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1979:未婚妻是天仙媽 > 第182章 論文寄到,特邀蔣風教授審稿。

第182章 論文寄到,特邀蔣風教授審稿。(1 / 1)

推荐阅读:

[]

101nove.com/最快更新!無廣告!

六月二十五號,北京大學某處教學樓。

《北京大學學報》編輯部辦公室,刷著綠色清漆的鐵皮木頭房門大大敞開著。

陽台而來的清涼的晨風穿堂而過,帶走初夏的暑氣。

從門口看去。

一大清早,幾位四五十歲的編輯正坐在辦公室裡審核著來自天南地北的稿件。

學報的編輯團隊,主要是由北京大學的教授兼職擔任,一共二十餘人。

他們不僅在學術上有著深厚的造詣,同時也承擔著編輯和審稿的工作,以保證學報的學術質量和水準。

《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創刊於1955年7月,是由教育部主管,北京大學主辦的期刊。

堅持正確的人文導向,貫徹“雙百”方針,繼承了北大優良學術傳統。

學報主要欄目主要有哲學研究、社會學研究、法學研究、文化研究、語言學研究、書評等欄目。

其中哲學研究、文史新證、中外文化交流是特色欄目。

自從創刊以來,就一直是中文核心期刊之一,與山東大學的《文哲史》並駕齊驅,後來還會多次獲得國家期刊獎等國家大獎。

在這年頭,北大學報就是中文學術界的研究陣地,在這裡能看到國內最前沿的研究方向。

……

“老嚴,前段時間北師大的蔣教授寫的那篇論文反響不錯嘛!上周我在江城大學學術交流的時候,聽到他們學校幾個教授談到那篇論文,都讚不絕口呢,看來還是研究國內外文化這個方向更吃香,也更容易出成果啊!”

一個身材中等,生著一張國字臉的老教授手中抱著一摞新稿件,從門口走了進來,笑嗬嗬對辦公室裡的嚴副主任說道。

這位便是北大中文係的季鎮淮教授今年六十七歲,目前任職北大中文係係主任。

其人名聲不顯,但卻是一位文學史研究大家。

季鎮淮先生師從於聞一多先生和朱自清先生二人,著有《聞朱年譜》《司馬遷》《來之文錄》,評論《韓愈論》《近代散文的發展》《王國維古史新征講義跋》,主編《中國文學史》等著作。

“蔣教授畢竟是留過學的高級人才,自然擅長中外文化這一方麵,她的這篇論文涉及到西方文化影響與文化入侵,她居然罕見的使用了入侵二字,引起了不少人的警惕,目前這篇論文已經遞了上去,可見其發人深省。”

嚴副主任點了點頭,認真解釋道。

這大半個月季鎮淮外出交流,倒是錯過了蔣教授的講座,對具體情況也不甚了解,因此他便簡單解釋幾句。

“遞上去了嗎?難怪!

對了,這是郵局的同誌今天送來的新稿子,順便給你捎上來了。”

季鎮淮有些驚訝的將手中這一摞稿件放到嚴副主任桌上,說道。

作為中文係的係主任自然沒有多餘的時間在學報擔任編輯,不過有時候也會被邀請來審稿。

“行,放著吧,我待會兒看看。”

嚴副主任點點頭,他雖然是中文係的副主任,但也在學報裡擔任了編輯一職位。

隨著改革開放,恢複高考後,國內學術風情漸漸開始好轉。

給學報投稿的學者也多了起來,每天都有全國各地的論文投來。

作為編輯,要做的工作自然是篩選,剔除質量不夠的論文,留下有新意,有質量,有研究深度的論文。

每天要看的論文數不勝數,合格的才會進入到下一個階段。

“論市場經濟。”

嚴主任翻看手中這篇論文,翻了兩頁,皺著眉搖搖頭將其扔到一邊。

過了大概一個多小時,這才將手頭的論文粗略翻了一下,大部分都會被退稿。

“還是看看新稿件吧,希望多出幾個像蔣教授那樣的學者啊!”

嚴主任在一堆厚厚的論文中翻找,挑了一個字寫得好的。

黃色的牛皮紙將論文緊緊包裹住,表麵上蓋著北京師範大學印章以及地址。

“程開顏?聽起來好像有點耳熟啊。”

嚴主任看到這個名字,仰著頭看向窗外仔細回想,這才想起來這個程開顏就是北師大那位有名大才子。

念及此處,他不由失笑起來,什麼時候大才子也寫起論文來了?

不過封麵上北師大蓋的印章,那就代表這篇論文是通過了他們學校的審查。

另外他還記起來,程開顏貌似就是蔣教授的辦公室的人。

這讓他有些驚訝,“有點意思,看看!”

手腳迅速的拆開封皮,論文的真容逐漸裸露在眼前。

雪白的紙張在陽光下泛著光暈,論文題目:

“兒童文學三大母題?”

嚴主任輕聲念道,這倒是符合程開顏兒童文學獎的名頭。

果不其然第一作者就是他,其中通訊作者則是他認識的小蔣教授。

“該不會是蔣教授寫的吧?嗬嗬。”

一個念頭快速閃過,又很快熄滅,他是見過那位小蔣教授的,以她的風骨和孤高不可能做這種事情。

而且這是兒童文學領域的論文,和蔣教授的研究方向完全不同。

翻開論文,嚴主任繼續往下看去,發現這居然是一種對兒童文學劃分的全新方式,創造性的將所有題材劃分為了三個元題材。

“驚豔的論題,不過還得看具體闡述。”

他驚歎一聲,收攏全部心思沉入到論文當中,他要看看這個程開顏同誌,文章寫得到底怎麼樣!

“嘩嘩~”

辦公室裡安靜的隻有翻動紙張的聲音,除了嚴主任之外,其他的幾個編輯也默默埋頭看著論文。

上午的陽光從對麵的牆上斑駁脫落的牆皮上悄然偏移,金色的光柵欄也隨著緩緩變動形狀。

“老嚴!吃午飯去。”

同辦公室一個中年男人手腕翻轉,看了眼手表的發現已經十一點四十了,連忙起身,衝嚴主任喊了句。

“啊?”

嚴主任頭也不抬的應了聲,“你先去吧,我把這篇論文看完了再說。”

“什麼論文啊,看的這麼入神。”

中年男人收拾著公文包,見他一幅看入神的模樣,好奇的問。

“兒童文學理論研究相關的論文。”

“兒童文學論文?這個領域都有人寫?還怪稀有的,寫的怎麼樣?”

“就我看來,這篇論文大膽且極為創造性的提出了新論題:

兒童文學三大母題,運用新的方法進行兒童文學的類型學研究,並打破了傳統體裁、題材、風格、流派等分類方式,創新性地將兒童文學作品劃分為“愛的母題”、“頑童的母題”和“自然的母題”三種類型。

論文整體劃分為中西方兩個板塊,從五四運動中的兒童文學經典之作《稻草人》開始研究。

論據、論點的闡述邏輯鏈也非常規整完善,看不出什麼漏洞,這是許多知名教授都做不到的事情,看得出來作者基本功十分紮實。

難怪蔣婷教授做他的通訊作者!”

嚴主任有些興奮的解釋道,雖然他不是兒童文學領域的學者,但都是歸類於文學大類,還是能看懂一些的。

“蔣婷教授是通訊作者,那這篇論文真有點意思。”

中年男人挑了挑眉,驚訝道。

這位蔣婷教授還在兒童文學領域有見解?還真是後生可畏啊!

“何止是有點意思,我感覺這篇論文潛力不小。”

嚴主任搖搖頭,“待會兒找找老季問問,他經常在外交流,應該有認識的兒童文學理論研究者。”

“這麼厲害?北師大哪個老師寫的?”

聽到嚴主任對這篇論文的推崇,他頓時來了興趣。

畢竟他在北師大有不少朋友,同學,說不定就是自己認識的人!

“程開顏!”

嚴主任轉過身來,不動聲色的說道。

“你說的該不會是北師大的那個大才子程開顏吧?”

男人張開嘴,愣了半分鐘,這才滿臉驚愕的問。

“就是他!”

嚴主任點點頭,有些好笑的說。

“天啊!這個程開顏還真不可小覷!”

男人感慨道,心中默默消化著這個消息

……

中午吃完飯,嚴主任在辦公室找到季鎮淮教授。

“他?就是那個寫芳草的年輕人?”

季教授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芳草》這部他看了許多遍,雖然略顯稚嫩,但文風十分驚豔,帶著年輕人的熱血與活力。

這個小同誌還搞起了學術研究?

還真是令人驚訝。

“是啊就是他,這篇論文涉及到兒童文學理論研究,我不是這方麵的專家,老季你有沒有認識的相關方麵的學者?兒童文學理論研究在國內實在太稀少。”

嚴主任沉聲問道,正因為他不是兒童文學領域的研究者,他對這篇論文的評價就做不到專業且全麵,需要更加專業學者來審稿。

“兒童文學理論研究……嘶,讓我想想。”

季鎮淮教授也有些頭疼,這個領域國內研究者太少了。

另外他自己是研究文學史的,跟兒童文學不搭界啊!

他抓著所剩不多的頭發,思索道:“我去年在浙江交流的時候,好像遇到一個杭州大學的教授,好像就是搞兒童文學研究的,叫蔣什麼來著……蔣風!對,就是叫蔣風!”

“那我立刻寫信邀請蔣教授到BJ來審稿!”

嚴主任拍板決定下來。

……

在1956年的夏天,杭州師範專科學校在著名的西子湖畔誕生。

這是一所特彆的學校,因為它是新中國成立以後,浙江第一所沒有任何學校做教學基礎,而建立起來的高等院校。

杭州師範專科學校的先輩們僅僅用了三個月時間,就完成了學校籌建工作,在那個年代,這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後來搬遷到金華,經過多次改名,最終才成就現在的浙江師範學院。

浙江師範學院,林蔭遍地。

三四個女生坐在亭子裡,吹著風看著書,好不愜意。

她們是金華一中的高考生,現在臨近高考,又是假期,她們到這邊來提前看看學校。

一個女生默默打量著四周,目視的不遠處,正是學校的操場。

場地簡陋,且午後的陽光熾熱,但也抵擋不住男生們在操場上打籃球的熱情。

“哎!那邊的小建築好像有點奇怪啊,兒童文學研究所?”

一個短頭發,皮膚有些黑,臉上還掛著些許青春痘的女生好奇的指著,就在亭子不遠處,坐落著那棟四層老樓問道。

“那裡就是浙江師範學院在蔣風教授的帶領下,於1978年成立的全國第一個兒童文學研究所。

當時還登上了許多新聞媒體,誇讚這個開創性的研究所。

不過隨著時間的流逝,這個研究所卻漸漸消失在人們眼中,也沒出現什麼大的研究成果。”

另一個戴著眼鏡,看著有些文弱的女生解釋道。

“原來是他啊,我聽我在杭州大學的表哥說過,他是國內第一個帶兒童文學方麵中文係研究生。”

第三個女生恍然道。

這時候小亭子林蔭小路上,一個中年男人,步伐輕緩的走了過來。

“蔣教授好!”

三人見狀立刻脆聲喊道。

“你們好,你們好。”

男人笑著回應,他戴著一副眼鏡,身材削瘦,穿著一件白襯衣,襯衫的下擺紮進腰帶之中。

即便是五十多歲了,看上去依舊風流倜儻,瀟灑自然。

這位正是杭州大學教授,浙江師範學院客座教授,浙江師範學院兒童文學研究所所長蔣風。

也是未來的兒童文學史研究大家,國際兩大兒童文學獎之一格林獎的獲得者。

“蔣教授,我們是金華一中的學生,能跟您到研究所參觀一下嗎?”

短發女孩大膽的說。

“可以可以,來吧。”

蔣教授手裡拿著一封信,如沐春風的笑著說。

最近他心情不錯,曆經一年半編寫的《兒童文學概論》初稿總算完成了,估摸著再過一兩年就能出版。

八十年代著作出版,不像那樣容易。

從成書到出版,多方遊走,沒有一兩年辦不下來。

更何況他這本概論,是教科書性質的書,審查就更嚴格了。

他帶著幾個女生一路走到研究所,所裡沒有什麼人,一路參觀後,送走幾個女生。

蔣風教授這才坐回到辦公桌上,打開新收到的信件。

寄件人:北京大學學報編輯部,BJ市海澱北京大學……

“蔣教授你好,我是北京大學學報編輯部嚴編輯……今日編輯部收到一份兒童文學理論研究論文,拿定不下,知您是兒童文學理論研究知名學者,在這裡,我代表編輯部特邀您來BJ幫忙,參與論文審核……”

“北京大學學報,收到了新的兒童文學理論研究論文?”

蔣風挑了挑眉,心中來幾分興趣,看著信件中提到的論文名,呢喃道:

“兒童文學三大母題?好大的氣魄!我倒要看看你寫的如何!”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