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遊戲競技 > 大漢有活爹 > 第一百八十七章 (大章)海權既霸權

第一百八十七章 (大章)海權既霸權(1 / 1)

推荐阅读:

八月,最後一個秋老虎來臨。

長安古運河碼頭,大量的碼頭工人正在這裡勞作。

這些人中大部分多是偏向於乾瘦類型的,也有不少比較壯碩的漢子。

剛剛卸完一船貨,幾個人坐在旁邊的箱子上休息。

這個時節,普通長安人已經開始穿上今年新買的棉服冬衣了。

而碼頭工人們,還穿的是棉麻短袖。

棉服冬衣也分兩種,一種是方便做事的,緊袖口,長褲,長擺是用來遮風的。

而還有一種,袖口裡麵能塞進去一頭豬,當然了,這更像是禮服,是去大場合的禮服。

而短衣服就比較有意思了。

本來短衣服基本上都是做成了衫,和長衣一樣,也是要用腰帶紮起來的。

但是今年,長安流行起了一件衣服直接從頭頂套進去。

叫做t恤。

和拚音裡麵的t字長得像。

去年,長安棉紡織工業的秋冬發布會是圓滿舉行了。

今年雖然霍海沒有參與,但是這棉紡織工業的盛會還是繼續了下來。

其中,搞棉紡織工業的十來家大廠,和很多長安的私人裁縫,都參加了盛會。

其實大家設計大差不差,而霍氏商行旗下的,由鄭泥負責的成衣廠,就拿出了最新的設計。

t字長袖和短袖的無扣無擺短上衣就是其中的亮點。

當然了,和這些一起發布的還有,棉服,防水作業型羽絨服,拉鏈服,紐扣牛仔衣。

這些東西的發布,那都是直接震撼了全場。

首先,t恤就是專門給工人設計的。

沒有腰帶勒著,不會不舒服,而且材料有棉有麻也有棉麻混紡,穿起來節約時間,而且方便勞動。

要知道,很多工廠裡的設備,如果衣角卷進去,是會死人的。

這兩年來,長安這種情況可不少!

現在t恤的發布,自然是震撼。

除了t恤,就是紐扣牛仔衣。

實際上牛仔衣也是工作服,算是一種勞動布做成的夾克衣。這種衣服,適合短時間烈度高,但頻率小的工作。

而紐這種東西,是官員們得到印信的模樣,被做成了扣子,可以直接把衣服扣起來。

這種設計,既方便,又好看,又是最先進的技術,同時還能和大漢官場扯上點關係,一經發布,直接就破圈了。

目前往金礦走的,往北去草原的,還有船上勞作的,都喜歡這種衣服。

不過對於碼頭工人們來說,牛仔衣太限製抬手臂了,所以還是流行t恤。

而且他們勞動比較多,發熱厲害,彆人都穿毛衣了,他們還是短袖呢,甚至都沒穿長袖。

碼頭上幾個工人的衣服,一看就是軍功章頗多,是老牌工人了。

幾個人一邊休息,一邊吃花卷饅頭油發麥麵包補充能量。

吃花卷的工人拍了拍牛仔褲的褲腿:“我聽人說往事商行那邊,月薪要比碼頭上高一點,招八個人,你們想不想去啊?”

吃饅頭的工人一邊吃一邊擺頭:“不去,碼頭這邊活兒丟了可就再難找得到了。”

如今長安的人,除了做生意的,絕大部分都是工人。

而且大部分是重體力勞動,比如修橋修路修房子的建築行業。

碼頭工人雖然也是重體力勞動,但比修房子那邊還要稍微好點,畢竟一波一波的,有個休息。

吃油麵包的人:“我說老三你一天這麼節約乾嘛,一個月兩千多大錢呢,你天天吃饅頭,最多吃點家裡帶的油醃菜,吃一口都有油哈味兒,都哈喉嚨的了。”

說著他拍了拍自己的肌肉:“還是得吃點肉,把肌肉長起來了,才沒那麼難受。”

吃饅頭的老三夾起一口油醃菜,一邊:“屁,這肌肉一養起來,體重就大了,你沒看科學報上說麼,如果體重大了,那就算躺著不動,消耗的熱量都比彆人高得多,那就要長期吃肉保蛋白質,還得吃油補充熱量才行。這一來二去,一個月要比我多花好幾百大錢呢。”

工人們有了兩年的經驗後,很容易就自然而然精通了一些營養學的道理。

比如,其實力量耐力,不一定是肌肉裡來的,而是筋骨裡來的。

當然這個筋骨,不是指醫生說那個筋骨,而是指肌肉表麵有一層筋膜。

把筋膜給練出來後,也能發揮肌肉一樣的力量。

隻是一個顯得壯碩一個顯得乾瘦。

壯碩的人,可能隻能最多扛起一百五十公斤走不了幾步,但扛著一百公斤就能隨便乾。

而精瘦的人,可能最多隻能抗一百二十公斤,卻也能咬著牙抗一百公斤乾一天。

要吃這個苦多存錢,還是吃好點,讓自己輕鬆點,那就要看個人的選擇了。

吃油麵包的工人:“多花錢怎麼了,一個月賺三千大錢,全家人一個月吃個百不吃嗎?”

老三嚼了一口饅頭:“俺不吃,俺按揭買了一套小房子,雖然院子一共才不到一畝,但每個月還兩千,也得還兩年半才能還完,等貸款還完了,輕鬆了,再享受也不遲。”

吃花卷的工人把自己第二個花卷撕開成兩半,一半遞給老三:“你個哈子,你楞個吃都扛得住哇?”

“你龜兒把自己累死了,把錢留給你婆娘新丈夫花?”

老三憨笑:“哪有錢能省下喲。”

有沒有錢能不能剩下大家還不知道嗎,就他吃的最差。

吃完油麵包,年紀大點的工人,站起來伸懶腰,然後整個人就僵住了。

眼前的城市怎麼動起來了?

眼前,一棟高大的樓,在往右邊平移。

他瞪大了眼睛就這麼呆立著。

旁邊幾人看到他的模樣,轉頭看向河上。

幾個人直接都傻了。

一艘六十米長的船,幾乎占據了小半個河道,它甲板上的樓,有陸地上四五樓那麼高。

上麵還豎著兩個巨大的黑漆漆的管子,正在冒著白氣。

“嗚~”

把嘴巴裡最後一點油麵包吞了下去,盯著大船的工人才驚呼:“我滴個乖乖,這是個什麼東西!!!!”

“誰家的樓掉河裡了?!”

“那是船,神特麼樓掉河裡了!”

“這是船?”他指著旁邊自己剛剛卸貨那條船:“那那是什麼?船下的崽兒?”

吃饅頭的老三也是傻了:“這……這要是拉一船貨,累死我們哥幾個,也卸不完啊!”

還真讓他說對了。

這船巨大無比,雖然載貨比例不高,但也能載貨四百噸。

四百噸,就是四十萬公斤,八十萬斤。

他們幾個卸貨,一般容易背的東西一百斤一包的,如果隻能抬,那一般過百斤就費勁了。

這八十萬斤,得兩個人上下八千趟。

累死他們幾個的確都卸不完。

“謔喲!這條船不會直接給古運河大橋撞塌了吧?”

另外一個工人比了一下:“我感覺它能從橋下鑽過去呢。”

大橋的高度,自然是專門設計過的,當初就留下了五百噸級彆的船隻路過的空間。

不過,以後大量的蒸汽船還真不會去那邊。

這船要在古運河霸水的位置往霸水中去,然後在霸水新修的碼頭卸貨,進入漕渠,然後裝上貨物從漕渠反方向離開。

當然,也有可能是漕渠進,從古運河出。

儘量避免調頭。

如果是誰家私人的船,沒有兩邊碼頭可以一起調配,那就隻有在漕渠儘頭去排隊調頭了。

反正一開始就要把規矩定好,免得影響彆人通行。

隻有少部分要送入長安腹地的貨物,貴重貨物,才能去真正的古運河橋邊的碼頭停靠。

不過今天,這條巨無霸正在往前繼續前進。

一路上,運河上的工人們,挖沙的工人,住在運河兩旁的百姓,都是聞風而動,前來圍觀。

“我滴個乖乖,這比皇宮的樓闕還大!”

“沒那麼大好吧,都是比出來的,河裡其他船太小,顯得它巨大無比!”

這是什麼東西,這是哪兒來的?

很多人都帶著這樣的疑問。

要不是古運河兩側有太多積沙開礦區,這些人能一路橫移著一直去圍觀。

而真正的古運河碼頭,劉徹翹首以盼。

劉據比劉徹還激動:“姐夫,真有那麼大的船,真有那麼大的輪子?!”

霍海點頭。

這是第一艘鋼骨船,但還是初代外露的輪子,就在船的兩側,劃水推動船前進。

雖然兒寬他們那邊已經在搞螺旋槳結構了,但頭一批船還是外置輪比較靠譜。

準確的說,兒寬他們此時已經在船上了。

他們也是故意跟隨船彎彎繞繞,去了好多地方繞路,才能從懷朔開船到長安。

要知道這點路,坐火車是兩天。

走公路是半個月,走水路按道理應該是最快的,結果拖得最久。

這一段黃河是不通航的,斷了好幾個地方,每一個斷開的地方,都要進入河東的水係各種繞。

這一路繞下來,繞到現在都八月底了,才到長安。

但也是這一路,讓兒寬積累了不少經驗,他們在這邊跟劉徹報告後,就要去千乘,造海船廠研究海船了。

衛長公主點了點劉據的後腦勺:“怎麼就叫上姐夫了?”

劉據:“早晚的事兒!姐夫能不能送我一條輪船啊!”

霍海:“初航結束後要現場檢查各種部件的損耗,還有檢查船底什麼的,等檢查完記錄完數據,就送給你了。”

其實真沒什麼數據好記錄的,它什麼樣,霍海一清二楚。

而且前世發明輪船還有渡海輪船的那幾位,也都是野路子,突出一個莽。

不過,本著嚴謹的態度去研究這是好事兒。

此時,人群中有人高喊:“來了!”

霍海轉頭一看,落下閎。

霍海才不上當轉頭去看呢。

落下閎看得見的東西,彆的人看個鬼看。

他還能站在地上看環形山呢。

果不其然,其他人伸長了脖子看了半天,什麼都沒看到。

董仲舒用手肘撞了撞東方朔的大胯:“哎,都說站得高看得遠,你看見沒有?”

東方朔擺頭:“沒看見。”

董仲舒歎氣,高也不管用啊。

說著掏出了望遠鏡懟在眼前:“還得靠科技。”

科技高,才是真的高,高科技,才看得遠。

另外一邊,曹襄,劉勝和幾個長安富商站在一起。

曹襄本來是在進行分化工作的。

等分化工作上道了,夠功勳了,他就脫手了。

衛青還在那邊看著,而曹襄也就回長安了。

美其名曰送俘虜,當初俘虜的匈奴貴族,都是他給送回來的。

兩人伸長了脖子看著古河道另一頭。

這筆直超直溜的河道按理來說能看出去很遠,但是現在秋老虎,它水麵有點起霧。

曹襄一邊看一邊激動:“我倒要看看這四百噸的輪船能不能從咱們汾河過。”

如今他們也開始不稱呼汾水為汾水了,而習慣了新學的汾河的叫法。

劉勝:“四百噸的過不了,咱就買一百噸的,反正一定要買,你是真不知道,我已經得到消息了,那輪船是燒煤的,運貨成本比火車還低,把咱們那些船吊起來打,以前運畜生到長安怕死了,現在運活的過來都行!”

曹襄翻白眼:“屁!我從懷朔回來時,看到過百噸輪船的好吧,百噸輪船咱們那兒肯定能過,就是四百噸的不知道能不能過,咱們那兒水再怎麼少,百噸輪船都很隨過好吧。”

“這碗飯,咱們子孫後代吃一萬年!”

劉勝:“萬一未來科技發展,河有了彆的用處,不能過船呢?”

曹襄一副鄙夷的表情:“中山王,你這腦洞不要開太大。”

劉勝還真沒說錯,要是等電氣時代一來,那就有的說了。

此時,已經看得見船的落下閎正在跟霍海說話:“兒寬他們給船上按了一些東西,跟我們走的時候看到的不一樣。”

霍海:“什麼東西?”

落下閎嘀咕:“像是發脹的羊,又像是大肥豬,就掛在船舷兩側。”

霍海明白了,掛的是羊皮吧。

“那是充氣的羊皮,估計是防止落水用的,落水後人浮不起來,抓著充氣的羊皮就好了。”

落下閎恍然大悟:“原來如此,我怎麼沒想到,我還說這羊不會是腐臭了要爆炸了呢,他們居然把要炸氣的羊掛在船上。”

霍海瞥了落下閎一眼,這家夥肯定是在什麼地方看見過屍體爆炸。

不過隻有大型動物才會這樣。

劉徹回頭看了看兩人。

這兩個狗東西,儘在這兒吊胃口。

看得遠了不起啊?

劉徹往旁邊看,看到董仲舒正在用望遠鏡觀察:“董仲舒!”

董仲舒回過頭來,看到劉徹跟自己招手。

董仲舒以為劉徹找他有什麼事兒,就走了過來,然後望遠鏡就被征用了。

董仲舒看著劉徹用望遠鏡看船,尬笑:“陛下,要不這望遠鏡賣給您?”

劉徹:“我用用怎麼了,對了,你不在家研究儒學跑這兒來乾嘛?”

董仲舒能說他是來研究流體的嗎?不能。

“看熱鬨。”

劉徹拿下望遠鏡,他已經看到了輪船什麼樣了,反而對董仲舒來這裡感興趣。

“再這麼下去,你可就輸了,還記得當初的約定嗎?”

董仲舒很多年以前跟劉徹打過賭。

賭劉徹拿不出另外一套理論來代替他儒家的理論。

如果他贏了,那未來的皇帝就都要被儒家思想轄製。

如果有這套理論出現,那董仲舒就要和新來的理論鬥法。

但是現在新理論已經出現了,董仲舒卻沒有動作。

其實劉徹就是在挑事兒,未來的事情他和霍海已經敲定了,他就是想要戲弄一下董仲舒。

董仲舒擺了擺頭:“新體係還在編……寫。”

董仲舒知道沒有天命之後,並沒有放棄天人感應。

他反而膽子更大了。

就好像一個寫鬼故事的人,不會因為確定世上沒有鬼後失望,反而,寫的會更大膽了。

劉徹並不知道,董仲舒新的這套理論可不和科學衝突,他在寫其他東西。

終於,人群中有人激動:“船來了!”

大家都在這兒待著已經很久了,所以大部分人都在互相討論,根本沒有在看河道。

現在有人發現,一喊,所有人都轉頭看了過去。

霍海有點恍惚。

以前看過有些電影,說船到紐約誰看到自由女神像,誰就是最幸運的,會高喊。

未來不會坐船來的人,誰看到碼頭鐘樓,誰就最幸運吧?

霍海回頭看了一眼,碼頭往真正的地麵走,還要爬很多層階梯,最上方,有一棟正在修建的鐘樓。

這個鐘樓的齒輪運轉邏輯和前世的機芯是不是一樣的霍海不知道,反正指針轉動是一樣的就行。

“嗚!”

汽笛響了起來。

就像蒸汽火車一樣。

霍海知道,蒸汽輪船上那一套東西,比火車上那一套更巨大更誇張。

那麼遙遠的船,看起來隻有一個點,大家還沒什麼感覺。

等慢慢的靠近了,大家才知道那玩意兒有多大。

此時,蒸汽輪船上也遇到了一些麻煩。

兒寬:“搞什麼!減速!”

不是不能太快,也不是非要減速才能過去。

而是因為明輪旋轉帶起的浪,瘋狂往兩岸湧去。

運河上,那些米長的人力船,直接就被一個大浪掀翻了!

必須要減速,否則一會兒這玩意兒過去後,整個河道都被清空了。

而等在碼頭的人,眼看著船減速了,有點失望。

這麼大的家夥,為什麼不像火車那樣洶湧而來啊。

那多帥氣啊!

嗚嗚嗚的轟隆隆的滾過來的衝過來撞過來的感覺,多厲害啊!

不是初航表演麼,怎麼拉了?

然而,等船越來越近,有些人才感覺到害怕。

“我去!這東西這麼大?他不會打個方向,直接從水裡麵躥出來吧,那不得壓死千兒八百個?”

“你放心好了,就算你的命不值錢,陛下和霍大人他們站在最前麵呢。”

“但是看到這麼大個東西,真的害怕啊。”

人是有巨物恐懼症的。

其實巨物恐懼症的來源可能和傾斜度太大的山崖有關係。

古人類會敏感的感覺到崖壁的危險,不敢靠近崖壁太近,避免被塌方一類的事故波及。

久了之後這種感知就藏在基因裡了。

打遠看看到巨大的東西還好,隻感覺雄偉,要是近距離,就會害怕。

距離越近,恐懼越厲害。

船上,兒寬看到劉徹和霍海後,急忙拉響汽笛,以示敬意。

而現場的人卻怕起來了:“他在加速?”

旁邊理智的人:“看輪子轉的越來越慢了,怎麼可能在加速,分明是在減速。”

“減速?你看看那浪!這是減速嗎?!”

此時,對岸依舊有小船停靠,距離岸邊一兩米,直接被推的撞向了岸。

這才是真正的洶湧而來啊!

怎麼這麼大的動靜。

隻有劉據,緊緊地盯著輪船上那對明輪。

巨大的輪子在船腰的地方旋轉。

機械之美,輪子的轉動,如此迷人。

劉據興奮極了:“姐姐,姐姐,姐夫把這船送給我了!”

衛長公主早就看過這船了,也沒啥好激動的:“對啊,以後它就是你的了。”

劉徹看著第一艘鋼骨蒸汽船距離如此之近也是感歎厲害。

一邊思考,這麼大的船,還不算大,還要去海上,製造更大的船?甚至遠比這個大的船?

這麼大才四百噸,那萬噸巨輪是什麼東西?

其實這明輪船比較窄,的確他有一對明輪,導致船最寬的地方變寬了,但實際上整體是修長的。

所以才隻能載重四百,它稍微寬一些,都能到八百一千。

隻要把明輪改成螺旋槳,彆的東西都不變,船身寬一倍,直接就是一千噸了。

所以劉徹心中的推演,其實比現實大得多。

岸邊,羅烈已經準備好了,帶著人,馬上要上船檢查,因為隻有他們上了船檢查了劉徹才能上船。

不過這一上船就不好走回頭路了,這兒不能掉頭,要掉頭起碼要去灃河水利入口那個位置掉頭。

大家都在驚歎,隻有劉勝和曹襄已經擠過來了:“霍海!”

“武侯!”

曹襄過來:“霍老弟,這船載重四百噸?”

霍海:“這艘沒有,最多二百多噸。”

曹襄失望了。

啊?和得到的消息不一樣啊。

霍海繼續:“不過船上麵不安裝這船樓,而是用來裝貨,直接用帆布篷布蓋著防水,四百噸隨便拉。”

“當然了,為了安全,最多建議裝四百噸,再多就不行了。”

曹襄和劉勝對視一眼,劉勝:“我們定了,定它二十艘試試水,十五艘運貨,五艘有樓船的運人!”

平陽縣運輸公司那邊生意好著呢,而且,運力上限,就是他們生意的上限,貨本身根本運不完。

他們所在的黃河以東以北區域,聚集著登記在冊的人口,就有一千四百來萬,加上隱藏人口,還有北方即將納入管轄的區域那些人口,總計超過三千五百萬人口。

這麼多人口,產物,各種各樣的東西,都要往長安運輸。

可以說是有多大的船,就有多少貨。

而且,船速度越快,能運輸的貨物越多。

不說彆的,光是那邊的水果摘了運到長安,賣出去都和本地賣是兩個價。

他們購買輪船,根本沒有任何意外。

除了他們,其他水路通的地方建設了運輸公司的貴族,也都是蠢蠢欲動。

霍海笑了。

其實明輪船造價不高,但他們要買,那價格就不一般了。

這海船製造的本錢不就有了麼?

霍海:“具體的事兒,問船廠的總經理,我不過問。”

霍海微微一笑,小聲:“你們的訂單的話,我排在前麵先給排產。”

曹襄嘿嘿一笑:“夠意思霍老弟!”

劉勝哈哈大笑:“可以可以,過幾天請你喝酒,看舞女跳舞……”

話還沒說完呢,衛長公主就靠過來,瞪著劉勝。

劉勝:“看我五律詩句寫的出挑不……”

衛長公主:“皇叔,你們在聊什麼呢?”

劉勝:“啊,在聊詩句什麼的五律詩。”

衛長公主:“哦,哪一首啊?”

劉勝:“就是,就是……”

曹襄記憶力好,馬上補充:“就是那首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啊~”

劉勝:“對對對,非我意非我意,大侄女這首詩你聽過吧,咱侄女婿寫詩寫的太厲害了,亙古以來,誰人能比啊?”

等劉勝溜了,衛長公主才:“你想去看跳舞不?”

霍海:“你叔老淫棍了,我隻想在他那兒賺錢。”

衛長公主低聲:“我跳給你看。”

霍海:“好啊好啊!”

此時,船已經靠岸,人群中所有人都是驚訝之色。

這玩意兒實在是太大了。

羽林衛在羅烈的帶領下上船去檢查,劉徹也是終於觀察完了蒸汽輪船的全貌,回頭看霍海:“霍海。”

霍海牽著衛長公主上前。

劉徹:“這船堅炮利,這船是鋼鐵骨架,可算船堅?”

霍海:“這還說不上,未來這些木頭表麵要蒙上鐵皮,才勉強算是船堅,等未來做出純鐵甲艦,才算真正的船堅。”

劉徹想了一下,這要是裹滿鐵皮……

“那載貨量可就爆降了。”

霍海:“陛下,看到剛剛這船減速後,明輪帶起的浪沒有?”

劉徹點頭。

霍海:“海上,無風自起的浪,都比那個浪大一倍以上。狂風暴雨時,浪濤高達十多米隻是尋常小浪,甚至會有數十米的大浪。”

“我指的是高度。”

“那種大浪橫亙千裡,躲無可躲,艦船隻有勇往直前,穿過浪峰,才能度過浪濤的考驗,一旦斜靠或者橫切,瞬間就會被推翻,卷入海底。”

“人一旦被卷起的浪拍中,當場就會暈厥,在顛簸的海上,也就死了。”

“隻有最堅固的船,船尾還在浪上,船頭已經懸空,落下卻不會有絲毫變化,才能度過那麼大的浪濤。”

劉徹聽完描述,沉聲:“發展巨艦吧。”

霍海:“不過這種大小的船,沿著海岸近海走,也是能航行很遠的,但是我們需要更強大的船,才能保住人才的性命。”

“我們現在不缺造船的錢,缺的是造船的人才,還有會航海的人才。”

劉徹深以為然:“船堅見識過了,炮利呢?”

霍海指著眼前的輪船:“陛下,倘若這船沒有這明輪,而是水下螺旋槳前進,這船的側麵,每隔三米放置一門炮,而每一炮都比陛下您見過的張道立他們弄出來的那個炮打的遠五倍以上,炮彈落地後還會跟炸藥包一樣爆炸……”

劉徹聽的是冷汗直流!

那豈不是可以炮轟到長安城本城了??!!!

就算打不進長安城,應該也夠轟到太廟了。

這麼個玩意兒從河道突然出現,然後轟轟轟的打!

誰能擋得住?

去阻止?

彆說轟你一炮了,就是撞過來,就給你撞成渣渣了。

劉徹仔細一想:“江河還好,我們這兒最多也就能進來這種船了,未來船多了,外來的船想進來都不可能。可是海上……”

海邊的城池,那可就什麼都防不住了,隻能挨打了!

而且,船跑的多快啊,他到了一座城池邊,這個沿海國家調集全國兵力去守護這座城池,結果人剛到,船就呼啦跑去下一座城池了,那豈不是打無人空城?

如果不集中兵力,那沿海的城市就隻能各自為戰各自挨打。

如果是大國還好,還扛得住,小國呢?不直接就滅國了?

豈有終日惶惶的日子過得下去的?

劉徹光是腦子裡想一下,就把大清以及後世那些殖民地的命運給想明白了。

他又想起了埃及。

如果這樣三艘艦船,來到埃及的孟菲斯,到了亞曆山大島,他們投不投?

不投?等著餓死吧!

劉徹深吸一口氣:“船堅炮利的確厲害,如果放任敵人巨艦來了我大漢,豈不是沿海所在城池都要被挨打?再多的兵力防備都沒用,船多快啊!所以蒸汽輪船隻能掌握在大漢手中,不能讓任何人染指。”

“傳朕命令,任何私人不得私藏大炮,所有輪船必須擁有獨立的編號和名字隨時可以查驗,四海之中,任何不服大漢的巨型船隻,直接視為敵人。”

海上,和陸地就不是一回事了。

陸地上,敵人一直都在那兒,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大家都一樣。

但是海上,如果敵人放過來,那自己就是純挨打,躲都沒法躲。

而論運輸,水運把陸運吊起來打。既然如此,那如果被人巨艦圍著,運輸量不要了?那豈不是發展完全受挫?

所以,在陸地上實行王道,在海上,隻能施行霸道!

你不霸道,彆人對你霸道。

霍海愣了一下又看向了劉徹。

劉徹光是聽,就領悟了海權的由來?

領悟了海權既霸權?

此時,羅烈已經急匆匆的下船了:“陛下,已經……準備好了,可以登船了。”

劉徹想了一下,開口:“劉勝,曹襄,劉光,劉……跟朕登船,看看咱們大漢今年最高科技的產物!蒸汽輪船。”

————

求月票!!投票參加抽獎活動呀!1207晚七點半抽獎!獎品多多喲!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