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遊戲競技 > 大漢有活爹 > 第二百一十五章 (大章)大漢青年

第二百一十五章 (大章)大漢青年(1 / 1)

推荐阅读:

大漢東疆,千乘外海。

船停在海中。

一根魚線,垂進海裡。

在霍海的記憶中,海釣本來是很難的,但此時海裡的魚,太過於豐富了。

坐在椅子上,旁邊撐起了一把傘,傘下麵是另外兩把躺椅。

衛長公主和劉細君躺在傘下麵。

劉細君:“霍海,你本來就很容易曬黑,確定要在太陽下麵曬著?”

衛長公主:“他要是不曬黑,回去後父皇怎麼知道他在外麵為了大漢操勞風吹日曬?”

劉細君從來都沒有想到過這一層,聽到這話都懵逼了。

仔細細想一下,才想明白,原來霍海就是故意的。

霍海難道不知道自己容易曬黑?

為什麼兩次去草原,都曬的那個鬼樣子?

還不就是為了給彆人看的。

現在也是一個道理,明明自己發明的遮陽傘,非不用,非曬太陽。

雖然說這隻是個三月的太陽,感覺不大,曬著也不熱。

但是這是在大海裡,加上海風吹,雙重夾擊下,很容易讓皮膚變色變老。

不過霍海不在乎這些。

自己都結婚了,還在乎什麼容貌管理?

等劉細君反應了一會兒,霍海才悠悠開口:“又黑我,我這是做戲給陛下看嗎?我這是真為大漢做事兒曬的。”

劉細君:“你難道不是在釣魚?”

霍海:“我是不是在嘗試海船的性能?我這幾天是不是一直在海上?”

這一段時間船都沒有往南方行駛,隻是在附近海域。

其實霍海是在幫衛長公主適應海船,她在運河裡都暈船,可不是開玩笑的。

如果直接南下,暈船加上水土不服,什麼細菌感染的,能要了一個壯年男性一條命,何況是公主?

不過,也不是純玩兒,霍海也在船上尋找著可以改進的地方。

這船在兒寬他們看來天衣無縫,是這個時代最高科技的集合結晶。

在霍海看來,到處都是漏洞,哪兒哪兒都可以修改。

隻是霍海要思考,以這個時代的技術,能改哪兒。

看向藍天白雲,霍海有一種心安的感覺。

劉細君:“霍海,你名字叫做海,是不是以前經常看到海啊?”

霍海擺頭。

兩世為人,第一次。

海,就像無限寬度的大河,就像沒有岸的大湖。

不過在霍海眼中,海,是由航線構成的。

霍海對於後世的海岸形態導致的海洋形狀,或是如今海岸形態導致的海洋形狀,沒有任何興趣。

霍海隻是大概記得玩兒大航海遊戲時,記下的一些航線情況。

隻有占據大海,才能把全球一網打儘。

……

大漢西疆,西域中路。

李敢騎著高頭大馬,在一群本地居民眼前走過。

李敢勒馬韁繩:“既然你們願意成為西域公司的棉花工人,那麼,你們就要認真的完成任務。”

“整個西域,中路這一條線上,所有的城池,現在都在種植棉花。”

“隻有種植出最好的棉花,你們才能收獲更多的薪水。”

“還記得去年,你們是什麼樣子!?”

“城中的老爺們吃飯,有沒有給你一口?給你沒有?你呢?”

“他們把你們種植的穀物收割後,送給了匈奴,用來換取自己的統治。”

“他們住在金碧輝煌的城堡裡,而你們在這片綠洲吃的卻是最爛的食物。”

“他們的羊在水槽裡暢飲,而你們卻因為多在湖裡打了一口水,而被抽。”

李敢看著眼前不說話的人們,繼續著。

“去年,大漢來了之後,你們中有人幫助匈奴攻擊我們大漢的軍隊,膽敢向驃騎將軍舉刀。當時驃騎將軍放過了你們,不隻是放過你們,還沒有把你們當戰利品當奴隸賣掉,留你們住在城堡裡。”

“給你們吃的,給你們穿的,讓你們度過了嚴寒的冬天。”

“現在,今年開春,要種植棉花了,隻要種植了棉花,好日子就來了。拿到了薪水,領到了工錢,你們再也不會挨餓,不會挨凍,你們的子女也一樣。”

“但!卻有人收了匈奴人的錢,把棉花種子給煮熟了!豈!有!此!理!”

李敢憤怒之下,拉的馬韁繩勒緊,居然讓馬揚起了前蹄。

馬兒嘶鳴著揚起前蹄,然後落地,踏起煙塵。

把現場所有人都嚇得肝兒顫。

李敢沉聲:“我數到十,做這件事情的人自己站出來,或是你們把他逮出來。”

“否則。”

“都去死吧。去跟閻王悔過去。”

說到這裡,李敢聲音也不凶狠也不嚴厲了,反而淡然了:“大漢對你們好,你們當大漢是老實人來欺負是吧。”

“一。”

“二。”

其實,匈奴人搞破壞這件事情,早有預料。

匈奴右穀蠡王也不是傻子,他們為什麼跑來西域?還不是因為以為漢軍最後會撤軍。

漢軍無論如何凶猛,無論打下了再多的城堡,最終還是要回去的,退回長城以南。

因為長城以北的土地種植穀物,養不活幾個人。

大漢看不上這些領土的。

但是,西域種植棉花的信息,以及大漢內部流行用棉花織布做衣服做棉被禦寒的消息傳出來後,右穀蠡王突然意識到。

“回不去了。”

漢人最看重種田,西域能種田之後,大漢的軍隊就再也不會回去了。

自己已經被堵死在這裡了。

自己死定了。

不過,這種情況還能掙紮一下。

如果破壞了種子,讓西域暫時沒法種植,那麼大漢就要掏錢養著軍隊在西域多待一年,這憑空的消耗太大了。

到時候大漢有可能撤軍,至少撤軍大部分。

隻要打開了口子,自己就可以帶領部落所有人重新回到祁連山以北。

隻是以後再也沒法逃跑西域了,遇到事情隻能往大夏方向跑去了。

右穀蠡王也是得到了消息,他兒子小王子,已經在大夏殺瘋了。

攻打下來了大夏三分之一的領土,眼看就是不準備回去了。

右穀蠡王也想去啊!

但是蔥嶺口子被漢軍堵死了,他想去都去不了。

大夏也是慘。

準確的說是大月氏借屍還魂的大夏真慘,大月氏孕育著正要孕育出兩個大帝國,剛出點苗頭,就被驅趕過來的匈奴人追著砍。

大月氏對於匈奴天然的恐懼,畢竟挨打這麼多年了,看到就怕。

雖然年青一代有一種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勇氣,還覺得‘你們被漢軍打成這個狗樣,來了這邊還敢狂?’

小王子:“你媽個巴子的,我怕漢軍我還怕你?我收拾你還不是手拿把掐?!”

大月氏本來一鼓作氣想要滅了小王子,結果迎頭被打了個大潰敗,小王子直接縱橫南北,吞掉了大夏三分之一的領土,如今已經自封單於。

號,大夏單於。

大漢這邊,倒是不稱呼他右穀蠡王小王子了,省去了右穀蠡王幾個字,表明小王子自己形成了一個單獨的勢力。

他倒是跑了,他爹被包了,最後困獸猶鬥。

這其實是李敢想要的局麵。

李敢李廣都想封侯。

沒有戰功怎麼封侯?

現在不來了麼。

整個西域南線,所有國家都被右穀蠡王挾持。

他們想要投大漢都做不到,被右穀蠡王裹挾著針對大漢。

隻要找到理由出兵,打下整個南線,吞下右穀蠡王和南線一共五十萬的人口,那豈不是大功一件?

如果趕上了春耕,能夠增加棉花的種植麵積,那更是大功一件。

所以,李敢雖然氣,但氣的同時,內心都笑麻了。

“六。”

數到六的李敢轉身:“都殺了。”

此話一出,背後所有人都懵逼了。

其中一些懂漢話的已經跳起來了:“將軍,不是說數到十嗎?!”

李敢:“你們是真六,還剩下十秒好活的日子了,還要壓槍是吧。”

“真以為你配讓我數到十?”

“你們這個城,也就一千人,哪兒找不出一千人。”

李敢想要的是下黑手的人,抓到活的,然後用來對右穀蠡王,準確的說是西域南線的沮末、精絕等國宣戰。

這一串國家,和中線不同。

這些國家都有點難找。

因為這邊的綠洲不像中線那樣連城一條線,他們是在山腳下的以化冰的水而居的。

在曆史上,這一串國家,都是莫名其妙消失的。

在唐玄奘從這兒過去時,就隻留下了空城,人不見了。

可能是因為氣候變冷導致的。

不過現在氣溫高著呢,人口也多,一定是要拿下的。

李敢的人是沒準備下殺手的,真要下殺手就打開槍栓了。

他們一個個掏出了刀,往前走著。

人群中有人高喊:“我知道!是達木路!達木路!”

“彆殺我彆殺我,就是他!”

所有將士轉頭看向李敢。

李敢:“不是我在嚇你們,是你們自己在嚇自己。”

“以後長點腦子,你們身家性命,吃飯,全都係在棉花上,係在西域公司身上,公司才是跟你們一條心的。”

“這種收了匈奴人好處搞破壞的人,他會給你們分錢,還是會給你分一口吃的??”

李敢其實就沒準備過要殺人,純就是嚇他們。

當然,倘若他們真不站出來,也沒人舉報。

那可就不好說殺不殺了。

抓起那個叫做達木路的人,李敢:“收了多少。”

達木路:“我……我沒有!”

李敢一眼就看出了他沒說實話,直接生生捏斷了他一根手指。

“啊!!!!!!!”

“多少。”

“一塊金子。”

“要求你做什麼?”

“破壞春耕。”

“誰幫你做到的,你一個人進不去西域公司的種子庫。”

“是,他,還有他,我給他們分了……”

“還有?”

有捏斷了一根手指。

“啊!沒有了,就是他們兩個,沒有彆人了。”

李敢轉頭:“掛在城門口!掛到死。誅三族!”

回過頭來,李敢抓起達木路:“你運氣好點,你還有用,先不用死。”

等李敢走後,現場的人攤到一片。

那兩個叛徒的家人全部被拉了出來,一個個脖子上掛上了繩子,另一頭拴在城牆上,然後一腳踹出城牆。

一個個根本沒有慘叫,直接死於無聲。

現場的人才知道,大漢雖然和善,但彆去招惹他們,如果惹了,他們的手段不比匈奴人來的和善。

匈奴人就像惡魔,但漢人有時候是神有時候是惡魔。

而人群中有些人心想,自己才不要在這個地方活下去,自己打工賺錢,等有了錢,立刻啟程去長安!

還有一些人想,怎麼還有傻逼覺得自己是樓蘭人,戶籍不是登記了麼,老子現在是漢人!

“老子現在是漢人,以後誰敢跟大漢作對,就是跟我作對,我第一個乾他,他媽的今天差點被那三個傻子搞死,以後誰試試看!”

“對!”

……

大漢南疆,南越國番禺城。

半年前安國少季來到這裡,和終軍一起,買了一些攤位,開始做生意。

生意越來越大。

運來了水泥,開始修建檔口。

廠房。

道路。

時至今日,大漢的檔口,已經不比番禺城小了。

甚至於,番禺城好多人,已經買了大漢檔口的房子,住了進去,而不是住在原來的番禺城。

從南越國邊疆邊城來到番禺的人看到大漢的檔口都驚呆了:“這就是番禺城嗎?不愧是王城!”

然後轉頭看向番禺城:“那邊的破爛區是什麼地方?”

安國少季每日三問。

“趙嬰齊還不造反?”

“他還忍得住?”

“南越國軍隊什麼動向?”

可惜,答案永遠是一樣的。

安國少季算過了,整個南越國,有三分之一的錢完全在自己手裡。

還有九分之五的錢的擁有者,隻用錢來購買大漢的產品,而不購買本地出產的物品了。

這導致,番禺隻剩下九分之一的錢能購買本地物品,整個通貨緊縮到恐怖!

本地除了糧食之外,其他東西價格全部跌爆了。

而糧食,是安國少季收購的重點。

海上一船一船的貨物運送了過來。

過來了一船瓷碗,又過來了一船玻璃瓶,又過來了一船魚,又過來了一船布料。

南越國的人,根本頂不住。

地球曆史上,隻有華夏頂住過商品傾銷。

專家說那叫小農經濟自給自足。

去問問英格蘭人,英格蘭人都聽懵逼了,你管自己叫做小農?你特麼的巨農經濟我實在是傾銷不了。

如今這個時代的大漢人口都不一定頂得住傾銷,南越國哪兒頂得住?

試想一下,選擇a,你要每天辛勤勞作,然後一年到頭,才能收獲養活一家五口的糧食,剩下的糧食賣出去,也就能購買一點點的商品。

如果要更多糧食,就必須開墾,但是開墾太累人了,自己一年到頭都開墾不了一點。

選擇b,去城裡給大漢使臣打工,就能得到錢,兩個月的工資就能購買養活一家五口的糧食。剩下十個月的工錢,可以買得到你想要的一切。

以前王上都沒有的東西,現在都有得賣。

甚至有給王宮送菜的老頭有鼻子有眼的說過,王上以前用的也是土陶碗,也就是圓一點,光滑一點,現在那種碗給狗狗都不用,狗都用上瓷碗了。

他們還不知道,自己用的所謂瓷碗,其實隻能算半瓷碗,算是比較精細的陶器,半成品瓷器。

準確的說是上了釉麵的陶器,和真正的瓷碗差了十萬八千裡。

大漢的瓷器廠,產一個真正的瓷器的精力,產這種陶瓷可以產一筐。

但,這不妨礙他們人知道現在的瓷碗吧以前的陶碗吊起來打。

城市周邊越來越多的人成了工人,而不是繼續務農。

在城中,聊天人必言大漢,必談漢使,沒人談南越國,沒人談王上。

這也是南越國一直以來的妥協自己造成的。

百姓說的沒錯啊,王上自己都認南越國是大漢的藩屬國,那大家難道不應該以漢人自居嗎?

我們本來就是漢地來的,現在又是大漢的一份子,說自己是漢人有什麼不對?

南越國人?我先是漢人然後才是南越國人啊!

百年前,五十萬南下的漢人,在現在起了關鍵作用。

強大的大漢,激發了他們的‘民族情節’雖然他們還不知道什麼是民族。

他們隻知道,自己是漢地來的血脈,漢是自己的驕傲,自己也可以說自己是漢人。

人家漢使都這麼說的,你個妖怪敢反對?

大量的還見過漢地時代南移的時代的人的老一輩,也是言必稱故土。

這種情況下,南越國的越族土人有了壓力。

上一任王上抬高他們的地位,有了地位後他們做過不少欺壓普通人的事情。

現在大部分人都站在了一起,自己被孤立出來了。

怎麼能不害怕?

加上呂嘉一家的覆滅,他們一盤散沙,更怕了。

趙嬰齊現在才知道自己逼走呂嘉是多大的錯誤。

自己現在兩頭不是人了。

自己既沒法跟漢人說:“我們現在自己立國了,我們不是漢人了。”

也沒法得到越族的完全的支持了。

隻有軍隊吃自己的飯,還在自己掌握之中。

但是,這飯,還能吃多久?

趙嬰齊也在想辦法,比如開采礦物,鑄幣。

但是,南越國開礦的速度那麼慢,鑄幣的成本就是幣值本身的七成以上了。

無論如何開足馬力,都鑄不過來。

幸好大漢的船帶來了一船一船的海魚,否則老是吃糧食,自己早就撐不住了……

想到這裡,趙嬰齊更氣了。

他們到底想要乾什麼?

大漢怎麼回事,他們把全國的產物全部送來了?怎麼貨物一船一船的不停?根本用不光的樣子?

“就算用不光,這麼運送物資,難道大漢本土的百姓不反對?”

趙嬰齊並沒有意識到,南越國有些產物,運送到大漢一船,銷售出去,就能換取十船物資南下。

畢竟物以稀為貴。

現在這個轉運過程中,並沒有運輸公司盈利,而是把所有盈利都放進了本錢裡麵,繼續利滾利,繼續發展規模。

所以安國少季操縱的錢隻會越來越多,一點都沒有變少的痕跡。

甚至在拿捏了幣值之後,安國少季已經在南越國全國範圍內到處收購各種資產了。

如果說沒有發生戰爭的話,甚至以後都不用發生戰爭了,直接給南越國整個買下來,都不廢什麼手腳。

甚至於,光是吃的糧食,南北轉運,都有的賺。

北方運過來的小麥,加工成麵食,非常適合工人食用,在這邊銷路也很廣大。

而這裡運來多少糧食,安國少季就收購多少糧食往北送。

稻米送去了會稽郡。

糧食誰吃了?還真不缺吃的。

整個揚州,大量的宗室在這邊搞各種廠子,生產鋼鐵,煤礦,種植漆樹,伐木往北運輸。

這些人都需要糧食。

與其把小麥運送到這裡給他們吃了,還不如送到南越國,賺的錢能送兩船糧食再回會稽郡了。

之所以沒那麼做,是因為安國少季在穩住糧價,繼續穩定的發展。

倘若安國少季需要,他甚至可以從北方運輸糧食下來,打垮整個南越國的糧食產業,然後讓南越國所有農田都種植彆的東西。

然後在本地不產糧食的第二年,百倍千倍萬倍糧價,直接生吞整個南越國,不隻是生吞這個國家,還可以生吞這個國度所有人。

但安國少季沒這麼做。

今天,又是一艘船來。

安國少季有點急:“武侯大人還是沒來?”

路博德擺頭:“沒有,繼續等。”

在霍海的策略中,南越國不能是打下來的,也不能是利用手段欺詐而來的。

霍海需要達成的效果是,南越國所有人都願意加入大漢,主動加入大漢。

因為這個地方,是曆史上的老大難區域,在交趾區域的人特彆容易腦生反骨。

如果隻是統治階層投了,不久之後反叛就來了。

所以,霍海需要這個地方所有階層所有人,全都真心實意的投了。

因為這是自己選的。

這種情況下如果再有人反,那就成了其他人的敵人了,就容易處理了。

可是,現在各方麵條件都已經很成熟了,霍海還是沒來。

安國少季:“繼續吧,繼續貿易。”

安國少季沒想到,這一貿易,就持續了半年。

……

大漢北疆。

北極侯葛三在跟劉徹彙報,被封侯之後,就再次出發了。

從千乘帶著船隊北上。

雖然海上很多地方沿岸結冰了,沒法上岸。

但這不妨礙葛三從海上尋找新大陸。

在最寒冷的冬天,葛三通過冰封區域的邊緣不斷探索,終於從海上直接來到了阿拉斯加。

來到阿拉斯加的葛三這才發現,這裡遠比北極圈的阿拉斯加靠南,幾乎數千裡地!

葛三這才知道,人家冰原人把這兒叫做阿拉斯加(大陸)是有原因的,這兒雖然不是大漢定義上的大陸,但至少是一個巨型半島,比朝鮮大得多。

而葛三,居然發現了那個適合做據點的地方。

葛三找到了橋頭堡的最好位置。

在嚴冬,都沒怎麼冰封,那還需要繼續選?

這個地方正是後世阿拉斯加最大城市安克雷奇的所在地。

這個地方,被葛三暫時命名為【停港】。

意思是船隊停留休整的地方。

在安克雷奇,船隊數百人一起出動,用了一個月修建出來了一個遠比普通據點大得多的據點。

這兒就算是被土著‘羽毛人’圍攻,短時間也不可能被攻下,如果一直有船來,這兒就不會陷落。

這個時候,葛三才繼續出動尋找真正的新大陸。

小心翼翼的尋找,一邊繪製海岸線。

花了一個月後,葛三憤怒的把玻璃牛肉罐頭給砸了個粉碎。

一個月後看到繪製出來的海岸線地圖,葛三才知道,自己兩個月前進入了一個非常深入半島腹地的海灣,超級大海灣。

自己一個月前如果直接往南走,早就繞出去了。

結果在這個彎裡麵來來回回探索了兩個月,實際上寸步未進。

唯一的成果,還就是一個月前建立停港,其他時間全給浪費了。

此時已經是三月了,感覺沒那麼冷了。

岸邊的冰也沒有那麼多了。

葛三立刻下令更靠近海岸,但是不要沿著海岸走,而是預估著同方向走,等看不到海岸了再往海岸找進。

這樣雖然冒險,但是大大的加速了探索速度。

三月,四月。

場景一直沒變。

葛三並不知道自己其實早就到了新大陸沿岸了,隻是這邊的寒冷遠超過大漢那邊,因為這兒的山脈走勢導致了他們冷空氣南下的比較厲害。

到了五月,葛三的船隊往正南方向走,偏離了船隊。

葛三他們也是第一次來這兒,第一次進行上萬公裡的航海,根本摸不清門道,他們不知道自己就在距離能看得見岸幾十公裡的地方瘋狂左找右找畫z字航線,但一直沒看到岸。

六月,整船人都哭了。

瘋狂的爆哭。

他們看到了海岸線。

海岸邊,是巨大的樹木。

那是跟三輔之地以北的神木一代一樣的恐怖巨樹,甚至比那兒的樹木還大!

比科學報上登報形容的蜀郡的超級參天巨木還要大!

這是一種,在大漢沒有的樹種,否則不可能長的這麼大!

這裡是新大陸!

是新大陸類似大漢齊魯之地緯度的區域!

找到新大陸了!

副手拉著葛三:“將軍!”

葛三接過望遠鏡,看向海岸上。

海岸方向,有一群頭上插著鳥毛的人。

他們在看這個方向。

因為船巨大無比,所以不需要多好的視力,羽毛人也能看到船隻。

而船上的人都用望遠鏡看著海岸方向。

雙方都以為對方看不見自己。

但隻有一方不知道對方在看自己。

葛三:“停船,靠岸。”

說到這裡,葛三反應了過來:“不對,派一條船北上,去橋頭堡停港,把消息送回大漢!”

“我們尋找航線雖然困難,但是回程,最多一個月就能到!”

“也就是說田將軍的決斷隻需要兩個月就能送過來,陛下的決斷三個月多就能送過來。”

“三個月內,我要拿到這兒土人種植的所有植物種子,否則就是我等無能!”

“是,侯爺!”

————

求月票!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