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遊戲競技 > 大漢有活爹 > 第二百五十三章 (大章)萬王之王

第二百五十三章 (大章)萬王之王(1 / 1)

推荐阅读:

校場裡,霍海擦拭了一下手掌。

看著眼前這些人,霍海忍不住感歎:“真猛啊。”

一年前,大量治安案件上報,各地警員為了製服違法犯罪分子,出手傷人致殘情況特彆多。

那個時候,霍海突然想到了擒拿。

武術作為整個華夏的靈魂特點之一,自然是要傳下去的。

不過,真正的武術,全都是動刀動槍的。

當初國內統計武術門派,全國一半門派在峨眉山,上去一統計,沒什麼峨眉拳峨眉腿,全是峨眉劍峨眉刺。

峨眉劍指成了影視劇專用oss,而峨眉刺子午鴛鴦鉞一類的東西,也成了著名的奇門兵器。

但時代的變化就在於,刀兵在環境穩定後始終是要限製的。

現在的大漢,雖然沒有後世那些劍法槍法,但是來單挑一個試試,那身經百戰的將士,不見得輸給後世練一招鮮的武術大家。

所以,霍海要往下傳的並不是各種武器的用法,殺招。

反而是拳腳功夫。

拳腳功夫有三個特點,內練一口氣外練筋骨皮,強身健體,殺傷相對弱。

但,隻要用對了地方,那就非常好用了。

比如麵對治安案件,特彆是那種隻是惹事兒,實際上人不壞的普通居民,如果上去就砍手砍腳用來限製行動,事後留下一個殘疾人,這對嗎?

似乎有過於激烈的嫌疑。

可如果是換成大、小擒拿,隻是限製胳膊,或者暫時卸下關節,是不是要比直接一刀斷手溫和的多?

本來,霍海隻準備把自己看視頻記憶中的大小擒拿的方法告訴司警內部的高手,讓他們研究一套適合的拳法傳下去。

結果……

在霍海帶著人練的時候,霍炎瘋狂的喜歡上了這東西,一發而不可收拾。

霍炎今年已經七歲了,有自己的意識了,他認定喜歡,那就喜歡好了。

可能這就是叫做霍元甲的天賦命格?

霍海覺得讓他直接學習小擒拿太過危險了,於是答應霍炎,讓他鍛煉身體,一年後真正的教他練武。

霍炎答應了。

於是,霍海乾脆把記得的那些不同的武術套路都教給了專業人士。

至於有的東西準不準確,霍海不知道。

還有有些東西,比如太極拳,演法的那種老頭樂打著玩兒的,和用來格鬥的打法,霍海一半一半的記得,也就教給了專門從軍中和警隊中選拔出來的高手。

包括八極拳,劈掛拳,形意拳。

雖然霍海不怎麼會,但是霍海記得形態,記得大部分動作,記得要訣啊。

比如通背拳要放長擊遠,把手臂當鞭子用。

比如形意拳就是把人體當做一杆大槍。

比如太極拳講究借力打力,至於能不能做到四兩撥千斤,那要看個人實力,反正霍海全都講給了高手們聽。

這些在軍中廝殺多年,腰帶一圈掛首級掛不過來的高手們,在接觸霍海傳授的拳法時,就明白。

這些東西不是開玩笑的。

真要是論舞台上有規則的搏鬥,或許不好用。

但如果是有那種照麵下死手殺人的機會,裡麵有的玩意兒可太強了。

特彆是黃狗撒尿這種招數,都是什麼老硬幣想出來的?

“不是罵大司農,這招數,我一經常搞偷襲的斥候,都看不下去了,這招數是人想的嗎。”

他們當然覺得離譜,因為武術實際上有三種。

大部分人看到的那種是在表演套路上進行了誇張,漂亮化的影視版。

而少部分人有興趣去了解的是套路表演版本的健身版。

還有就是雖然沒說禁止練禁止傳,但是隻要練,本地警察就經常來拜訪你的那些東西。

霍海又記不清,把三種玩意兒,混著教。

這就導致,有些拳法離了大譜,一個漂亮的鷂子翻身,下一招接的是撒一把沙子然後截腿。

一個大開大合的日字衝拳,接的是同手插眼加反手掏襠。

這任誰看了都覺得太銀幣了。

這就好像一個人擺出一副我他媽有錢,爺富著呢的姿態。結果轉手就把人錢包摸了。

這反差來的過於猛烈。

剛剛,看得人還在感歎,好漂亮的身段,這怎麼想的怎麼這麼帥啊,下一刻看的人直往後縮,不忍直視,頻頻回頭眼神躲閃。

甚至一邊退一邊捂住褲襠。

深有同感的感受。

而霍海把這些教給他們之後,就一個要求。

他們各自回去補全招數,搞出一套大家都覺得不彆扭,甚至覺得流暢的招數作為標準招式方便教授。

在此之外,可以利用這些招數融合淬煉出比較適合軍警鍛煉身體和製服敵人用的套路招數,在一線軍警之間傳授。

這些學的人都是高手,他們把自己平時用的一些順手的招數,加到風格相近的套路中,然後互相之間討論,印證。

大家都覺得好的就留下,大家都覺得不好的就刪除。

差不多三個月時間,這些武術都被補全了出來。

唯一讓霍海遺憾的是,這些家夥都是些武狂,一個二個都在追求殺傷力。

雖然有的太陰損的招數獨立開來,不往套路裡編。

但大部分套路招數都並不漂亮,而是走的實用路線。

這一年來,霍海其實沒工夫管這些的發展,因為這一年正是六年製義務教育推廣的一年。

也是第二次工業革命,電氣時代推廣的一年。

霍海幾乎把所有的時間都用在了工作上。

前幾天,八歲的霍炎,一臉期盼的希望霍海兌現諾言,教他練武時,霍海才想起還有這麼一回事兒。

霍炎一下就看出了不對勁。

霍海當時就想到了辦法:“你爸爸我能忘掉這麼重要的事情?本來想給你個驚喜的,非要打破砂鍋問到底。”

“非要問是吧,那我可說了。”

“爸爸找了一些高手,教他們了許多套武術,他們都已經練成了,我會選其中比較厲害的當你的老師。”

在大漢,孩子初生時,能最早發出來的音節依舊是‘爸爸’‘媽媽’,民間大多數小孩小時候也是這麼喊父母的。

但是,隨著小孩開始稍微懂事,就會教其他的稱呼。以示孩子接受過教育。時間久了,也就全民都不叫爸爸媽媽,而叫父親母親,叫大人,母上了。

而霍海反而更習慣讓霍炎叫自己爸爸。

可能這也是某種意義上對雅言的簡化吧。

聽霍海說給自己找了一堆厲害的師傅,霍炎才開開心心的玩兒去了。

不過霍炎喜歡武術,對霍海和衛長公主來說,都是個巨大的好事情。

首先是衛長公主又懷了一個孩子。

其次就是,霍炎霍軒兩兄弟,就跟彆的兄弟一樣,經常打架。

但是霍海告訴霍炎,習武之人要講武德,不能恃強淩弱以大欺小之後,霍炎就再也不和霍軒打架了。

這給霍海還有衛長公主、劉細君省了多少事兒啊。

霍海就隨口這麼一說,現在也隻有兌現承諾了。

於是,才有了今天的沙場大比武。

軍警大比武隻在霍去病掌握的軍隊以及警察係統中進行。

本來學習武術的高手就是來自這兩個地方的,他們教出去的也不多,隻在小範圍流傳。

現在這個第一屆,比起來也不是很麻煩。

就是這些人。

俗話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因為第二容易給打死。

所以霍海也規定,不許下死手打擊各種要害部位。

但這麼一改,武術的殺傷力幾乎直接從強力殺傷變成零殺傷。

很多人打的彆扭。

不過,霍海要的就是他們彆扭,霍海並不是真的希望霍炎去練成什麼絕世高手,學會順手就能殺死人的本事。

讓朝廷封的第一位國公,他南國公有了這本事,誰知道他會搞出多少事?

所以,霍海選的就是在彆扭的情況下,打的有點厲害,但又沒啥用的套路出來,教給他。

霍海不知道的是,這個決定,將會困擾霍炎半生,讓霍炎在全球行走時,挨了幾頓大的,讓霍炎在四十歲之後,才步入宗師之列。

選出來了各路高手,完成了任務後,霍海才把注意力重新放到了朝局上。

這一次不得不注意了。

如今是元封六年,因為霍海的影響,元鼎這個年號消失了,實際上元封六年,就是本來應該有的元封一年。

劉徹終於要泰山封禪了。

這一耽擱,就是三年。

六年前,劉徹就有了封禪的想法。

三年前,劉徹就修建了千安鐵路,準備封禪。

但,連續幾年都有大事件收尾,讓劉徹一直在等待,等待可以表的功勞更多。

如今,真的是時候了。

現在,眼下三年內看得見的可能的成果,無非就是長江航運的常態化,以及拿下天竺。

彆的成果起碼都要三年之後才能出成果。

像是拿下羅馬,或者完全改變北美南美,開始往這兩個地方封侯,起碼都是五到十年之後的事情。

到那時候,當地土人中,人口已經更替過半。

當初大漢剛過去時看到的小孩子們,在五年後開始成人。

而當初剛出生的小孩,在十年後開始結婚生子。

這樣的狀態下,掌握權力的老一輩都死掉了,新一輩都在大漢的培植下成長到高位,更新一輩更是隻認大漢。

這個時候和平的完成對美洲的一統,是比較合適的時機。

而攻打安息和攻打羅馬,沒那麼簡單。

霍海要的不是一時之間打過去,要的也不是暴力毀滅這兩個代表人類文明的搖籃。

霍海要的是,想辦法把這兩個地方完美的並入大漢的統治,從文化和宗教等各個方麵,讓他們永遠依附在大漢之下,避免這兩個地理位置特殊的地點以後再產生什麼強大的民族。

這個起碼也要十年才能實現。

所以,現階段,似乎沒什麼可能出現的大的功績了。

劉徹封禪的時機也就到來了。

在元狩時期,劉徹就是急著封禪,才改了年號,誰知道一等就是整整七年。

四十七歲的劉徹,不再像一頭蔑視一切的危險的猛虎,而如同一頭處在巔峰時期的雄獅。

區彆就是,老虎死之前,不會接受任何形式的退讓,不會有任何權利交接的發生。

而獅子會。

劉徹看了這麼多年的科學報後,漸漸明白了一件事情。

煉仙丹是騙人的。

這個因為自己的長生欲望,永久的改變了整個華夏的文化根基的帝王,終於明白了這件事情。

明白了這件事情後,劉徹看起來不再那麼危險了,能量密度級彆降低了好幾個級彆,從老虎降低到了雄獅這個程度。

可以為伍了。

不過,劉徹對霍海是沒什麼好話說的。

前不久,衛長公主再次懷孕後,僅僅兩個月後,劉細君,趙夕先後懷孕。

這就算了,趙夕懷孕後,又不到兩個月,霍府有四個不是夫人不是妾室的女奴懷孕。

衛長公主懷孕期間,霍海一點沒閒著!

這讓劉徹能有什麼好臉色?

前麵好幾年,霍海也隻生了三個孩子,不是生不出來,而是故意算時間避免生孩子。

到了幾年,霍海要生孩子了,不隻是生孩子,而且還不止一個。

這也是衛長公主故意讓霍海去生的。

原因也簡單,一是劉徹年齡越來越大了,二是劉徹一年前封衛青為汗國公。

說人話就是,距離劉徹死的時間越來越近了,如果霍海的家產太多,衛長公主害怕自己老爹把自己老公直接給一起帶走。

多生孩子,多分出去,分到每一份都形不成什麼威脅,才是唯一答案。

而衛青封汗國公意味著未來霍海的孩子很有可能會被分封到很遠的地方去,包括霍炎。

衛長公主的意思是,如果霍海的孩子夠多,那偏遠的地方就有人去了,讓霍炎儘量留在中央之國。

霍海不考慮其他問題,卻一定要考慮打消劉徹疑慮這一點,所以同意了生孩子。

這才有了府裡七個女人一起懷上了孩子的情況。

不隻是這樣,接下來,還會繼續生。

霍海其實跟衛長公主說過,看嶽父大人的身體倍兒棒,少說還能活個二三十年,活個七八十不成問題。

但衛長公主認為人生七十古來稀。

少十年,老十年。

但凡自己老爹一過六十,一定會感受到身邊一切的威脅。

衛長公主這幾年研究了很久的靈長動物,她發現一個事情,隻有靈長動物,對同類和其他猿猴類特彆血腥。

世界上其他大部分動物,幾乎不對同類殘害。

而這種社會性很強的動物內部,新老王者之間的戰鬥也非常複雜。

在狼群,在其他動物中,輸家隻是離群,在靈長類動物中,輸家很有可能活不下來,活下來也會被廢掉。

所以,衛長公主很清楚,還有倒計時十三年,劉徹就要發飆了。

除非,這十三年間,讓他感受到霍海沒有威脅。

但!

事與願違。

這十三年,劉徹隻會感受到霍海越來越有威脅。

最關鍵的變化,就在於……張湯死了。

在劉徹的計劃中,司馬相如感覺不太行了,應該馬上要退休或者去世了。

如果是這樣,就讓霍海代替司馬相如的丞相的工作。

但是現在問題就出在,司馬相如還沒死呢,張湯沒了!

三公的太尉被廢除,目前的三公是丞相,禦使大夫,大司農。

三個之中,大司農排第三。

現在張湯死了,劉徹不可能從下麵調一個上來成為禦使大夫,空降在霍海麵前。

這是不講政治規矩,以後是要亂套的。

所以,隻能是霍海成為禦使大夫,然後提拔一個人起來成為大司農。

這個新大司農,必是卜式。

而問題就出在霍海出任禦使大夫這一點。

司馬相如年近七十,垂垂老矣,就算不死,也馬上要退休了。

也就是說,霍海的禦使大夫當不久,可能一兩年就要成為丞相。

這就意味著……

霍海一個人,把三公的位置,走了個遍!

倘若新商改完全成功,接下來就是擴編。

到時候霍海出不出戰?

如果出戰,那霍海的職務要不要繼續升,生為大司馬大將軍一類的職務?

如果是,那霍海一個人把整個大漢朝的上卿職務做了個一遍。

本來霍海的門生就遍布整個朝堂甚至全天下所有行業。

到時候,霍海的故吏按插在朝堂所有部門中。

這門生故吏實際上都還不算什麼。

最可怕的是,霍海將會一個人曾經擁有過整個中樞所有的權利。

之前沒有任何一個人有過這樣的經曆。

如果有,那就是高祖,文帝,景帝,劉徹自己。

就算是呂後,都沒有完全掌握過朝堂。

如果霍海把這個流程走完,才三十歲。

最多不超過三十五。

這才是恐怖的地方。

就好像獅群的獅王,看到一個和自己年輕時一樣威武雄壯的青年雄獅成長起來,而自己卻感受到自己越來越虛弱。

這不爆發驚世大戰就怪了。

這才是衛長公主擔心的地方。

整個事情最大的問題就出在,張湯沒了。

其實霍海不知道,張湯那是本來應該在幾年前就死掉的人,和司馬相如一樣。

司馬相如是因為醫療水平的提升,硬是多活了好幾年。

而張湯,是因為受到科學思想的影響,自我修正了自己的法家思想的路子,然後避免了日後被告最終自殺的結局。

可是,張湯在這個位置上太累了。

他其實是不兼任禦史大夫這個工作的。

禦使大夫要管理的事情中,本來最重要的是諫言,結果倒了現在最重要的事情成了進行金錢核算。

以前,全國一年一共幾十億的賬,很容易算得清,各地年末統計發過來後,都要一兩個月才算得出來。

而現在呢?百倍的賬,並且還在每年飛漲。

這麼多錢,要算預算,而通脹被壓的幾乎沒動過。

也就是說,如果算花錢,比原來一年需要多算幾十倍的運算量,才能把錢算完。

沒有經曆過新學的數學培訓,要完成這個活兒,何其艱難?

說的不好聽,張湯就是被累死的。

就如同諸葛亮將死之時,食少而事繁。

司馬懿那麼能活,自己開始乾統籌一國的活兒之後,馬上就死掉了。

張湯也一樣。

臨死的時候,張湯還在想成為宰相的事情。

本來張湯這樣的人不死,劉徹就拿他當工具人用的。

但工具損壞之後,懷念起來,比懷念任何東西,都來得強烈,直接。

劉徹甚至懷疑,張湯就是為了核算泰山封禪的花費預算,把自己給累死了。

嘿,霍海覺得,劉徹猜對了。

現在,霍海不是大司農了。

成禦使大夫了。

霍海成為禦使大夫第一件事情,就是重新掌握禦使大夫三個工作。

本來劉徹把這些工作給拆分了,準備多安排幾個九卿級彆的官員,代替這些工作,包括丞相這些工作也拆分掉。

但結果是,因為新商改,新出現的部門越來越多,九卿已經多的超標了,如果取消三公,那就會影響朝廷辦事的效率了。

所以,三公不能撤銷。

而禦使大夫的三個工作,考核官員,監察官員,管錢。

這三個事兒在霍海上任之初,就全部改變。

霍海上任第一件事情,就是提出公文報表化。

報表數據化。

公文一律取消各種沒用的繁文縟節,取消信件式的內容,全部進行表格天空。

花錢項目,花錢原因,預期效果,花錢數額,總額計算。

這樣的表格一列,看公文輕鬆百倍!

統計數字也簡單百倍!

做預算也簡單了不知道多少,往下發也是一樣。

監察百官照樣改。

霍海在每個衙門,都投放了一個帶鎖的意見箱,由禦史台每隔一段時間去取一次。

任何人都可以進行實名製舉報甚至不記名舉報,由禦史台梳理,如果確有痕跡,就轉交警察查證。

考核官員,直接開始表格量化。

文盲率,人均壽命,經濟總量,這些數據被提了出來。

三個舉措送下去後,霍海反而輕鬆了。

這活兒,比大司農時期輕鬆太多了。

正好空下時間生兒子。

劉徹在那兒籌備封禪呢:“你是說,霍府懷孕的女人已經十四個了?!”

“來人,去點一下朕上林苑虎園的老虎數量對不對,重點查查虎根!”

劉徹羨慕啊,老霍家確實在生孩子方麵有優勢。

自己生個兒子怎麼就那麼難。

難道這事情還有科學的方法不成?

不過劉徹很氣憤,現在衛長公主肚子越來越大了,但霍海卻在‘花天酒地’。

給他閒的!

但與此同時,劉徹越是對霍海生氣,就對霍海的戒心放的越低。

這些女子在懷孕後,待遇都直接提升到了夫人的待遇。

這意味著霍海很看重這些子嗣,也就是說霍海未來很可能會把自己的財產分給所有孩子。

而到時候,霍海就究竟會有多少孩子,隻有天知道。

年齡老大了的王內侍頭發都白了,卻還記得謹慎,不要亂說話。

但這麼多年了,劉徹哪兒看不出王內侍?

“你有什麼話就說。”

王內侍低頭:“長安城現在都開始用海這個字代替渣男了,說霍大人是海王。”

劉徹叉腰:“朕什麼時候給他封王了?”

王內侍:“霍大人的兒子是國公,自己怎麼也得是更高的爵位吧?坊間都覺得,不是不封,是時候未到。”

劉徹看了看王內侍,以王內侍的政治敏感度,根本不明白這是什麼意思,如果王內侍但凡懂一點,就不會說這個話。

不過劉徹一向禁止太監乾政,太監越是不懂,那麼轉達的民間的意思就越是正確。

劉徹有很多探子,但不妨礙他多聽一種看法。

“哦,你說說看,被叫做海王怎麼了?”

王內侍:“就是覺得,霍大人是個好人,從小看到大的……現在看霍大人聲譽滑落,覺得有點可惜了。”

劉徹:“你等一下,我問問,渣男什麼意思?”

王內侍:“就是……人品爛的稀碎,跟豆腐渣一樣碎裂,就叫人渣。”

“而在男女關係方麵人品爛,就叫渣男。”

“霍大人自己發明的詞彙。”

劉徹倒真不知道這回事兒,想了一下後突然覺得,為難霍海了。

其實霍海往前倒數十年的人生,是可以追求當聖人的。

孔聖人是不是聖人,沒人說的好,反正霍海抬孔聖人,其他人就跟著抬。

但霍海,那是真的可以封聖。

而現在大家開始調侃霍海好色,這就再也跟聖沒關係了。

難不成當初長安人都叫他情聖,他未來還真封個情聖不成?

“朕要給他找點事兒做,要不然到時候霍府生出一堆同樣年齡的孩子怎麼說?對了,驃騎將軍那邊有動靜沒有?”

王內侍:“是指……”

劉徹:“懷孩子。”

王內侍:“梅夫人懷了一個,快出生了。”

劉徹瞪眼:“這麼多年了,就才壞了一個,他兩兄弟怎麼不換換德行。”

想了一下,劉徹決定:“讓他去主纜漢使學院的事情,讓他總覽對安息等地派遣漢使,宣傳儒教的事情。”

王內侍疑惑:“是指……霍海大人還是霍去病大人?”

劉徹吹胡子想要罵王內侍笨,不過一想起是自己故意選的,隻能偃旗息鼓:“當然是霍海,給他找點事做。”

……

霍海接到聖旨。

已經成熟穩重的蔣不疑:“大人,這下沒辦法選夫人了吧?”

霍海:“金發紅發卷發的,也不是不行。”

這沒辦法的事兒,為了保命,隻能豁出去了。

多生幾個孩子。

不過霍海是開玩笑的,霍海自己對如何掌握封國,如何保持大漢貴族的純粹性而設計過幾條規則,其中一條就是混血貴族不得離開封地不得到大漢,不得獲得主爵位繼承權。

這一條本來就是用來限製貴族生混血孩子的,霍海自己當然不會去犯。

除非,確定自己封國封在大漢之外,並且不再會回歸。

但似乎,眼下看起來並沒有這回事兒。

“大人,還是說正事兒吧。目前漢使遍布安息大月氏大夏以及附近十幾個小國。”

“目前不少小國,已經全盤接受了等級製度,接受了王侯是生來就高一等,大漢的陛下是天子,是人間最偉大的天神的概念。”

“但是,安息不好辦。”

霍海:“不好辦嗎?安息是其中最好對付的一個,比中亞那一片中最小的國家都好對付。”

現在科學上,把大漢目前疆域所在的區域,稱作華洲大陸。

把華洲以西,小亞細亞以東叫做亞洲,去的是冠亞季的亞,剛好和亞細亞同名。

霍海看這麼有緣分,就直接給審批通過了。

而整個亞洲,最容易被教派入侵的就是安息。

安息的文化,那是外來的來者不拒,全部雜糅。

而安息有個巨大的缺點。

安息,準確的說是帕提亞帝國的君王會迎娶他們的侄女,甚至是同父異母或同母異父姐妹,這一點與埃及的托勒密王國以及後世的倭國相似。

甚至還有穆薩王後下嫁自己的兒子是一個比較極端的例子。

這其實是為了保證血統純正和“萬世一係”。

而這個行為,實際上是一種恐懼,恐懼被代替。

所以,利用這種手段,來保證沒有其他人能擁有繼承權。

但科學證明,這樣隻能生出殘缺的嬰兒。

賭概率生出了肢體健全的嬰兒,智力也必然不高。

本來普通人中誕生超級聰明人概率就不大。

要在這樣的情況下,誕生出可以真正的說得上有智慧的帝王。那是幾乎不可能。

所以,事實上在公元一世紀的時候,所謂‘萬王之王’已經成了貴族們的傀儡。

而在目前,這個情況已經很嚴重了。

霍海很清楚,用宗教攻擊安息,事倍功半。

假如是宗教加科學,一起攻擊安息,事半功倍。

隻要讓安息的平民都嘲笑‘萬王之王’是弱智。

那麼,萬王之王要不要出來證明自己不是弱智呢?

還是那句話,君王可以是英雄,也可以是魔鬼,但不能是小醜。

牌子一旦貼上去,要想取下來,那就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蔣不疑已經記了下來:“還有嗎?”

霍海:“安息的架構是,萬王之王,王爵,部落首領。”

“準確的說是,大奴隸主,中等奴隸主加皇親國戚,加小奴隸主”

“本來就是嚴格的等級製度,隻需要宣揚萬王之王是小醜,然後宣揚大漢陛下是明主,接下來安息的百姓自己知道怎麼對號入座。”

蔣不疑:“咱們這麼做,真不會引發安息人對儒學使者的屠戮?”

霍海:“雖然我不是專業的漢使,但我覺得不會,因為安息內部權力競爭激烈,各地王爵肯定很願意削弱萬王之王的權威。當然,如果真的發生了屠戮,當我沒說,畢竟我一開始就說了我不是專業的漢使。”

蔣不疑:“……”

霍海:“漢使本來就是個乾這個的,他們要是死了,是自己願意的,是去立功的,去封侯的,你不要擋著他們進步。”

蔣不疑:“明白了。”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