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宋,無法無天正文卷第二百七十章要裁軍,先建軍,做最壞打算。慶曆三年,這是趙駿來到大宋的第七個年頭。
在這七年時間裡,他做了很多事情。
他掃清開封府頑疾,清除掉藏在汴梁地下陰溝裡的老鼠,解決了百姓告狀難的問題。
他走遍天下,深入基層,了解民間疾苦,知道了底層的世事艱難,從而在範仲淹身後,幫助他主持慶曆新政改革,輕徭役減賦稅,為百姓減輕負擔。
他擴大禦史台和皇城司職權,讓監督範圍更廣,對官員的督促更具意義。
他還組織建立起多個職權部門機構,明確劃分官員的職責,取消了縣衙、州衙審案權,將公檢法獨立;並且對原來朝廷不是很重視的發明創造、文化宣傳、教育發展做了巨大貢獻。
除此之,他改良火藥,指導大炮、火槍發明,建立鋼鐵廠、紡織廠、印刷廠,製造珍妮紡紗機,研發新的高效鋼鐵轉爐,讓大宋的冶煉技術達到質的飛躍。
他做了許多許多的事情,讓大宋數千萬百姓受益。可卻唯獨沒有對大宋一直以來的三大弊病——冗官、冗兵、冗費這三個問題下手。
因為正如他早年說過的那樣,三冗問題不止是拖垮大宋的毒藥,同時還是穩定大宋局勢的一味良藥。
就單拿冗兵來說。
宋朝把大量造反起義的農民、好勇鬥狠的罪犯、社會上的遊俠混混等不利於統治的人全都招安進軍營裡,極大地維護了地方的穩定。
像狄青、張玉、韓世忠等人,本質上來說都是鄉鎮裡的小混混,喜歡打架鬥毆,卻最終成為一代名將。
而且冗兵雖然嚴重,可也讓大宋能夠有足夠的兵力應付突如其來的危機。
遼國在慶曆年見到大宋與西夏之間戰鬥連戰連敗,屯兵十餘萬在邊境卻最終沒有大軍南下,是因為真和宋國兄弟之盟,感情深厚所以好兄弟不內鬥?
錯了。
是因為大宋一邊在西北調集數十萬軍隊和西夏打仗,一邊又調集了數十萬軍隊在河北邊境枕戈以待防備遼國。
遼國於是覺得雖然大宋那邊連戰連敗,可宋軍幾十萬部隊橫在那裡,依舊是塊難啃的骨頭,最終獲得了慶曆增幣的承諾,見好就收。
所以冗兵看似嚴重拖垮了大宋的財政,卻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又勉強吊住了大宋的這口氣,不至於讓大宋早早地滅亡!
一旦趙駿穿越過來沒多久,就急吼吼地嚷嚷,我要解決三冗,我要裁撤冗官、冗兵,要縮減一切費用開支。
恐怕要不了多久,外敵環繞,朝廷動蕩,各地造反起義,大宋國內民不聊生。
到那個地步,即便趙禎和呂夷簡他們知道趙駿是不可多得的穿越者,興許也得如晁錯一般,殺了他平息禍亂。
趙駿是個年輕氣盛的人,也是個愛國的小憤青,但並不代表他就真的蠢。
心裡有信仰,崇拜那位說人民萬歲的偉人,所以他希望全大宋的百姓過得好,漢人強盛,可不代表他在得到權力之後,就能夠立即肆無忌憚。
因為偉人也曾經說過,要做出適合自己國情特點的革新,而不能一拍腦袋,覺得既然這個是弊病,就用強力手段驅除。
那樣做無異於飲鴆止渴。
因此他來到這裡之後,隻做一些溫良的改革。
遭遇的最大的抵抗,也就是慶曆新政考成法之下,百官們不滿自己每天要做那麼多事,每天要認真完成自己的任務了。
但如今,他終於覺得時機到來。
後苑內。
範仲淹剛剛在政製院辦公。
忽然王守忠過來,告訴他官家找他有點事。
於是在呂夷簡、王曾等人詫異的眼神當中,範仲淹就跟著王守忠出來。
此時他走在後苑小道上,遠遠地穿過遠處田園,見到了正在觀稼殿外來回篤步的趙禎。
旁邊趙駿臉色嚴肅,雙手背負在身後,目光抬起頭看天,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官家,漢龍。”
範仲淹先向趙禎行禮,隨後跟趙駿打了聲招呼。
“範卿。”
趙禎應了一聲,便說道:“先進去吧。”
“是。”
範仲淹大抵是猜到什麼事情了,頓時激動起來,跟著趙禎進觀稼殿。
趙駿給王守忠使了個眼色,王守忠會意,過來便把門關上,然後揮手讓周圍站崗的侍衛離開,自己跟個門神似的攔在外麵。
三人進殿,趙禎徑直坐到了自己的主位上,隨後招呼一聲,讓範仲淹和趙駿各自坐在他的左右手下方。
等人都齊了,坐好之後,範仲淹才探頭開口問道:“官家,喚臣來是有何事?”
“大孫,你來跟範卿說吧。”
趙禎看向趙駿。
趙駿沉聲道:“我覺得第三輪改革,應該可以開始了。”
“可以了嗎?”
範仲淹精神一振。
說實話,前兩輪改革。
第一輪考成法隻是整頓吏治。
第二輪雖然涉及多個方麵,但核心隻是休養生息。
而範仲淹真正要做的,向來都是解決三冗。
曆史上他慶曆新政,革除弊病,不就是為了解決冗官冗費冗兵嗎?
如今。
終於到了正式開始的時候了。
趙禎擔憂問道:“大孫,真的已經到時候了嗎?”
“是啊。”
趙駿長歎道:“到了。”
他站起身,雙手背負在身後,低頭看著地麵,在廳中來回篤步。
“如果我是在七年前,就要開始新政,那個時候的大宋,就像是個處於絕症當中的病人。”
“三冗在那個時候,雖然在禍害這個病人的身體,可同樣也在吊著他的一口命。”
“冗官穩住天下讀書人,冗兵能緩解社會矛盾,讓西夏和遼國忌憚。冗費支出雖多,卻讓百官衣食無憂。”
“這樣即便當時的大宋內憂外患嚴重,起義遍地,在士人和軍隊的支持下,還能維持局勢。”
“如果我那個時候就要興衝衝地搞改革,大宋的下場,隻有一個結果。”
趙駿扭過頭,看向二人,厲聲說道:“死路一條!”
“但現在。”
他吐了一口長氣,指著門外認真道:“內憂外患暫時解除,大病談不上痊愈,但也已經開始恢複,民生逐漸安穩,百官各司其職,三冗就變成了尾大不掉。”
“非要這個時候開始嗎?”
趙禎麵色愁苦道:“此時國內才剛剛安穩不過兩年,很多事情還未走上正軌,若是現在開始,朕怕又會引發新的動蕩。”
“唉。”
趙駿又歎了一聲,坐回了椅子上。
範仲淹就問道:“是什麼契機,或者說是什麼原因,讓你覺得可以開始了?”
“去美洲的船回來了。”
趙駿堅定且認真地說道:“新的作物一旦在大宋推廣,勢必能夠讓生產力再次暴增,此時正是裁軍的好時機。”
“可是為什麼不再等等?”
趙禎勸道:“現在也隻是聽說他們回來了,都不知道他們能不能帶回來我們需要的東西,並且就算帶回來了,推廣出去,恐怕沒有三五年都是個問題。”
“不能再拖了。”
趙駿歎息道:“老哥你也知道大宋一年軍費、官員俸祿以及其它雜七雜八的開支多少,我們甚至都沒有多少錢修繕治理,不能發展教育,基建交通,若是再不對三冗動手,隻會讓三冗繼續把大宋拖垮!”
他雖然搞過很多創收,也國庫在段時間內暴漲,但這一切都隻是短暫的假象。
因為趙駿來之前,貪官汙吏遍地。所以他可以四處以查貪腐為名,搜刮這些貪官汙吏的家產,將他們的錢財沒收進國庫。
因為大宋榷場製度由來已久,負責榷場經營的官吏上下其手,在裡麵撈了不知道多少錢財。
所以他可以改革國營榷場,把大量國營股份賣出去,換到現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