨說。

聽說是打問瞿冒聖,老門衛便舒一口氣,看上去心無忌憚了,將他所了解到的有關瞿冒聖的真真假假的情況和盤托出。末了,加上一句:

“彆說是我跟你們說的,啊?”卻緊接著補充道,“唉,也無所謂了,老瞿現在是孤家寡人一個,又是那麼個狀況,是我說的又怎麼啦?”

夢獨問老門衛:“老大爺,您剛才說,瞿冒聖經常在小區裡聊天,聊到自己當學員十四隊隊長時候的輝煌事兒?”

“是啊,沒錯哩。”老門衛說。

“他有沒有說起過一個名叫夢獨的學員?”

“夢獨?哦,說過,說過,這個名兒呀,我的耳朵快聽出繭子來了。聽老瞿說呀,夢獨可不是個好東西,是個比陳世美還陳世美的壞小子。他說,他把夢獨開除了學籍,還給了夢獨最重的處分,是叫處分吧?反正,是把這個名叫夢獨的後生給開回老家種地去了。後來,老瞿腦子有些不靈醒了,再吹起這事兒就神神叨叨的,誇口說他是包丞相包大人包公,親自掀起大鍘刀把那個名叫夢獨的小夥兒給鍘成了七、八截。”

門衛老大爺說話的口氣還是較為平靜的,絮絮叨叨有點兒像講古,可夢獨卻聽得不寒而栗。顯見得,瞿冒聖是把整治夢獨當成了他自己一生中的一個壯舉,當成他人生中耀眼的一枚軍功章;還顯見得,瞿冒聖對夢獨是何等的恨之入骨!

“他現在是住在福壽養老院養老嗎?”夢獨問。

“是哩,是哩,聽說條件好著哩,像俺這號人,住不起哩。”

葉曉晨掏出一包煙,塞給門衛老大爺,說:“老大爺,這是我們那裡生產的煙,是好煙,您嘗嘗吧。”

老門衛很高興地接過煙,沒等夢獨和葉曉晨問,便說了福壽養老院大約如何走,隻是他沒去過,所以說不清楚。

“沒關係,謝謝您啊,老大爺。我們出去問。謝謝您。”夢獨和葉曉晨同時說著差不多的感謝的話語。

在開往福壽養老院的出租車上,葉曉晨悄聲對夢獨說道:“這個瞿冒聖,真是無恥啊,似乎認為自己是永遠正確的,偉大的。居然把做過的缺德事當成壯舉到處顯擺。”

“那就是他的德行,否則,他就不是瞿冒聖了。”夢獨說。

出租汽車疾駛向煤城郊外。

三十多分鐘過後,出租車停在了離煤城城區十多裡地外的一個鎮上,在一個路口處,停了下來。司機朝前指了指,說前邊不遠處就是。

夢獨和葉曉晨下了車,朝司機所指的方位走去。

他們走在一條較為僻靜的林蔭道上,二人心中猜測,看來福壽養老院的軟硬件設施還是具有較高規格的。

葉曉晨有些憤憤不平,認為像瞿冒聖那種人品低下的人,憑什麼享受那麼高規格的養老待遇?

夢獨說:“他瞿冒聖曾有那麼高的地位,又有那麼好的經濟收入,不是說賣房的錢也投進養老院裡了嗎?他不享受誰享受啊?”

葉曉晨說:“不一定。養老院也是一個小社會,說不定比咱們看到的、經過的社會現象還黑還毒呢。瞿冒聖孤身一人,還是個殘疾之人,說不定啊,他的錢,是喂飽了彆人,他呢,反倒是受著各種欺負呢。”

夢獨明白,葉曉晨所說的這種狀況,很有可能真的發生在瞿冒聖的身上。可是,他卻沒有產生一點兒高興的心情,更沒有幸災樂禍,而是心中酸酸的,為這樣的一種社會現象。生活中,幾乎時時處處都在演繹著農夫與蛇的故事。當然了,瞿冒聖不是農夫,他是另一類蛇。如果葉曉晨說的情況當真發生在瞿冒聖身上,隻能說是蛇吃蛇,黑吃黑,畢竟,瞿冒聖每月每年所領取的具有軍功章性質的殘疾人巨額福利是弄虛作假得到的——雖然他現在確乎成了個真真正正的殘疾人。

福壽養老院到了。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