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重生之乘風而起 > 第兩千兩百八十一章 實踐,擴展,豐富

第兩千兩百八十一章 實踐,擴展,豐富(1 / 1)

推荐阅读:

第1788章實踐,擴展,豐富

而對於季節的區分,從甲骨文中來看,商代一年隻有春、秋兩季。卜辭中多有“今春”、“今秋”,也就是今年的意思,這與農業生產有密切的關係,就是春種,秋收。

以春秋來表示一年,這種方法直到西周以後的諸侯國還在使用,著名的編年史《春秋》,其書名就來源於此。

但是這裡的春,秋,同樣的事件在不同的史書裡記載可能是不一樣的。

夏、商、周三個朝代都有自己的官定曆法,可以簡稱為“三正”。這三者主要區彆在於歲首不同。

到了東周,處於春秋戰國時代,各個諸侯國使用自己的曆法成為時尚。

所以容庚曾在《商周彝器通考》舉例:西周紀年,皆統於王,故雲唯王某年某月。春秋以降,有用各國紀年者,如《厄公簋》雲“唯厄正二月初吉乙醜”。《鄧公簋》雲“唯鄧九月初吉”。

在王年的問題上,“唯王某年”則肯定是敘述西周的王年。

不然那就有可能發生下麵的情況:

《春秋隱公六年》記載:“冬,宋人取長葛。”,然而在《左傳》中出現的記載卻是:“秋,宋人取長葛。”

再如,《春秋僖公五年》說“春,晉侯殺世子申生”,同一事件出現在《左傳》中卻成了“十二月”。

其原因就在於魯國用周曆,所以《春秋》也用周曆紀年。當然也不能說《左傳》使用的紀年方法發生了錯誤,隻不過它用的是夏曆而已。

這就是到了春秋戰國時代,各國使用不同的“三正曆法”,獨立紀年的現象。

這些對周至和安春佳搞的甲骨貞辭編年體係來說並不重要,但是對於商後青銅器而言,對於宋主任想搞的項目來說,可就非常重要了。

還是回到甲骨體係,商代的年,在甲骨文裡叫做祀,商王要根據不同的時間舉行各種不同的祭祀。祭禮過完一遍,一年的時間也就過去了,所以用祀來代表年。

因此曆史典籍裡說“夏曰歲,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載”,在甲骨文裡也得到了驗證,晚期卜辭中多用“唯王二祀”、“唯王八祀”的說法,隻要是出現了“祀”,那就肯定是采用殷曆的甲骨。

這也成了後世“年號”用法的初始,相當於“某王二年”、“某王八年”,對後世修史的的指導意義非常重大。

雖然沒有明顯的四季之分,但是殷人的年時定義卻是從冬至日開始的,因此從其觀察天象、曆法的周密來看,應該知道分至的,否則間月無法安排。

因此這套體係還是非常複雜的,不是簡單按乾支定好套入公元幾年就完事兒的,涉及到近千年的曆史當中的各種偏離和修正。

周至和安春佳這套體係是基於甲骨文來搞的,如果想要實現宋主任的目標,夏朝暫時不去說它,但是周代的青銅銘文,肯定也得納入到這套體係裡邊來。

之前說了,彝,是青銅禮器的通稱,所以青銅器上的銘文,又叫做“彝銘”。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