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文學泰鬥,也是一位狂人。
19歲進了清華,當時英語滿分,國文第一,不過數學成績卻不高,時任清華校長羅家倫以“國文特優,英文滿分”的評價破例將他招進清華。
一入清華,他便口出狂言要“橫掃清華大學圖書館”,隨後真將清華圖書館裡的文學書籍看完一遍,這份底蘊也造就了他文學上頗高的造詣。
他便是錢鐘書。
國文、英文雙絕,放眼文壇之中,再難尋出這樣一位奇才。
這樣的人物太罕見了。
在蘇晨看來,放眼當代文壇的文人們,要麼擅長寫作,要麼擅長翻譯,都瘸著一條腿,很少有兩者都精通的。
須知,精通英文不代表精通譯製。
舉個例子,張愛玲外文水平達到了能直接閱讀英文版理科書籍的地步,她也是海明威最著名作品《老人與海》的第一個中譯者。
但這本《老人與海》的譯製水平。實在不算高明,這麼多年都是褒貶不一,書中所譯硬傷和小節上的偏差不容回避。
可見精通英文,和翻譯的水平好,完全是兩碼事。
如今蘇晨還沒見到江弦的中文譯本,但他已經看過英文稿的質量,便直覺的認為江弦的中文譯本質量絕對不會差到哪裡去。
更何況,彆人的譯本,哪會有作者自己做出來的準確。
“這再好不過了。”蘇晨笑道。
江弦又問:“你們兩位要在京城待多長時間?”
“兩三天吧。”蘇晨說,“我們《花城》離京城那麼遠,這好不容易過來一次,還有好些個人都想見見。”
“行,那你們走的時候來我家裡拿稿子。”江弦說。
“稿子?”
這下蘇晨又懵了,“什麼稿子?”
“的中譯本啊。”江弦說,“不是說好了我親自來翻譯麼?”
“啥?”
蘇晨滿臉難以置信,“你兩三天就能翻譯完?”
“我試試。”
“”
蘇晨說不出話了。
他也從事譯製工作很多年了,深知翻譯工作不比寫作輕鬆多少。
寫一部,最短可能都要一個星期。
江弦翻譯出來隻需要兩三天就夠了?
“你兩三天時間就能翻譯出兩部?”蘇晨還是不敢相信。
“那肯定不夠。”江弦搖了搖頭。
蘇晨鬆了口氣。
果然,兩三天估計隻是翻譯個一小部分,真要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把譯本交出來,那這速度也太恐怖了。
正當蘇晨開始覺得一切逐漸合理。
又聽江弦解釋道:
“我隻翻譯一部,《漂流者》這本來就是我以中文稿創作的,待會中文稿子可以直接拿給你們。
至於《饑餓遊戲》,寫的時候是英文稿,我這兩天抓緊把這份稿子翻譯出來給你們。”
噝。
蘇晨倒吸一口涼氣。
得。
猜測全錯。
人家江弦還就是要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全部翻譯出來拿給他。
這速度
蘇晨聽說過有人寫作特彆快,幾天就能寫出幾萬字的。
翻譯特彆快的就挺罕見。
坐了一會,蘇晨和馮小雙起身和江弦告辭,又在胡同口和張潔分彆。
兩人坐上公交車,在回招待所的路上,馮小雙忍不住問旁邊座位的蘇晨。
“主編,你說這麼短的時間,江弦真能翻譯完麼?真有人能翻譯的這麼快麼?”
蘇晨沒有第一時間回答她,而是問了馮小雙一個不相關的問題。
“你讀過《浮士德》麼?”
“讀過一點。”馮小雙說,“太晦澀難懂了,很難讀得下去。”
《浮士德》是歌德的代表作,一部長達一萬多行的詩劇,同《荷馬史詩》、但丁的《神曲》和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一樣被譽為“名著中的名著”。
“你讀的是誰的譯本?”
“我不記得了。”
“市麵上最多的,有錢春綺、董問樵前兩年做出的譯本,不過在此之前,比較早的還有一部,是郭開貞的譯作。”
“郭開貞?”
馮小雙當然知道這個名字。
文化部的老部長,雖然這幾年這個名字已經很少被提起了,人們更多提起的是郭沫若這個名字,文學話語殿堂的建構者之一,馮小雙兒時曾仰望過的星辰。
“《浮士德》艱深晦澀,這是文學界的共識,但郭開貞做第一部的初譯時,隻花了一個暑假,就連重譯花的時間也隻有幾天工夫,到了更難的第二部,他也僅用了大概一個月的時間。
他老人家翻譯東西,最出名的是“雅”,其次就是快,讓人驚掉下巴的快”
馮小雙靜靜聽蘇晨講述著,心中也是一陣震撼。
蘇晨雖然沒有明說,但確確實實要將江弦這份翻譯的才華,拿出來和郭開貞,也就是郭沫若同誌相比擬了。
這無疑是一份極高的評價。
即便江弦在翻譯上的造詣也許還比不上郭沫若的水準,沒辦法與他比肩,但至少可以肯定,他是有這個潛力的,畢竟江弦還這麼年輕。
帶著期待,蘇晨和馮小雙在京城待了三天,四處逛了逛,第三天又來到江弦家裡,打過招呼以後,江弦直接把《漂流者》和《饑餓遊戲》的中文譯本推到了兩個人的臉上。
“真的翻譯完了!”
即便心裡有所準備,可真見到東西被塞過來,蘇晨還是忍不住驚訝一聲。
“老蘇,你瞅瞅,翻譯的行不行?”江弦說。
蘇晨先是翻開《漂流者》的稿子,快速的瀏覽一遍,又翻開《饑餓遊戲》的稿子,看完以後,一臉歎服。
“行雲流水,我雖然沒仔細看,但看的幾處,幾乎找不出什麼有語病的地方,也沒哪裡讀起來不通暢,這麼短的時間,你竟然能做到這個水平?”
“寫的時候就打出腹稿了,現在翻譯也隻是把肚子裡的那點東西重新倒出來。”
江弦給出個解釋,又說,“《饑餓遊戲》還有個第二部,這會兒來不及了,我回頭再寄給你。”
“好。”
蘇晨把這份翻譯稿收好,又拉著江弦問,“最近還有沒有什麼新稿子?你去美國這段時間,國內雜誌基本沒怎麼見到你的新作品,不如趁此機會,讓我們《花城》把你的舊作、新作一氣兒推出幾篇?”
“”
江弦無語。
“你們《花城》也太貪心了,我都把翻譯稿給你們了,你們還不滿足,還要約我的稿子。”
蘇晨嘿嘿笑了兩聲。
“畢竟這兩篇都不算是首發嘛。”
蘇晨當然承認《漂流者》和《饑餓遊戲》這兩篇的優秀,但心底又會覺得兩篇都差點意思。
這裡的“差點意思”和的內容無關。
而是涉及到的背景。
《漂流者》還好一些。
《饑餓遊戲》的背景,雖然是虛構的國度,但能看出這是摻雜北美文化的世界,完全就是國外。
比起這些個非本土的文學作品,《花城》更想要的是一篇能產生巨大影響力的本土文學作品。
隻有推出這樣的文學作品,他們《花城》才能在文學界繼續的站穩腳跟,站穩“四大花旦”之一的文學地位。
“你可能不知道,前不久《xz文學》上麵發表了一篇,很有意思,叫《ls河女神》。”蘇晨道。
“《ls河女神》?”
“是個叫馬原的記者發表的,內容很簡單,就是夏季假日13名文藝界人士在ls河邊野餐嬉戲的場景,不過他這篇的寫法非常有意思、非常獨特,敘事方式大於故事本身,強化了環境氛圍,淡化了故事情節。”蘇晨說。
“馬原”
江弦對馬原這個名字並不陌生。
在金庸裡,有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的叫法。
後世有好事者,給文學界也評了一個,分彆是“東邪”餘華、“西毒”馬原、“南帝”蘇童、“北丐”洪峰、“中神通”格非。
蘇晨說的這個寫《ls河女神》的馬原,就是被評為“西毒”的這個馬原。
嗯,這個“西毒”給的還真是貼切。
一開始給他這個稱號,是因為馬原在xz生活多年,裡充滿西藏文化的神秘主義色彩。
看過《射雕》《神雕》的都知道,西毒歐陽鋒因為逆練九陰真經,給自己練的瘋瘋癲癲。
馬原
唉,不評價了,眾說紛紜。
“因為馬原這篇文章,咱們國內文學界現在又出現了一股熱潮,作者們不再強調故事,把重心放在了文本上,在敘事的迷宮中自由穿行。
你也知道,我們《花城》一向欣賞‘洋氣’一點的作品,你這段時間一直在國外,和國外文學接觸的比較多,而且以前你的作品風格又很多變”
蘇晨這話裡話外,意思很明顯,無非是想要江弦拿出一篇《ls河女神》這樣風格的新類型。
這無可厚非。
《花城》這本,一向致力於推介港台及境外的文學作品,還有最新的文藝思潮。
馬原掀起了一場新的文藝思潮,《花城》這本以“婀娜多姿”著稱的文學期刊自然是不甘於人後。
而江弦這名作家,又是出了名的熱衷於在創作上求新求變。
縱觀江弦踏入文壇這六年的時間,從一部《棋王》初出茅廬,到他捧得茅盾文學獎這座文學桂冠,可以說在短短六年的時間裡,江弦就從一名無名小卒一躍成為了國內青年作家的第一人。
這個第一人的稱號當之無愧。
以江弦身上如今的榮譽,在國內當今文壇的青年作家之中,可以說是無一出其右者。
而江弦之所以能如此快速的崛起,又和他掀起與推動的一場場文學思潮離不開關係。
反思文學大行其道的時候江弦寫了《芙蓉鎮》,意識流出現的時候江弦寫了《米》,還有《紅高粱》這一類的尋根文學,《許三觀賣血記》這一類新
總之,文壇之中,彆的作家大部分都是逮著一個風格寫到死,隻有江弦,是不斷的求新求變,作品幾乎涉及所有的文學思潮領域。
所以當蘇晨想給《花城》約一篇《ls河女神》這樣風格的新類型時,他覺得江弦就是個最好的約稿對象。
不論從哪個方麵來看,江弦都是再合適不過的約稿人選。
聽著蘇晨的話,江弦也在不斷思考。
《ls河女神》馬原
這類,那就是後世經常會提起的先鋒嘛。
先鋒的作家們是文壇姿態最激進的一批人,是一群堪稱極端的“反叛者”。
這些人不重視甚至於放棄內容,反而對的形式極端重視。
他們顛覆傳統文體結構。
哪怕這種行為存在矯枉過正的嫌疑也全然不顧。
這一類能夠使創作者收獲語言快感,又能以語言狂歡和形式狂歡的手法來贏取讀者的注意。
但是後來漸漸發現,在收獲語言快感的同時,也付出文本意義喪失的沉重代價。
所以在文學史上,先鋒初出道的確給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感官的刺激畢竟是短暫的。
大部分先鋒文學最後走上了其他道路,甚至離開了文學軌道,隻有少部分作家留存了下來,最終先鋒文學成為文學中的一枝奇葩。
但不可否認的是,先鋒文學中的偉大之作必定是這些奇葩中的佼佼者,其中的文學價值是值得一而再、再而三去反複閱讀賞析的。
此刻聽著蘇晨約稿的請求,江弦還真是忍不住對先鋒有些心動。
以他的地位,如今想寫什麼可以說都是他的自由。
但就像是打遊戲一定要打個滿成就一樣。
先鋒這個領域,江弦實在是不想錯過。
而且先鋒這場文學思潮可以說比較短暫。
這一類,這個時候發表就剛剛好。
過了這個節點再發表,就會顯得有些過時。
此外,不久之前,江弦的腦海之中久違的又出現了一條新的“合成序列”。
和《高山下的花環》那次一樣,這又是一條可選擇合成方向的合成序列。
合成可以選擇合成序列的類型。
“傷痕文學、反思文學、改革文學”
從這一大串可供選擇的方向之中,江弦做出他的選擇。
“先鋒。”
隨著他合成方向選定,序列解鎖。
“【十八歲】+【初次出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