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詭三國 > 第3515章大漢江山萬萬年

第3515章大漢江山萬萬年(1 / 1)

推荐阅读:

荊州的軍事變動,在太興十年的這個春天,就像是驚雷一般,使得豫州上下,潁川許縣,都因此而動蕩起來。

冬日雨雪之後,豫州還沒迎來新春的暖意,就被這樣的消息撲滅了新年的欣喜。

眾所周知,書生論政,那是十年八年都未必能議論出一個什麼道道來。

崔琰表示要跑路,天子駁回,崔琰再請,天子再駁回。

眾人還在議論說第三次會在什麼時候,結果荊州驃騎軍出動的消息就來了……

頓時就像是在許縣投入了催化劑,一下子各方的反應就加速了。

對於天子劉協來說,對於驃騎此舉,沒有什麼怒火,那肯定是假的。

接到了消息的時候,劉協正在後宮之中,頓時就摔了個杯子。

許縣的這劉協皇宮,在建造的時候,曹操也還是用了心思的,將豫州潁川不少家族的存積的木料都拿出來作為宮殿的材料,或許其中就有不少山東士族存下來準備給自己的棺材板子?

所以劉協的大殿,算是劉家天下的棺材板?

誰知道呢?

除了梁柱等大件木料之外,曹操也收刮了不少的精致器皿,尤其是在戰勝了二袁之後,幾乎都將二袁的私藏收刮了,送了一部分到劉協這裡來。

所以整體上來說,在生活物資方麵,劉協這幾年來算是相當不錯了。

當年在長安李郭二人之時,連啃個牛骨都是臭的……

不過呢,人總是如此。

沒有吃食的時候,便是想著能吃一點肉就好了,等到有吃的時候,就想著要穿好一些了,再想著要住的敞亮些,隨後就是更多的想法,控製不住的往上撲騰!

荊州遭遇驃騎軍進攻,有人說是驃騎軍大逆不道,但是也有人說天子詔令一個發到了北麵幽州,一個發到了關中,而荊州這一支驃騎軍是漢中的,沒有得到詔令,不管是幽州還是長安,都和漢中有間隔著,不能算是違抗皇命。

話雖然也有道理,但是劉協卻依舊憤怒。

他就像是被砸的那個杯子,就算是依舊放在桌案上,也還是個杯具而已,砸了,也就聽個響。

他這幾天來,和崔琰一唱一和,其實就是在戴著鐐銬跳舞。

他想要借這樣的舉動逼迫曹操出來,然後當朝質問曹操勞民傷財之後究竟應該負怎樣的責任?

義正詞嚴的,堂堂正正的去壓曹操,然後順勢提升崔琰。

當然,需要崔琰的配合,懂事,擺好姿勢。

這樣一來,劉協就反而可以順帶去安撫斐潛,表示看看,鬨事的曹操已經處理了,大家就不要鬨騰了,好好過日子吧,唱歌繼續唱,跳舞繼續跳,大漢依舊是和平友好穩定和諧的……

結果老曹直接隱身了,不管劉協做什麼,就是不出現!

雖然曹操這一段時間就像是消失了一樣,但是劉協知道那老賊肯定藏在某個地方,等著跳出來捅他一刀!

上一次許縣風波,不也是如此麼?

結果現在好了,還沒等劉協和崔琰最終談攏價格,驃騎就冒出來攪局了!

這讓劉協感覺,真像是一口濃痰堵在喉嚨裡!

一切又要以軍事為重,曹操得到了這麼一個機會,緩過氣來之後,說不得反手就要收拾崔琰和劉協自己!

曹操針對的或許可能隻有冀州派,但誰知道會不會牽連到劉協自己身上?

若是有牽連,又是會怎樣?

又要怎麼辦?

現在荊州的情報剛傳過來,究竟是要如何作為,總是要拿出一個主意來!

是保崔琰,還是轉頭撫慰曹操?

抑或是再次招安斐潛?

詔安的計劃,率先被劉協給否認了,因為他拿不出詔安的錢,不管是拿豫州的利益還是拿冀州的,肯定是有一部分人會跳起來反對,他也無法讓招安的計劃執行下去。

所以隻能是曹操崔琰二選一。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保崔琰,就等於是要和曹操死扛到底了,和潁川這些家夥扯破臉來鬨上一場!

還是反手將崔琰給賣了,抽身出來?這倒是輕巧,隻不過若是選擇這個,那麼就幾乎等同於自己砍斷了將來的道路,從此就注定是一個傀儡皇帝了!

上位者雖然有出爾反爾的權利,但是這麼一來必然失信於民。

最好的辦法當然是失信上一代,承諾當下一代,然後繼續忽悠下一代。

就像是米帝在大熊健在的時候,就給那些紅脖子表示他們儘管花錢,提前消費,反正國家有福利而且比大熊還好,不要怕什麼將來養老問題。等大熊死了,米帝官僚就表示,那是之前的總統說的,而且都是腦洞大開說的話,能信麼?養老還是要靠你們自己,不過你們可以買點養老保險麼,這樣就能保證將來養老了。

又是一批紅脖子信了,想著米帝那麼大,總不至於坑自己一個小屁民吧?

結果就杯具了。

指數一萬二買的養老雞,震蕩一下,當指數重新回到一萬二的時候,發現不是平本,而是到虧了百分三四十!

彆問為什麼,問就是這隻雞上下爬坡,也是要吃點糧食的……

這種雞你太美的戲法,年年都用。

不過這種手段,隻能對付手裡沒有什麼資源的屁民,想要來雞哥一下曹操和崔琰,那就不太行了。

老曹同學手裡有兵,崔老匹夫口袋裡有錢。

可是劉協呢?

除了一張臉之外,手裡一點錢糧兵卒都沒有,口袋比臉還乾淨。

更不用說當荊州消息傳來之後,荀彧便是立刻召開了小型會議,然後就托病在丞相府內不出來了……

且不說劉協在宮殿內跳腳,就是在外界,大家也都很關心。

不是關心荀彧的『病』,而是究竟商議了些什麼?!

曹操不冒頭,荀彧也裝病,頓時許縣之中的這些人就有些恐慌起來,感覺上一次清洗的記憶,似乎又是曆曆在目了……

這種健忘症,也同樣是山東慣例。

比如孔子後裔,那真是優良品質,代代相傳。

大會小會,公開討論,私下秘議,許縣的士族子弟覺得還是要先丟開崔琰較好些。

曹操雖然跋扈,霸占著許多資源,但是也替士族子弟擋著驃騎軍不是麼?

這一次驃騎軍又動手了,雖然也有一些人覺得驃騎軍好,但是同樣的,也有很多人已經習慣了山東的這些生態環境,不想要任何的變化和改變。

大漢江山萬萬年!

天子劉協要整治曹操,但是不可能將曹操手下的兵卒全部收拾了吧?若是如此,將來還指望誰來打仗?如果不收拾曹操手下的兵卒,那麼又怎麼可能收拾得了曹操?

因此在更多的時候,這些山東士族子弟是希望自己能夠占便宜,同時又不累。

最好是曹操自己動,然後自己享受就可以了。

至於崔琰麼……

之前默許著崔琰鬨騰,甚至還曖昧的表示可以接受崔琰上位的那些山東士族,現在就開始反悔了。因為荊州北麵就是南陽,再往東一點就是潁川!

當敵人殺到了門前的時候,是自己死還是道友去死?

這個問題,或許並不難選。

從倒曹變成倒崔,就像是春天的雨,說下就下,說變就變。

原本一直稱病在家的士孫瑞,在這樣的局勢之下,重新出來,拜見了劉協,痛陳利害,再次闡明唯有團結一心,方能解此次厄難。

相比較崔琰這樣的人來說,士孫瑞相對在保皇黨當中純粹一點。

就像是保守派裡麵也有左右之分一樣,士孫瑞更希望是在保持大漢傳統的情況下進行調整,而不是在刀槍和鮮血之中妥協。

有什麼事,朝堂上來說,說完吵完,就按照定下來的製度和約定去執行。

這就是士孫瑞的夢想。

年齡大一些的人,都會比較喜歡安定。

士孫瑞年齡也很大了,到了崔琰院落之前,即便是崔琰家中管事一再賠禮道歉,表示崔琰生病了,但是士孫瑞依舊不肯離去,就那麼站在崔琰院子大門之前。

崔琰無奈,隻能是出來迎士孫瑞。

『國老何苦如此?』崔琰恭敬行禮,但是言辭之中多有埋怨之意,『琰如今風寒纏身,不堪案牘之勞,正要辭職歸鄉……這天下大事,隻有能人處置,琰一愚鈍之輩,但求安穩度日即可,彆無他求,國老何必來此……』

國老,國之三老。

不是三個老人,而是一個職位。

就像是鄉野三老一樣,士孫瑞也是公認的國之三老。

當然,最重要的是三老自己,彆真的把豆包當作乾糧。就像是後世教育局局長,確實也管著不少人,但是彆以為在教育係統當大爺,就看滿世界都是孫子。

一般來說,但凡是朝廷要封什麼三公,都要三請,以表示尊重。

在走這個流程的時候,大多數人都會將是士孫瑞推出來,表示自己才疏學淺,還是老資格的老同誌比較合適……

這個時候如果這個老同誌樂嗬嗬的就表示,『那好,我來吧』,估計所有人就會立刻拍案而起,『什麼玩意,你個老家夥還懂不懂遊戲規則?麻辣隔壁的,這破遊戲還能好好玩麼?!』

士孫瑞之前都比較遵守遊戲規則,所以大家都尊稱他為『國之三老』。

但是並不是真的就真心尊重,就像是當下崔琰將士孫瑞恭恭敬敬的迎進院落之中後,便是多少有些不客氣的埋怨,表示士孫老兒你這麼玩是壞了規矩……

士孫瑞也是有些脾氣。如今大漢前途莫測,許縣之中風雲動蕩,朝堂社稷風雨飄搖,你個崔琰還有心情來玩三請三推的遊戲?

這玩意老子當年就玩夠了!

不過麼,士孫瑞今天來也不是要和崔琰吵架的,所以也就忍了脾性,『崔使君,何出此言?!去年西征,大漢精華殉於山野,基業動蕩,如今朝堂前途叵測,若無崔使君居中坐鎮,山東傾覆在即,大漢天下倒懸啊!』

這確實是士孫瑞的心裡話。

他年齡大了,最不喜歡的就是變動。

這也是很多年輕的勇者到了年齡大的時候,就搖身一變成了惡龍的原因之一。

和士孫瑞同時期的臣子,如今差不多都沒了,就連最後的朋友黃琬,也去了關中,據說水土不服,在百醫館裡麵沒撐住,也沒了……

人到老年,最怕生病。

就算是小病,也有可能勾出其他什麼毛病來,然後連鎖發作,就一發而不可收。

如果是平常之時,士孫瑞真心不想要管什麼事情了,崔琰喜歡和曹操爭就去爭,劉協喜歡跳就讓劉協去跳,畢竟年齡擺在那邊,這麼些年見到各方勢力相互拆台倒灶的事情,多了去了。

偏偏現在摻和了一個驃騎!

他想要維護天子的原因,就是驃騎關中的製度,和大漢當下山東之處完全不同。

所以,士孫瑞不願意,他死了之後,無所謂,但是他沒死的話,他不想要看到有什麼變化,他不習慣,他不喜歡。

就這麼簡單。

而且士孫瑞個人懷疑黃琬死在關中,是不是驃騎謀害的?百醫館不是號稱天下名醫彙集麼?不是可去腐肉而生白骨麼?怎麼黃琬就不行了呢?是不是有可能黃琬說了些什麼,驃騎不樂意了,所以故意將黃琬搞死了?

當年董卓,不也搞死了許多他不喜歡的臣子?

『居中坐鎮?』崔琰笑了笑,多少有些諷刺之意。

崔琰最開始以退為進的時候,是想要逼迫天子劉協,以及一些搖擺位置的家夥確定站位,可是很遺憾,大家都是千年的狐狸……

這就像是後世米帝,內憂外患也不耽誤驢象掐架。

不過現在麼,崔琰真的感覺到了危險,他準備假戲真唱,趕快回到冀州去了,正準備動身,卻被士孫瑞堵在門口,所以能有什麼好態度?

崔琰笑了笑,眼眸裡麵似乎對於權勢一點都不眷念,『國老莫叫琰使君了……西征以來,幾場大戰,不僅不能克敵製勝,反而是勞民傷財,死傷無算!原先說是山東一心,冀豫一體,琰信以為真,便是勸說讓冀州鄉老獻出錢財,供應人力……結果如何?如今之局,難不成是琰所害?國老前來勸琰,卻不知既然國事如此艱難,卻曾勸過什麼旁人?』

這還有什麼旁人?

士孫瑞被崔琰頂得氣息都有些不順暢。

為什麼士孫瑞來找崔琰,而不是直接闖丞相府,這不就是崔琰相對軟一點麼?

畢竟士孫瑞的牙口不好,啃不了硬骨頭。

崔琰說得有理有據,不亢不卑。

士孫瑞在一旁聽了,老臉是青了又紅,半晌都說不出什麼花來。

可是現在曹操不知道躲到哪裡去了……

就算是曹操沒躲起來,士孫瑞也不敢像是堵崔琰門一樣去堵丞相府的門。

不過士孫瑞多少也是經曆過風浪的,很快就調整了心態,『崔使君!大漢以忠孝為本……』

『停!停!』崔琰連忙做了個手勢,製止了士孫瑞的長篇大論。

對於山東士族來說,忠孝這玩意,真是說幾百年上千年都不會感到厭倦的,依舊可以大談特談,就像是米帝的自由民主一樣。

崔琰看了士孫瑞一眼,『我有一策,可解當下之厄……不過僅憑我個人之力,難以為之……』

士孫瑞既然送上了門來,崔琰就打算利用一下這老頭的名氣。如果士孫瑞替他去廣播一下,或許就會讓人以為士孫瑞已經站在了崔琰他這一邊。如果說士孫瑞不願意,那麼也可以結束這讓崔琰無聊又無奈的談話,將士孫瑞送出門去,也不算是崔琰他無禮。

士孫瑞沉吟了片刻,點頭說道:『崔使君,但請直言。』

『是大漢江山為重,還是個人權職為重?』崔琰繼續說道,『國老也言,如今天下動蕩……既然動蕩,為何有人眷念權貴,不肯擔當?!』

聽聞此言,士孫瑞的臉色多少有些變化。他沒想到崔琰順杆爬了,使得他有些支撐不住。

畢竟崔琰至少表麵上是表示說要退休了。

士孫瑞皺眉思索著,他現在才明白過來,崔琰以退為進,不僅是在逼迫天子劉協,也是在暗中給曹操挖了個坑。

而且隨著崔琰袒露了底線,崔琰整體的謀劃,也漸漸浮出了水麵。

『大漢,乃天下之大漢!』崔琰看著士孫瑞說道,『大漢江山可萬年,豈有三公任百載?不知國老以為如何?』

士孫瑞皺眉,『崔使君,你這……莫非你這是自薦三公?』

『哈哈哈哈……』崔琰大笑道,『非也!非也!某辭官告老,豈能出爾反爾?!某之意,便是這朝廷重任,能者居之!某無能,求乞骸骨,以讓賢人!此乃為大漢萬年基業所計!國老,如今之局,唯有一策!迎驃騎,而任丞相!』

『什麼?!』士孫瑞大驚。

『某聽聞……虎於山中,縱嘯為惡,難以抓捕……』崔琰緩緩的說道,『然今有虎,落於原野……又是如何?』

士孫瑞愣了一下,『崔使君,你這意思是……』

『國老之忠義,天下皆聞之!如今這大漢將傾,能成此大事者,非國老莫屬!』崔琰盯著士孫瑞說道,『卻不知國老,可願意為天子儘忠,為大漢社稷綿延儘力?』

『這……這這這……』

士孫瑞麵皮抽動,他萬萬沒想到,他原本是要來坑崔琰,如今卻被崔琰坑住了!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