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頸鹿是不是麒麟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朱棣說它是麒麟。
其實群臣又何嘗不知真相,這玩意兒和古籍的描述確實像,但都知道麒麟絕不可能長這樣。
不過,官場之上,個個都是人精,誰也不會在這事兒上較真兒。
加上這大家夥誰都沒見過,即便真有那個心,也無法證明這是個什麼玩意兒。
一時間,長頸鹿成了全場焦點。
它也不怕生,呆萌呆萌地看著眾人,十分討喜。
朱棣欲借此達到政治目的,為了出海的政治正確,當即命畫工為其作畫,並讓解縉附上頌文。
他深刻意識到這是個宣揚國威,提高自己統治地位的大好時機,於是在筵席散後,讓人牽著這頭麒麟在京師逛。
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帝王都十分注重百姓的認同感、歸屬感。
聖君出,祥瑞降!
這頭麒麟的出現,正好能達到這一目的,朱棣自不會放過。
京師大街上,萬人空巷。
百姓淳樸,卻也愚昧,他們沒有見過麒麟,也沒見過這玩意兒,天子、官員都說這是麒麟,那它就是了。
即便一些稍微有見識的,也不敢和朝廷對著乾,甚至部分人為了彰顯自己,也表示這東西就是麒麟,自己曾見過。
就這樣,大家都認準了這就是麒麟。
當所有人的認知達成一致時,那事物的本質就不重要了。
無論是長頸鹿,還是麒麟,都隻是個名字罷了,所謂瑞祥,也是人們賦予的。
所以,把長頸鹿當做麒麟有問題嗎?
沒有問題!
想通這些,李青釋然一笑,回家拉上幾女看熱鬨。
“哇,好大!”婉靈吃驚道,“麒麟居然這麼大!”
憐香紅袖也滿臉驚詫,她們從沒想過,世上還有這麼高大的動物,不過想到這是麒麟,又釋然了,神獸嘛,越離奇,越符合常理。
在這個沒有高樓大廈的時代,‘麒麟’妥妥的鶴立雞群,即便人潮洶湧,百姓依然能看清它的模樣。
麒麟的出現,讓所有人都開心不已,認為祥瑞必定會給自己帶來好運。
於是乎,麒麟成了京師百姓茶餘飯後的談資,加上以訛傳訛,麒麟從兩丈多高,傳到了五丈。
百姓這麼傳,朱棣也願意讓他們這麼傳,等消息傳出京師,麒麟的高度已不可想象。
……
夏原吉忙得腳不沾地,但忙的開心,忙的痛快,這次寶船帶回來的財富太多了。
除了大量的金銀、瑪瑙、翡翠之類寶物,還有胡椒、紫檀等許多在大明珍貴且稀缺之物。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在大明珍貴的東西,在海外諸國卻不是,此外,半數以上的交易,都是以物易物的方式,收獲頗豐。
那長數十丈,寬十數丈的寶船船艙,幾乎裝的滿滿當當,外國人不稀罕這個,他們稀罕的是大明的絲綢、瓷器……
夏原吉嘴巴都要咧到耳朵後了,這是要發啊!
百姓窮,可富紳卻都富得流油,隻要有好東西,不愁沒人買。
“這下國庫有錢了。”夏原吉一臉欣然,嘀咕道,“就算皇上再能花錢,一時間也花不完。”
但他終究是小瞧了朱棣花錢的本事,在得知此次通商的收益後,朱棣立即開始了他的碎鈔之路。
擴建織造局、瓷窯,加強對茶葉的管控,除了大量的花銷之外,進一步壓縮了富紳的來錢路。
群臣激烈反對,但反對無效。
一波錢撒出去後,朱棣接著武裝軍隊,給軍隊加裝兩千門大炮、三萬套盔甲,同時,撥了個三十五萬士兵,半年軍餉的款項,為北伐做準備。
連續兩條政策,嚴重威脅到了文臣的利益,群臣自然百般反對,但他們的反對,並未影響朱棣的決心,他們也沒能力阻止。
接著,朱棣下令疏通運河,欲要將南北全麵貫通。
這下,夏原吉也坐不住了,不是通運河不好,而是太燒錢了,這幾項政策下來,下西洋賺的錢非但一個子兒攢不住,反而還得倒貼。
這時代沒有挖掘機、運輸車,全靠人力一點點挖,其費錢程度可想而知。
“皇上三思啊!”夏原吉苦著臉道,“國庫錢財,根本經不起這麼花,飯一口口吃,事一件件做,等以後國庫富裕了,再逐步實施才是上策啊!”
“少廢話,朕做的哪件事,不是利國利民?”朱棣怒道,“這也沒錢,那也沒錢,大明的賦稅,貿易的收益都去哪兒了。”
去哪你心裡沒數嗎,前兩條就花的差不多了……夏原吉苦著臉道,“皇上,真沒錢了啊!”
“朕不信!”
夏原吉:“……”
不待群臣激烈反對,朱棣又下了頒布了一條政策。
——建都北平!
這下,可捅了馬蜂窩,一再忍讓的文臣,甚至部分武將都坐不住了,文臣當即開撕,彈劾朱棣背棄宗廟,棄國棄家……
朝堂亂成了一窩粥,大多數官員憤慨激昂,就差指著朱棣鼻子罵了。
他們敢這樣罵,因為他們有底氣,太祖皇帝,在金陵開國建都,遷都就代表著否定太祖皇帝。
而且,太祖皇帝就埋在金陵,開國之君埋南邊兒,後繼之君埋北邊兒,這樣大不孝的行為,不罵你罵誰?
當然,眾臣子反對的真正原因,是他們的根兒在南方,不願意背井離鄉的去北平。
去了北方就無法利用官員身份,為家族謀福利,無法圈錢了;
再者,江南氣候宜人,北平乃苦寒之地,時不時還有沙塵暴,鬼才樂意去。
僵持許久,最終朱棣玩不起,打死了兩個罵的凶的言官,草草散朝。
……
禦書房。
李青、道衍,與朱棣相對而坐,太監退下後,朱棣將遷都的想法簡單說了一下。
“中原自古禍患,皆來自北方,獨守江南實乃下下之策,且易滋生**。”朱棣道,“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若將京師重地遷至北方,上至皇帝,下至百官,都會死命相守,可保長治久安。”
“皇上英明。”二人拱手。
“朕不是聽你倆拍馬屁的。”朱棣道,“朕是讓你們想想辦法,如何擺平群臣。”
兩人對視一眼,皆無言以對,這次是動了群臣的根兒,根本不是簡單用計謀就能行得通,況且,那些人也不是傻子。
沉默良久,道衍開口道,“皇上,不若折個中,遷都長安,亦或天下之中的洛.陽。”
朱棣搖頭拒絕:“朕不是讓你們折中的,遷都北平,朕勢在必行。”
道衍:“……”
見二人不說話,朱棣有些惱了,“你倆平時一肚子壞水兒,這會兒都去哪兒了?”
李青苦笑道:“皇上這是個死結,不管用什麼手段,他們都不會同意的,除非……”
“除非什麼?”
“硬遷!”李青道,“以天子之威、帝王之勢,迫使群臣同意。”
道衍微微頷首,“想讓群臣心甘情願的同意遷都,根本不可能,若要遷都,隻能用下策。”
朱棣無奈道:“真就沒有其他辦法了?”
二人搖頭。
“行吧!”朱棣歎了口氣,“來人,去傳錦衣指揮使紀綱過來。”
~
錦衣衛全麵出動,在百官家門口整日整日地晃蕩,也不拿人,就那麼乾晃悠,讓群臣心裡發慌。
一連數日後,朱棣再次提出遷都,群臣仍舊激烈反對。
朱棣也不勉強,隻是沒過幾日,就有幾個大官查出重大貪汙受賄罪行,被押上了斷頭台。
又過了幾日,朱棣再次提出遷都,群臣還是反對,但大多數人已經沒那麼激烈了。
朱棣依舊不勉強,又哢嚓了幾個。
如是者三四次,當朱棣再一次提出遷都計劃,群臣不同意,卻也不敢出言反對,個個沉默。
朱棣以‘不說話便是默認’為由,開始令人招募頂級工匠,建造北平城。
遷都北方這一決策,以李青後世的眼光來看,實乃高明之舉。
因為這樣可以把經濟化中心,軍事化中心,分離開來,形成一南一北的政治格局。
以軍事來管控經濟,遠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要好的多。
解決了經濟、軍事盤根錯節的局勢,於國家大有益處。
自朱棣之後,北平就一直是華夏的京都所在,不是沒有道理的。
不過,就現階段而言,北方的經濟、人口、糧食,都遠不及南方。
而遷都北平後,有了官員、皇室,以及大量軍隊的加入,北方的錢糧根本支撐不起。
想解決這一難題,必須得鑿通、開大運河的口子,以達到供養京師的目的。
因此,通運河的大工程開始了。
這次,比之前治洪用的工匠多了兩倍有餘,足足三十萬,錢糧用度那叫一個高,再加上京師的建設,朝廷花錢已經不能用流水來形容了,簡直就是燒錢。
下西洋是賺了大錢,但以這種花錢速度,也撐不了多久。
於是乎,朱棣命三寶積極準備,為下一次出海做準備。
為了籌措貿易貨物,讓寶船儘快出海,朱棣進一步壓榨富紳,君臣關係幾乎快到了決裂地步。
朱元璋狠,朱棣更狠。
文臣本以為熬走了老朱,春天就來了,結果卻碰上了這麼個貨,死的心都有了。
俗話說,哪裡又壓迫,哪裡就有反抗,富紳不敢造反,但惡心朱棣還是能做到的。
於是乎,各種惡心朱棣的事情接踵而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