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此次回家族中,可有什麼想做的事情,或者目標?”
見孟昭抬頭看向自己,孟繼祖怕自己的話讓這孩子多想,連忙道,
“昭兒不要多心,我隻是想要知道你心裡是怎麼想的,不論你做什麼決定,大伯都肯定支持你。”
孟昭聞言,當即安下心來,念及那日在莊園中和呂忠談論時的情景,道,
“小侄此生之願,不過是繼承父親的遺誌,並將二房家業發揚光大罷了。”
一聽這話,孟繼祖的臉上露出幾分動容之色,後一個想法很簡單,繼承家產,用心經營並將之壯大,這是人之常情,一般人都會這麼做。
至於孟正安的遺誌,那可不是什麼小誌向。
“昭兒,你父習武天資絕高,遠勝於我和你三叔,故而從小被你爺爺帶在身邊耳提命麵,悉心教導,希望他能成就宗師之境,為我孟家興盛壯大再添一把火。
而正安從小也是心比天高,希冀能以武揚名天下,成為比肩,甚至超越先祖孟神通的一代天驕,卻也正因為如此,過剛易折,遭了厄運。
這樣的誌向,會不會太沉重了?”
孟繼祖話中內容滿滿的擔心,一想起孟正安英年早逝,就不免心中陣痛。
孟正安可謂是應了心比天高,命比紙薄這句話,曾經是家族賴以為興盛的關鍵未來,少時便將家傳神功修煉的爐火純青,到了青年,更在自己大哥之前邁入先天。
可謂是一個真正的天才人物,若無意外,他這一生,縱然不會成為光芒四射的太陽,也會成為夜空中群星中的一員。
可惜,這位天才人物,在初出冀州時,便與人生中最後一個對手道左相逢,兩人展開一場激戰,卻棋差半招,最終落敗。
戰敗後,孟正安沒有心灰意冷,而是激發無窮的鬥誌,希冀能勤練武學,將修為和一身武學提升到一個新的層次,再一雪前恥。
可惜,或許是太過急躁,最終走火入魔,纏綿病榻而亡,空留下滿腔遺憾。
孟正安這一生最大的願望,應該是有兩個。
第一個,就是讓自己的名字流傳天下,讓南安孟氏一族,再出一個宗師強者。
第二,則是擊敗那個生平最後一個大敵,或者不能說敵人,而是對手。
因為兩人完全是見獵心喜,手癢難耐,故而展開激戰,以武會友,最終落敗。
孟昭假若要繼承孟正安的遺誌,便意味著不但要擊敗那個十幾年前就能擊敗孟正安的絕頂高手,並且要修成宗師武道。
這樣的誌向,是否空泛虛假不提,對於一個不到二十的年輕人來說,未免太沉重了些。
花花世界,璀璨人生,有著太多的美好,太多的幸福,可以去追尋,去享受。
而一旦選擇了孟正安的那條路,就意味著孟昭不但要經曆無數的生死險境,更要承受過程當中的無數痛苦。
對於孟昭來說,這些根本沒有必要,因為孟家存在,注定了他這一生都會錦衣玉食,榮華富貴,既然如此,何必讓自己活的那麼累呢?
孟繼祖就是這樣的想法,他不奢求孟昭有多麼大的成就,隻希望他這一生平平安安,快快樂樂,為二弟開枝散葉,就好了。
不過,孟昭顯然不是這麼想的。
故而堅決的回道,
“小侄自知天賦有限,但有一腔熱血和堅持,縱不能成就宗師,名滿天下,也要擊敗父親臨終前也念念不忘的那個對手。”
首先,他這個假冒的身份,注定了他要生活在各種危險當中,或許來自孟家之外,或許來自孟家之內,而武功,則是自己人身安全最重要的保障。
其次,對於武道,孟昭是真真正正的向往,憧憬,和喜歡。
還有照天鏡這樣的金手指,以及身懷未知的特殊體質,縱然虛假但依然稱得上絕佳的身世背景……
種種優勢,若不能在武道之上有所成就,怕是他自己都不能原諒自己。
故而,孟昭才會在孟繼祖的麵前吐露自己的心事,外加做一點人設。
孝順的孩子,總是容易得到長輩的歡心的。
至於掌控孟家,繼承南安伯的位子,這樣的想法,留在心裡就好。
說出來,不會有任何的好處,說不定還會被這孟繼祖一巴掌拍死。
孟繼祖點點頭,知道這孩子從小就遠離家族,一個人在異地生活,必然很有主見,又問道,
“那你可知道,擊敗你父親那人有多麼了得?
當初他便能擊敗已經修成先天九竅的正安,經過這麼多年修行,縱然不至宗師,怕也差不了多少。
而且如此多年都未曾有他的事跡和消息流傳,說不定早就遭了難,你又到何處去尋他呢?”
一時間,孟昭沒有說話,主要是不清楚孟繼祖這麼一而再,再而三的潑他冷水用意何在。
見孟昭表情疑惑,孟正安方才擔憂的拍了拍他的肩膀,語重心長道,
“我說這些,隻是想要告訴你,一切順其自然,不要刻意強求。
有些事,早已經注定了,求也求不來。
正安當年若不是過於焦躁,急於求成,也不會因為練功而走火入魔,落下暗傷,最終撒手人寰。
昭兒,希望你明白伯父的一片苦心。”
孟昭這才恍然明悟,原來孟繼祖是怕他急於求成,重蹈孟正安的覆轍,所以才這麼苦口婆心,看來這份伯侄感情,倒的確很有分量。
不過他當然不會有這種隱患,且不說照天鏡,他自身也是一個穩健的性子,心急吃不了熱豆腐這個道理,他還是門清的。
不過,孟昭還是謙遜恭謹的朝著孟繼祖行禮道謝,表達自己的感激之情。
孟繼祖見狀,知道孟昭將自己的勸誡聽進心裡去,便借著這個機會,詢問了下他如今所學武功,還有進境。
真正的孟昭在八歲那年,尚且在家族中打基礎,例如習練拳腳,用藥浴,藥膳改善體質,增強根骨等等,對於家族神功,並未得到傳授。
所謂萬丈高樓平地起,一般世家子弟,或者名門大派的弟子,也多是這個過程。
如今十年過去,孟繼祖也不知道自己的這個侄子武功如何,隻能親身詢問還有試探一番,然後才能因材施教。
若是孟昭根基不足,他甚至不打算將家族神功傳授給孟昭,而是先給對方打好根基,再談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