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翦看著侃侃而談的蒙毅和一副成竹在胸的蒙恬,腦海中莫名的浮現起自己孫兒的影子。
同樣的年輕,為啥就差距這麼大呢?
果然,還是打的不夠啊!
最終中軍會議通過了蒙毅的提議,由王翦親自手書邀請墨家荊軻,儒家伏念前來主持這一次的打土豪、分田地之事。
當然,王翦也不僅僅邀請了儒家和墨家,同樣邀請的太乙山蹲著的道家。
隻是道家現在準備五年一屆的天人之爭,沒空搭理他們。
而且就算沒有這五年一屆的天人之爭,以道家那種家裡死蹲的性子,也未必會來。
上一次王翦見到道家天宗掌門赤鬆子時,問了一下長生久視的修行之法還被赤鬆子給揍了一頓趕出了太乙山。
直到後來王翦才明白為什麼挨揍。
用道家的話來說就是,天地靈氣已經如此之少,怎麼還能容得下其他人來爭渡呢?
所以,王翦也隻是為了均衡,不得罪任何一家,才給道家發的邀請,內心根本不認為道家會來人。
事實也正是如此,甚至去傳信的人回報時直接說了,道家連看都沒看他的手書就直接燒了,然後把信使趕出了太乙山。
趕人的時候還說了一句晦氣,影響自己修行。
而墨家和儒家卻是很爽快的答應了,甚至墨家親自派出朱雀護送信使和荊軻一起回返邯鄲。
儒家則是稍慢一步,但是卻也讓伏念帶來了大量士子人手。
因此,一場聲勢浩大的打土豪、分田地革命就在趙國轟轟烈烈的開啟了。
當然,伏念和荊軻也不傻,不會將所有的功勞和聲望都攬到自己身上。
他們很懂主辦方和承辦方的區彆,因此所到之處都會明確告知當地百姓是秦王政請他們來主持公道的。
所以,嬴政之名也漸漸散入了趙國千家萬戶之中。
若非秦趙世仇,趙國百姓都想給嬴政立生祠了。
畢竟在農業時代,土地和糧食是安身立命的根本。
“趙國其實可以作為秦國一統後的國策的試點之地,首先趙國人少,影響也不會很大!”言晏看著嬴政說道。
打倒土豪分田地,不可避免的會讓地方管理缺乏人手。
“四條腿的蛤蟆不好找,兩條腿的人還少嗎?”嬴政自信的說道。
軍功爵其實到了這個時候已經出現崩壞的端倪。
因為秦國拿不出那麼多的土地和賞賜、官位給那些因功升遷的士卒。
現在就很好,把征服地的貴族全噶了,自然就有一堆的職位空缺了。
以往秦國為了穩定地方,不敢大刀闊斧的改革,而秦人也有故土難離的情懷,想要的封賞封地也是在自己的家鄉。
可是秦國拿不出來那麼多土地啊。
現在卻可以了。
故土難離是因為沒有更好的發展。
如今秦國可以讓這些有功之人下放到各地出任一地主官,那麼封地在任職之地,也能讓受賞之人接受啊。
“整個天下,能擁有姓氏的人並不多,若是秦王能再給他們賜下姓氏……”言晏繼續說道。
故土難離,這是軍功爵封無可封,最終崩壞的根本。
可是封賞賜爵的目的不就是光耀門楣?
那麼什麼又比得上君王賜姓呢?
簡單來說就是,天下黔首幾乎沒幾個是有姓氏的,往上數三代都未必再能叫出名。
可是一旦有了姓氏,那就是能族譜單開一頁啊,也意味著,從他們這一代開始,他們的可以建立起獨屬於自己的宗祠了。
以往的天下黔首祭祀祖宗,都是按照村名來修建的祠堂,可是一個村未必是一個家族分支,也就會很亂。
可是有了姓氏,他們就能知道自己家的祠堂叫什麼,有哪些人是自家親戚了。
沒有人能拒絕族譜從自己開始,就算是儒家、墨家、名家都不能拒絕這個誘惑,更何況是底層百姓呢?
族譜從自己為始,哪怕不要其他封賞,那些秦國士卒也都會願意。
嬴政驚訝的看著言晏,這是個好東西啊。
一旦賜下姓氏,就不隻是故土難離了,甚至同族之人都願意遷出。
這不僅僅是能讓秦人與其他諸侯百姓雜居到一起,方便秦國對天下的掌控,同樣的,集村並寨也更加容易。
有了姓氏,有了宗祠,那麼集村並寨的難度也會下降很多。
“其實天下土地還是很廣袤的,適合種植的土地也不少,隻是沒人願意去開墾荒地,因為他們沒那個時間,也害怕自己辛苦開墾出來的土地會被貴族侵占。”
言晏繼續說著。
沒有土地和居所、工作的流氓不少,但是他們並不是自己想做流氓,而是因為貴族的壓迫,讓他們不得不賣身給貴族耕種,這也讓他們沒有多餘的時間去開荒。
再加上各國征戰頻繁,沉重的徭役更是讓他們連空閒的時間都很少。
“所以,這就是我之前說的青苗法!”言晏將青苗法也傳授給了嬴政。
青苗法其實是一個很好的政策,隻不過宋朝玩不動。
官府借貸變成了高利貸,讓百姓根本無法從中受益。
可是大秦卻不怕下層官員敢這麼乾。
嬴政要殺人,可不管你是什麼人,而且嬴政的對朝堂的掌控也不是宋代皇帝能比的。
皇權不達鄉裡?
嬴政到處巡遊,到處刻碑勒石,你以為就真的隻是去遊山玩水,彰顯功績?
刻碑勒石上可不僅僅是有他的功績,同樣還有著秦國頒布的律法。
這就讓地方根本不敢亂來。
一旦被查出來,秦國的連坐製度體驗一下。
“攤丁入畝,一條鞭法,禁止地方巧立名目,方便征收稅收,也讓百姓更加容易適應!”嬴政點了點頭。
有了姓氏,登記造冊、集村並寨也容易,再配上一條鞭法和青苗法,能夠最快也最迅速的給秦國回血。
同樣的也能讓秦國在被征服之地樹立起威信和獲得好感。
不過所有的改革,在沒有施行之前,誰都不知道會出現什麼問題。
現在言晏說了,可以用趙國來試錯,一旦出現錯誤,秦國可以及時修正。
等到確認沒有問題了,就可以在全秦發展開來,避免了讓老秦人寒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