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幾上,李念思考接下來要乾什麼,現在已初步取得嬴政信任,生存問題暫時已得到了解決,接下該做些什麼好呢?
首先,得將政老板最看重的土豆得種好,但大秦現在這個季節的氣候適合種土豆嗎?鹹陽附近的土地又是否適宜土豆生長?
大秦和現代有兩千多年的時光差距,氣候環境和現代並不一樣,因此在現代某個季節某個地區可以種植的作物,在大秦未必能種,像明朝小冰河時期,氣候寒冷,同個季節下種植的作物能和現代一樣?
必須先了解清楚大秦的氣候、土壤環境,
如果李念手頭有非常多的土豆,大可放心去種,但他隻有兩顆,不得不小心謹慎,將種種因素儘可能考慮到位。
這問題倒也不難解決,可以向鹹陽的農人請教,他們常年耕種,定然了解大秦的土地天時。
‘辣椒也和土豆一樣處理,先了解大秦的哪個季節、哪種土壤適合種植。’
李念下意識想找紙筆將所想記錄下來,但馬上反應過來,大秦的紙還要等他造呢。
‘對了,還有造紙。造紙需要場地,要先製作一批工具。’
李念在搜索引擎中瀏覽過多次古法造紙的視頻,流程不難,至少看起來不難,但要工具,而大秦哪有造紙的工具?
‘工具之事得麻煩少府的工匠!’
秦朝的手工業由少府統一管理,少府負責統一協調管理各種手工業生產活動,包括但不限於金屬的開采冶鑄、鑄錢、車輛、兵器、用具的生產等。
秦朝還實施物勒工名製度,即在生產的器物上刻上製作者名字、製作日期、生產機構、官員名等,以便追溯產品質量和責任。
這一管理方式確保了秦朝手工業生產的標準化和規範化,提高了產品質量和效率,尤其在與他國戰爭時,能為征戰的秦軍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差點忘了,還有耕犁,也可畫出來讓少府的工匠去做,暫時就先做這些,剩下也該想想怎麼提高我的生活質量。’
‘給大秦貢獻了這麼多,我享受享受怎麼了?’
李念腦中冒出蜀漢昭烈帝的台詞:‘大秦的冶鐵技術似乎還行,能不能搞口鐵鍋?’
在大秦這半個多月,吃的東西不是煮,就是炙,雖然用料都是純天然綠色食品,但吃多了也會膩,而且這時代的調味品遠不比後世。
‘桌椅板凳也得搞一套,成天跪坐,誰受得了?’
其實,隻要掌握正確的方法,跽坐並不會很難受,但身為一個現代人,能舒服地坐著,乾嘛要跪著?
‘抽水馬桶暫先不做,等紙造出來給始皇用過後再做。’
一番思索後,李念令人取來竹簡筆墨,寫好一份請求,讓人交給嬴政審批。
政老板要是不給通過,縱有千般想法,也是無用。
很快,嬴政收到竹簡,看過後,道:“李念此人做事頗有章法,並非一時興起,上麵的事,寡人都準了,傳詔少府卿,令其配合李念,不得有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