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帝秦設計師 > 第157章 前往孔雀國:耽摩栗底

第157章 前往孔雀國:耽摩栗底(1 / 1)

推荐阅读:

摩葉上師道:“貧僧已明了幾位施主之意,若吾王得知施主自大秦而來,也定會心喜。眾位施主想去往吾國,一路需從此地往西北而行,穿過密林、翻越高山,由孟加抵達吾國;一路為由此向西南而行,乘船抵達吾國。”

姚直又問道:“敢問上師,哪條道路更易行?”

摩葉上師道:“貧僧未走過第一條道路,隻聽他人說過此路頗為難行,那密林草深蟲多,樹木遮蔽天日,難以走通。”

也就是說要走第二條路,坐船過去那孔雀國了?

在這點上,這位摩葉上師應該沒欺騙他們。

因為這種事認真打聽一番就能確定真假,摩葉沒必要欺騙。

但要坐船過去啊,哪得坐多久的船?安不安全?

在船上發生意外可比在陸地上容易多了,也更不容易逃命,姚直等人常年在陸地上生活,與船接觸不多,聽到坐船自然有些擔憂。

見姚直陷入思考,摩葉上師笑道:“眾位施主想去往吾國,貧僧可助諸位一臂之力。貧僧願和諸位一同回返吾國!”

這意思是要給他們帶路,帶他們去孔雀國啊,但這肯定不會免費,這哥孔雀國的僧侶必有條件。

姚直道:“如此便多謝上師好意,可上師為我等引路,豈不耽擱上師在此傳佛參禪?我等心中有愧,不知要如何報答上師!”

摩葉笑眯眯道:“施主哪裡話?我佛慈悲,普度眾生,貧僧身為我佛弟子,遇見有困難之人,自當相助,何談報答?隻是貧僧有心往大秦國一行,卻不知該如何前去……”

哦,原來你這個禿子是想往大秦去,想從我們這知道怎麼去往大秦,以及與大秦相關的各種消息,像大秦有何忌諱,去往大秦要做何準備,總不能啥都不了解,一頭莽進去,萬一觸犯了忌諱……

這孔雀國禿子去大秦的目的也很明顯,他就是奔著要去大秦傳播這佛教去的。

姚直幾人現在也明白過來這摩葉上師是如何在看他們,十有八九認為大秦是愚昧蠻夷,他要過去向大秦傳播的佛的榮光。

被人看作是蠻夷,可彆說這種感覺還挺奇怪的,以往他們也是這麼看除了六國外的其他國邦?彼輩,蠻夷也,不知禮!

未想一向看彆人是土著蠻夷的他們,有朝一日也會被人看作是土著蠻夷。

他知道這是摩葉上師開出的條件:我帶你們去孔雀國,但你們也要幫助我去往大秦,互相交換。

考慮了會兒,姚直決定答應摩葉上師,他也生出了和摩葉上師一樣的想法,就算摩葉上師來者不善,對大秦抱有惡意,但大秦也無懼於他。

因為在姚直等人心中,他們堅定地相信,大秦也許不是天下最富有之國,但一定是天下最強之國,沒有之一!

尤其是這一路過來,看到那些愚昧甚至幾近原始的部族,他們越發相信大秦是天下最強最文明最有禮儀之國。

諸邦皆夷,唯大秦為文明之邦,這讓他們自心中油然生出一股自豪驕傲,他們出身的大秦原來這麼強大先進。

所以,姚直不認為摩葉上師真的去了大秦後,能對大秦造成什麼威脅,就算其真有圖謀,依靠皇帝陛下和李念公子的智慧,也定然能夠破解。

姚直還懷了一點小心思,他想看看這個摩葉上師到了大秦後見識到大秦強盛時的樣子。

你認為你們那強大文明的孔雀國在大秦根本不值一提,雙方根本不在一個量級,也就是你們孔雀國運氣好,沒靠在大秦邊上。

姚直笑道:“原來上師是這般在想,姚某方才已說過,‘大秦海納百川,上師隻要想往,自然可去’,豈有將客人拒之門外之理?”

摩葉上師聞言也一笑,知道姚直同意了他開出的條件。

實際上,他願意和姚直等人一同回返孔雀國,真正的目的不是為姚直等人引路,而是他考慮到去往大秦需要一批人手,要帶上各種經卷典籍,光他一個人不易去往,他想回去招一批人!

這日過後,姚直等人在這個部落暫居下來,他們在此隨摩葉上師學習孔雀國語、了解孔雀國的文化曆史、風土人情,以及在孔雀國有何禁忌,何事可為,何事不可為。

摩葉上師同樣也在從姚直等人那學習大秦雅言,了解大秦的曆史文化……

雙方對彼此的文化曆史很感興趣,但又都嗤之以鼻,像姚直等人對摩葉上師推崇的阿育王不太感冒,阿育王的那些功績放在大秦根本不算什麼,也就孔雀國的那些人沒見識,才會覺得其厲害。

當聽到孔雀國的種姓製度後,姚直等人更是驚訝漲了見識,世上竟有行此製度的國邦?其治下民眾竟能忍受?

這孔雀國當真神奇,一個前半生似乎為雄主的國王,後半生信了那鬼扯的佛,還有那奇葩的種姓製度。

對於佛教,姚直等人在和摩葉上師的交流中,也愈發了解,一致認為這個教派絕對不能在大秦傳播開,此派若在大秦紮根,早晚會危害到大秦,他們可不想自己的子孫數典忘祖,信奉一異國禿頭。

摩葉上師對姚直等人所言也是同樣反應,這些大秦人滿嘴胡話,亂編故事,什麼在兩千多年以前,他們的祖宗就已在南征北戰,啥逐鹿之戰、啥神農嘗百草、啥大禹治水,還建立過夏商周三個國家……

當真是從這些大秦人嘴裡,沒一句真話,佛陀降世,於菩提樹下得曉無上智慧也就幾百年前的事,一幫大秦蠻夷怎麼可能這麼早就有如此多大智慧者?佛陀竟然和那道家老子是同一時代之人?

這肯定是秦人編出來的,為了往他們臉上貼金,而且,這幫親人竟說他們那裡打了幾百年,直到去年才七國歸一,為大秦國王一統。

如何可能,若真打了幾百年,那得死多少人,還有人在?

但雙方都沒戳破對方,依舊維持著融洽,都想著等有一天揭破對方的虛偽。

一晃,好幾個月過去,姚直等人已初步學會孔雀國語,在摩葉上師引路下,登上了去往孔雀國的船。

這些船是孔雀國的商船,孔雀國此時已有商人通過海船和周邊地區進行貿易,像摩葉上師這樣的孔雀國僧侶也是通過乘船到達後世的緬甸、泰國、老撾等地區。

由於姚直等人數較多,還等了一個月才湊齊能夠送他們前往孔雀國的船隻,但他們也付出了“不小”的代價,足足付出了三十件璆琳製品作為船費。

這次乘船前往孔雀國也讓姚直等人感到不可小覷其他國邦,大秦尚未怎麼探索大海,這些孔雀國的商人卻已駕著船隻進行貿易。

他們不知道曆史上的大秦船隻技術同樣不俗,儘管始皇帝造船的目的不純,但能將三千童男童女送去海外求仙,沒有點像樣的船隻技術怎麼可能?

航行途中,姚直等人感覺到海上航行的價值,覺得對大秦可能會有大用,遂向操船的孔雀國船夫請教,有時還親自上手操作,並將得到的技術經驗都記錄成冊,準備在以後帶回國內。

這趟航行無波無災,順利地跨過孟加拉海灣,看到從望遠鏡中出現在眼裡的城市,姚直稍微鬆了口氣,從他們自大秦出發到如今,已經大半年過去,他們終於看到了孔雀國的國土。

姚直所看到的這座城市名叫耽摩栗底,是孔雀國一座著名的港口城市,也是一座佛教城市,佛教氛圍濃厚,從這裡出去的孔雀國僧侶極多。

雖在來前,姚直已聽摩葉上師講過耽摩栗底的情況,這是一座受佛庇佑的城市,其中十分安全,諸位大秦來的施主儘管放心,但姚直哪放心得下。

他和另外四人各執一望遠鏡,認真觀察這座城市,尋找其中可能隱藏的埋伏和危險。

但和摩葉上師所言一樣,這的確是一座佛教城市,並沒發現有埋伏的跡象,港口停泊著不少船隻,有孔雀國民在港口勞作。

城中建築和大秦截然不同,與摩葉上師的寺廟建築是同種風格,但摩葉上師寺廟主打宗教風,這裡多了些民用風格的建築,一看便知這是座異邦城市!

船隻從海上慢慢接近港口,港口發現了船接近,有人在港口的高塔上朝船隻揮舞顏色明麗的旗幟,指揮船隻入港。

姚直從望遠鏡中看到有人跑向港口內,似乎是要去送達船隻抵達消息,這讓他神情立刻嚴肅,下令道:“讓弟兄們都打起精神,馬上就要入港了,前往彆中了埋伏!”

但姚直的擔心是多餘的,他發現那些疑似去報信的人離開後,確實有人來了,可來人並不是軍隊,而是一批僧侶,以及像是當地貴族和官員之人。

這些人站在港口,好奇興奮地看著正在駛近的船隻,姚直一看便知這些人是來乾嘛:十有八九是聽說有夥外邦人要來,因此專程跑來看外邦人。

可是這些人就這麼沒有警惕心的嗎?沒帶幾個護衛,不怕他們發難,趁機把他們給捉了?

問題在姚直腦中轉了轉,他便想到了答案:這座城市佛教興盛,導致此地的環境相對平和,這些人常年生活在這兒,沒經曆過多少風浪變故,警惕心自然不高。

但這種情況也好,姚直並不希望在孔雀國內與人開戰,即使打贏了也未必好,打輸則更不必說,還是希望能暫時友好和睦相處。

姚直等人早已準備好行裝,待船隻入港停穩後,有序地下船,而港口那些僧侶、貴族、官員也好奇地看著他們,還不斷指點議論。

這些人就是傳聞中的大秦國人,長這副模樣啊,他們穿的那是什麼衣服,他們的頭發也好怪,頭上戴的是什麼,好像用那東西將頭發給束起來了?為啥要束,直接披著或者剪掉不就好了?

那是甲胄吧,好奇怪?他們應該是大秦國的士兵,站得好整齊,像樹乾一樣。

他們也信佛嗎?為啥他們有人穿著甲胄,有人穿那奇怪的衣服?

諸如此類的談論聲絡繹不絕,讓姚直等人非常無語,因為在他們眼中,這些孔雀國人同樣也很奇怪。

僧侶就不說了,和摩葉上師穿著沒太大差彆,倒是那些貴族、官員,穿的衣服像隨意披在身上,且左右兩邊很不對稱,脖上戴著飾品,頭上也頂著,有的頭上沒頂飾品,卻包著布,眉心還繪著紅點、火焰之類的圖案……

其中還有些女子,她們的耳和鼻處佩著飾品,頭上也有裝飾,還有一麵白紗,似乎是作蒙麵之用。

姚直清點三遍所有人都在後,看向朝這邊過來的摩葉上師,隨摩葉上師過來的還有幾人,姚直知道這肯定是耽摩栗底的重要人物。

摩葉上師走近後,為這幾人介紹姚直:“這位便是自大秦國而來的姚直將軍,姚直將軍是奉大秦國皇帝陛下之令前來出使!”

說完,摩葉上師又補了一句解釋:“皇帝便是大秦國的國王,與阿育王一般!”

聽了摩葉上師解釋,幾人心裡生出一個念頭:一個蠻夷之國的君王,也配和阿育王相提並論?

姚直向幾人行了一大秦禮儀,不卑不亢道:“秦人姚直奉大秦皇帝陛下之令出使貴邦!”

摩葉上師又給姚直介紹幾人的身份,“這位是耽摩寺迦利舍上師,這位是優旃城市長……”

除了迦利舍上師以佛教禮儀向姚直還禮外,幾人皆以孔雀國向姚直還禮:“迦利舍(優旃)見過姚直將軍!”

雙方見麵的氣氛融洽和睦,在幾人邀請下,姚直等人向城內行去,一邊走,一邊給姚直等人介紹耽摩栗底。

這座城果然佛教氣氛濃厚,到處是僧侶,其等出現在城中的各個地方,大多僧侶是在地上鋪一塊布,然後人坐於其上,雙眼閉合,似乎正在參那所謂的佛法。

這些僧侶麵前擺著些瓶子罐子,有平民經過,往往會投放一些東西到瓶罐之中。

據姚直從摩葉上師那所知,這不是在乞討,而是僧侶們在給世人機會讓其等贖買功德。

沒錯,你捐了錢物,不是僧侶感謝你,而是你感謝僧侶:謝謝佛祖讓我等罪人有機會捐錢捐物洗刷罪孽!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