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上住在我們這裡嗎?住我家裡吧,阿布大叔!”
“阿布,你家小子呢?這次怎麼沒有帶來!”
“上回我找你買的勺子,這次帶來了嗎?”
“鹽!好大一袋新鮮的鹽!”
“有糖,還有椰子,噢!那個是不是糯米?一,快去問問糯米怎麼換的,今晚熬椰漿飯給你們吃!”
林場這裡,就像是個小小的村落,平日裡和外界的聯係,主要就是靠每幾日便過來一趟的牛車,如果牛車不來的話,林場工人們實際上是無處可去的,不像是廣府道、福建道的老家,村落之間總有約定俗成的墟日,南洋這裡的人畢竟還是較少,尤其是因為這裡種田需要的人力,比華夏本土要少一些,農莊、林場分布得又較遠,並沒有形成墟市。
距離這裡最近的市集,就在占城港——遠也不是很遠,因為現在有路了,空手大約走五六個小時的樣子,但很顯然,難得的休息日,很少有人願意來回花十個小時在路上,隻為了去占城港看一看,逛一逛,買一點東西——範老實等人是沒有去過,但根據張阿定和其他漢人的說法,占城港也遠遠說不上繁華有趣,實在是不值得一逛的。
如果是大州縣出身的百姓,落到這裡來自然會覺得無聊,但對範老實這樣的農民來講,早已習慣了這種近乎與世隔絕的生活,並且還很喜愛這種貨郎定期遊商的製度,不單單是因為貨郎來的次數比從前在老家要頻繁得多,還因為貨郎帶來的貨,不但份量大、質量佳、品類充足,而且,價格還不算太貴,甚至可以這樣說,這其中絕大多數東西,都是林場的工人們可以買得起,並且不覺得貴的,便是有少許價高的貨物,它價高得也讓人心悅誠服,認為若是想要買它,省省錢也實在是很應該的事情。
這些價高的貨物是什麼呢?多是金屬製的東西,便是在華夏也都不便宜,菜刀、鐵鍋——這在老家也頗是可以看重的財產了,有時候分家還要單獨拿出來另外算錢的,除此之外,馬口鐵的盒子、盤子,還有刀叉、小匕首,這些都是價格較貴的,一般來說,範老實一個月得八百文左右,而一把菜刀要兩百塊錢——不多不少,算是公道的價格。如果還要把馬口鐵的用具都集齊了,那算下來,幾千塊是要的,若隻是植樹的話,估計得悶頭乾個一兩年的。
除了鐵器之外,其餘的物品就完全可以算得上是便宜了,米、糖、鹽,都是難以想象的便宜,而且也接受穀子來交換,不過,在林場大家還是用錢的多,林場官倉會用穀子來換米,也就隻夠換米的,他們現在主要出產的還是各種名貴的木材,這些木材也可以直接賣給貨郎——一般來說,貨郎總是把林場作為一次循環的最後一站,這樣他們可以集中力量來運輸木料,不過,收木頭的車子是一個半月才來一次,其餘時間過來就隻賣貨,不收木頭了。
若是不想把木頭賣給貨郎,那也是可以的,林場遇到大批木料,或者特彆名貴的樹種時,也會主動運去占城港出售,便是不如此,每個月他們也得去港口一次,把貨郎給的支票換成鈔票,拿回來給大家發工資,去押送的人還能幫著其餘工人在港口捎帶一些東西,所以,林場對占城港的物價相當的了解,他們反而更喜歡在貨郎車上買東西——價格是差不多的,貨郎車還省去了自己運送的力氣,把力氣也計算在內的話,當然要更劃算一些嘍!
便是範老實一家人,本來是最勤儉節約的客戶人家,在這裡住了兩個月,也不再像從前那樣,一聽到貨郎車的牛鈴聲,便如臨大敵地哄著孩子們往吊腳樓裡跑了——在老家,不許孩子們去找貨郎玩耍,其實還不是怕孩子們看了花花綠綠的小東西,回來嚷著想要?
便是一文、兩文錢,居家過日子也輕易是花銷不得的,農戶一年到頭,吃穀子花穀子,想要錢,就得抬著穀子去賣,受一層盤剝,怎麼舍得給孩子們買這個那個的?偶爾有雞毛換糖的,也得仔細著家裡的雞若是被拔去太多毛,氣得不下蛋了,給家裡的財政帶來的損失呢。
但在林場,日子就不一樣了,林場是包早飯和午飯的,當然了,隻是包飯能吃飽而已,配菜不可多做要求,有就有,若沒有,大家灑點鹽巴,團成飯團也不能埋怨——而且也不允許浪費,要是浪費了糧食,是要被責罰的。但僅僅是這樣,已經是極大的好處了,等於是省掉了在老家時,一家人一年最大的花銷,而且範老實一行人,可是無法理解這世上怎會有人浪費糧食的,他們在生活中也不是沒接觸過仇家、惡人,但不論是怎麼樣不睦的關係,也不見那些大惡人往碗裡盛了吃不完的飯的,把碗裡的飯吃完,這是最天經地義的事情。
白飯不用錢,穿衣——花銷也比在老家要少得多了,南洋這邊不但布料便宜,而且穿得少啊,穿得多的自己都受不了,漢人雖然不至於是兜襠布,但也是短袖中褲,省了不知多少布料。至於說孩子們,到這裡一個多月,年紀小的那些也就自然而然地和土人的小孩一樣不穿衣服,每天泥裡打滾了——這對孩子們來說還是有好處的事情,也是土人們教漢人的,因為南洋這裡蚊蟲毒辣,小孩子皮膚又嬌嫩,天氣還熱,泥漿掛在身上,等於是穿了一層盔甲,孩子就不太會被叮到了。
吃飯穿衣都不用錢了,每個月的八百塊錢,還有老實嫂在廚房幫傭,勤快做事拿到的兩百元,加在一起一千塊錢,除了每天吃一頓晚飯之外,仔細想想,居然是無處可以花銷的!就算要添置一些家什,這也幾乎是不用錢的——林場這裡,吊腳樓都是工人們互相幫著建起來的,還保留了從前村裡彼此幫忙不收錢的傳統,你幫我,我也幫你,最多是受益的人,買點鹹菜來給大家配飯,就算是有所表示了。
如此,兩個月下來,便是初來乍到的範家,手裡都存了有兩千多塊錢了,他們見到貨郎車時,也可以背著雙手,含笑走上前去,很有底氣地打量著貨郎車上擺出來的東西了:用小竹筒裝的鹽和糖,一筒大概是半斤到一斤的樣子,十文錢,若隻是吃晚飯,鹽都夠吃幾個月的了。糖的價格也是一樣——才十文錢!便是買兩桶,給一家人都調出濃濃的糖水來喝,如何又能說是奢侈了呢?
自然,濃糖水隻是最簡單的吃法而已,貨郎車上還有堆成小山一般的椰子,兩文錢一個,實在是再便宜不過了,懂得吃食的漢人女眷,早已從占城港學到了菜譜:文錢的糯米,已經有個小半斤了,再混上自家吃的大米,湊成大半斤,一個兩文錢的椰子,打開之後,挖了椰肉出來,壓榨出椰漿,再和椰青一起混合了當水,加大概五文錢的糖,一起把飯做熟了,便是甜滋滋糯嘰嘰的椰漿糯米飯,若是還有閒工夫,加一點斑斕葉的汁液進去,就又多了一層香味——這斑斕葉是不要錢的,斑斕樹林場裡栽的就有。
這麼算下來,不過是十文錢,已經是一大碗糯米飯了,夠一家人美美吃上一頓的,若是人口多的,再翻倍用料,一個人吃一大碗,也不過就是文錢左右。便是範老實,現在也實在不覺得這是什麼了不得的開銷——這樣看來,他們也不得不再一次認可船上時那些買活軍兵丁的說法了:說起乾活,在哪裡都是乾活的,但眼下看來,至少對他們家來說,在南洋的日子實在是好過,不說彆的,就說這椰漿糯米飯吧,放在老家,怕不是隻有逢年過節才能吃上一小塊的好東西,在林場這裡,哪怕就是貨郎五天來一次,他們就這樣儘興地,足足地吃一次,一個月下來,不過是六十文的開銷,他範老實又如何吃不起了呢?
有了這樣的好處,雖然在南洋生活也有許多陌生不便的地方,但也就都可以忍受了,甚至還有了充足的動力,去竭力把自己的一些老觀念,老習慣調整一些,譬如說老實嫂,自從積極地去學了椰漿糯米飯,開始更改食譜,儘量在南洋的特產菜肴和漢人的飲食習慣之間做調整之後,現在也進一步地改起自己的觀念,走到牛車邊上,先笑著問了一聲好,才問道,“阿布大叔,有沒有新來的報紙啊?話本也好——要有拚音的。”
這若是在從前,她可舍不得把自家的錢換成這樣有字的東西——不但貴,而且對農家來說著實是很無用的。老實嫂做夢也不會想到,他們家還會有全家識字的一天,剛來時,見到林場工人買報紙,她是很不以為然的,認為這些人‘實在不會過日子’!但現在,她不但自己要買報紙,甚至還要買話本呢!老實嫂一邊用眼睛看著阿美祭司,一邊故意放大聲音,用還不太熟練的官話說,“沒有拚音,我們是一個字都看不懂的,就是拚音,現在也學得不好,可惜,漢人不知道能不能上知識教的識字班?”
車前的人還不多,阿美祭司肯定是聽到這句話了,她轉過明顯發黃的眼珠子來,仔細地看了看老實嫂,老實嫂琢磨著她的神色,似乎沒有太多拒絕的意思,因此,儘管心跳有點兒快,而且有一種很強烈的異樣感——老實嫂這輩子做夢都沒想到,自己有一日會和這些赤身的土人女子同吃同住,也完全沒想到,自己還要從這樣的土人女子這裡去學漢家的拚音!
她感到自己和這些土人,簡直就不是一個物種,多奇怪啊!她們居然也會動,會吃飯,會說會笑,還能和老實嫂比劃著開玩笑,他們也有喜怒哀樂……這些種種事實,對她仍有很大的衝擊,但是,她已經逐步地克服了這種衝擊,從一開始,隻要沒有彆人陪伴,一個人單獨麵對土人,便緊張得呆如木雞,到現在,在丈夫無聲的鼓勵和催促之下,老實嫂居然也能勇敢地直接和阿美祭司對話了。
“祭司,你是做主的,若果我們這些不懂拚音的漢人,也想來上識字班的話——不不,也想入教來參拜知識神,來一起苦修的話——”
老實嫂壯著膽子,咽著心跳,故作隨意,仿佛隻是在開玩笑一般地問著——這樣,即便被拒絕了,氣氛也能緩和一些,否則,若是惹來了阿美祭司的不喜,他們就得擔心被林場的土人們跟著遷怒了。
不過,知識教的祭祀雖然博學,而且虔誠苦修,但他們不像是老家有些地方的道觀佛寺,香火一旺盛就開始故弄玄虛、嫌貧愛富,給香客臉色看了。知識教倡導的是‘微笑傳道’,所以他們的祭司,一旦開始工作,臉上總是帶著一點笑容的,這個還是彆的漢人女眷私下裡告訴老實嫂的——她們也對知識教很好奇,但這些女眷是從買地來的,都受過掃盲教育,至少認識拚音,因此雖然好奇,但卻沒有入教的動力,也不用參加每次祭司過來組織的‘苦修’。
阿美祭司仔細地打量了一下老實嫂,一瞬間老實嫂渾身汗毛都立起來了,但仍然佯裝無事,僵笑著在一旁等候,這一刻時間應當很短,但在她個人來講,當然是很長的,但好在阿美祭司最後還是露出笑臉,用口音也還比較重的官話,慢慢地說,“漢人入教,不歸我管,不過,知識教的課,誰都可以來上,搬著板凳過來,沒有人會趕你走。”
果然……知識教不好入啊……不知道是不是因為他們是罪民……
反正,對他們這些罪民來說,怕是什麼都不簡單,老實嫂也沒想過一問就能入教,能得到許可,一起去上課,已經算是非常順利了。她也不敢和阿美祭司再多閒聊,連連點頭道謝,便去買東西了——一高興,買了兩個椰子,一大竹筒的糖,還有五文錢的糯米,叫孩子抱回來,用土話飛快地對範老實說道,“祭司答應了,我們快回去做上飯,你帶著孩子們去上課,我等飯燒好了就來——祭司不收錢,請她吃個糯米飯也可以的吧!”
範老實臉上還是沒什麼表情似的,但眉頭也揚了起來,眼睛一亮,接過她手裡的椰子回身快步走了,其餘好幾個平時說得上話的女眷,都過來好奇又欽佩地打量著老實嫂,七嘴八舌地問,“你和阿美祭司都說什麼了?”
“好大膽!我們都不敢和她搭話呢!畢竟是祭司!”
老實嫂也不由得找回了一點在家鄉的感覺——她是獵戶女兒,在老家本也不是這樣戰戰兢兢的性格,隻是這連番的天大變故,千裡的遷徙,好像是把他們的腰杆給打折了一樣,叫她由不得打從心底畏縮起來,甚至有點兒離不開丈夫的陪伴,不敢在這陌生的地方單獨待人接物。
但是,這個月下來,南洋這和想象中差彆太大的生活,這不算吃力,所得卻也豐厚的工作,這不五時還能吃點於老家來說已是十分奢侈的甜品的生活……哪怕就隻是這麼一點點甜味,也仿佛把她斷了的腰杆,重新給滋養得挺直了,有了什麼東西,在她空虛的脊梁裡凝聚了出來。而今天向阿美祭司搭的這麼幾句話,就像是讓這些還含糊的東西,突然間落到了實處,化為了——化為了骨頭裡的一股底氣,大半年來頭一回,她的笑容裡有了點輕鬆、自信的味道,談吐間也有了自己強烈的主張。
“說的是上拚音班的事情!”她說,主動邀約起了同來的幾戶新移民家中的女眷,“怎麼樣,一起去上吧?!想上就趕緊的回家做飯去,可彆說什麼男人孩子去上了,咱們就不用去這樣的話。依我看啊,咱們也得抓緊了去學,既然六姐——”
她第一次親昵地省去了‘謝六姐’前頭的謝字,也不再用軍主這樣尊敬又疏遠的稱呼來定位謝雙瑤。“——既然六姐要咱們女子也讀書識字,總有她的道理在,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現在順著去做事,總是不會有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