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網址:沈三通走了。
有人舉報,也有人批示。
他拍,影響友好關係。
這部戲上不了。
沈三通走之前對陸釧道:“我帶來的幕後、器材,你用著吧,錢還是我付。”
“我給你一個建議,不要把個人感受淩駕於民族苦難之上,你不是觀眾,你是導演。”
“重點不在於,你心裡如何想,而是呈現出來觀眾能否如你所想。”
“不要把曆史當做一個元素,隨意排列組合的文字符號,對你自己不會好。”
沈三通也算好言相勸。
效果,不抱期望。
因為陸釧是菜,他駕馭不了這個題材。
留下人手,也是為了避免其他人遭到陸釧報複。
韓三瓶和沈三通一塊離開劇組。
見沈三通沉默,韓三瓶道:“知道千裡挺進大彆山嗎?”
沈三通道:“我能不知道嗎?揭開了戰略反攻的序幕。”
韓三瓶點頭道:“那個時候在解放區,我們是打就能贏,勝多敗少,但是不能再打下去了。”
“因為是在我們家裡打,贏也是輸,打就是輸,所以要跳出去,跳到戰線之外。”
“所以當時發展最好的中野,要越過隴海路,涉過黃泛區,跨過淮河等天然屏障,進入大彆山。”
“在這個過程中,中野損失慘重,扔掉了大量原來的重型裝備以及各種補給。”
“而且和以往在解放區不同,這一次是無後方作戰,進入就損失慘重,到了裡麵,深入敵人的心臟,更是需要承受巨大的壓力。”
“但打出去我們就贏了,因為直指當時的武漢和南京,一把利劍插了進去。”
“改開,何嘗不是又一次的挺進大彆山?製定戰略的人,執行者也是。”
“我們和米國乾過,和老蘇也乾過,我們壓榨了所有的潛力,構建了我們的工業基礎。”
“也是勝多贏少,準確的說,外戰沒有輸過,但是代價也是巨大的。”
“所以跳出去,跳出去,千裡躍進,損失慘重,有大量人掉隊,要丟掉大量裝備,扔掉好不容易積累的老本。”
“不理解,排斥,信仰崩塌的,一如當年千裡進軍。”
“但我們隻要跳出去,隻要打出去本身就是勝利。”
“人的決策有慣性,尤其是自身的成功經驗,一生的光輝榮耀,總是難免沿著這樣的路走。”
“是否依然需要再來一次無後方作戰,存在爭議,答案交給曆史評說。”
“但是戰爭,隻要能夠打贏,本身就意味著最小那一檔次的傷亡。”
“挺進大彆山,如果對麵不是嫡係雜牌內鬥那麼激烈,如果麵對的是我們這樣的隊伍,隻是送上門的菜。”
“但因為對麵不行,所以就是一把鋒利的尖刀。”
“如果米國,真如它所宣傳的那麼偉大,我們也是送上去的一盤菜。”
“現在來看的話,它比對麵還不如,我們贏了。”
韓三瓶怕沈三通喪失信心,或者精神崩塌,說了些乾貨。
他的擔心不是多餘的。
讓一些人,稍微乾點活,能記恨一輩子。
不隻是自己,兒子、孫子,徒子徒孫,一個圈子的,一直記恨。
沈三通對電影行業有很大貢獻,自己能拍,也願意聽指揮。
李兵兵向往好萊塢,捧出來的寧昊跑了,頂著逆風衝了李銨的《色,戒》,吸引了所有火力,想改一下《南京》,就被一些人弄了出來。
換個文人,可能早撂挑子了。
沈三通聽的很入神,仔細想想,韓三瓶說的有道理。
這一次不再是明刀明槍的戰爭,而是無聲的爭鬥。
從挺進大彆山,變成挺進國際市場,對接世界資源。
更準確的說,對接西方掠奪世界幾百年的資源。
知道以後曆史的沈三通,當然不會失望。
東大不斷發展,說一千道一萬,做事的人占絕對多數。
連文藝領域,前世,電影行業沒有他也一樣發展、壯大。
演藝圈的產出和風氣,距離大眾要求的還很遠,但整體環境在不斷變好。
這一世,沈三通看似舉世皆敵,隻是相對來說。
電影行業產值不是很大,但意識形態最為激烈。
行業普遍的歪屁股,也普遍的外向。
屬於敵方優勢領域,必然各種思想鬥爭非常激烈。
給人要打世界大戰的感覺。
一看,不到十億的收益。
沈三通讓他放心:“我沒有失望,說到底電影產業也沒幾個錢,邊緣化產業。”
韓三瓶:“.也不能怎麼說,電影產業還是很重要的!”
韓三瓶無語。
雖然沈三通說的是事實,他能夠在電影領域有那麼大的權力,說到底這不是肥肉。
但說出來好嗎,不好!
行吧,這個心態,說明沈三通經得起摔打。
韓三瓶分彆時道:“《投名狀》首映禮記得來。”
12月3日。
《投名狀》首映禮。
沈三通應邀出席。
看完之後,和原版不能說完全不同,也是一點不一樣。
怎麼形容呢?
《投名狀》版《黃飛鴻》,聚集在反清複明。
沈三通看完之後,對韓三瓶感慨:“也就是港島導演,我能拍反清複明嗎?”
韓三瓶心道你小子還不知道誰是內鬼是吧,還反清:“.你能拍成港島導演這樣嗎,不要情緒太濃烈?”
沈三通道:“我拍成這樣,就讓我拍嗎?”
韓三瓶不理他了,過於拉低他的智商。
沈三通少見的在首映式結束後接受了采訪:“陳克辛導演很厲害,這部《投名狀》讓我有一種看《黃飛鴻》的感覺,打的好精彩好瀟灑。”
“對於文戲的把握,更是創新了武俠片,這種敘事風格,我覺得已經自成一派。”
爛片就算了,沈三通是不會吹的,直接跑。
這部投名狀也有問題,摻雜了私貨。
厚黑再加上港式老毛病,對廟堂和堂口一樣的理解。
但是,放在當下確實不錯。
不管陳克辛以後如何,現在他交上了真投名狀,沈三通姿態還是要做的。
12月6日。
《投名狀》全麵上映。
僅首映夜就拿下1500萬的成績,達到出品方最好預期。
首周末成績七千萬。
港島同步上映,首周末七百萬港幣票房。
港媒喊出陳克辛再次驗證了港片的號召力,港片班底的號召力。
12月10日。
《集結號》首映。
沈三通也參加了《集結號》的首映禮。
劇情和原版沒什麼區彆,用欺騙的方式讓戰士戰鬥到底。
導演是利己主義者,圈子裡也都是這樣。
所以沒法想象自己以外的樣子。
斷後的任務,需要精英中的精英執行,這是現實需要。
撤退如果不能有序,就會變成潰敗。
所以要把最靠得住的隊伍,放在撤退斷後位置上,全世界都是如此。
更何況是子弟兵。
《集結號》首映禮的時候,《投名狀》票房上映四天,勢頭不減,票房接近一億。
12月12日。
《集結號》上映。
首日票房壓過《投名狀》一頭,拿下1600萬的佳績。
上映六天的《投名狀》票房一億兩千萬。
12月17日。
《集結號》首周末八千萬,上映五天票房過億。
證明了馮曉剛強大的票房號召力。
《投名狀》《集結號》票房相繼過億,你追我趕。
如此火熱的票房,媒體直呼最強賀歲檔來襲。
加快速度,衝衝衝!
感謝書友變翼惡魔的馬甲5000點幣打賞,書友逆天幫葉良辰,好文1,狠狠地打賞你,星火小匹夫,天災小妖,書友2022尾號8883的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