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回到八零機械廠 > 第65章 狐仙是全人類的!!!

第65章 狐仙是全人類的!!!(1 / 1)

推荐阅读:

另外一邊,

張國強端著飯盒,眼睛慈祥地掃著幾個正低頭吃飯的學生。

“吃肉!!彆老夾菜吃。”

“吃菜哪有勁。多吃點肉。”

“……”

張國強夾了一筷子排骨直接扔進一個薄臉皮女生的碗裡。

“謝謝張師傅~”女生端著碗,怯怯的道了一聲謝。

張國強卻突然有點出神。

一瞅見這些孩子,張國強就想起自己兒子張盼盼。

盼盼在家還有他媳婦照顧,飯點有人做,冷了有人熱。

可眼前這些孩子,離家千裡,乾起活來一門心思紮進去,飯也顧不上吃。

一瞧見他們,他心裡的慈愛和疼惜之情,就不受控製地往外湧。

總想著讓他們多吃幾口才好。

一頓飯吃得熱氣騰騰。

等大家放下筷子,張國強和左琢便動手,把“轉接台”按著剛才說的辦法搭好,又幫忙把百分表固定穩。

果然,這次表一架上就貼得牢牢的,數值清清楚楚。

“哎——這就對了嘛。”林啟明滿意地一拍手。

可是這邊百分表剛處理完,斷裂口描圖那組又出了故障。

兩個女生一人拿著卷尺,一人拿著描圖紙,試圖按教材上的方法把斷裂處固定好,描出裂紋延展線。

結果紙一貼上去就打滑,油漬糊成一團,描筆壓上去時紋路全糊了,連裂口在哪都快分不清。

“這可咋整!”

兩個女生急得團團轉,額頭都冒汗了。

就在她們想辦法的時候,左琢走了過來,看了一眼現場,眉頭微微一挑。

“這不是紙的問題,是你們油沒吸乾淨。”

“啊?”兩個女生一怔。

左琢也不多解釋,直接從兜裡掏出了一個小藥瓶。

擰開蓋子,往裂紋口撒了一些粉末。

“這粉叫‘滲透紅’,查裂紋用的老法子,先撒粉,再吹乾,裂口自己就現出來了。”

左琢說話時手上的動作毫不含糊,紅粉均勻地撒在裂口上,

再輕輕一吹,粉末就滲進了細小縫隙,紋路像素描一樣清晰顯現。

“哇……!”

兩個女生看呆了,忍不住“哇”了一聲,

“……這也太神了!”

左琢被誇的臉有點紅:“沒啥神不神的,總乾總接觸,這年頭乾久了,辦法自然就琢磨出來了。”

兩個女生看著他的眼神亮晶晶的。

“小左師傅,我們遇見不會的地方,還可以請教你嗎?”

左琢半分猶豫都沒有。

“行啊,當然行,隨時歡迎!”

……

萬事開頭難。

一群實驗室的學生,猛不丁第一次來到車間現場進行數據調查,那真是各種水土不服,啥也不適應。

但是但是但是!!!

修理廠的師傅們,人是真的超級好。

什麼都知道,還什麼都告訴他們!

尤其是陸局,給他們燒水喝還給他們瓜子花生吃。

給他們都整的都不好意思了。

晚上。

林啟明他們不好意思讓修理廠破費,眼看孫紅軍準備開始做晚飯了,趕緊一個個收拾書包。

好說歹說的才跟大家揮手告彆,約定第二天還來。

熱情的將這些學生送出門,孫紅軍不死心:

“陸局,我看他們一時半會兒是走不了了。”

“他們總這麼吃也不是一回事啊,要不然管他們要點夥食費?”

陸局無奈的看了一眼孫紅軍。

“你著啥急!放長線,釣大魚。”

“有主任在,咱們吃不了虧。”

說著,陸局安慰道:

“明天早上我跟你一起去買菜去,多買點肉回來,這一陣咱們就借他們的光,也跟著改善改善夥食!”

……

在力學係的學生們高高興興坐車回學校的時候,

張殿才卻一臉陰沉,在校園裡獨自穿行。

今天一大早,他拿著一摞報告和補充資料去研究所“做最後一次溝通”。

可惜,這一趟,還是白跑了。

研究所那邊倒也沒明著推。

接待他的是個副所長。

說的很客氣,也願意作為聯合單位繼續配合課題。

但是最後的落腳點,卻是“上級新下的工程項目任務比較重,資源調配優先得向‘主戰任務’傾斜,樣本部分可能還得貴校方麵多擔待。”

“近期不太方便批量調件,我們這邊人手也確實緊張。”

張殿才沒當場翻臉,隻是低頭翻了翻那張所謂的“樣本移交安排單”。

上頭空空蕩蕩,隻列了幾個“建議性參考指標”,最關鍵的“報廢連接件種類”和“曆史載荷記錄”通通留白。

三個月前,他還在和研究所並肩開會談試驗參數。

研究所那頭說得擲地有聲。

“全程協同、重點扶持”。

哪知道現在換了人,說變就變,連“軍品廢舊件”四個字都不願寫入流轉文檔。

走出研究所辦公樓時,張殿才手指都繃得直,幾乎連皮包帶都捏出印子來。

三個月前他為了爭這個項目,從校裡一路跑到部裡,帶著學生拉樣本、畫模型、填資料。

在研究所會議室裡連續講了四次方案,把一個原本邊緣化的課題,硬是推成了聯合重點。

哪知道隻是因為談合作的人變了,事兒就發展成了這個樣子!

他不是年輕人了,不是不懂裡麵的彎彎繞繞。

“資源傾斜”、“優先級靠後”、“人手緊張”……這些年,他聽得太多了。

一句話就能把人耗上半年。

他原本還想再爭一爭,但此刻他忽然就不想爭了。

爭回來又怎樣???

材料拿不到,試驗調不動,成果還得署對方名字。

辛辛苦苦搭進去幾個月,到頭來不過是“聯合掛名”。

技術是你的,數據你測的,成就卻是彆人的。

上報文件裡一排單位名字,北大排在第三行,貢獻一句都不提。

他深吸了一口氣,眼神中閃過一絲不屈服的堅韌。

這課題,是他張殿才咬牙硬推下來的。

既然對方不願配合,那以後,就北大自己來牽頭!!

他在台階上頓了一下。

這個項目他從無到有談了一年,流程文件跑了半條命,軟話好話說儘。

結果最關鍵的一批樣本,居然是一個修理廠的學生主動送上門的。

想到陳露陽……

張殿才目光一沉,大步向著實驗室走了過去。

此時的實驗室裡,林啟明幾位學生正圍著桌子整理著當天的記錄和樣本分析數據。

張殿才一推門,幾個人齊刷刷地抬頭。

“張老師!”

林啟明最先反應過來,趕忙站起身。

張殿才點點頭,把手裡的公文包放到桌上,在自己的椅子上坐了下來。

“你們今天去修理廠,乾的怎麼樣?”

“特彆順利!!!”

一說起修理廠,幾個學生全都忍不住嘰嘰喳喳起來。

又說樣本種類全,老件多、啥都有。

又說那裡飯菜真的特彆香,好吃好喝的全是肉,還有大排骨。

又說老師傅人太好,啥都教,連測不準的數據都耐心幫著調整,要是沒有師傅們的幫忙,他們今天什麼都乾不成。

張殿才聽著學生們一句一句的歡快語氣,原本緊繃了一整天的神情慢慢鬆了下來,臉上的陰鬱仿佛也淡了幾分。

“他們還挺熱情。”

“就是有點太熱情了……我們要是再不走,說不定晚飯都得留下來一起吃。”

屋裡歡快笑了好幾聲,

但隨即,氣氛悄然安靜下來。

張楠忍不住輕聲問:“張老師……研究所那邊,不行?”

從剛開始,大家就發現張殿才的臉色不太好。

張殿才抬起頭,目光掃過屋裡幾個人,輕描淡寫的道了句:

“沒戲了。”

他說這三個字時很輕,卻像一塊石頭扔進了水麵,激起一圈圈漣漪。

“人變了,調研停了,樣本不給批,話說得滴水不漏。”

他笑了一下,笑意卻沒上眼睛:

“他們倒是會用詞。”

林啟明憂心忡忡:“老師,那我們還和他們合作嗎?”

張殿才看了他一眼,沒有正麵回答,隻是拿起桌上的一張螺栓裂紋分析草圖,翻看了幾秒,又遞給張楠。

“從今天開始,我們把工作重心調回來。”

他頓了頓,聲音冷靜而清晰,卻透著一股分毫不讓的硬氣。

“這項目,是我們課題組自己寫的立項書,是你們采的數據,是你們一筆筆畫的圖。”

“我們本來就有能力自己推進!”

“合作不合作,是他們的態度。”

“乾不乾成,是咱們自己的事請。”

“現在起,以修理廠那邊的樣本為主,先把手上的任務推進起來。”

“另外,”

張殿才抬起眼,看向林啟明。

“聯係一下材料實驗室,申請熱處理那邊的空閒設備,我要做一批金屬疲勞的對照件,先小批建模,鎖定主要參數。”

林啟明點點頭,正要去翻實驗室排期記錄,又聽張殿才繼續說道:

“你們不是要交結題前的預實驗報告嗎?這批對照件,就拿來跑數據。”

“數據做得清楚,模型就穩。哪怕不依靠他們,我們也能出成果。”

林啟明不放心:“老師,研究所那邊,我們還要不要交底?”

“框架不撤,合作還在,”張殿才沉思開口。

“我們要的是實驗推進、結果落地,而不是批示、不是彙報、也不是拍照掛名。”

“從今天起,主導權,我們自己拿回來。”

幾個學生沒再說話,但氣氛明顯變了。

那種“配合彆人乾活”的疲態、“被牽著走”的壓抑感,似乎一下子被打破了。

代之而起的,是一種隱隱的興奮與沉穩的緊張。

張殿才看著他們,把手上的那支鉛筆輕輕放在圖紙邊緣,語氣緩和了幾分:

“隻要東西是咱們自己做出來的,跑得比他們快、圖畫得比他們準、數據比他們清楚,最後寫報告的時候他們也隻能跟在後麵貼名。”

“接下來,我會跟係裡報個備,把修理廠設成我們課題組的校外實驗點。”

“兵器所那邊……我們依舊對接。”

“但不再等他們放材料,不再求他們出圖。該走的合作流程繼續走。”

“核心工作,我們自己扛!”

他看了一眼牆上的鐘,輕聲道:

“動起來吧,我們已經浪費太多時間了。”

“不等了。”

……

張殿才的速度很快。

第二天一大早,

他就拿著具體申請材料到了係裡,說明了研究院和課題的情況,提出要把修理廠列為校外實驗點。

雖然係裡對於工廠有效作業情況和學生安全問題提出了質疑。

但是張殿才來之前就做了充分準備。

不僅說明修理廠樣本種類豐富,與研究的疲勞裂紋課題高度吻合。

而且拿出了過去兩周的外測報告,還有學生拍的現場圖。

一番努力之下,係裡總算同意了張殿才的申請。

就在張殿才簽字走流程的時候,

陳露陽正在宿舍裡,津津有味的聽著崔少傑他們講周末講座的內容。

“那個中科院的,太厲害了,他是研究反應堆的!”

“去年他在《科技導報》上發了一篇關於中子泄露的論文,那裡麵說啊,反應堆像個‘坐在釘子上的胖子’。”

“你得保證它既不炸,也不泄,不然就全完了!”他邊說邊比劃著,

“而這個‘胖子’隨時可能放屁,一屁就把整座山給熏了!”

陳露陽“噗”地一下笑噴了:“你這比喻太毀形象了!”

“真的!我看過那篇文章的摘要,他寫得賊生動!”崔少傑信誓旦旦。

“而且那張老師還說自己以前在西南山區搞過秘密實驗,搞得連村民都以為那山裡住著狐仙,晚上發藍光,結果一查,是實驗設備漏中子光了!”

“西南山區還信狐仙呢?”

陳露陽一邊咬著蘋果,一邊發出靈魂疑問。

“狐仙不是我們那塊的特產嗎?”

鄭哲嚴肅起來:“陳露陽同誌,你怎麼還搞上僵化了呢!”

“那狐仙不僅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更是西南山區的!”

陳露陽無奈的翻了一個白眼:“行行行,狐仙是全人類的。”

“除了狐仙他還講啥了??”

“講老些了!”孫樂根忍不住開口:“他那講座主題叫《裂變邊緣的秩序與混亂》。講了怎麼判斷反應堆臨界狀態,什麼‘一根棒子抽快了,能讓控製室變火鍋’……”

“對對對對!!!”杜啟鳴拍大腿。

“火鍋!!”

“我當時就聽懂火鍋了,給我難受壞了。就想找個地方去吃火鍋。”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