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成文接受采訪時說,張碩的研究足以提名國際數學三大獎,到了媒體的報道中就變成了張碩的研究能夠獲得國際數學三大獎。
媒體的報道就是這樣的,略微的誇張還是手下留情了,否則可能會直接確定獲得菲爾茲。
報道引起了輿論熱議。
好多人在討論數學三大獎,並分析張碩可能獲得哪個獎項。
“國際數學三大獎,阿爾貝、沃爾夫以及菲爾茲,是都能獲得,還是獲得其中的一個?”
“菲爾茲是最有名氣的,邱成文獲得過菲爾茲和沃爾夫,阿爾貝不了解,沃爾夫可能也有機會吧……”
“具體是哪個獎項?”
“邱院士隻是說能獲得,不是馬上獲得吧?報道也沒說清楚……”
在專業學者眼裡,相關的討論是有些可笑了。
即便邱成文的判斷是對的,張碩有機會獲得的隻有被稱為‘諾貝爾數學獎’的菲爾茲。
阿爾貝獎是2003年才開始頒發的,獎項建立以來就有著重大的影響,但一般是作為個人終身成就來頒發。
阿爾貝獎並沒有規定獲獎者的年齡,但從2003年開始,獲獎者的年齡都60歲以上,甚至是70歲、80歲以上。
其中最年輕的獲得者是完成費馬猜想證明的安德魯-懷爾斯,他獲獎的年齡是63歲。
63歲,已經是最年輕的得主。
張碩才剛25歲,顯然短期內是不可能獲獎的。
沃爾夫數學獎,同樣沒有規定獲獎者的年紀,但一般是頒發給40歲以上的數學家。
實際上,沃爾夫數學獎的設立之初,就是因為菲爾茲獎授予40歲以下的年輕數學家,年齡較大的數學家沒有獲獎的可能,沃爾夫家族就捐獻了一千萬美元成立了了沃爾夫基金會。
以張碩的年紀來說,有可能拿到的隻有菲爾茲。
邱成文收到了譚友銘的信息後,也意識到有點兒不對勁,他看了一下網上的輿論,就知道媒體添油加醋的報道了。
這種事情是很正常的,他仔細想想也沒什麼問題。
他說的是‘足以提名’,被曲解為‘足以獲得’,勉強也是可以的。
提名,其實是‘排隊’的意思。
菲爾茲,是對於各領域數學貢獻的獎勵,貢獻可以是一個大成果,也可以是持續性的工作,也就是好幾個重要成果放在一起。
前者比較重要。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獲獎者是安德魯-懷爾斯,他的年齡已經超過了菲爾茲的40歲年齡限,但因為完成費馬猜想的突出貢獻,菲爾茲評獎委員會還是頒發給他一枚銀獎。
後者,就需要排隊了。
國際學術獎項也是需要排隊的,不管是諾貝爾還是菲爾茲,都有很多人持續獲得獎項候選人提名。
這些就是‘排隊’的人。
有排隊,當然也會有插隊,突如其來的大成果就可以插隊,直接獲得下一屆的獎項。
在邱成文看來,張碩的‘S方程計算模擬’的研究,還夠不上能插隊獲獎的程度。
但是,疊加‘二階PDE通用算法’的研究,也足以獲得‘排隊’資格。
媒體報道張碩的研究足以獲獎也沒什麼問題,隻不過是需要排隊而已,具體排多少時間就不知道了。
“譚友銘應該也清楚這些……”
“隻是,他為什麼要特彆說我‘點評太早’了?”
邱成文思考著甚至有些睡不著了,心裡也感覺很鬱悶,“以後不和這個姓譚的說話了!”
“有話不說清楚!”
“做的什麼事?這不是讓人難受嗎?”
譚友銘真是好心提醒。
張碩可不是隻有一篇論文,相關的研究有三篇啊!
三篇,一篇是計算模擬,還有兩篇是S方程的分析轉化方法。
另外兩篇論文也已經通過同行評審,審稿人還都是兩位赫赫有名的菲爾茲得主——
一個是意大利數學家阿萊西奧-菲加利。
另一個是著名的英國數學家馬丁-海爾。
阿萊西奧-菲加利和馬丁-海爾,都是非線性偏微分方程領域著名的天才、最頂尖的學者。
全世界範圍內,想在偏微分方程領域找比他們名氣更大、成就更高的學者都是很不容易的。
《數學新進展》找他們兩人做同行評審,也絕對是下了一番功夫,自然也說明了對於研究的重視。
評審已經通過,並確定下一期就會發表,說明兩位菲爾茲得主對於研究都持有肯定態度。
同時,也說明研究一定很重大。
現在隻是發表了一篇論文,邱成文就說能獲得菲爾茲獎,剩下兩篇都發表出來,到時候,怎麼說?
是不是到了,菲爾茲不頒發給張碩就有內幕的程度?
話,不能說的太滿。
菲爾茲的評選真的很難說,即便是達到了評獎的程度,臨近的一屆不一定能選上。
另外,計算數學是屬於應用數學的範疇。
研究成果也許夠得上菲爾茲,但曆屆菲爾茲獲獎人來看,應用數學方向獲獎人還是相對比較少的。
總之,是否能評上獎是不確定的。
譚友銘思考著搖了搖頭,拋開邱成文的事情不說,隻是一口氣三篇四大刊論文,隻是S方程數值模擬的研究,就足以讓人驚訝了。
那可是S方程的數值模擬,研究的應用意義太大了。
之前媒體輿論上爭議張碩是否是國內計算數學第一人,等剩餘兩篇論文發布出來,大概就不會有爭議了吧?
誰能有勇氣站出來和完成S方程數值模擬的學者,去爭計算數學第一人的位置!
文無第一,是因為差距不大。
差距太大了,第一名真就會無可爭議!
……
首都,航天二院總部。
在論文發布之前,航天二院就已經知道了張碩的研究,許軍三人帶回的手稿從科技工業局轉了一圈,就到了航天二院的專家手中。
航天二院找了好多相關專家對於手稿內容進行了分析,也驚歎於張碩的研究進展。
手稿,並不是全部的論文,所以他們無法判斷研究正確與否。
《美國數學會雜誌》發布了新一期內容後,他們也根本不需要再判斷了,內部則開始商議起來。
S方程直接用於飛機、火箭的氣動力模擬,氣動力模擬直接關係到飛機、火箭的設計以及安全保證。
這是非常重要的。
大型運載火箭總設計周永昌主持召開了內部會議,他說道,“我們需要升級電子模擬係統,但非線性偏微分方程數值計算一直是個大問題。”
“我們和蘇東大學科技工程研究所的合作項目,隻能解決一部分偏微分方程計算問題,S方程這種複雜非線性方程的數值計算,一直都存在很大偏差。”
“蘇東大學張碩教授是這個領域的頂級專家,他的最新研究已經解決了S方程數值模擬的問題。”
“我認為應該和他進行合作……”
周永昌說明了自己的想法,他是希望能和張碩進行合作,來完善氣動力模擬係統以及電子模擬係統。
杜斌則有些不看好,他開口道,“這個很難吧?我們之前想找張碩教授進行PDE算法的研究,就被拒絕了。”
“我了解張碩教授,他隻喜歡做創新性的研究,對於純算法的研究不感興趣。”
有個專家皺眉道,“那怎麼辦?這種級彆的算法項目,總歸不能交給其他團隊機構吧?”
“或者,我們可以自己做?”
杜斌思考著說道,“張碩教授不會同意一起做項目,但找他要更詳細的研究資料,他應該不會拒絕。”
“隻對照資料進行研究?不懂的內容還是不懂啊?”
“我看了論文,有很多內容,理解上可能也會有偏差。”
“是啊,算法研究還是要嚴謹一些,理解有偏差,做出來的算法可能偏差就會很大了。”
“我們需要更精確的算法……”
一大堆人討論起來。
杜斌想了想說了個提議,“或者,我們可以邀請張碩教授來開個講座?”
“我們找張碩教授要到研究資料,先自己研究一下,有什麼問題、難點,等講座的時候,再專門去問,這樣應該可以了吧?”
其他人又討論起來,都覺得杜斌的提議是可行的。
有個專家則是疑惑問道,“讓他來講座是沒問題,但讓他來、他就來嗎?他又不是二院的研究員,我聽說他加入了高能所的cp組,工作也是很忙的。”
“要是以二院或者科技工業局的名義讓他來,有點不太好吧?”
以二院或者科技工業局的名義讓張碩來講座,就有點道德綁架的意思了,任何人都會很反感。
周永昌仔細想了一下,開口道,“這樣!”
“我們出講座費,六十萬,應該差不多了吧?”
他解釋道,“上次在火箭發射基地,張碩教授幫我們解決了火箭試射的poo問題,本來是要給他一筆獎金的,結果沒給出去。”
“現在以講座的名義,把50萬再發給他,然後再加上正常的講座費,十萬,也行吧?”
其他人討論著都覺得可行。
這是一舉兩得!
一方麵是把上次沒給出去的獎金給出去。
他們可不覺得把獎金留下來有什麼好處,其他的學者幫二院解決了大問題,發獎金是理所當然的。
如果連發獎金都舍不得,以後再碰到問題,其他學者也不會真心來幫忙,畢竟不是自己的研究。
十萬講座費相對有點高,相對於S方程數值模擬,就根本算不上什麼了。
張碩來做個講座,能解決很多的問題,帶來的收益遠遠大於支出。
……
蘇東大學。
副校長張秋生也知道張碩發了三篇論文,剩餘兩篇通過了評審,《數學新進展》下一期就要發表出來。
這個消息讓他陷入了苦惱,或者說讓蘇東大學的管理層陷入苦惱。
張碩的表現太優秀,優秀到他們非常害怕失去人才。
怎麼才能留住人才呢?
張秋生苦思冥想了一個晚上,還和幾個行政主任、教授聊了聊,終於想出了一個好辦法。
他立刻就找到了譚友銘,並一起去了張碩的辦公室。
張碩正在辦公室裡寫資料、繪圖,他正在為CP組新實驗方向做準備,見到張秋生和譚友銘聯袂而來,也停下來問道,“這是……?”
“張碩教授!”
張秋生滿臉笑容的說道,“是這樣,學校考慮了一下你的情況,決定聘任你為‘特聘’教授。”
張碩立刻搖頭,“我暫時沒有時間擔任教職。”
教職,可是要負責本科生課程的,隻要開了一門課,每個星期就要抽出很多時間從事教學工作。
張秋生搖頭道,“所以我說‘特聘教授’,特聘教授和教授不同,並沒有課程時長規定。”
“這麼說吧……”
“擔任特聘教授以後,每個學期開一、兩次講座就足夠了。”
他詳細解釋起來。
特聘教授是特殊聘任,首先是一種榮譽,專門給特殊學術貢獻或具有學術專長的學者。
特聘教授也不是終身製,一般簽訂一到五年的合約。
這種形式的合約,好多都是給國外學者準備的,比如一些著名的數學家,會擔任某某大學的特聘教授,但實際上,每年能來兩次就不錯了。
張碩本來就是數學院的研究員,也可以稱作是教授,蘇東大學給張碩簽訂特聘教授的合約,幾乎等於是送雙聘薪資待遇。
張碩明白過來,也沒有了拒絕的理由,擔任教職太麻煩,需要很多時間去準備課程、給學生上課,但一個學期開一、兩次講座還是沒有問題的。
他同意了。
很快學校就準備好了協議。
張碩是到行政樓簽的協議,看看合同、簽個字也就結束了。
等簽好了字,就見王朵菊走進來,開口道,“張碩教授,航天二院邀請你去講座,你知道嗎?”
“什麼?”
“怎麼回事?”
張碩有點不明白,譚友銘、張秋生也好奇的問道。
王朵菊解釋了一下。
學校接到了航天二院發來的邀請函,是邀請張碩去航天二院做計算數學相關的講座。
“去西京嗎?他們有說時間嗎?有點太麻煩了吧?”
張碩連著問了幾個問題。
王朵菊道,“邀請函上說是去首都,去航天二院的總部,而且還寫上了講座費,六十萬。”
“多少?”
“六十萬?你確定嗎?”譚友銘驚訝的問道。
“我看了好半天,確實是60萬,還特彆打電話問了一下。”王朵菊肯定道,“就是60萬!”
幾個人一起看向張碩。
張碩思考了一下,猶豫著,“這個……行吧。”
“我月底正好要去首都去cp組,到時候,也去那邊轉一圈。”
“航天二院可能是有什麼重大研究需要幫忙,也不能拒絕……”
他歎氣著搖了搖頭。
譚友銘聽罷羨慕的直想哭。
雖然學者談錢有點低俗,但是,航天二院邀請去講座,去一次還給六十萬講座費?
如果能邀請他,他願意天天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