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周麗所說,這段時間的文學刊物版麵幾乎被《你彆無選擇》這篇霸占了。
這篇《人民文學》《人民文摘》兩部刊物同時以頭條位置、超規格待遇刊發的,已在文壇激起千層浪花、萬道漣漪。
但凡和文學沾邊的報刊,上麵都能看到對這篇的討論。
不過和蘇童、葉曉湘這些學生們的追捧不同。
報刊上的發表的文學評論,大多是一些批判的聲音。
就連《文藝報》這部文藝界的權威報刊上麵,也刊登了好幾篇對《你彆無選擇》的批判性文章。
京城,萬壽寺西院。
“就是這個皮箱?”
江弦接過一隻紅色的舊皮箱,皮箱表麵已然斑駁不堪,依稀可看見“朱自清衣箱到北平清華園”的恭楷毛筆手跡。
“這是先父的一隻衣箱。”
中年男子客客氣氣道:“留在家裡也沒什麼用,不如捐給文學館保存。”
“感謝您,朱橋森同誌,感謝您對文學館的幫助。”江弦熱情的和對方握了握手。
這位朱橋森的身份可不簡單,他是朱自清的三兒子,正兒八經的書香世家後人。
如今他身居學界高位,官職放到古代,就相當於太子師,因為他教過某位的孫子。
“倒是我應該感謝你們,”
朱橋森並沒什麼架子。
除了這隻衣箱,朱橋森又拿出一副黑邊的圓圓的眼鏡。
“這是”
“這是先父的眼鏡。”
“喲。”
江弦捧著這隻朱自清戴過的眼鏡,頗有幾分唏噓。
對於一個戴眼鏡的人來說,眼鏡幾乎是陪伴其時間最久的貼身之物了。
因此,雖未能直接與這位文豪謀麵,但此刻通過觸碰他遺留的痕跡,江弦仿佛也隔著時空,與朱自清會了次麵。
“唉”
他見獵心喜,恨不得把這眼鏡偷回家裡收藏。
當然了,這樣的想法隻是一閃而過。
江弦心裡有數。
接受了朱橋森的捐贈,江弦和楊犁又籌備起文學館的開館典禮,這事兒原計劃是在3月執行,結果因為工程進度,不得不拖到現在。
到了下午,朱偉過來了,參觀了下文學館,又拿出一份報紙,道:“主編,你忙著籌備文學館,可能無暇顧及其他,最近《你彆無選擇》這篇,在文學界引起的反響很大,這上麵有篇文章您看一下。”
“”
江弦一瞧,立馬瞧見上麵登了一篇《你彆無選擇》的評論。
收獲評論文章,這是預料之中的。
江弦接過報紙,細看文章,這篇文章出自於一名保守派的現實主義作家之手。
在這篇文章中,他提出,《你彆無選擇》塑造的角色,是音樂學院裡一群玩世不恭、行為怪誕的問題青年。
他對這些角色的評語是:吃飽了撐出病來的,脫離群眾的精神貴族。
最後又指出,中都是黑色幽默,沒有意義且荒誕。
對於這樣的評價,江弦並不感到意外,因為《你彆無選擇》注定是一篇會對舊有風格產生衝擊的,必然會引發與保守派之間的矛盾。
“老朱,不用太在意。”江弦一臉輕鬆的將報紙還給朱偉,轉移話題問道:
“第四期現在的發行量怎麼樣?”
“特彆好。”
朱偉一說到這個,表情又變得精彩起來,“現在才發行不到一個月,發行量就快破百萬了,比咱們之前幾期賣的都好,主編,咱們這麼好的發行量,真的就沒有不停刊的希望?”
“這次停刊對咱們也是個磨礪,你放心,困難是暫時的,我會想辦法。”
江弦給朱偉甩一張大餅過去,穩了穩軍心。
這次停刊的事兒,算是作協內部對江弦和王濛的一次反擊。
以江弦和王濛目前的力量還沒辦法抵擋這次反擊的攻勢,當然,他們也不可能毫無對策。
於是江弦拿出了這篇準備已久的《你彆無選擇》。
文學界的事兒,就用文學的方式來解決。
這篇極富迸發力的,任誰都能看出,江弦這是豎旗插幟,擺開擂台。
簡單來講就是,現在誰也彆在暗處算計了。
文以載道!
你們既然覺得我們的道路是“錯”的,那我們就拿出“錯”到極致的這篇《你彆無選擇》,讓整個文學界來共同討論,究竟誰對誰錯。
“讓你寫的東西呢?”朱琳抱著江年年,一見著朱虹就朝她伸出手。
“我寫了。”
朱虹一臉無奈,從包裡取出一篇稿子,“你看看怎麼樣?”
“年年,先跟著小姨。”
朱琳把懷裡的小小陛下遞給朱虹,自己扭頭捧著朱虹的文章仔細讀了起來。
她素來熱愛文學,近段時間沒少讀到報刊上對《你彆無選擇》這篇的批評。
在朱琳看來,這些文章已經脫離了批評的範疇,完完全全就是詆毀。
說《你彆無選擇》是“垮了的一代”的文學,通篇都是形式狂歡與價值虛無。
說創作存在誤區,是對西方文學思潮的拙劣模仿,用一些音樂術語堆砌障眼法,來掩蓋敘事邏輯的混亂。
說這樣的能發表,足以見現實主義在受難。
更有其者,宣稱這篇的價值取向偏差恐將誤導青年,應該馬上封禁。
這可把朱琳氣壞了。
“胡說八道!”
“斷章取義!”
“大扣帽子!”
京城大妞兒向來敢愛敢恨,朱琳恨不得把說出這些論調的人嘴給撕碎。
當然了,見江弦被批的這麼嚴重,朱琳也跟著著急,她想撰文回擊,可她又不是個鑽研文學的人。
於是隻好找上自己那個北大中文係的妹妹,將這個艱巨的任務交到她的身上。
此刻,朱琳將朱虹的文章通篇讀個一遍,馬上發出了甲方爸爸的不滿:
“我感覺寫的還是差點意思,缺乏攻擊性。”
朱虹撓了撓頭,“姐,我寫的是文學評論,又不是罵人的話,要那麼強的攻擊性乾什麼?”
“你倆說啥呢?”
剛回到家的江弦,朝著正在密謀的姐妹二人發出了疑問。
“害,沒事兒。”
朱琳知道江弦最近忙著文學館開館典禮的事情,不想讓這種事情打擾他。
“朱虹寫了篇文章,我幫她看看。”
“是麼?”
江弦湊過來,“用我看看麼?”
“不用了,你那麼忙,有這功夫還不如多休息休息。”朱琳幫他脫下外套,體貼的搭在衣架上麵。
朱虹見狀一陣吃味。
我就很閒嗎?
忙著準備畢業的事情,還要被你催著寫這麼一篇文章。
我到底是你妹妹,還是你的丫鬟。
另一邊,江弦掃一眼稿子,也大概看明白了這是篇什麼文章。
知道自己媳婦心思的他笑了笑,沒再多說什麼。
《你彆無選擇》如今在文學評論界處於一個被批判的位子,這事兒他當然也清楚。
但江弦並不悲觀,因為曆史已經證明過一次《你彆無選擇》這篇對文學的意義。
這篇的優秀,是廣大讀者們有目共睹的,難道捂著讀者們的嘴就能擋住浩浩蕩蕩的讚譽?
捂的了一時,也捂不了一世。
1985年4月24日。
這一天,沉寂已久的京城西郊萬壽寺終於熱鬨了起來。
因為今天,這裡將正式舉行文學館的開館典禮。
典禮舉辦在大悲壇的小禮堂裡頭,在江弦看來,這裡肯定是簡陋的不得了,各方麵的條件都比不上後世。
不過今天,這裡真是蓬蓽生輝。
因為群星璀璨。
作為整個文學界的盛會,幾乎整個文學界人士都來出席了。
巴金從上海趕到京城。
除了他,還有夏衍、沙汀、盛成、周而複、唐弢、林默涵、駱賓基、馮沐、徐遲、林林、王濛等和各方麵領導,加在一起竟然二百多號人。
京城重要的媒體也幾乎都來了。
接待室裡燈光閃爍,江弦、巴金被攝像師們緊緊地圍住。
“讓一下、讓一下。”
有人嚷嚷著開了條道,一名身軀佝僂的老者在攙扶下朝著江弦走來。
江弦瞥見他,趕緊迎過去,恭敬握手。
“您來了!”
老者笑笑,身旁的人給他介紹:
“這位就是江弦同誌。”
“大才子啊。”
老者上下打量他一眼,“出來以後看了你的很多作品,最近聽說文學館的事情,竟然不知道館長就是你,見諒見諒。”
“您客氣了。”
江弦訕笑一聲。
與此同時,老者的出現也成了典禮的一個小高潮,記者們的攝像機對準他一陣拍攝。
因為這個老人叫胡鳳。
自他出獄以後,幾乎不在公共場合露麵,然而這一次,他竟然出現在文學館的開館典禮上,不可謂不令人震動。
“我帶大家參觀一下。”身著中山裝的楊犁引領著一群人逛起了文學館。
“大家注意門上的門把手。”楊犁提醒說。
眾人朝著門上去看,發現所謂的“門把”是兩個手掌形狀的鑄銅件。
“這個把手是江弦同誌的創意,我們把茅盾、巴金兩位同誌的手形翻了個石膏模,再設計成了一個長方形的鑄銅件,推著兩位同誌的手印門把進門,便是與文學巨匠的一次接觸。”
眾人嘖嘖稱奇,紛紛朝著門把手看去,發現其上連手掌的紋路都清晰可見。
“這個設計有意思。”
“不失為一份巧思。”
“江弦同誌不光文章寫得好,做設計也是天馬行空。”
一群人嘖嘖讚歎。
但也有幾人並未吭聲。
他們都是作協的內部高層,近幾天被讀者們的辱罵信攻擊的苦不堪言。
而這些信件的始作俑者便是江弦。
因為他的一篇《你彆無選擇》,害得作協挨起了罵。
看完門把手,又逛了書庫、報刊庫、檔案庫、手稿照片庫、攝影室、複印室
“對作家整批捐贈的文學資料,我們建立了以其姓名命名的文庫。”
江弦介紹說,“這裡是魯迅文庫,這裡是郭末若文庫,這裡是茅盾文庫”
他一一介紹一遍,從魯郭茅巴老曹到光未然、劉白羽這些作家。
因資料和文學地位的不同,文庫大小也不一致。
賀井之看的難掩心動,四下搜尋自己的文庫位置,看來看去卻怎麼都沒找著。
又瞥見一間小屋,門口一片狼藉,竟然還有幾隻野狗出入。
賀敬之眉頭一跳。
這江弦小兒,該不會
他過去瞥了一眼,才發現自己想多了,這間破屋子仍舊空著,並不是他的文庫。
“文庫如今還在建設之中,以後會更加完善。”江弦補充一句。
“”
賀井之臉色登時一變,驚恐起來。
以後有沒有自己的文庫,那豈不是這小子說了算了?
這
他倆一向不睦。
《人民文摘》停刊的事,他也在背後多有出力。
賀井之又瞥了一眼身邊幾人,發現他們臉上也多了幾分沉重。
再看向江弦,賀井之忽然發現這個小子有些棘手起來。
古代有一種官職,雖然地位不高,但連皇帝都不敢輕易得罪,那就是史官。
這會江弦也有些形同於史官的形象。
他們這些文學家,哪個也沒辦法做到不顧自己的身後名。
而這個決定他們身後名的權力,偏偏落到了江弦的手裡。
典禮很快開始,巴金先上台發言。
“今天我能來我心裡很高興,因為今天是中國現代文學館正式開館的日子,這的確是一件大好事。我們這樣一個十億人口的大國,應當有一個這樣的文學館,至少應當有一個。現在成立了,這是很好的事情,雖然規模很小,但是從今以後就會從小到大。”
“”
“我相信中國現代文學是一股強大的力量,文學館的存在和發展就將證明這個事實。我又病又老,可以工作的日子也不多了,但是隻要我一息尚存,我願意為文學館的發展出力。我想,這個文學館是整個集體的事業,所以是人人都有份的,也希望大家出力,把這個文學館辦得更好。將來不但辦一個,而且還辦兩個、三個,各地大的省市都有分館,這樣發展,我相信這個前景是會實現的。”
巴金發言結束以後,喬木又上去發言,他代表的是上級領導。
最後輪到江弦。
作為第一任館長,也作為文學館最早的籌建人,一共設了三個發言的機會,第三個機會理所應當的給了他。
他坐在座位上,身邊是一眾大佬,對著麥克風開口道:
“今天到會的各位前輩,各位作家同誌們,我參加這次會感到非常興奮,非常榮幸。”
“這館能夠成立,能夠在今天開館,這毫無疑義地應該首先歸功於我們大家所一致尊敬的,中國現代文學老一輩的巨匠巴金同誌的倡議和大力的支持。”
“沒有他的倡議和實際的支持,文學資料館的成立是不可能的。”
江弦說了幾句開場白,而後往更深層的方向講去。
“我相信中國的現代文學是一股強大的力量,在我的新《你彆無選擇》當中,我寫過這麼一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