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雜交係靈植修仙 > 第43章 古今逆天路

第43章 古今逆天路(1 / 1)

推荐阅读:

陳景其實仍舊沒有聽懂。

從李問道嘴裡冒出來一係列的修行名詞,逐漸變得晦澀,才意識到自己書還是讀的不夠多。

不過。

聽不懂的隻是具體步驟,大致還是聽明白了的。

修行之路。

修行前三境掌握靈力,中三境掌握法則,後三境掌握大道。

逐漸從‘術’,過渡到‘法’,直到成‘道’。

這是後天生靈的修行路,又稱為逆天路。

當然,逆天不是說要把老天給怎麼樣,單純就是因為,這個步驟是大道衍化的逆行。

對於天地大道本身。

先有道。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衍法衍術,衍化萬千。

這個步驟說難其實也不難,在上古仙道時代,已經被徹底走通了!

上古修行,煉氣築基金丹元嬰化神……直至渡劫成仙。

一步一個腳印,返本還源,合道成仙的路子十分明了。

隨著上古仙道的發展,成仙的路子越來越多,直通仙境的功法也越來越完善。

直到天地大劫,大道破碎。

成仙的沒成仙的,基本全完蛋。

混亂一直持續到神帝建立大炎神朝,他以氣運補天,穩定了大道,再以國法代替天規,不允許修行者直接接觸異變的大道,神州的混亂才平定下去。

隻是部分。

因為域外,不歸神朝管。

大炎神朝舉國飛升失敗之後,天地再次出現異變。

不過。

這次大家都有了經驗。

大道不能直接接觸,那咱也整個封裝隔離,間接接觸嘛。

於是。

當今修行之道被一代代人傑開拓了出來。

與此前一個體係悶頭修不同。

如今的修行者,隻走自己開辟出來的道,雖然依舊是走返本還源的逆天路,但不再踏上那條遍地屍骸的上古仙道。

我知道終點在哪就行了,接下來,我是飛天去,打洞去,坐車去,都是我自己的事情。

這便是當今仙道的最大差異。

——道從我出!

大道沒有我的道?那我把我的道愣塞進去,從今以後,不就有了嘛!

陳景曾經思索過,為什麼沒聽說過所謂的修行功法,便是如此。

你開車的,我劃船的,怎麼可能會有統一的駕駛手冊呢。

於是。

在嚴格的修行學術界,這種被修行者開辟出來的各種大道,又有了一個新的稱呼。

——後天之道。

天地自己衍化的道,陰陽五行,鬥轉星移,則是先天之道。

“這種原初大道,不是說蘊含魔性,觸之不祥,我們怎麼利用?”陳景不禁詢問。

“我方才已經說了啊?”

“啊?說了嗎?”

陳景回憶了一下,隨即放棄:“李師兄,你知道的,我匹夫也,可不可以說的通俗易懂一些。”

“哦……”李問道呆了一下,才點頭:“就是把原初之道,塞滿,狠狠塞滿它!”

有點過於通俗易懂了喂!

“待其塞滿了咱們的‘法’與‘術’,其自然衍化也會朝著咱們留下的痕跡往下走,就好似為天然的江河改道一樣,咱們提前挖好河道,把河水引導向咱們希望的地方。”

“然後呢?”“而後……沒有而後了。”

李問道的回答讓陳景有些詫異,什麼叫沒有然後了。

“陳師弟自開聖道,想來是不知道,我等修士神藏之後,缺的是什麼,缺的是‘道源’。”

隨著李問道的詳細解釋。

陳景也有了自己的理解。

就像之前說的那樣,現在的修行者,都是用自己的方法去抵達終點。

這些方法,就是後天之道。

而開辟後天之道,不是開道人一個人努力就行了,還得許許多人一起來搭把手。

絕大部分修行者,隻能走那些已經被開辟好的道路,就這,還走不到半程。

但正如那句話。

原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有路了。

陳景開辟保底之道,每有一個人成為了靈植修士,每有一個靈植修士得到了保底,大道就會反饋他。

其實不是大道反饋,而是這些同道者,把自己的力量交給了陳景。

他們的存在,拓展了道的寬度。

這也是所謂的“道源”

保底之道的影響力越大,同道者越多,“道源”也就越豐厚。

當道蘊累積到一定地步的時候。

陳景就會進入突破狀態,這個時候,才思敏捷,悟性直達巔峰,各類妙法信手拈來。

直到將整個大道都向前推進一步為止。

這也是此前的“道花”凝聚的原理,需要兩個要素積累,一個是“素材”,摸清楚往哪裡走,另一個是“力量”。

簡單說,第一需要知道往哪裡使勁,第二需要積攢有足夠的勁。

對陳景來說,積攢道源還是很簡單的,不停地發展自己的安寧會,道源唰唰的來。

但是。

那些走他人之道的修士,又如何獲取道源?

很簡單。

——貢獻。

任何一條後天之道,都必然遵循人多力量大這個原理。

所謂的聖道,說白了,你這條道影響力非常非常大,涉及到了無數人的生活,那就是聖道了!

走他人之道的修士,隻要幫忙擴大本道的影響力,無論是開辟新的法、術,還是提升了自己的法力戰力,都能緩緩獲取道源。

而各種擴大影響力的方法,最大的幾個,當屬“滅國之功”與“教化之功”。

看,這裡有一個野生大道!

我們來教它厚土之道吧!

狠狠給它灌滿!

耶!它學會了!

我教化了一個普通大道,大功一件!

這就是“教化之功”,一次就能頂的上幾十年苦修。

此外是“滅國之功”。

如果有一個人的大道是獻祭天地九成九的人,成就我一個,那這個人的道是什麼道?

也是聖道!

而且,與陳景的厚土之道是完全衝突的。

這個時候,陳景把對麵活活打死了,怕不是原地成仙……當然,也要對方成長到與自己差不多的檔次才行。

滅國之功與滅土著還是差彆很大的。

對中原九州的修士來說,修什麼道很有講究,可以說從一開始就在站隊了,派係鬥爭,大道之爭,非常嚴重。

反倒是隋洲小地方,幾乎感受不到大道之爭。

畢竟大道都沒幾條。

李問道又說道:“對我們來說,道源是最珍貴的東西,還能借此衍化出傳承法級彆的新法出來,不過,對你這種開道者而言,還有獨特的妙用。”

本章完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