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我們會埋葬你!”
早在兩年前,赫魯曉夫就曾對整個西方世界發出這樣的聲音!
這從來都不是一句口號,而是一種信仰,這種信仰是發自內心的,至少赫魯曉夫是發自內心的,哪怕是來到南洋之後,麵對南洋輝煌的成就,他一語道破一個事實——你們輝煌的背後,人們是什麼都沒有的。
對於此,李毅安並沒有和他就這個問題進行更多的爭執。
在有些問題上是爭執不出一個所以然來的。
最終隻需要用事實說話就可以了。
於是他就繼續陪同赫魯曉夫參觀,當然,與蘇聯人喜歡安排訪問者去參觀工廠、水電站等級宏大的工業設施不同,李毅安更願意向他呈現出南洋人特有的生活方式。
就像他之前說的那樣——生活是無處不在的。
當然工廠還是要參觀的。
在工廠裡參觀的時候,赫魯曉夫一行人更多的注意力是放在機床上——在過去的幾年之中,南洋的數控機床技術已經取得了突飛猛進式的發展,不少工廠都采用了數控機床,對於這一技術,他們還是非常渴望的。
相比於對數控機床的興趣,赫魯曉夫一行人對南陽工人的生活一點兒都沒有興趣。
問了那也是……
因為眾所周知,南洋工人每周隻需要工作5天,每天8個小時。如果加班的話肯定是要支付加班費的。
跟蘇聯差不多也是如此,蘇聯是沒有加班的,隻有義務勞動,現在比如星期六義務勞動,
至於加班費……都已經是義務勞動了,哪裡還有什麼加班費。
這是大家為國家建設做貢獻,好不好?
於是乎,他們在南洋的工廠參觀時更多的是關注南洋的先進生產設備以及那些產品。
至於什麼工人的福利,工人的食堂,工人的生活——也就是象征性的參觀一下。
頂多也就是了解一下,找到了一些差距。然後有針對性的改進一下。比如在工人的家庭之中,發現他們的家裡差不多都有冰箱之後,赫魯曉夫就直截了當的說道:
“很快,所有蘇聯人的家裡也都會有冰箱的。”
同行的米高揚則在一旁補充道:
“我們的冰箱之所以沒還沒有進入千家萬戶,是因為俄羅斯的冬天太長了。和南洋不一樣,南洋地處熱帶更需要冰箱來保存食物。”
雖然角度很新奇,但是卻讓同行的其他人也找到了新的角度,同行的外交部長葛羅米柯,說道:
“確實,這正是兩個國家最大的區彆,蘇聯位於北方,氣寒冷,所以我們首先普及了暖氣,所有的家庭都有了暖氣,南陽位於熱帶,所以他們的家庭之中需要使用空調製冷,但是,這裡不是所有的家庭都能夠用得上空調,隻有一小部分家庭能用的上。”
葛羅米柯的話音剛落,周圍就是一陣笑聲。
看了葛羅米柯一眼,李毅安不得不承認這家夥反應可真夠快的,角度也夠刁鑽的,難怪能夠成為蘇聯時代任職時間最長的外交部長。
在未來的20多年中他都會擔任這個職務!
絕對的政壇不倒翁啊!
但是從這個角度上來說,嗯——你說的對。
有道理!
你們又贏了!
在長安參觀了一天之後,他們又乘坐南洋的子彈列車前往古晉。
對此,赫魯曉夫並不覺得有什麼新鮮的,畢竟,蘇聯也有高速鐵路,甚至蘇聯還正在修建從莫斯科到柏林的高速鐵路,甚至他們正在計劃,正高速鐵路把整個華約組織串連在一起。
當然,隻有極少數人知道,蘇聯的高鐵技術源自於南洋。而這涉及到兩國的秘密技術合作,當然,對此赫魯曉夫是非常清楚的。
所以,坐在風馳電掣的子彈列車上,赫魯曉夫更多的是與李毅安聊著車窗外的種植園。
“你們開拓了大量的種植園,種植油棕、咖啡和其它的熱帶作物。這一點,我們也在乾,我們也開墾了大量的土地,我們會收獲更多的糧食,養殖更多的牲畜。”
在赫魯曉夫指著車窗外的種植園,這麼說的時候,李毅安則說道。
“並不是所有地方都適合發展農業,南洋是個熱帶國家,土地貧瘠且降水量大,所以並不適合發展農業,我們現在每年都需要進口大量的糧食,以滿足國內的糧食、肉類以及牛奶等方麵的需求,從非洲進口!相比南洋,那裡更適合發展農業。”
從非洲進口!
李毅安這麼說,實際上是在提醒——你們怎麼還沒把手伸進非洲啊,隻有你們把手伸進了非洲,咱才能在未來的合適的時機,以自由世界捍衛者的身份,保衛非洲不是。
我可想死你們了。
你們怎麼能不行動呢?
“那是一種殖民掠奪,如果換成我們,我們會幫助當地人建設他們的國家,而不是掠奪他們資源!”
赫魯曉夫依然站在他的立場上,這種立場上的根本分歧,才是這個時代的必然。畢竟,冷戰本身就是這種根本立場上的分歧。
第(1/3)頁
第(2/3)頁
而這種立場上的分歧導致了雙方在很多事情上都不可能尿到一個壺裡,更不可能談的攏。
隨後,赫魯曉夫則又補充道,
“就像你們和英國人弄的“印度洋銀行”以及大洋英鎊一樣,本質上就是為了掠奪非洲的資源。”
“我們是以一種公平貿易的方式,從當地購買物資,他們有了外彙,才能夠購買所需要的生活用品,但是你們經互會,卻人為的操縱價格,通過不等價交換,從東歐、東大、朝鮮以及蒙古等國掠奪資源。”
李毅安的回擊也是乾脆的,經互會一開始成立就是為了掠奪資源,一個最簡單的例子,蒙古的農牧產品就以極低的價格出口蘇聯,其出口的頂級純羊毛的價格,甚至不到國際市場的20%,包括而其它東歐國家出口蘇聯的商品價格,也比國際市場低10%甚至50%,而真正的受益者隻有蘇聯。
當然這也是他們建立這套模式的根本原因,隻不過他們的吃相太難看了。
“我們之所以建立印度洋銀行一個最根本的出發點是為了促進整個英聯邦的經濟發展,采用共同市場的模式,推動經濟,至於你所謂的掠奪,完全是無稽之談。”
在反擊之餘,李毅安並沒有忘記利用這個時機向對方灌輸“現代金融”觀點,或者說告訴對方最好的掠奪是——要拔羊毛還不能讓綿羊叫。
其實就是把赫魯曉夫往一條路上去引——讓他看到成立這種國際銀行對蘇聯的好處。
然後呢,南洋再稍微表現出一些興趣出來。到時候受到刺激的肯定也就是美國了。
這也是為什麼邀請他來訪問南陽的目的就是為了讓他當工具人。
雖然赫魯曉夫並不懂得金融,但是蘇聯對印度洋銀行早就是了如指掌,現在一聽李毅安的解釋,自然明白了很多事情。
不過明白歸明白,到最後赫魯曉夫仍然固執的說道。
“經互會是我們這個大家庭之間的互相幫助,而且在很多時候,他們的商品出口價格低,無法順利出口,就是因為你們的製裁與封鎖。所以根源在你們的身上!”
好吧,一切責任都在外方。
整整一路上,雙方的辯論就像是針尖對麥芒一樣,中途下車後,一行人又乘車去了附近的一家養豬場,相比於之前爭執,在進入現代化的養豬場後,赫魯曉夫終於沉默了下來,尤其是在得知這座養豬場,每年出欄50000頭豬之後,已經是驚訝的合不攏嘴了。
“一年50000頭,這怎麼可能呢?而且你們的養殖密度這麼高,難道就不怕它們生病嗎?”
赫魯曉夫好奇的問道,畢竟,在蘇聯一個養豬場的年出欄最多也就隻有一千多頭。
這個養豬場的規模是蘇聯的幾十倍啊。
“現代化規模化養豬是一個集畜牧獸醫、飼料營養、經營管理多種技術於一體的,而科學飼養使豬的生長速度加快,利用率提升……”
雖然戴著口罩,可撲麵而來的味道仍然很刺鼻,可即便是如此,李毅安仍然興致勃勃的介紹著。甚至指著赫魯曉夫身上的防護服說道。
“你看,因為我們進入養豬場需要穿上防護服,需要經過消毒處理,所以外界的病毒很難進入豬場,這也就減少了疾病發生的可能,同時通過科學的藥物使用,可以避免許多疾病的產生……”
現在南洋的規模化養殖業,絕對處於世界領先水平,畢竟,在係統商城裡有不少這類的書籍,南洋的畜牧業專家們就是以其為基礎,進一步的研究吸收。
而基於讓老百姓吃上肉的這一樸素願望,李毅安甚至還學習了這一技能,如此一來,南洋自然而然地逐漸形成了成熟的現代化養殖模式。
正是靠著先進的規模化養殖模式,南洋人的肉食消費量才能不斷的提高,甚至超過歐洲水平。
當然,還有就是他一直非常重視的良種繁育,無論是從英國收購育種公司,還是從美國購買優質種牛,本質上都是為了一個目的——讓老百姓吃肉。
而在這一點上,赫魯曉夫與李毅安的願望是共同的,因為關心百姓的吃肉問題,他不顧惡臭的扒在鐵欄杆處,興致勃勃的詢問著一些問題。從料肉比,到出欄時間,如此種種,一一了解之後,赫魯曉夫先是沉默了一會,然後說道。
“你們在這方麵的技術確實是遙遙領先的,而我們是很落後的,但是正像南洋人需要吃肉一樣,蘇聯人也需要吃肉,我想這一點上,我們是共同的,我認為了我們可以在這方麵進行合作,從你們這裡引進種豬,學習你們的現代化養殖模式。”
對於赫魯曉夫的請求,李毅安自然沒有拒絕,而且現在巴統協議也沒有限製蘇聯進口種豬,巴統協議最嚴格時代,是裡根時代。
而且從另一方麵來說,隻要蘇聯人想要吃更多的肉,他們肯定就渴望得到海外的糧食基地——有比非洲更加合適的海外糧食基地嗎?
沒有了!
那哪裡是什麼豬肉,分明就是蘇聯進軍非洲的號角啊!
就這樣,在養豬場參觀了一圈之後,在離開養豬場後,在高速路上行駛著的時候,突然像是發現什麼似的,赫魯曉夫指向遠處的小鎮,說道。
“我們可以到那裡看看嗎?看看你們南洋人的生活。”
赫魯曉夫直接來了一個突然襲擊——這就是一個途徑的小鎮子,你們肯定沒有做什麼提前安排吧。
唯恐對方會拒絕似的,赫魯曉夫又特意強調到:
“這幾天一直是在你們的城市裡進行參觀,我還沒有到你們的鄉村。去親自感受一下他們的生活。”
“當然可以。”
李毅安笑著說道。
很快車隊就駛出了高速公路,駛入了這個距離公路足足有幾公裡的小鎮。
不過,車隊一駛進小鎮,赫魯曉夫就後悔了——鎮子的道路不是蘇聯式的泥路,而是黑色的柏油路,平整且乾淨,路麵就像是剛剛建成似的,乾乾淨淨的不見絲毫雜物。
路邊的建築雖然大同小異,但被漆成各種顏色,白色或者和綠色、黃色,五顏六色的房屋,卻又不顯得淩亂。
房屋前方大都鋪有大片的草坪,白色的矮柵欄處還種著花朵。有的房屋前還停著小電車——即便是遠在蘇聯,赫魯曉夫也知道,在過去的兩年中,南洋生產的小電動車受到不少人的歡迎。蘇聯的科研部門也曾購買過幾輛研究過,得出的結論是……不適合蘇聯。
但是他們卻又不得不承認這是一種極其廉價的汽車。如果不是因為蘇聯的冬天太冷,在冬天時隻能行駛三四十公裡的話,這肯定就是一種非常適合蘇聯人的汽車。
第(2/3)頁
第(3/3)頁
如果這些房子非要說有什麼一樣的話,就是所有的房子走廊前的立柱上都懸掛有國旗。
南洋剛剛過完國慶才一個多月,十二周年!
這個國家才建立12年……僅僅12年!
赫魯曉夫的心裡如此想到,雖然心裡有些後悔,但是他仍然說道。
“我們可以進去參觀一下吧。”
車隊停下了,然後李毅安問道。
“你看,我們到哪一家去看看?”
“就去那一家吧!”
赫魯曉夫指著不遠處一座房子,那家門外並沒有停著汽車,想必生活應該很差吧。
隨行的工作人員很快就上前敲開了主人的房門,開門的婦人一見到這麼一群大人物,驚訝的都說不出話來,但更的是激動。
李毅安主動上前問道:
“我們可以進去參觀一下嗎?”
“當然,當然可以,閣下,請,請進……”
在女主人的邀請下,一行人走進了這戶人的家中,瞬間,赫魯曉夫就沉默了,內裡裝修雖然簡單,但是陳設卻不簡單。客廳裡擺放著木製的沙發,電視機裡正在播放著新聞,頭頂上,電扇呼呼的轉著。
這就是南洋人的生活嗎?
“你的丈夫是做什麼工作的?”
赫魯曉夫問道。
“他在附近種植園上班,不過有一大半的時間,是在養殖場裡。”
南洋的種植園是綜合經營的,既然有種植也有養殖。
“一定是其中的乾部吧。”
懷抱著嬰兒的婦人有些茫然的,看著翻譯問道。
“乾部?”
顯然,南洋並沒有這個詞彙。
“什麼是乾部?”
翻譯在一旁解釋道:“就是種植園管理人員。”
“管理人員?他就是一個普通職工,哪裡是什麼管理人員。”
“那他一個月的收入是多少?”
“120元,”
聞言赫魯曉夫直接沉默了下來,他甚至都不知道應該如何形容此時的心情,畢竟,在蘇聯的集體農莊中,莊員的勞動報酬甚至還不到50盧布。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現在,赫魯曉夫的內心真的有種挫敗感。
這種挫敗感正是來源於對比。但不過隻是瞬間,他就調整了情緒問道:
“那你工作嗎?”
“當家的一個人掙的就夠一家人用的了,我也就是在忙季的時候,到種植園裡幫幫忙。”
一個人工作……就可以讓一家人過上這樣的生活嗎?
赫魯曉夫環視著周圍,他有些費解了,其實,在南洋夫妻雙方隻有一個人工作的事情也不多,也就種植園比較常見,因為這裡的工作崗位不多。不過隨著養殖,農產品加工等產業的興起,未來種植園也可以提供更多的工作崗位。
在他沉默時,婦人這才意識到,家裡來了客人,連忙從廚房的冰箱裡拿出幾瓶芬達,用開瓶器打開後,遞上了一瓶冰鎮的飲料。
麵對冒著泡的奇怪飲料,聞起來像是一股水果味,赫魯曉夫他還是嘗了一口,隨後眉頭微揚,味道好像還很不錯,接連喝了好幾口,甚至還特意看了一眼手中的瓶子。
這一幕被媒體記者們爭先恐後地拍下,當天便登上了南洋的頭條新聞,並且通過電視屏幕傳遍了世界。
這一刻,所有人都全神貫注的盯著赫魯曉夫和他手裡的芬達……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