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登萊乃至整個山陽道的情況,武叔卿是很有權威的,因為他在升為登萊巡撫以前,便是永平兵備使,在山陽道為官近十年。對買活軍在山陽道的影響是如何擴散的,武叔卿也看得很清楚。
最開始,大概是在七年前,山陽道這裡便有了雪花鹽賣,隻是當時,這種潔白如雪的上等精鹽,賣價十分昂貴,哪怕是在近海有私港的地方,一斤也要到二三百文,還有上等雪花糖,也是以大戶人家專用的奢物麵貌出現。那時整個山陽道,能支持得起這樣花銷的,也不過隻是五六座大城市而已,登萊兩地,也是仗著這兩處地方是天然海港,高麗、東瀛的俵物極多,自然繁華,是許多奢物登陸的地點,這才得風氣之先,率先接觸到了鹽糖之物。
在那時,買活軍不過是個遙遠的名字而已,便仿佛什麼彩雲十三苗,湘西侗蠻一樣,都是在山高水遠、王化不開的地方浮現的亂軍,雖然有一二拿手的貨品,但山陽道的人,更關心他們的貨,而不是旁的任何事情。便偶爾從塘報中聽說了買活軍占了某個縣城,那也壓根便算不上什麼事兒。山陽道的百姓,見識算是僅次於京城,而且文教之風極為興盛,對於曆史是一向有了解的,幾百年來,這樣的事情難道還少了嗎?
不論一開始鬨得如何,最終,自然總會有一個結果,而生活也還是會遵循著慣性,最終回到他們熟悉的,在長治久安和民不聊生中左右反複的軌道中去。從百姓們到武叔卿這樣的官員,沒有一個人會認為改朝換代的事情將發生在自己這一代——有一天或許是會的,但起碼不是他們活著的這一天。
有鹽就販,有糖就吃,有話本就看,有棉衣,有毛巾,有馬口鐵做的物件就買,買活軍的貨越來越多,占據的地盤也越來越大,引出的鬨劇也越來越荒唐,真正讓武叔卿以及其餘登萊百姓意識到,買活軍已經成為不得不正視的一股勢力,那還是因為他們的船隊掠過了登萊外的海域,揚帆往東江島而去。
去送糧食!去送了東江島永遠都不夠吃的糧食!
運回了人口,運回了登萊無力接納安置的人口!
送去了火銃和紅衣小炮!讓東江軍得以在獅子口立足守城的武器!
帶來了報紙,帶來了政權、文明的理論支撐!讓登萊的百姓們也對遼東流民多了幾分理解——那些流民從遼東逃來山陽道,並非是人人都喜歡的,有許多佃戶不願他們來拉低了‘勞動力’的價格,本來年成就不好,現下流民來了,東家肯出的錢更少,大家都吃得比從前更少。
而且,大量的流民也會敗壞本地的治安,很多百姓是厭惡流民的心情,與厭惡建賊是沒有什麼區彆的。但在買活軍的報紙上刊登了那篇《政權、國家、文明》的文章之後,武叔卿親眼看到,他手下一個對流民素來不喜的小吏,居然也逐漸地轉變了態度,見到流民不再是非打即罵,也會給他們指一條明路,讓他們去找點工做,因為他也逐漸地從同僚們的談論中認識到了,自己不止是山陽道永平府的人,往大了說,他還是敏朝人,還是華夏國人,他和這些流民雖然語言不太通暢,但到底還擁有著共同的身份。
到此時為止,買活軍雖然和朝廷的關係自然不佳,但在民間的名聲肯定還是很好的,遼東和山陽隔海相望,遼東亂了,山陽道還能有好的?買活軍支援東江軍,這是秉持著文明大義,而且怎麼看,其主謝雙瑤那都是能文能武,可農可兵,手中工巧仙器無限,說句大逆不道的話,便是換這樣的人做了皇帝……又有什麼不好呢?雖說是天下烏鴉一般黑吧,但敏朝的烏鴉,卻是隻見其黑,不見其的好處,而買活軍的烏鴉好歹還能叨些仙種回來,叫人不必為糧食發愁,還有叨些神藥回來,叫人不必再恐懼疫病呢。
自然了,不愉快的事那也是有的——雖然不是買活軍的人做的,卻也和買活軍有關。由於《周報》在山陽道境內的泛濫,天花可以防治的消息也立刻散播了開來,人們對於防天花、防出血熱的急切,是不分階層的普遍,譬如說出血熱,一旦《周報》上說了出血熱和老鼠有關,先是京城附近的小縣大肆捕鼠,隨後,見朝廷裝聾作啞並不加以製止,捕鼠之風頃刻間席卷北方——北方也是出血熱的高發區,隻要境內流行過出血熱的州縣,打鼠都是咬牙切齒,連乞丐流民都沒有半點的懈怠。
出血熱沒有疫苗,暫時隻能殺鼠,這事不論怎麼說還不算壞,但天花是有疫苗的,這在買活軍境內算是好事,在買活軍的勢力觸不到的,千裡之外的山陽道,便說不上多好了。自從買活軍出了牛痘乾粉,並且將它當做青頭俵物賣給京城,北麵的直隸、山陰、陝甘一帶便開始亂了,所有人都想要種痘——尤其是傳聞中連皇帝和信王都暗中種痘之後,不論貧富都把種痘作為一件要事來籌謀,但痘苗就隻有那麼多,而且是沒有官商行銷的,也就是說,大家都要想辦法去‘搞’。
如此一來,可不就亂套了?一時間坊間四處都是惡少地痞,號稱自己能弄來疫苗,四處招搖撞騙,登萊這裡,當時還是袁禮卿主政,袁巡撫當機立斷立刻殺了一群流氓,並請武叔卿前去查看疫苗乾粉,根據買活軍的敘述,總結出辨彆疫苗乾粉真偽的辦法,曉諭各州縣辨彆。
不過即便如此,民間私下種痘的風氣依然無法完全斷絕,尤其是登萊這樣的港口,來往船隻多,就意味著貨品豐富,什麼貨都可以搞得到,有真疫苗也不足為奇,這是一,第二個也就意味著疾病多,尤其是天花這種‘傳染病’,隨時都有可能從某艘船上傳播過來。武叔卿認為買活軍建關的辦法非常好,但可惜登萊從無此先例,外頭的船隻還是無遮無攔地進港,和港口居民接觸。出血熱、楊梅瘡,天花、水痘、肺癆、痢疾……這些都是極有可能被夾帶過來的疾病,港口城市的住民一定是比內陸更熱衷於養生保健,對疫苗也更熱情。
若隻是迎合這種熱情,拿些染色的麵粉來騙人,那倒也還罷了,出不了人命,但去年秋天,這種對牛痘的狂熱追捧,終於鬨出事情來了——有一夥異想天開的點子王,他們竟不滿足於拿麵粉騙人,而是為了讓彆人吸服疫苗之後,出現和接種牛痘一樣低燒的症狀,以此增強自己的可信度,竟遠途跋涉,找到天花流行的村落,進去用錢買了人痘瘡疤,磨粉加入麵粉之中,當做牛痘乾粉,向外販賣!
一開始,因為果然有人服後低燒,出了一兩個痘子,痊愈後恢複如常,眾人還以為他們是弄到了真貨,便立刻爭相購買。僅僅是過了十餘日,便已有數千人接種,而此時惡果浮現:人痘法,無法控製症候,十個人接種後,約有三、四人會真正染上天花!發成重病,並且向外傳染!登萊地區因為一夥喪心病狂的騙子,被‘人為誘導’出了一場局部的天花瘟疫!
恰不巧,此時正值袁巡撫去職,登萊地區人事板蕩,還無人管束此事,武叔卿上任或多或少都有借重他名醫身份的緣故,他入衙門第一天便是下令嚴辦此案,結果令人啼笑皆非:一夥人大約二十幾個,真正去收集人痘瘡疤的十幾人,自己也染病了,死了七八個,餘下的主使者,倒是都種過買活軍的真疫苗,安然無恙坐地分贓,若不是武叔卿動作快,就要給他們逃了!而所獲利者幾何?一夥人不過是二千餘兩銀子,每人分到手的一百兩都不到!
登萊地區,因此而死的又有多少人?而且民間多愚夫愚婦,頗有人相信這就是買活軍的牛痘,‘種出事情來了’!官府當時又無法為買活軍澄清,所發的公告,一般百姓
根本也不去看。
恰恰便是此時,《政治與社會》流傳到了登萊,這下可就更是炸鍋了。本來民間就有傳言,買活軍搞均田製,對家裡有餘地的人家,十分的不友善——凡是地主,對於均田製便是不以為然甚至是切齒痛恨的,而且也對於買活軍的這種傳言十分的敏感,這下好了,書裡直接把地主和剝削聯係在一起,將來若是買活軍占了天下,那還有他們什麼好?
山陽道這裡,自古以來便是以耕讀為貴,所謂的耕讀那自然不是一家人一畝地能供出個讀書郎,多是家裡四五畝餘田,幾家佃戶耕種,這樣省吃儉用,才能供得上家裡的兒郎們都認字,再選一個最聰明的去繼續往下讀書,考一兩次秀才,若是考不上,家裡再回來種田——這樣的人家,在鄉間也被認為是忠厚有威望的,突然間說他們是剝削階級,這叫他們如何能夠服氣?
偏偏識字的還多,且買活軍的教材都是白話,又好懂,不到一兩個月,登萊這裡紛紛都在議論此事,更有一些極為抵觸的地主,到處散布謠言,說此次登萊疫情,是買活軍有意散布,牛痘隻是謊言,種了牛痘的人都死狀淒慘離奇雲雲。於是登萊一帶,百姓農戶,對於買活軍的戒心又重新提了起來,不少暗中發展信仰的白蓮教無生老母壇,也被人給搗毀了。
按道理來說,武叔卿等敏朝官員,應當對此事喜聞樂見才對,畢竟買活軍不得民心,對於朝廷來說該是好事。君不見多少反賊頭領,都是朝廷帶頭傳播其惡,不把它說成三頭六臂,吃人肉喝人血的大怪物,那都算是客氣了。這個謠,便是辟了也無用,因說話的都是本地德高望重的地主人家,第二是想辟也不能辟,哪有為反賊說話的道理?
但……誰想得到,現在朝廷也問買活軍買疫苗了?現在登萊之處,說到牛痘,哪個不是搖頭的?和彆處掏錢種痘的熱情不同,此地的痘苗來了三日,除了一些勇敢的衙役、兵丁之外,竟無一人敢種。這讓武叔卿哪能不愁呢?
“啊,這、這。”宋一衷也沒想到,其中竟混合了如此複雜的故事,一時間不由得瞠目結舌,他自禦史一路做上來,至此方才體會到親民官不好做,思忖半晌,方道,“世伯既然已經向朝廷請了疫苗來,當是已經擬有了對策?”
“所謂對策,無非是令兵丁下鄉宣講,闡明事情始末,並將去年那案子的主犯枷號示眾,讓他自己分說他做的混賬事情。”武叔卿苦笑一聲,“隻是成效不彰,民間響應者寥寥——也不知是何緣故,此地的農戶對鄉紳如此忠誠,鄉紳說買活軍是青頭妖怪,會吃人,他們便深信不疑,連城裡的百姓也是驚弓之鳥,並不敢前來種苗。偏偏你在京城應該也收到消息了——山陰那一帶又起了天花,而如今我們這裡,不但百姓們不打,連士兵都遲疑得很,謠言滿天飛,將官也不敢強行施壓,報到我這裡,要我裁決呢。”
“士兵也不種?”宋一衷的臉色終於變了——民間多死人,倒都在其次了,但軍隊一旦流行疫病,那就糟了,不但軍心敗壞,而且會直接造成城防廢弛,無力壓製鄉野豪強,許多邊遠地方便是如此,第一年流行疫病,軍隊死的人多了,第二年那些平日蟄居在山野中的彝人侗蠻便開始鬨事,此時的川蜀水西之亂,真要說的話,起因也是席卷川蜀的一場大瘟疫!
“世伯,此事不可再拖延了,必須立刻想出辦法,”宋一衷立刻站了起來,滿臉凝重地說,“否則,隻怕登萊一地和東江勢將更加疏遠,世伯也將因此獲罪!”
“老夫也是這個意思。”武叔卿輕輕歎了口氣,低聲說了聲,‘十三郎也是太性急’,不過沒等宋一衷聽完,便又肅容道,“明日,老夫會在登萊水軍大營,闔家種痘,一衷可有興致,前去做個見證?”
“什麼?!”
宋一衷萬沒想到,已是古稀之年的武叔卿還要親自出麵,以身試痘,一時間不由怔在當場,半晌才道,“世伯!這!這不可呀——買活軍這到底不是朝廷,若是其居心叵測,送來了毒藥假苗——”
武叔卿卻是心意已決,不論宋一衷如何相勸,都不改其誌,隻道,“買活軍雖然狼子野心,但正因為此,一向也還算是言而有信,既然連一衷你也都種了痘苗,那便可見你也是相信買活軍的,如何此刻又存了疑心了?”
宋一衷還年輕,便是真得了天花那也未必就死,武叔卿這都多少歲的人了?怎能相提並論?種了牛痘也要發低燒的,他心中實在是擔憂老爺子熬不過這動蕩,便起身要去內院求見,要請武叔卿家人出來一道相勸。
武叔卿道,“除了十三郎恰好揀那天離家之外,其餘人有什麼不知道的?他們也要一起種痘,我這裡已寫好了遺表,若是事有不諧,家門不幸未有人生還,便要勞煩一衷你送表上京了,你種過牛痘,倒是不會有事的。”
宋一衷聽得實在是心驚肉跳,他們關中派好不容易借著袁禮卿和毛振南適合,上躥下跳,推出一個領袖人物,在官場上為他們這些年輕禦史遮風擋雨,哪舍得讓他這般涉險?還是苦勸不住,竟垂淚道,“老世伯,不為自己想,也要為百姓們著想,登萊這裡若再換個巡撫,又是一通折騰,可該如何是好!”
“便是為百姓著想,才要儘快種痘——不能再死人了!一衷!”
宋一衷脫口而出,“死的不都是愚民愚婦……”便如同賣假疫苗的人,自己一定是種了真疫苗的,真正散布謠言的人,反而私下會去買了牛痘來接種,地主們是不會有一點事的,死的不都是那些不值錢的農戶麼?
他沒有說完,便在武叔卿失望的眼神中慢慢垂下頭去,“小侄一時失言,脫口而出,請世伯寬宥。”
武叔卿多年宦海沉浮,自不會有一點不對,和顏悅色寬慰宋一衷幾句,又約定了明日去兵營的時辰,直到將他送走之後,方才揚聲叫了老仆進來,指著宋一衷剛用的一隻鬥彩小方盅道,“把這杯子和錢巡檢的杯子放在一處,以後宋大人來此,你們便用此杯為他上茶,其餘的杯子,不要用了。”
這個錢巡檢人如其姓,愛財如命,武叔卿十分不喜他,老仆應了一聲,立刻便將杯子收走,取來抹布仔細抹過了宋一衷坐過的椅子,武叔卿這才覺得心中略舒坦了一些,但想到官場中如宋一衷之輩實在多如過江之鯽,視民如螻蟻,隻為自己晉身之階,便有惠民之舉,也絕非發自本心,又終是鬱鬱。
在書房中坐了半晌,方才命老仆找了管家來,道,“再取一百兩銀子,給十三郎送去,讓他好生在雲縣,實心做事,做不出一點成績,便不要回來了!”
他為官雖然清廉,但善於醫術,這般的名醫家裡是不會窮的,管家聽說要給十三郎帶走一百兩銀子,絲毫沒有難色,恭聲應了下來,轉身離去。武叔卿望著他的背影,仿佛又望見了那千頃碧波,望見了甲板上十三郎那張和他肖似,卻因年輕還十分熱誠的麵孔,他不由微微一笑,又出了一回神,這才從懷中掏出一副水晶眼鏡,用細布仔細擦了,架在了鼻梁上,從書桌裡摸出一本《赤腳醫生手冊》,仔細地重讀了起來。
“眼鏡果然又有些花了啊……”
“這臭小子,要真有孝心,能弄回一副玻璃眼鏡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