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家兄嬴政,誰敢殺我? > 第1060章 武安君的名要保,代地民的命也要保!那就刺激到底嘍!

第1060章 武安君的名要保,代地民的命也要保!那就刺激到底嘍!(1 / 1)

推荐阅读:

但,我們都是為了阿翁好啊!

我們可是阿翁的親生兒子,難道會害阿翁嗎?

阿翁今天罵我們,是因為阿翁不懂事。

等到再過幾年,阿翁成長了、懂事了,一定就能體諒我們的良苦用心了。

撚起穿過軟木塞兩側的麻繩,李鮮將麻繩繞到李牧腦後打了個死結,避開李牧幾欲噴火的目光連聲叮囑:“大腿也要綁住!”

“阿翁腿力出眾,能策馬奔馳一日不累,若是僅綁小腿的話恐會被阿翁掙開。”

“誒呀!綁的這麼鬆算怎麼回事?讓本將來!”

在兩個最了解李牧的人的主導下,李牧身上的繩子越來越多、越來越密、越來越緊,李牧也漸漸放鬆了掙紮。

壓吧,捆吧。

再這麼折騰下去,本君就能被這兩個不孝子給勒死了!

直至李牧除了腦袋脖子之外再無半點衣裳或皮膚露在繩子之外,一眾將領才訕訕的下了李牧的身,各個滿臉乖巧的垂手站在李牧身側,唯有李鮮還壓著李牧的身子,沉聲道:“秦上卿姚賈還沒走遠。”

“弟欲即刻遣人去尋姚上卿,速速定下投秦之事!”

李弘認同頷首:“乃兄亦是如此以……”

沒等李弘說完,趙薑突然打斷道:“不可!”

陸高神色不善的看著趙薑發問:“趙都尉難道又變了心思?”

本將就說這吸血蠹蟲是大王派來的監軍,和我們不是一條心的!

他果然在關鍵時刻跳反了!

迎著一雙雙毫不掩飾殺意的目光,趙薑連聲道:“本將並不是拒絕護送武安君入秦,而是現下入秦殊為不妥!”

“現在代國隻是與胡賊合盟,尚未興兵攻秦,古往今來與異族勾結甚至是合盟的國家不止代國一國,武安君若是僅因代國與胡賊合盟便轉投秦國,定會留下惡名。”

“若是武安君待到代國與胡賊共同發兵攻秦之際再投大秦,那麼武安君便非是不忠於代,更不是不願遵先王遺誌,而是因著實不願與匈奴胡賊同流合汙齊攻華夏諸國而不得不投大秦。”

“彼時武安君將肩負大義!天下人都不會以為武安君此舉不妥!”

“諸位皆是武安君心腹愛將,焉能不為武安君的身後名多加思慮?!”

在趙薑想來,李牧若是在大戰開啟之前就轉投秦國,秦王雖然也會重賞李牧,但李牧此舉在秦王看來最多也就是個錦上添花。

李牧若是在代胡聯軍已遭重創之後再投秦國,那秦王雖然依舊會重賞李牧,但李牧此舉卻已連錦上添花都算不上了,在秦王看來恐怕隻算是緊急避險、棄暗投明,還會因李牧違抗王令坐視代國落敗而不喜李牧。

但李牧若是在大戰開啟之後、代胡大敗之前轉投秦國,李牧的叛逃便必然會重創代軍士氣、大漲秦軍士氣,還可能會導致很多其他代軍將領投秦,李牧對秦國的積極作用將會最大化,秦王給予李牧的封賞待遇自然也會最大化!

李牧的身後名,趙薑不在意。

但李牧能得到多少賞賜和厚待,趙薑卻很在意。

趙薑很清楚他自己的能力和他身上的烙印,隻有李牧在秦國混的更好,攀附在李牧身上的趙薑才能混的更好!

李弘、李鮮以及陸高等將領都想不到趙薑的小心思,但李牧的身後名,他們都很在意!

李弘沉思片刻後點頭道:“趙都尉所言,有理!”

“阿翁現在投秦乃是不忠,但若是戰起投秦便是為大義!”

“是故,吾等現在非但不能投秦,更不能與秦國有所接觸。”

“傳本將令!”

“通知‘護送’秦上卿賈的族人,定要將秦上卿賈護送至回返秦國境內,嚴禁秦上卿賈打探我軍情報!”

李鮮也認同頷首道:“阿翁一生忠義,不能因吾等所為致使阿翁落個罵名!”

“大戰雖尚未啟,但想來也無須等待太久。”

“我部糧草還足夠嚼用一個多月,代地糧草也已足夠過冬,無須我部再去奪取糧草。”

“近段時間吾等便留在此地耐心等待投秦良機!”

趙薑卻再度搖頭道:“這段時間乃是天賜良機,焉能浪費?”

“且若是大王果真如君子所言那般是梟雄而非仁王,一旦大戰開啟,難保大王不會派遣一支偏師進入代地,將吾等千辛萬苦送回代地給代地萬民嚼用的糧食強行征走、供養大軍。”

“屆時,代地萬民恐怕依舊會遭饑饉啊!”

如果代王嘉真的殺害了他的救命恩人們。

那代王嘉為了此戰勝利怎麼可能放過李牧送回代地的糧草?

在趙薑看來,代王嘉強征代地糧草幾乎是必然的事!

陸高頓時就急了:“吾等之所以冒著殺頭的風險北伐匈奴就是為了能讓家鄉父老吃上飯,若是大王果真強搶糧食,那吾等所為還有什麼意義?”

“本將又如何對死去的袍澤們交代!”

“本將以為還是彆等了,直接投秦,而後率秦軍迅速奪回代地,以保代地萬民!”

趙薑瞥了陸高一眼:“你看你,又急。”

“若非武安君力保,如陸都尉一般性子怎能坐得穩衛尉之位?!”

“武安君的身後名,本將要保。”

“代地萬民的命,本將也要保!”

論沙場征戰,在場每一名將領都能把趙蒜、趙蔥、趙薑三兄弟吊起來錘。

但趙蒜、趙蔥、趙薑三兄弟之所以能以拉胯的軍事素養擔任高職,靠的可不僅是王室子弟的身份,更還有他們的腦子!

現在,就到了用腦子的時候了。

陸高等一眾將領趕忙齊齊拱手:“拜請趙兄賜策!”

趙薑嘴角微微上翹,並不遮掩的說:“本將以為,吾等當從速回返代地!”

“諸位於代地頗有威望的袍澤立刻奔赴代地各處,以武安君之名號召代地萬民聽令行事。”

“隨時準備一同投秦,也提防代王入代地強征糧食,若有消息隨時上稟,由兩位君子臨機決斷。”

“除此之外,兩位君子還當聯係前線將領、朝中群臣,打探朝中局勢、軍力構成、兵力部署、防線布置、輜重線路等一應消息。”

“昔能力算不得出眾的騰夫都能以一郡之地得內史之職。”

“今武安君若能攜代地上下帶前線軍報歸秦,秦王又該如何封賞武安君?!”

“本將不吝坦言,本將就是希望武安君能在大秦獲封高位。”

“唯有武安君的地位更高,本將並諸位袍澤的前途才能更順遂,代地萬民的未來也才能有保障!”

綁個李牧去大秦確實是一份天大的功勞。

但趙薑想要的卻更多!更多!

一個李牧,加上數十名代國中高級將領,加上代國第一大將臨陣倒戈的一係列影響,加上一整個代地,再加上前線重要軍情,便是趙薑送給大秦的投名狀!

李弘震驚了:“這怎麼可能!”

“代地隻遵家父號令,而非是遵吾等號令啊!”

“還有那些家父的老友舊部,怎會將前線軍情告知吾等?!”

趙薑輕笑:“武安君的印綬虎符皆在兩位君子處,武安君的筆跡兩位君子想來也能模仿一二。”

“昔信陵君竊符救趙,今兩位君子何妨不竊符救代?”

“就算是兩位君子無法模仿武安君的筆跡,誰又能想到兩位君子的所作所為不是因承武安君之令呢?”

“兩位君子的身份,本就是此策最大的保障!”

如果單隻一個李弘入夥,趙薑此策成功的可能性還不算很高。

但所有熟悉李牧的人都知道李牧的三子李鮮乃是個聽話懂事乖巧又忠義的孩子。

沒人會想到李鮮會偽造李牧的命令。

李弘加李鮮這個組合,在外完全可以代表李牧的意誌!

李鮮有些惶恐的說:“不妥!此事很可能會令得家父舊友們對家父心生……”

趙薑粗暴的打斷了李鮮,斷聲道:“沒有不可!”

“武安君接連拒絕王令,已令得武安君沒了退路可言。”

“吾等既然已經做到了如此地步,也已經沒了退路可言。”

“既然如此,又何懼做的更多?!”

李弘、李鮮陷入深深的掙紮和糾結之中,但最後兩人卻都下定了決心。

是啊,他們已經沒有退路可言了。

既然要追求刺激,那就刺激到底嘍!

大不了,就是一死而已!

李弘毫不猶豫道:“此事,由弘去做。”

“弘會傳訊族中,請族人們護送諸位袍澤的家眷一同立刻前往句注山一線的代秦邊境暫避。”

“若事有不妥,弘願以己命為諸位的家眷爭取奔逃時機!”

“若家父能順利歸秦,弘會明告天下,這一切都是弘挾持阿翁所為。”

“天下人欲唾罵,當唾罵弘一人!”

李鮮也趕忙道:“還有吾!”

“吾兄弟二人必不會致使阿翁或諸位叔伯遭受罵名!”

“拜謝趙都尉賜策!”

見李弘、李鮮兩兄弟對所有將領拱手道謝,李牧流下了痛苦的淚水。

李牧的心很痛!

掌握百萬大軍如臂使指的他,竟然沒掌握住自己的親兒子和舊部,以至於在關鍵時刻遭遇背刺,讓他想要戰死沙場都成了奢望。

李牧的身更痛!

一圈又一圈密密麻麻粗糙帶刺的麻繩緊緊捆紮著李牧的渾身肌膚筋骨,刮摩、勒壓、束縛、難以呼吸卻又不至於勒死李牧。

這兩個逆子!

太坑爹了!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