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大魏風華 > 第四百一十七章 倭國

第四百一十七章 倭國(1 / 1)

推荐阅读:

“那位侯爺,可真狠啊。”

“是啊,短短幾天,城裡那些小作坊小廠房,關了多少家?不知道多少人下獄多少人破家,也不知道這位侯爺是怎麼了,淨幫著窮苦人說話。”

“嘿,說不準咱這位侯爺就是窮苦出身,才會那麼在乎那幫泥腿子呢?”

“慎言!”

“不過總歸還是有好處的,我聽說那個什麼蠶桑農場,最終還是歸到咱們地方官府名下,那裡麵的油水,嘖嘖”

“不是說有錦衣衛?”

“錦衣衛一直在京城,京城的官員難道就不伸手了?說白了還是看手段。”

“倒也是”

午後時分的錢塘縣衙,兩個吏員正一邊整理著卷宗,一邊小聲地閒聊,話裡話外都是在議論那位靖北侯爺這些天的動作,以及錢塘刮起的風波。

不得不說比起那位侯爺雖然沒動刀子,但城內的動蕩好像也不比動刀子小,已經漸漸形成各種潛移默化規則的商場和官場都迎來了震動,短短幾天各種法令就出台了,幾乎都是偏向於保護那些工人權益的,好些小工廠主倒了血黴,隻是因為頂風作案就丟掉了性命和全部身家隻能說膽子夠大,十八年後也未嘗不是一條好漢。

作為官府的吏員,其實他們能比很多人更看得清這種變化,那位侯爺的手筆不大,甚至一些政策還隻是在錢塘試點,尚未推行到兩浙,但稍微有點眼光的人都知道,那些看起來簡單得甚至有些兒戲的改革會在以後產生多大的效果。

但還是那句話,大人物們折騰來折騰去,跟他們這些小吏有多大關係呢?到時候頂多也就是想辦法撈點罷了。

正說著,旁邊走過兩張熟麵孔,明明同為官府的吏員,然而看到他們的時候,剛才還在低聲議論的兩個小吏差點就笑了出來。

隻因為這兩人實在太倒黴了莫名其妙就要被派去倭國那個鬼地方走一遭。

高傖和沈浪就是在就是在這樣的目光中走出了縣衙。

說實在的,直到現在他們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往倭國走一遭,說是出使?好像不太對,沒有正式的國書,而且倭國那鬼地方有什麼好出使的?

說是公務?好像也不太對,沒什麼具體要做的事情,隻是帶著靖北侯爺的一封信,過去訓一下那位倭國的將軍,讓他老實點自己把那些倭寇給清乾淨。

站在縣衙門口的高傖沉默了半天,才對著同為倒黴鬼的沈浪說道:“咱們是不是哪兒得罪了縣太爺?”

還好他也清楚自己無論如何也得罪不到那位侯爺,所以才沒提。

看起來沈浪也是這麼想的,他拿著那封措辭嚴厲的信件,隻感覺自己抓著團火球,燙得心慌:

“通行的文牒都發了,得罪沒得罪還有什麼意義?明天就得出發,有琢磨這個的時間還不如早點回家收拾行李。”

“我真的有點不想去。”

“你說的好像誰想去一樣,”沈浪翻了個白眼,“這一路過去走海路雖然快,但也得花個十來天,沿途萬一有什麼海盜或者風暴更彆說咱們這次就是衝著找麻煩去的,你說咱們能活著回來的可能性有多大?”

高傖有些傻眼了,他一直挺佩服自己這位同僚兼好友,乾脆直接問道:“那咋辦?我剛成的親,我那娘子不是要守活寡?”

“不行,得想個辦法,”沈浪眯起眼睛,“既要完成侯爺的要求,又不能死在倭國你還記不記得我進衙門當吏員前,是乾什麼的?”

“不是在街巷廝混?”

“的確是廝混,”沈浪說,“但我也琢磨出來些本事,不然你以為我為什麼能混進衙門?說不得咱們這一遭的安危,就得落在我這張嘴上了。”

第二天一早,高傖和沈浪以及一個通倭話的翻譯就到了錢塘的碼頭。

好歹是出公差,衙門的路費自然是給足了的,而且沈浪出示了文書,便輕易地搭上了去往倭國的貨船,連路費都沒要,平白占了個商賈訂好的房間。

出發的時候碼頭的天氣很好,這彷佛預示了這一趟會走得很順利,高傖昨晚回家不知道有沒有和自己的老婆抱頭痛哭,但真上了船倒也表現得很豁然,估計是覺得自己這趟出門就沒打算回來,所以這家夥頗有些放浪形骸,跑到甲板上喝酒邊喝邊吐,讓人擔心會不會一頭直接栽進船頭破開的浪花裡。

而與之形成對比的則是沈浪,在高傖已經放棄掙紮壓根沒打算坐回程船時,他正對著搜集來的倭國的資料、以及經常遊商倭國的水手們的話語,一沉思就是一天。

對於他們來說,幸運的是這一路並沒遇見風暴和海盜,甚至連風浪都沒起幾個,隨船的護衛們長鬆了一口氣,然後在船隊到達倭國堺町時,將高傖和沈浪以及那個翻譯放了下去。

當高傖和沈浪看見那個破破爛爛的碼頭、幾條打著補丁的漁船、還有些兜著兜襠布,舉著魚叉又矮又小的倭人時,兩人傻眼了。

知道倭國窮,但沒想到倭國會這麼窮,這裡好歹也是個通商的碼頭,怎麼會破落成這個模樣?

還好他們帶足了錢,那個翻譯也還算是能乾,尋了條舢板載著高傖沈浪朝著內陸前進,經過一片原始森林,又見到些衣不蔽體麵黃肌瘦的倭人的聚居地後,沈浪一抬頭,居然在山頂看到了一間佛寺。

“那是石山本願寺,是倭國的前任將軍下令修建的,倭國尚佛,國內佛寺眾多,入了宗的僧人地位更是比一般的小吏都高,看到這座寺廟,再走上了幾十裡就能看到京都了。”

翻譯很專業,甚至專業得像是個導遊,他是個倭人,卻大部分時間都在大魏生活,而且打心眼裡瞧不起自己的同胞們,這次被官老爺們看上擔任翻譯,既是為了掙點錢,也是想回來讓老鄉們看看他如今有多發達。

也不知道當他知道這一趟到底是來乾什麼的之後還能不能笑出聲來。

倭國的京都,是仿照唐朝時國都長安建成的,那時的倭國尊大唐為天朝上國,國民對大唐的一切都很推崇,連正經的佛經都是從大唐一點一點抄來的,可是後來唐末亂戰,倭國就主動做了切割,那種偽裝的卑微姿態漸漸消失,在其國內諸侯林立亂戰之後更是與大魏之間頗有些老死不相往來的味道。

大魏看不上倭國,倭國忙著內亂,要不是大魏江南的絲織業快速發展,可能再過個幾十年等到倭國內戰終於打完兩邊才能再度建立起官方的聯係。

當然,對比起雄城長安,倭國的京都實在小得有些可憐,除了天皇的宮殿和貴族公館,以及寺廟之外,其他的地方都顯得破落陳舊,有些地方更是看起來跟貧民窟似的,路上隨處可見大冬天還敞著胸口的男人女人,滿地都是汙水和糞便,高傖和沈浪走進京都的時候下意識屏住了呼吸,可這樣還是差點沒憋住一口吐出來。

好不容易緩過氣的高傖抹了抹嘴角,看向沈浪:“接下來怎麼辦?”

他們來之前沒有先派人通報,也沒有正式的國書,兩眼一抹黑地到了這裡,接下來該怎麼去見那位如今在倭國手握大權的將軍?

“聽說那位將軍在控製了天皇奪取權力後為了避嫌選擇了出家,所以要找他自然應該去廟裡,”沈浪說,“但彆人可以這樣,我們卻不行。”

“為什麼不行?”

“因為咱們雖然不是代表朝廷,但也是代表著靖北侯爺,所以咱們得直接找上他們的官府,用使臣的身份去見他,說的話他才會認真聽。”

“可咱們哪裡是什麼使臣,隻是錢塘的兩個小吏。”

沈浪笑了笑:

“這件事你我都知道,可他們不知道啊。”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