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家兄嬴政,誰敢殺我? > 第1043章 首先排除周幽王沒病的可能!嬴政:寡人與周幽王同病相憐矣!
背景色:字体:[]

第1043章 首先排除周幽王沒病的可能!嬴政:寡人與周幽王同病相憐矣!(1 / 1)

推荐阅读:

禦書房內如同關押了數十頭躁動的公牛一般,傳出拉風箱似的急促氣流聲。

一名名重臣都麵紅耳赤、胸膛起伏。

嬴政的目光卻是有些茫然。

王弟說啥?

父王和寡人都是忠臣?我大秦是正統?

幾百年了,我大秦第一次當忠臣,寡人真是沒有半點經驗!

正統忠臣該怎麼當來著?誰能教教寡人!

突然間,魏繚聲音火熱又瘋狂的連聲開口:“臣以為,長安君所言甚是!”

魏繚回首對嬴成蟜投去一個詢問的眼神,嬴樂則是心思急轉間也對嬴成蟜投去一個詢問的眼神。

嬴成蟜輕輕頷首,嬴樂當即退後一步叮囑下屬,魏繚則是上前一步,轟然拱手道:“世人皆知,周幽王一朝太子乃是太子伯服!”

“伯!服!”

“由名可知,太子伯服方才是周幽王長子,如此一來,周幽王因寵周幽王後(褒姒)而廢前王後之說便絕難成立。”

“世人皆知,周宣王享壽較短,周幽王年方十四便登臨天子之位!”

“臣以為,周幽王登基之初,便有權臣申侯把持朝政,雖知周幽王與周幽王後兩情相悅,卻強逼周幽王立申國公主為王後,後周幽王年歲漸長、奪回天子權柄,便廢申後,迎回心儀女子為王後,並封長子伯服為太子。”

“權臣申侯不甘於權柄旁落、不願見周幽王執掌朝綱,方才北聯異族,興兵攻周!”

“周幽王雖幼而繼位、處境幽暗卻從未放棄過匡扶大周社稷,隻是被奸臣權臣所害,最終戰死沙場!”

“架空天子、陰謀作亂、弑殺天子、勾連異族之輩,有什麼資格承襲大周社稷?”

“臣附長安君之言,臣亦以為,周至周幽王便已亡也!”

在後世流傳的故事中,周幽王是先迎娶了申後,又垂涎褒姒而廢申後,但對太子伯服卻都沒有一個合理的解釋。

隻看‘伯服’之名便知這是周幽王的長子,且周幽王年僅十五歲、登基才一年時,太子伯服便已在娘胎,周幽王年僅十六歲時太子伯服便已出生,這基本已經是卡著周幽王的生育極限了。

如果太子伯服確實就是周幽王的長子,那麼周幽王就是一邊和褒姒生兒子一邊立申後為後,一邊愛褒姒愛的死去活來一邊抽空和申後生了周平王,一邊為褒姒烽火戲諸侯一邊冊封申後之子為太子。

如果周幽王的行為不是受外力壓迫的結果,那麼……周幽王是精神分裂症嗎?

亦或者說周幽王是個神經病,以至於周幽王完全不顧周禮、不顧伯服會被天下萬民罵的體無完膚、不顧此舉沒有任何好處可言,非要在伯服不是長子的情況下硬是要給伯服起個嚴重違反周禮的長子的名字?

誰都不能排除這兩個可能,魏繚不能,嬴成蟜不能,史學家更不能。

但儒生們同樣不能排除周幽王不是精神分裂症或精神病的可能。

魏繚便可借此為立足點進行穿針引線,勾勒出了另一個感人的愛情故事。

周幽王早就與褒姒兩情相悅,卻礙於權臣申侯的淫威不得不立他並不愛的申後為後,繼位數年後,周幽王勵精圖治、羽翼終成,便不顧申侯的威脅毅然廢申後,不因今之尊崇而廢昔之諾言、不因佳麗滿宮而被迷了初心,在大權在握的第一時間便風光迎娶了與周幽王兩小無猜、青梅竹馬的褒姒!

嬴政聽完之後,竟是頗有所感的慨歎道:“少年繼位多不易。”

“周幽王年十四繼位、年二十四戰死於都城,寡人或可猜想周幽王所受之掣肘苦難矣!”

“寡人之於周幽王之幸,便在於寡人有相邦,而周幽王有申侯也!”

當今天下,唯有嬴政才能和周幽王擁有如此強烈的共情。

周幽王繼位時,年僅十四。

而嬴政繼位時,年僅十三!

二人繼位的時間大差不差,嬴政都不需要去猜,嬴政隻需要把他自己的經曆代入進周幽王,便能與周幽王感同身受。

再一想到,萬一在嬴政親政的關鍵時刻呂不韋沒有選擇幫助嬴政,反倒是勾連匈奴入關攻秦,嬴政的心頭便是一緊,嬴政竟是不知道他該如何去應對那般困局!

呂不韋驚的滿頭大汗,當即起身道:“臣自與申侯迥異,大王亦與周幽王迥異!”

嬴政笑了笑,誠懇的說:“能得仲父,實乃寡人之幸也!”

“而得申侯,實乃周幽王之大不幸也!”

“若周幽王能得仲父,則周幽王定不會遭逢那般大難。”

“寡人以為,周幽王以‘幽’為諡未免有些偏頗,或可以‘湣()’為諡。”

呂不韋大腦一嗡。

大王他,又喚本相為仲父矣?!

呂不韋萬萬沒想到,他這輩子竟還能再聽嬴政喚一聲仲父!

呂不韋的聲音不由得溫和了很多:“在國逢難曰湣,使民折傷曰湣,在國連憂曰湣,禍亂方作曰湣,”

“周湣王一稱,端的合適!”

“大王,英明!”

“隻是今之大秦不便為周幽王改諡,臣會將此事謹記於心,待到時機成熟便昭告天下!”

大王是在給周幽王改諡,大王同樣也是在認可本相的功績啊!

支持!必須支持!

等我大秦一統天下,馬上就安排為周幽王改諡!

眼見嬴政、呂不韋、魏繚等大秦君臣竟是已達成一致,轅守氣的臉和脖子肉眼可見的紅了起來,手指嬴政怒聲厲喝:“荒唐!無恥!滑天下之大稽!”

“周平王乃是世人皆知、承天命繼位的正統,大王卻欲為一己之私而信口雌黃?!”

“大王是什麼身份?憑什麼膽敢輕動周平王予周幽王之諡!”

“昏君!”

“今之大王,無異於昔之周幽王!”

嬴成蟜的論調實在是太離譜了!魏繚的故事更離譜!嬴政要為周幽王改諡更是能震驚天下!

轅守一時間都不知道該怎麼駁斥才好了!

嬴成蟜右手摸向腰間,卻發現自己的佩劍已交給衛兵,便冷然看向轅守道:“手,給本君放下!”

“諸位與本君論道、論周禮,本君便與諸位論道、論周禮。”

“而若是本君願與諸位論道、論周禮,諸位卻欲與本君胡攪蠻纏、動手動腳?”

“天下儒生雖多,本君卻殺不儘乎?!”

“再敢伸手者,斬!”

轅守很想梗著脖子怒斥。

吾等亦習君子六藝,也是汝說殺就能殺的?

有本事你就殺儘天下儒生!否則你絕對堵不住天下儒生的嘴!

但話到嘴邊卻又被轅守硬生生咽了回去。

這話,他敢對嬴政說,卻萬萬不敢對嬴成蟜說!

嬴成蟜帳下頭顱早已超過百萬,可當今天下儒生之數有百萬之巨嗎?

旁人殺不儘天下儒生,但若是真把嬴成蟜逼急眼了,他沒準真能做出如此瘋狂之舉!

轅守放下手指,依舊梗著脖子道:“長安君所言荒謬無禮!國尉所言毫無根據!大王予周幽王之諡更是冒天下之大不韙!”

“縱是長安君殺儘天下儒生,天下人亦絕不會心服!”

嬴成蟜認真的說:“那便來駁斥本君!”

“我大秦並未封汝之口,更未禁絕忠言良言!”

“若汝以為吾等所言不妥,那便來駁!”

實話實說,嬴成蟜自己都覺得自己的這套理論簡直離了個大譜!

東周天子二十五朝,享祚五百一十四載,早已在天下人心頭烙下了深深的印跡,所有人都發自內心、毫不猶豫的認為東周是正統,就連嬴成蟜也不覺得東周不是正統。

嬴成蟜自己心裡門清,他的這番話隻是為了大秦利益而發的詭辯而已!

但,縱是詭辯,也是有立足根基的詭辯,是有理有據的詭辯。

嬴成蟜歡迎天下大儒對他群起而攻之,期待著在探討的過程中讓這個離譜的論斷被世人皆知,因討論和調整而越發靠譜。

既然烽火戲諸侯這麼離譜的論調都能被世人接受,那麼嬴成蟜這套明顯比烽火戲諸侯靠譜很多的論調,為什麼不能成為主流觀點?

轅守嗤笑譏諷:“何須駁斥?!”

“世人皆知周幽王擊鼓戲諸侯,人喧馬嘶,褒姒大悅而笑!”

“此不足以證……”

沒等轅守說完,呂不韋便開口打斷道:“此言,乃是本相戲言爾。”

轅守:???

轅守等儒生脖頸僵硬,不敢置信的轉頭看向呂不韋:“此乃相邦戲言?!”

呂不韋麵帶慚愧的說:“本相包藏私心,為寓教於樂而多造故事。”

“擊鼓戲諸侯一說,前所未有,乃是本相首言之。”

烽火戲諸侯的10版本——擊鼓戲諸侯就是呂不韋親自編的。

轅守在呂不韋麵前引用擊鼓戲諸侯這個典故,是實打實的班門弄斧!

轅守下意識的手指呂不韋,但手剛抬到一半卻又放了下去,嘶聲厲喝:“此等事關正統之大事,相邦安敢戲言之!”

呂不韋誠懇的說:“擊鼓戲諸侯之故事確實是本相首言之,編造此故事的目的便是為了引申出治政的道理。”

“本相自知才學淺薄,或有謬誤。”

“故而布《呂氏春秋》於鹹陽市門,懸千金其上,延諸侯遊士賓客,有能增損一字者,予千金。”

“本相有心請天下有才者助本相改錯,隻可惜,無人來應。”

“今長安君、國尉助本相增損《呂氏春秋》,本相拜謝之。”

“增損酬金,本相定登門禮送之!”

魏繚笑盈盈的拱手還禮,轅守卻感覺天崩地裂。

轅某是真的在把這個故事當成曆史來看待的!

轅某是對這個故事深信不疑的!

結果現在你告訴轅某說,這個故事是你為了教大王讀書而胡編亂造出來的?甚至就連責任都早早就已經推卸掉了?!

呂不韋!

你不是人!!

你無恥!!!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