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我的嶽父漢武帝 > 第五十九章 人選

第五十九章 人選(1 / 1)

推荐阅读:

“大將軍,你怎麼用這種眼神看著我。”

張淩被李廣利的眼神嚇了一跳。

不明白李廣利什麼用這種眼神看著他。

“張大人對於西域的地理很是熟悉啊。”

“這個地方選的太好了。”

李廣利淡淡的看著張淩。

“略懂,略懂。”

張淩不好意思的撓著頭。

他選的地方正是後世大漢西域都護府的所在地,輪台。

這地方,可是卡在絲綢之路的要衝,任何人要想在西域經商,都要經過此地。

而且,此地還位於西域諸國中間,可以橫擊西域諸國。

大漢朝的西域都護府既然能夠在後世漢朝強盛之時控製整個西域,選的地方自然也是經過太多的考量。

既然已經有了現成的答案,那麼張淩也不會介意抄一抄作業。

“李廣利,你覺得這個地方怎麼樣?”

對於這個事情,雖然張淩提出了建議,可是劉徹還是要問一問李廣利這個西域問題的專家。

“很好,這個地方選的不錯,如果能夠派出五千士卒的話,的確可以威懾西域各國。”

“以前我們缺的隻是一個介入的借口。”

“怕一旦駐紮在此,會引得西域諸國的圍攻。”

“現在龜茲和烏孫已經把借口給送來了,我們自然不能不要。”

李廣利點了點頭,對於張淩的提議表示讚同。

“既然如此,那麼就這樣辦。”

“至於龜茲和烏孫那裡,你們看誰去說合適。”

劉徹轉頭看了看偏殿裡的眾人。

聽到劉徹的話,眾人的目光都看向了張淩。

“喂,你們看我乾什麼,我還要回家。”

張淩站了起來,不情不願的說道。

“回家,回什麼家,主意是你出的,你就要負責把事情做好,做好了之後再回家不遲。”

劉徹毫不在意的說道。

“我說陛下,如果我說的事情都讓我做的話,那麼我以後還敢不敢出主意了。”

張淩控訴道。

“其他的倒也沒那麼多問題,就是這件事,太重要了。”

“這是我大漢對於屬國的一次嘗試,如果成功的話,這件事是可以複製的。”

“你明白嘛。”

劉徹眼神中閃爍著光芒,激動地看著張淩。

也難怪他那麼激動,要知道,目前的大漢帝國,對於屬國是缺乏控製的。

有些事情,明明漢朝想要插手,卻沒有合適的理由和借口。

張淩提出的這個維和的想法,無疑讓漢朝對屬國的一些行動變得名正言順起來。

這其中的價值,不可估量。

“陛下,你也太相信我了吧,你就不怕我把事情辦砸了。”

張淩看著劉徹,搖了搖頭。

“沒事沒事,辦砸了大不了換一個人去,諒他們這些屬國也不敢說些什麼。”

劉徹毫不在意的說。

這也難怪他這麼說,依著目前大漢帝國的實力,除了匈奴能夠勉強和劉徹掰一掰手腕之外,其他的各國,都不是大漢的對手。

就算知道大漢想要乾什麼,那又怎麼樣。

誰敢說出來,那就直接以誣陷宗主國的名義滅國,這就是目前大漢的底氣所在。

畢竟,和秦皇齊名的漢武可不是吹出來的。

這就和推恩令一樣,其實當初賈誼也提出了類似的建議。

可是沒辦法,當時大漢的諸侯王實力太強,朝廷如果敢這樣做,他們就敢掀桌子造反。

到時候,恐怕難看的就是朝廷了。

在經曆過七國之亂後,那些諸侯王的實力再也無法和朝廷抗衡,所以自然而然的就到了可以推行推恩令的時間。

所謂的維和就和推恩令一樣,屬於陽謀。

但是陽謀,也是要有實力支撐的。

而現在的大漢,就有如此的實力。

“行,那我就去試試,不過,我希望李廣利大將軍和我一起去。”

張淩最終還是接受了這個任務,但是他提出,讓李廣利和他一起去。

“行,讓我們的李將軍去嚇一嚇西域諸國也好。”

劉徹也笑了起來。

沒辦法,李廣利在西域的名聲太大了,大到說他是小兒止啼也不誇張。

有李廣利出馬,想想對龜茲和烏孫的談判會順利很多。

“遵命。”

李廣利拱手領命。

“下麵該談一談西域駐軍的事情了吧,李將軍,你覺得五千士卒到底夠不夠。”

劉徹詢問李廣利。

“稟陛下,西域諸國以樓蘭、大宛最為強盛,其國駐軍有兩萬。”

“如果按照這樣算的話,五千駐軍足足有一國之力,恐怕是夠了。”

李廣利說道。

在這個時代,裝備精良的漢軍可是號稱一漢當五胡的存在。

就是說,一名漢軍可以和五名胡人士卒戰鬥而不落下風。

如果按照這個比例算的話,五千漢軍士卒足足能夠趕上兩萬五千胡人士卒的戰力。

對於一些西域的小國來說,這就是滅國之兵。

的確是夠了。

“恩,士卒是夠了,但是朕還有一點擔心。”

“經營西域,可是和行軍打仗不一樣。”

“軍隊固然重要,可是更加重要的是對於局勢的掌控。”

“這個西域駐軍的主事之人可不好選啊。”

“哎,要是主父偃在就好了。”

劉徹看著西域諸國地圖,有些無奈的感慨。

他心裡清楚,這次駐軍西域,軍隊的戰力尚在其次。

畢竟,這些士卒起到的最大的作用隻是威懾。

而事情的關鍵就是這個主事之人的選擇。

此人最好是像秦國的張儀一樣,有三寸不爛之舌,可以縱橫西域諸國。

讓西域諸國形不成合力,對付大漢駐軍。

這樣的話,大漢得輾轉騰挪的空間才能出來。

不然的話,如果西域諸國如果聯合起來的話,是有實力把大漢的駐軍給滅了的。

其實這個最合適的人選就是主父偃了。

此人乃天下最後一位縱橫大家,有三寸不爛之舌,處世乾練,又能拉得下臉皮來辦事情。

推恩令就是在他提出並且加以完善的。

但是主父偃早在元朔二年就被自己給處死了,自然指望不上。

想到這裡,劉徹轉頭看了看張淩。

不過,目前還沒有到那一步,所以劉徹並說出來。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