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李河、焦龍、孫紅軍、左琢幾個人手拿大紅塑料袋,喜氣洋洋地往人群裡發糖。
“感謝大家捧場,今天我們修理廠高興!都彆客氣啊,一人一把!”
“哎喲,喜糖都有!”
賣饅頭的大媽樂了,接過糖往自己上衣兜裡一塞。
門口這頭熱熱鬨鬨,屋裡也不閒著。
二樓的乒乓球案子早就鋪好了舊報紙當桌布,上頭擺著大盆紅燒肉、炒粉條、燉豆腐、拍黃瓜、小鹹菜……鍋裡還咕嘟咕嘟燉著大骨頭湯,香味直往外竄。
“來來來!北大的小同學,坐這邊!”陸局熱情的招呼小眼鏡和鬱夏上桌。
這倆人第一次來修理廠,猛不丁看見這麼多的好肉好酒好菜,人都局促了。
站在旁邊壓根就不敢落座。
“彆客氣,來這就是回自己家了。你看小張小林他們早就夾上菜兒了。”
“是啊,吃飯不積極那思想有問題!”
陳露陽一手一個招呼小眼鏡和鬱夏坐過來。
“虧了當初留下這乒乓球案子了,要不然還真坐不下。”
陳露陽瞧著一大桌子人,高興的搓搓手。
好!!
太好了!!
這日子就得人越多越紅火,越熱鬨力量越大才好!
雖然目前的形式隻是雙方合作,算不上添丁進口。
但以後總會慢慢啊站起來的。
瞧著二十來號人擠擠插插的圍坐在乒乓球案子前,杯子裡都倒上了酒,看著自己。
陳露陽高興的看向身邊的張殿才,禮貌恭敬道:
“張老師,如果不是你向學校提出,修理廠也不能成為學校的實驗點。”
“這第一杯酒您提一個?”
張殿才也很高興。
“今天你陳主任是頭功!要不是你把大家攏一塊,這個實驗點哪建的起來?”
“我可不敢當。”陳露陽舉起酒杯,神色謙虛,“要不是張老師願意帶頭,咱們修理廠也沒法從‘修車’變成‘搞實驗’。”
張殿才笑道:“你啊就彆推辭了。”
陳露陽樂道:“那行!我提一個。”
“咱們今天正式掛牌,是開頭,不是結尾!”
陳露陽站起身,端著酒杯舉了一下,“以後這地方不隻是咱修車的地兒了,是北大搞科研的‘大後方’!”
“今後不光有錘子鉗子,還有圖紙數據;不光修車,還要出成果。”
“咱們這桌人,工人、老師、學生,三方攏一塊了,這酒啊,我敬大家一杯!”
他一仰脖,把杯裡白酒一口乾了。
“乾了!”
屋子裡一片熱烈的應聲,幾十個杯子咣咣碰到一塊,紅臉的、笑著的、激動得眼圈發紅的都有。
一杯酒下肚,
張殿才捏著酒杯,臉上泛著微紅,笑嗬嗬地站了起來。
“我也來敬一杯。”
他這話一出,飯桌上頓時安靜下來,眾人紛紛看向這位北大的張老師。
張殿才笑著掃了一圈,語氣裡滿是發自內心的喜悅和親切。
“說實話,我今天真是挺高興。”
“一個是為我們課題組高興,總算是把‘實驗平台’這個事兒落了地。”
“一個是為咱們修理廠高興。能將一個小小的修理廠搭起咱北大的實驗點,這不是一般人能乾成的事兒。”
“還有一個,是為我這些學生高興。”
他說到這,眼神掃過張楠、林啟明幾個人,說道:
“我這幫學生,平時在學校書是沒少念,可一到設備上手就蔫了,摸不準、看不透,老畫些能看的圖,畫不出能用的圖。”
“你說我們教得不對吧,也不是。”
“可要光靠黑板和圖紙,他們這輩子都摸不出一台真設備的筋骨”
“這要不是小陳跑前跑後,把這條路牽起來,我們這些學生哪有機會摸到真正的設備,看到真正的工藝?”
說到這,
張殿才頓了頓,抬起杯子,語氣也真誠了幾分:
“這些孩子車間下的少,很多事不懂,少不了大家抽空幫著帶一帶、甚至收拾點爛攤子。
“我心裡其實挺過意不去的……”
“大家夥活兒本來就多,咱這些學生往裡一紮堆,不是添亂嘛。”
“但這幫孩子是肯學的!”
“所以這杯酒,我敬各位師傅。”
“還請大家多擔待、多照顧,把他們當徒弟一樣帶一帶。做錯了就罵,但也彆罵的太狠。”
陸局聞言立馬站起身,笑得一臉熱情:“張老師您這話就見外了!學生願意學,我們就願意教!”
張國強跟著站起來,舉著杯子樂嗬嗬道:“我們修了一輩子車,還從沒教過北大的學生。”
“這輩子頭一回,咱也光榮一把!”
譚鬆仁也舉杯站起來:“張老師,這話該我們說才對!”
“您把學生送到我們這兒,是信得過我們!我們肯定也不能掉鏈子!”
劉康文笑著點頭:“對!功夫都是一遍一遍練出來的,慢點沒關係,隻要肯學,我們有的是耐心。”
修理廠的幾位老師傅紛紛應聲,仿佛打包票一樣的跟張殿才保證。
聽的林啟鳴、張楠一乾學生眼淚汪汪的。
彆看平時張殿才對他們又吵吵又罵的,
但是心裡是真的有他們。
陳露陽也笑著打圓場:“張老師放心,您就妥妥把心放回到肚子裡吧。”
“您彆看我們這些工人師傅一個個都平常話不多,可在車間,帶徒弟的那是有一套的。”
“那在我們省機械廠裡,這幾位師傅手底下徒弟沒有一百也有幾十,那教學經驗是相當豐富!”
“彆的他們不會,擰螺絲和教學生那是嘎嘎的。”
“絕對讓咱師兄們學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白來、不白跑!”
“好!!”張殿才激動的舉起酒杯。
“乾杯!”
……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
桌上人說著車間趣事、實驗尷尬,北大的、廠裡的,老的、小的,越聊越投緣。
有人一口一個“張老師”,也有人一口一個“張師傅”。
就在一群人高高興興的喝酒吃飯的時候,一樓的電話響了。
李河趕緊起身,飛奔下樓去接電話。
幾分鐘後,李河興高采烈的飛奔上樓,高興喊道:
“建造廠那邊來了電話,第一批常規件做出來了!”
我草!!
陳露陽激動的愣了一下。
“這雙喜臨門麼不是!”
張楠也舉著筷子在半空,激動的聲音都有點抖:“做出來了??”
劉康文高興道:“早上咱們還提起這茬呢,沒想到盼什麼來什麼!”
陸局激動的搓搓手。
“趕緊的趕緊的!”
“紅軍、焦龍、老左,你們幾個把後院那條推車拉出來!走,我們去建造廠取件!”
“我也去!”張楠套上外套,火急火燎地就要往外走。
“那圖紙我盯了這麼久,我得第一時間看看效果咋樣!”
一夥人吆喝著從飯桌上起身,連湯都沒顧得上喝完。
這當不當正不正的點,突然冒出個這麼個事兒,給張殿才弄的還挺尷尬。
他要跟著去吧,不是那麼回事。
他要不是不跟著去吧,也不是那麼回事。
就在他尷尬的時候,陳露陽的聲音響起來了。
“張老師,他們去他們的,咱們喝咱們的!”
“今天難得的好日子,咱們好好高興高興,多喝點!”
孫紅軍也在旁邊勸道:“就是!他們去他們的,咱們喝咱們的。”
丫丫呸的,
他累死累活做了這麼大一桌子飯菜,必須給我吃完才能走!
那張殿才可就不客氣了。
“好!咱們在這等他們回來。”
鬱夏和小眼鏡見張殿才願意留在這,都輕輕吐了一口氣,跟著道:
“張老師我們陪您一起等~”
……
飯桌上大家繼續熱熱鬨鬨地聊著,話題一茬接一茬。
嘮了不知道有多久,終於!
外頭響起一陣腳步聲。
“回來了回來了!”
“零件到了!”
陳露陽“謔”地一下站起來,凳子都差點被帶倒。
張殿才也立馬放下酒杯,笑著擦了擦嘴。
“走,咱下樓看看!”
修理廠門口,一輛推車正咕嚕嚕地滾進院子。
陸局、焦龍、李河、張楠、左琢幾個人一邊喘氣一邊興奮地揭開上頭蓋的麻布。
“沒缺邊少角,全活!”
陳露陽匆匆的跑過去看。
一隻隻零件還帶著金屬切削時留下的油痕,整整齊齊地碼在車上,泛著一股新鮮的鐵光。
“真的是做出來了!”
林啟明瞪大眼,蹲下來用手仔細摸了摸其中一個噴嘴。
“公差、結構、螺紋……和圖紙一模一樣!”張楠眼睛都發亮,激動得都快喘不上氣。
他興奮的看著張殿才,胸膛起伏的厲害。
“老師,我畫的圖紙,真的落地了!”
張殿才拿起一個火花塞殼體,先是端詳著接口和螺紋環,隨後摸了摸噴嘴底部加工接口的坡度,確認了下內槽的倒角和壁厚處理。
“不錯。”張殿才欣慰的看著自己的學生:“做的真不錯。”
張楠猛一個深呼吸,眼神都帶著一絲激動。
“張叔,咱先裝上看看!”
陳露陽一轉頭,就看見張國強擼起袖子,從一輛待修的bj212邊探出頭來。
“就差這隻噴嘴了,今天正好試試!”
張楠趕緊把工具遞過去,張國強麻利地抹上黃油,試著擰進接口。
這個黃油不是吃的奶油,而是一種工業潤滑脂。
因為顏色發黃、質地粘稠,所以行話裡習慣叫它“黃油”。
一圈,兩圈,三圈。
“哢噠!”
精準入槽!
“正好!”張國強眼睛一亮。
“手感穩,接口緊,軸向沒有一絲晃動!”
“再把火花塞拿來試試!”焦龍興奮地吆喝。
左琢趕緊從推車上拿下一隻還帶著機油味的萬能火花塞,小心遞過去。
張國強輕車熟路地裝了上去,剛擰半圈,就聽他笑起來:“行了,正合適!”
“再來個橡膠墊片!”劉康文一邊翻一邊喊,“看看這密封行不行!”
很快,一塊通用橡膠墊片也被安進縫隙,擰緊之後,老車啟動試壓。
“咕咚——噠噠噠——”發動機輕響幾聲後平穩運轉。
“沒漏氣!”
張國強一邊看著壓力表一邊點頭,“密封性挺好!”
……一連串清脆的裝配聲此起彼伏,聽得眾人心中又興奮又緊張。
李河拿著登記本在旁邊一件件的記錄。
每試成功一件,手指都要抖一下。
眼見這些零件像拚積木一樣安安穩穩地嵌進老車身上,修理廠的人們全都振奮了。
“……真做出來自己能用的通用件了???”
陳露陽感覺像是做夢一樣。
這些日子折騰來折騰去,從圖紙到打樣,從對接到加工……付出那麼多努力,總算今天出成果了。
可還沒等眾人高興夠,劉康文突然“哎喲”一聲叫了出來:
“誒?這噴嘴……怎麼擰進去的時候有點歪?”
“哪兒歪?”張國強湊過去看。
“這台車的進油口有點問題。”劉康文皺著眉,拿起手電筒對準進油口一照。
結果不看不知道,
“嗬,這車以前換過發動機!”他嘖了一聲。
“接口被人改過,裡麵打了膠圈不說,還歪著焊了一條縫,怪不得擰不進去。”
張殿才靠了過來,拿著試裝下來的噴嘴零件,左右比了比。
“不是零件的問題。”他抬頭肯定道。
“這台老車,接口當年就焊歪了,原來就是斜的。”
“你們這批噴嘴,是按標準接口和統一公差畫的圖紙,加工精度也不錯。正常車裝上肯定沒問題。”
“但問題在這兒,”
他頓了頓,抬起頭掃了一圈車間,“現實裡的車,尤其咱們修理廠裡這一批老家夥,哪個不是焊過、補過、換過型號?你彆說嚴絲合縫,有的能裝上就不錯了。””
眼見專家在身邊,陳露陽哪裡肯放過,趕緊問道:
“張老師,您看我們下一步怎麼弄好?”
張殿才輕輕皺了皺眉:“其實我覺得,你下一步要考慮的,究竟是做‘通用件’,還是要做‘適配件’。”
“第一批通用件造出來,這是好事。但這隻是開頭。”
“要真想做到普及和推廣,就得考慮兼容舊件的‘適配結構’。”
“比如以後可以試做帶柔性連接的噴嘴,比如多螺紋、多密封圈、可調角度那種設計,這樣兼容麵更大。”
“或者乾脆做兩種規格:一種嚴標準的,一種浮動餘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