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艘螺旋槳船,名叫做長安號。
它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不隻是它螺旋槳上,尾巴上的科技。
這艘船上的所有東西,都是這個時代最先進的產物。
甲板上,午飯時間。
很多人沒有選擇去船上餐廳吃飯,而是選擇在甲板上對付一口。
因為終於快要到番禺了。
很多人都在甲板上吃罐頭。
吃的不隻是鐵殼肉罐頭,也有玻璃瓶裝著的水果罐頭。
大漢將士騎兵步兵的待遇,已經是貫穿整個古代史的優秀了。
然而比起海軍還是差了點。
海軍將士們要考慮到營養均衡,又要考慮到每一次出行都可能要半年大半年甚至一年乃至幾年無法回歸。
所以在力所能及的方麵,能給他們最好待遇,就要給他們最好待遇。
霍海站在甲板上:“你們有注意到自己手裡的水果罐頭和牛肉罐頭有什麼不一樣嗎?”
很多人都看向了自己手中的罐頭。
“玻璃瓶?”
“水果罐頭有密封橡膠。”
霍海點頭:“水果罐頭上有密封橡膠。”
“知道我們為什麼來這裡嗎?”
許多人不理解。
這些人是大漢的將士們中挑選的精銳,轉成的海軍,在本地訓練的新海軍都還沒有他們這般戰鬥力,所以都還在基地附近練兵。
他們征服過草原征服過西域,在他們看來,南越國價值沒那麼大。
準確的說是,不值得花這麼大的代價來攻略。
霍海:“因為這裡可以種植橡膠樹。”
“在未來,這裡將會生產大量的水果,米飯,肉食類罐頭,作為海上必備的飲食供應。”
“如果沒有這個基地,海軍的運作成本將會直線上升。”
“現在我們大漢隻養得起兩萬海軍,而拿下這裡,大漢能養得起三十萬海軍,你們懂我在說什麼嗎?”
海軍們可太明白了。
根據大漢的製度,子承父業是常態,自己如果立功封侯,自己的孩子以後也要吃海軍將領這口飯。
而如果自己沒有封侯隻是成了五百石千石官員,那如果沒有那麼多足夠的部門,自己也就是個虛職,沒有權利。
而就算自己連五百石都做不到,那以後海軍崗位多了,自己的孩子也不會出現被擠掉海軍崗位的情況。
這一點讓他們馬上明白了拿下南越國的重要性。
當然,霍海想的更遠。
兩萬大漢海軍,就算是遠超這個時代規格的,也最多控製五個地區的沿岸就了不起了。
到時候怎麼辦?用船運輸陸軍過去?
那不是脫褲子放屁?
所以,要控製全球沿岸,就必須大規模的海軍。
而要這麼大規模的海軍,就需要把罐頭食品,海上用具等東西價格打下來。
隻有一個地方能做到,那就是南越國。
如果說是在前世2020年,那南越國南方沿岸不值一提,而珠三角的進出口貿易數額極大。
但,這個時代,楚越之地加上長沙國和揚州,人口太少了。
在大漢控製以內的人口隻有兩百來萬,就算加上不在大漢控製範圍內的以及蠻族,一共合起來也才不到一千萬。
這點人口根本沒有往這邊運送貨物的必要,長江直接就能吃下這個地區所有貨運量。
那為什麼霍海還要拿下南越國?!
因為!紅河三角洲。
和長江三角洲是宋明時期才慢慢誕生的,在現代才正式成型不同。
紅河三角洲,在眼下這個時代,已經發育成熟了。
霍海想要依托紅河三角洲發展水稻種植,再依托三角洲附近,發展橡膠種植。
然後再番禺發展食品工業和部分輕工業。
這樣,整個地區的出產,實際上就可以供給整個大航海需要的物資。
但他們這裡不生產船,要結合黃河沿岸的經濟區才能配套使用,避免了後麵有野心家反叛的可能性。
至於這裡具體是種植橡膠樹,還是種植緬榕,霍海還有點猶豫。
按理說橡膠樹更好。
但目前如果找不到橡膠樹的話,先搞來緬榕也行。
最好是,這三年就能拿到橡膠樹,然後在這兒廣泛種植,然後從天竺那邊收割天然阿三橡膠來供給市場需求。
雖然現在橡膠需求在增加,但是天山橡膠和天竺橡膠合起來,應該能撐十幾年。
十幾年後,粵的橡膠開始大規模出產。
而那個時候,恐怕電力工業也要開始大規模發展了誒,正是時候。
為什麼來的路上這麼遠,霍海什麼都沒說過。
但登岸前,霍海要告訴海軍們這件事呢?
因為一路上,霍海不允許海軍們吃罐頭,告訴他們要節儉,並且高數了他們每個罐頭的製造成本,是在長安吃同樣食物代價的五倍,運輸代價又是五倍。
一個罐頭,等於在長安吃了一條狗腿,甚至等於吃了半隻羊。
將士們都是精挑細選出來的,不少已經當兵超過五年了,他們還記得五年前的日子。
那個時代,將士的日子已經遠比普通人好得多了,但是對比現在都不值一提。
而現在,隻要拿下南越,還能過上比現在過得好日子還要好十倍的日子,罐頭隨便就能吃,隨便造!
這你受得了嗎?
所有將士,看向海岸的眼神都炙熱了幾分。
海上。
一艘超級無敵恐怖的大艦船到來。
珠江口,正在舉行龍舟大賽。
這個在百越區域流傳已久的習慣,和屈原有一定的關係。
安國少季來了之後,本地豪族和有錢人已經很久沒有組織過龍舟大賽了。
紀念屈原?屈原就是三秦人逼死的,人家年年放假慶祝屈原好死呢,你去紀念屈原?你不想過日子啦?
然而,最近安國少季知道這個情況後,主動建立了一隻大漢商隊龍舟隊,邀請附近幾座城的好手來比拚。
提到這個比拚,趙嬰齊可不困了。
這你們北方人還像個我們比?
孤承認你們造船厲害,但是劃龍舟,你們能完賽不?
什麼?在珠江上劃?我們都不一定能全程不翻船,你們不是等著丟人現眼嗎?
所以,趙嬰齊也在現場看。
龍舟們一路來到了終點位置。
南越國百官臉都笑皺了,順著衝線的王宮衛隊龍舟看過去。
一座城從海上飄來。
“嗚!!!!”
這艘船的汽笛聲,堪比以前五艘巨輪。
這座城出現在珠江口,直接引發了現場騷亂。
如果說之前的明輪船還能理解,那這個周身塗抹著黑漆的東西出現在這,實在是太恐怖了!
就好像一個人在大街上看扭扭車大賽,結果路上一輛火車對準這裡就開過來了一樣恐怖。
現場很多看熱鬨的南越國百姓,直接就想跑路了。
南越國的侍衛統領看現場有要混亂的跡象,為了避免踩踏傷亡,威脅到趙嬰齊,立刻高聲:“大家不要慌,在原地不要動。”
一邊扶著起身的趙嬰齊。
他這麼一喊,現場的人更是準備跑路了。
什麼東西?你是國王你了不起,你讓我們坐下你們先跑?
而此時,安國少季起身:“諸位不要慌張,這是大漢的新艦船。”
現場立刻安靜了下來。
遠處還有人跑的,都被喊住了:“慌什麼,漢使說了,那是大漢的船。”
跑路的人停下,震驚:“那是船??!那比王宮還大!簡直是一座城!”
“船帆呢?這要是一艘船,沒有船帆是怎麼到這兒來的?難道是劃槳?”
現場安靜了下來,安國少季才笑著朗聲:“看船上掛的旗幟,是霍家的旗幟,上麵是黑旗金字,應該是……武侯大人親臨了。”
“所以排場大一點,也可以理解。”
“不用驚慌慌亂。”
趙嬰齊在現場,坐下也不是,站起來也不是,就那麼半彎著腰。
如果坐下,豈不是聽了漢使的命令?
如果站起來,豈不是更突兀了?
南越國百姓們居然不聽南越王官員的號令,而聽漢使號令。
當然,因為現場的人,大部分都是安國少季的雇員,他們怎麼會不聽安國少季的話呢?
權力從來都隻對來源負責。
而金錢隻有唯一來源時,來源就是權力。
這話倒是給趙嬰齊了借坡下驢的借口。
“武侯?霍武侯怎麼會突然離開長安呢?”趙嬰齊:“恐怕是陛下派遣來的。”
“命令王宮衛士,將士,還有百姓列隊,不可失了禮數。”
手握刀兵的南越國將士入場,還是非常震懾人心的。
南越國百姓也不知道,自己是因為對漢使的尊重而聽從了命令,還是畏懼南越王的權利和刀兵二聽從了命令。
此時,船緩緩地靠岸。
安國少季新修建的碼頭,足可以停下任何大漢製式的船隻。
船停好後。
騎著馬的騎兵從門洞中踏馬而來。
現場的人為止一滯。
以前的大漢輪船,已經大的誇張了。
而這一艘,居然能跑馬!居然能養馬養在上麵,還經過這麼遙遠的路,帶到這裡來。
南越國的人至今沒搞清楚大漢的船這麼大,又沒有風帆,究竟是怎麼動起來的。
以前船上的動力係統,他們也不是很明白。
現在這一艘連風帆都沒了,更加完全看不懂了。
騎兵出來後,站在兩側警界。
步兵離開船後,開始往前走。
任誰都能看得出來,眼下走出來這些人,是身經百戰,殺人如殺雞的存在。
他們身上的殺氣,通過眼神,還有臉上身上的疤痕,都能看得清楚。
而這些人,根本沒有把南越國的將士看在眼裡,隻是瞥了一眼,就無視了。
而更多人看南越國王趙嬰齊,也就當看個熱鬨一樣的眼神。
甚至眼神中充滿了挑釁的意味。
這戰船上下來了太多人了。
以至於後麵步兵充斥著碼頭時,趙嬰齊已經想跑路了。
這船怎麼能拉這麼多人?!!
好在,人終於停下了。
雖然肉眼可見高層甲板邊緣值守的士兵沒有動,船上應該還有不少人,但總算不是無限爆兵了誒不是?
所有人列隊後,霍海的車,才從船上下來。
駕車的蔣不疑看向南越國的人也是好奇。
而車停下後,霍海掀開簾子走了出來,回頭跟車裡:“有意思。”
說完,霍海才下車,看向了外麵的人。
霍海都感覺自己是不是看錯了!
現場,霍海一眼就看出了趙嬰齊,畢竟霍海看過趙嬰齊的畫像。
而趙嬰齊身邊,有不少短發的人。
這些人光著膀子。
光著膀子不說,身上,特彆是手臂上,還有紋身!
霍海還以為自己來的不是前118年的南越國。
而是到了洪興一條街。
不過霍海想起之前看淮南子上麵形容的南越國的越族斷發文身的習慣。
本來以為這個斷發隻是普通剪頭發,沒想到是剪短成這樣!
霍海甚至看到了平頭!
不過這個平頭,背後有根辮子,有一種看到了前世雲巔網紅的感覺。
也有看到了三星堆祭祀銅人的感覺。
看來,本地的確有少量的古蜀遺民,也混入了古越族之中。
霍海又觀察遠處。
現場很多南越國漢人,身上穿著大漢的麻衣、布衣。
甚至還有t恤製式的!
如今的南越比前世現代要熱一點,哪怕已經到了九月,都還有人能忍得住光膀子,但漢人大多不忍,而是冷了就穿。
看現場大家穿的衣服,商品滲透的很不錯。
霍海看了半天,看到了安國少季。
全程,霍海都沒有看南越王趙嬰齊一眼。
霍海去長安時,趙嬰齊剛離開長安,霍海又不認識他,也沒想過要賺他錢,當然更沒興趣跟他說話。
除非他願意投了。
所以,霍海直接看向了安國少季。
但遠處的人不知道啊。
等霍海的人往這邊走的時候。
趙嬰齊帶著人上前。
想要迎接。
大漢的衛兵怒目而視:“後退!”
“止步!”
南越王的衛隊被嗬斥,一時之間居然都沒反應過來。
一是被這些老將士們的鐵血之氣震懾了,第二是他們從來沒被嗬斥過,第一次被嗬斥都懵逼了。
沒反應過來。
霍海:“放肆,誰讓你們隨便嚇唬老百姓的。”
蔣不疑大聲:“侯爺,不是老百姓啊,是南越王衛隊。”
霍海:“南越國還不是我大漢的屬國。南越王的衛隊為什麼就不是老百姓了?除了中央之國的百官將士,彆的人都是老百姓。”
此話一出,南越王趙嬰齊終於是憋不住了。
朗聲:“漢是漢,越是越,越是認漢為皇,稱臣,但卻不是大漢之屬。隻能算是從。”
所謂從就是隨從,跟隨的意思。
屬就是屬於,屬下的意思。
這在這個時代算摳字眼了。
一直到宋以前,所謂藩國屬國其實是一樣的。
隻是中央王朝控製力不夠的地方的屬國掌控力稍微弱一些而已。
畢竟山高皇帝遠。
隻有宋之後,藩國和屬國才徹底分離成兩種不同的東西。
霍海:“哦?此話就錯了。”
“南越國的國名都是大漢取的,難道還能否認歸屬嗎?”
此話一出,現場的百姓也討論了起來。
很多人不懂文化不識字。
但大家也清楚國號是什麼東西。
如果南越國的國號都是大漢給取的,那不是大漢的從屬是什麼?
不過這其實是有點強詞奪理了,畢竟匈奴也是漢取的名兒。
匈奴非但不認,還想抽大漢報複回來呢。
畢竟匈奴是拿著弓箭的賤人的意思。
不過南越國稍微好一點,所以南越國認可了而已。
但霍海偷換概念,直接說名字是大漢取的,就是大漢從屬。
趙嬰齊直接就上當了:“哦?南越國立國之時,大漢還沒立國,何來南越國國號是大漢取的之說?”
“武侯你這麼說,更是證明了南越國不是大漢的屬國。隻是從國。”
趙嬰齊還真沒說謊。
大漢是前202年建立的,南越國是前204年建立的。
趙嬰齊朗聲:“大漢至今,八十四年,南越國至今立國八十六年。”
其實,大漢建立是比南越國早的。
是楚漢相爭時,趙佗趁機割據,而大漢立國後,確定秦國不會死灰複燃後,趙佗才稱王的。
所以趙嬰齊說的是南越國割據時間,那時候隻是稱南越,不敢加一個國字。
不過,霍海就當它是真的了。
霍海專門玩兒這種文字遊戲的,怎麼會讓趙嬰齊占據口頭便宜?
“哦?我說的不是這個。南越王你是不是忘了,當初的南越國的越,是斧戉刀叉的戉。是大漢認為南越國有僭越之舉,給了這個越字,加了一個走字耳。”
“而後來,南越國承認了這一點,並且對漢稱臣,承認了南越國是僭越這個越字。”
為什麼大漢當時要給南越國改字?
因為不能用戉字,因為大漢始終是要把南越國收回來的。
南越國的越和戰國越國的越是同一個越時,才能順理成章的收回。
那麼南越國為什麼要認可這個說法?
因為南越國的王室要一方麵連結越族維護統治,一方麵又要跟子民表達出自己不是蠻人而是戰國正統文明人。
當初楚國無故攻打他國,自己狡辯了一句我楚國是蠻夷,我想打誰就打誰,被記到了現在。
如果南越王拒絕了越字,也會被彆人記一千年一萬年。那叫自認蠻族。
所以,這個事情認不認都是個坑。
這就是文化人的可怕。
而今天,霍海就用這個事情大做文章。
趙嬰齊聽了是無話可說。
南越國朝堂的百官不是不讀書,但是大家都知道這個事情,還真沒法反駁。
反駁的話,豈不是欺師滅祖?違背祖先?
在場的百姓討論了起來:“原來是這麼回事。”
“那南越國的國名真的是大漢朝取的,這樣我們豈不是也是認大漢為宗?”
本來,最近兩年,南越國就充斥著自認漢人的思潮,很多人都以移居越地的漢人自居。
今日,所有人聽完曆史由來後,更加不認可自己是什麼南越人了。
自己分明就是住在南越的漢人。
“對啊,我們本來就是漢人!”
“原來如此。”
左右看去,看到百姓都在討論,趙嬰齊突然有一種不祥的感覺。
兩國交戰,戰場上贏了輸了一場,意義都不大。
但是打嘴炮一定不能輸。
輸了就完犢子了!
趙嬰齊腦瓜子飛速旋轉,最後厲聲:“是有此事!”
現場所有討論全部平息。
所有人都轉頭看向了趙嬰齊。
趙嬰齊居然承認了這一點,怎麼可能?
一直以來南越國都是,在文件上承認是大漢的一部分,在實際上自己搞自己的。
如今當著百姓的麵,怎麼能承認呢?
此時,趙嬰齊想的是,一舉扭轉這個局麵。
既然這個方向辯不過,那就不破不立。
趙嬰齊吸引來所有人的目光後,開口:“漢人稱呼我們為僭越,是為南越人,而我們卻是住在南越之地,所以叫南越人,隻是這種巧合,讓我們認可了這種叫法而已。”
“我們對於漢人,當然就是南越人。”
趙嬰齊進一步強化了南越人的概念。
並且還偷換概念,把大漢稱呼南越為南越國,改成了大漢人稱呼他們為南越人。
這可是有著本質的不同的。
現場的不少人也都很失望。
是啊,現在說什麼自己是漢人,人家大漢的人自己不認啊。
我們這不是熱臉貼彆人冷屁股麼?
南越人就是南越人,自己當南越人已經很久了。
從大漢認可南越國時,不就是南越人了?
霍海笑了:“哦?可不是這樣,南越王你可不要搞錯概念。”
“他們是住在南越國的人,卻不是南越國人,他們依舊是漢民,是大漢朝的子民。南越國是大漢的屬國,他們是住在大漢朝的屬國中,但依舊是漢人。”
“至於本地的古越人,更不是什麼南越人,而是古越人。”
古越人這個名字,本來是越族自己牽強附會的,現在一旦認可這個名字,就是認戰國的越國做祖,就更是中原天子統禦的諸侯之下的一份子了。
趙嬰齊:“哦?住在南越國不是南越人是什麼?住在番禺就是番禺人,住在桂林就是桂林人,難不成還有彆的說法。”
這又是偷換概念了,把地理概念,和人群標簽之間畫等號了。
霍海笑著:“住在長安的人,是長安人,但也是大漢人,住在會稽的人是會稽人,但更是大漢人。”
“住在南越國的人,也是大漢人。”
趙嬰齊:“他們可不是國!”
趙嬰齊抓住了關鍵點。
要知道,在大漢境內,魯國人就是魯國人,趙國人就是趙國人,誰都是認可這種說法的。
按照這個邏輯,南越國人還真就是南越國人。
這個問題必須掰扯清楚。
因為很簡單的道理,‘既是漢人又是南越國人’這種說法,對於讀過書明事理的人來說很容易理解。
但是對於沒讀過書的人,很難理解。
他們怎麼進行身份認同?
自己到底是漢人還是南越國人?
既然是漢人,為什麼現在大漢又派遣使者來我們這兒,怎麼感覺不對勁?
隻要承認南越國人這個概念,南越國就慢慢的從地理性群體性概念轉化成文化性群體性概念了。
這就像,中秋節被改成‘台秋節’讓我們發笑,但他們非要改是一個道理。
而這個文化分離已經快一百年了,過了一百年,回天乏術。
因為任何野心家,都可以找出一整代人來做反例,來鼓動不明所以的人,導致人心再也不可能齊。
此時,霍海:“哦?我明白南越王的意思了,比如說我們都是漢人。”
“但是,我作為一個長安人,應該怎麼稱呼來自南越國的你?總不能我也叫你漢人吧?那是對外人對大漢之外的人的說法。”
“是這個意思嗎?”
趙嬰齊看霍海沒有迅速辯解,笑了:“當然是。”
對於這個時代的人來說,地理概念和文化概念這兩個概念本身,大家都不理解。
怎麼用辯論技巧區分這兩個概念?
根本不可能。
趙嬰齊覺得霍海沒辦法區分。
但霍海真的沒辦法嗎?
霍海往後揮了揮手。
有人從船上放下了一帆大旗。
旗幟上寫著【粵】字。
霍海:“在場的人,是住在南越國的人,但在大漢內部,卻不叫做越人,而叫做粵人,這個粵。”
在場的人麵麵相覷。
不認識字的人隻知道,這個粵和那個越不一樣。
但有什麼不一樣,不清楚。
霍海朗聲:“南越國的越,是僭越的越,當初南越國的王倒行逆施,擅自使用皇帝車駕、儀仗。當初大漢的皇帝宅心仁厚,沒有追究,但是用一個南越國的國名,這個恥辱,讓所有人都要記住,南越國趙家,曾經僭越。”
“而在長安,當今陛下,把南越國人叫做粵人,這個粵,同越,在戰國時代,是同一個字,都是代表粵這個地區。”
“但是,和走字耳的越字有僭越的意思不同。這個粵,是厚的意思。”
“知道嗎,長安的百姓聽說陛下叫大家粵人,都嫉妒啊!”
“因為粵人,就是皇恩厚重的人的意思!陛下在時時刻刻的提醒自己,要記得厚待粵人!也提醒其他人粵人享有大漢最厚重的恩遇啊!陛下待粵人不薄啊!”
霍海的聲音,讓在場每個人都內心巨震。
遠在萬裡之外的陛下,居然還在乎我這樣的小人物?
稱呼我們是皇恩厚重的人,是要厚待的人?!
身份認同,文化認同,地理認同。
被一個粵字,就給解了。
粵,在戰國時代和越和戉、鉞是同一個字,越國也可以叫做粵國。
既然如此,南越國也可以叫做粵地。
粵人自然和以前的越人是一樣的。
但不一樣的是,粵人在而今有【記得要厚待的人】的意思,這不比【不守規矩越界的人】好聽多了?
如果能叫靚仔,誰願意叫做叼毛呢?那不是神經病嘛?!
所以,對於不懂文字的人來說,剛剛霍海和趙嬰齊的對話變成了:
【南越王趙嬰齊:“叫我叼毛!”
漢武侯霍海:“靚仔!”
南越王趙嬰齊:“叫我叼毛!”
漢武侯霍海:“靚!仔!!!”】
趙嬰齊,你特麼有病是不是?!
此時趙嬰齊突然意識到,自己被算計了。
準確的說,南越國這個國名,就是幾十年前漢人的一次算計。
這個雷,會一直一直一直炸下去。
就算再過兩千年,都照樣要炸!
能當粵人,誰要當越人?是不是賤?
就算有人打起了越的旗號,再窺視這片大地。
這片大地上的百姓也會覺得“我他媽什麼身份,你什麼東西,我加入你?皇親國戚加入丐幫是吧?你腦子秀逗了?”
趙嬰齊臉色一沉,不知道如何辯解,也不敢有過分舉動,隻是大聲:“武侯,不如到王宮細談,陛下有旨意嗎?入宮正式詳談吧。”
霍海擺了擺手:“我可沒有什麼旨意。”
“如果陛下讓我來南越國公乾,我才不來呢。”
“我是自己私人身份來到這裡的,來欣賞風景,來看看粵人,吃吃粵菜,我很喜歡這裡,早就聽說這裡是大漢南端最勤勞的人,有著豐富的物產,很多東西連長安人都喜歡。早就想要來看了。”
“哦,可能讓南越王你誤會了,我跟衛長公主結婚後,就一直在外旅行,我把這叫做度蜜月,可能我們度蜜月度的太久了,都快成為環球旅行了,已經九個月了。”
霍海說話之間,很多粵人聽了很受用啊。
長安來的大人物,霍氏的老板,說喜歡粵地喜歡粵人喜歡粵菜!
這種感覺,就好像自己中午吃的那條鹹魚上都貼了金箔似的。
這太滿足了!
霍海啊!那可是霍氏的老板。現在有幾個人不是在給霍氏打工啊!
雖然大家都是給漢使做事兒,但其實漢使在這兒發展的產業,還不是霍家的,陛下的。
現在陛下沒來,但武侯來了。
未來誰說得準,搞不好陛下也回來粵地旅遊。
所以陛下什麼時候娶老婆度蜜月呢?
不過轉頭,粵人們激動不已。
衛長公主來了?
那可是大漢陛下的長女,天之驕女!
馬車窗戶打開。
衛長公主跟碼頭上所有人揮手。
這一瞬間,在場所有人都被折服了。
天之驕女,來到偏僻鄉下的碼頭上,跟我們揮手致意?
人都是愛美好的。
以衛長公主的相貌,身份,還有那笑容,感染力比赫本演出的羅馬假日中的茜茜公主揮手致意還要殺傷力大百倍。
因為赫本是假的,而衛長公主是真的。
趙嬰齊眼前一黑。
南越國的人心早就是大漢的了。
南越國的人,也在給大漢打工。
南越國的國名都成了大漢的了。
南越國的一切都是大漢的了。
現在自己手裡,除了南越國的軍隊,彆的都是大漢的了。
自己真的還是南越國的王嗎?
現場,霍海背負雙手看向趙嬰齊。
趙嬰齊敢動手嗎?
敢的話,一天之後,所有工廠商店停工。
十天之後。
憤怒的粵人會把趙家的蚯蚓都逮住豎著劈斷。
不敢嗎?
不敢的話,那就再等一等,慢慢來。
如果情緒沒法瘋狂的強烈的爆發,那就潤物細無聲一般的演變吧。
大毛熊國完蛋的過程霍海太熟悉了。
如今南越國的資產,三分之一在大漢手中。
還不夠。
等南越國的資產九成在大漢手中,一成在南越國百官手中時,南越國王自然就不再是南越國王了。
軍隊?
到時候南越國的軍隊隻能到港口賣甲、弓才能吃上飯了。
刀?他們的刀太辣雞了,賣不出去。
趙嬰齊忍住了,轉身就要走。
隻聽見身後的霍海:“安國少季,我給你運了一百八十門大炮過來,一炮可以轟塌一棟箭塔樓那種,第二批十天後運到。”
趙嬰齊離開的速度更快了,他不想聽,聽了想死。
————
求月票!!!!新的一年求支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