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遊戲競技 > 大漢有活爹 > 第二百四十四章 有限空間(新年快樂!)
背景色:字体:[]

第二百四十四章 有限空間(新年快樂!)(1 / 1)

推荐阅读:

“人家霍光也有理由說的,彆人教的都是什麼書,你這些又是些什麼書?你這六年義務製教育國家免費教,是有道理的,但是人家教的東西那麼好,不是誰都能學的,收點學費怎麼了?”

霍光提出教育收費化,私有化,是有很多人支持的。

自從梅黑夫寫書開始,商人、工人寫書就很正常了。

而從科學報推出開始,科學類書籍的出現,就不奇怪了。

這麼多年過去,科學報合訂版年刊都已經出了這麼多本了,更不要說專業領域的書籍了。

從《母豬的產後護理》到《絲襪編織技術》,什麼行業還不能出書了?

你彆看這些書名字聽起來不咋的,但可是實打實的貴!

那些普通的學習新學的,真要是臨時要說找個工作,無非就是幫人寫信讀信,或是去做賬目簡單的店鋪的賬房什麼的。

真要找高工資的工作,那還要學習的。

而深入學習的各種技術,不少都是有核心技術門檻的。

而這些核心技術,大多寫在各種各樣的書上。

甚至於,很多書的價格高到離譜。

目前兒童六課合訂版,價格差不多是十來大錢的樣子,如果是舊書,兩三大錢也就買到了。

但《鋼製木工工具加工工藝》這樣一本書,市價是,五萬五千大錢一套。

不隻是貴,還寫的特彆拗口,特彆複雜,光是買一個單本,你不見得看得懂。

這些人已經有了知識付費的思路了。

而書,是擺在那兒的誰都能買誰都能看,甚至可以租用,長安現在不是沒有藏書樓圖書館。

但有些東西,不親耳聽,光看書是看不會的,沒有實操過的老師傅教,聽都聽不懂。

甚至有時候,老師傅教也沒用,必須手把手帶。

這些,都是教育產業。

這些產業代表的是各行各業中的佼佼者,也就是所謂的精英。

因為除了他們之外,誰還能寫出這些書?誰還有資格為人師?

所以,霍光提出來的教育商業化,迅速得到了支持。

彆看普通人還看不明白,但這些各行各業精英,可是掌握著話語權的。

不說彆的,普通人有資格在大漢日報上發文章?

但各行各業的精英們,可都是專欄板塊的老手了。

他們當然是要發聲支持教育商業化。

而且,聲量特彆大。

大漢日報,霍海也看,看到滿是為教育商業化站台的文章後,霍海把報紙貼在了大司農衙門的公告牌上。

路過的人,都以為這是什麼新命令,都跑去看。

然後才發現那就是報紙,自己一開始沒看錯。

看到這些文章,他們也搞不清楚霍海是什麼意思。

但,畢竟還是有人才的。

黃霸很快就會意,發表了一篇文章在大漢日報上。

作為第二屆科考的狀元,黃霸可是很出名的。

第一屆的時候,考生少,參加的長安普通人多,所以居元很有傳奇性,卻有一點說不上是全國最厲害的考生,因為當時的產考人員的確不是舉國而來的。

而第三屆的狀元,年齡不小,小三十才考上。

黃霸呢?黃霸作為第二屆的狀元,至今才不到二十歲。

幾乎是每個新學老師教育學生的榜樣性人物。

黃霸加入新商改後,很快就來到了大司農衙門任大司農中郎,霍海曾經誇獎黃霸‘你不是黃霸,你是學霸。’後來學霸直接成了誇所有讀書厲害的人的標準詞彙。

黃霸願意寫文章,當然很輕易就刊登在了大漢日報上。

文章叫做《如果教育商業化》。

黃霸的文章沒有答案,全是問題。

【如果教育商業化,如果九年前還是少年的大司農霍海的白紙價格是一萬大錢一疊,今日大漢是怎樣?】

【如果教育商業化,如果當年新學不是免費教給良家子們,新學能否在長安傳播開?】

【如果教育商業化,如果新學小學入學學費高達一萬大錢,如今大漢能有多少讀書人?】

【如果大漢沒有那麼多讀書人,會不會有如今這麼多書,會不會有人站出來支持教育商業化?】

【如果大漢沒有那麼多讀書人,會不會有那麼多新研究成果,會不會有現在的科技昌明,經濟發達?】

【如果不是經濟發達,會不會有教育商業化?】

【如果不是科技昌明,誰需要去讀書?】

黃霸的問題一個接一個,問滿了一整篇文章。

每一個問題,答案都是一定的,看的人既然看得懂問題,就該知道答案。

一整篇的問題,把同期的給教育商業化站台的人的全部文章,都給壓住了。

看報紙的新學學生們也回過味來了。

一開始,精英們的說法是,他們搞了很久才搞出的研究成果不應該免費教,他們辛苦這麼多年,吃了這麼些年的苦,才搞出了成果,如果免費教,那算什麼?

那學的人以後自己搞出了了不起的成果,卻依舊窮困潦倒,豈不是白學了?

從學的人的角度看,這個說法很有市場。

學的人,誰不相信自己能崛起?誰一開始學,就覺得自己肯定學不會?

既然覺得能學好,那學的人雖然還很菜,但已經幻想上自己成了一方大佬的日子了,他們自然想著這種權益的確該保護。

這種思維,和農民工人孩子讀了兩天書,把自己當文人士族是一個道理。

但也有不同之處。

這個說法的確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但是,在黃霸的問題之後,這一切就不太一樣了。

從目前來看,大漢能發展到今天,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霍海把自己的東西,免費或者超低價格的公布給大眾。

但就算是超低價甚至免費,霍家依舊成了舉國最富的人。

所以,為什麼呢?

有些聰明人,從黃霸的問題裡,看出了答案。

實際上,精英們把書訂成什麼價格,都不會少賺。

把書訂成一萬大錢一套,無非就是買的人少一些,貴一些,總共是賺那麼多錢。

訂成二十一本,一套十本,一共二百大錢,便宜些,買的人自然就多了,總共還是賺那麼多錢。

那麼,教育商業化的本質是什麼呢?

是控製從業者人數。

就比如木工工具生產這本書中,詳細介紹了各種工具為什麼要這麼設計,設計成這樣是為了實現木工哪一種工作哪一種技術,設計成這樣需要什麼強度的鋼材,使用時有什麼脆弱的地方,容易斷開,鑽頭角度是多少更容易鑽入木頭,多少角度又最不容易斷裂。

如果不懂這些,光是看了一把木工工具就去學著做,做出來基本上是不可能能使用的,就算能,那也是很快就會壞掉的。

如果不買這本書,基本不可能自己生產木工工具,如果買了,就可以生產。

那麼,控製這本書的價格,是為了什麼?

當然是為了少一點競爭,作者需要保證自己廠裡的工具是最好賣的。

那問題來了。

既然這樣,為什麼要寫書?乾脆誰都不教,自己家傳不就行了!?

家傳?那不就是以前用的辦法?

那寫書又不給人看,是為了什麼?

想一想其實就明白了。

寫書是為了名,不讓人看是為了利。

名利名利,名能帶來更大的利,但要舍得一定的利,才能出名。

這本書的作者,寫出這本書後,基本上就是這個行業的泰鬥,倘若以後有一個學生,學成了這方麵的設計,很有才能,但他又沒有起步資金,隻能給彆人打工。

他會怎麼選?

當然是加入自己的偶像,加入這個行業泰鬥,加入這本書的作者的廠。

這樣的人不是一個兩個,這些人都會成為這個廠的動力,不斷地給這個廠提供技術專利,一步步把這家廠變成這個行業不可逾越的高峰。

這隻是‘名利’中最簡單的一種表現形式。

出一本書,還能有很多很多的好處。

所以,才會出現既寫書,又不給看的情況。

在黃霸寫文章後,霍光這邊的人,短暫的失聲後,又開始發各種文章了。

無非就是不斷地強化那些觀點。

現實就是,彆人不一定都看過黃霸的文章,但倘若支持教育商業化的文章多了,看過的人自然也會變多。

……

在霍海麵前,黃霸詢問:“大司農,我有一點很不明白,他們為什麼要提出教育商業化?”

霍海頭都沒抬:“護城河。”

黃霸:“護城河?”

霍海:“大商人就像住在城中,和隻要有點售賣販賣技巧就能做小商人不同,大商人們需要自己的核心技術,核心技術越是保密,而產品越是普遍化,那這個大商人的身價自然就越高,地位就越不可動搖。”

“如果有人能掌握每個人都需要用的技術,但這項技術又隻有他掌握,那他就會成為世上數得著的富翁。”

比如……飯碗。

和很多人想象的不一樣的是,霍海所有產業中,除了無中生有的經濟手段之外,真正的實體商業行中,利潤最高收益最好最穩定的是瓷器廠。

人家裡可以沒有透明的玻璃窗戶,可以不用穿棉布衣服,可以不用磚頭做房子,但很難不用碗吃飯。

不用碗,難不成用石頭敲一口石碗?

黃霸聽懂了護城河是什麼意思卻沒有領悟階級的含義。

所以黃霸問出了第二個問題:“攔著彆人不能過河?”

霍海放下筆,走到旁邊,提起一盒麻將,倒在桌子上。

然後碼放了一排,擺放整齊:“規則是,上一層不能完全承載在某一個下層身上,也就是說至少要有兩個下層才能抗一個上層。”

“規則二是,從第二層開始,每一個麻將需要自身層數n加1的空格空間才能生存。”

“你擺吧。”

黃霸看了一眼,就按照規則開始碼放。

第一層所有基座是密密麻麻排列整齊的。

但是第二排開始首先就是一個麻將要占據三格,其次第二層不能是單個麻將承載,就跟砌磚牆一樣,必須不能對縫。

也就是說,至少要四格底座,才能放一個麻將。

第二層放上後,如何放第三層成了問題。

很快黃霸領悟了,又加了一排密密麻麻的底座,又把第二層擺放的一樣。

這樣,兩個底座兩個第二層,就能扛起一個第三層了。

看著底座,又看著上麵空間巨大的第三層麻將,黃霸反應了過來:“這是……”

霍海抬頭看了看黃霸,又回到自己的桌案上繼續處理公文。

黃霸參悟了階級,也明白了金字塔結構。

更明白了護城河是什麼意思。

因為第三層空間有限,就能容納那幾個。

如果進來一個新的,那就得被擠下去一個。

原來如此。

黃霸:“那為什麼他們還願意把自己的技術和經驗寫成書?”

霍海:“如果沒有規則,誰願意在最下麵那層?為什麼要講規則?是因為下層的人覺得自己能爬上去。”

黃霸感覺,霍海簡短的兩句話,已經觸及了自己的靈魂。

黃霸猛然間醒悟,自己願意來大司農衙門,不正是因為一切的新商改規則都是大司農製定的麼?

技術和規則是綁定的。

行業技術和行業規則是綁定的。

黃霸:“我知道怎麼打擊他們了。”

霍海抬頭:“你說說看。”

黃霸:“權利分離。”

“技術上我們不是一直在討論專利權麼?專利權就是用來保護技術的擁有權的,而技術產生的利益由技術的擁有權帶來,但權利不隻是技術擁有權,還有使用權,還有學習傳播權,還有署名權……等等等等,我們把這些權和利分彆做區分。”

“其中,學習傳播的權,屬於朝廷。”

“學習的利,屬於所有學生。”

聽到黃霸這麼說,霍海笑了笑。

科舉狀元,真不給你開玩笑。

霍海已經懷疑黃霸就算不科舉,也應該是曆史上的某個著名官員了。

有點厲害。

他提出的這個方法,道理很簡單。

行業技術和行業規則是綁定的。

但不代表行業規則是一體的。

行業規則是可以拆分的。

拆分之後,留下可以足夠支撐這個階級結構的存在,而把其中一些朝廷需要的東西抽取出來,這些規則不能讓技術擁有者製定,而應該是朝廷製定。

這樣一來,朝廷就強勢插入了行業規則和行業技術架構之中,並且起到了主要地位。

————

新年快樂兄弟們!!!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