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網址:“這麼多錢呐?”朱琳吃了一驚。
給國外投稿子賺到了外彙,彆說是她,就哪怕放到後世,也有九成的人從沒聽說過這種事情。
她好奇的望向江弦,“兩萬多美元,換成人民幣是多少錢?”
1980年的平均彙率,大概1美元=1.5人民幣。
沒錯,就是這麼低。
改開初期,為了推動出口,上麵降低了人民幣彙率,以便換取足夠外彙用於進口設備。
江弦這兩萬多美元,換算過來,其實也就是3萬多人民幣。
“那你豈不是三個萬元戶了?!”
萬元戶這個詞現在太火了,去年《**》上一篇《靠辛勤勞動過上富裕生活》,把養豬戶“黃新文”捧上神壇,也徹底打響“萬元戶”這個詞。
黃新文的名字一夜之間就紅遍全國,《**》管他叫“農民企業家”,他成為了“第一個萬元戶”,也是“先富起來的人”,他的名字和後世馬芸啥的差不多,是這個時代全國著名的金融大亨。
他去哪裡開會、分享經驗,當地乾部都要列隊歡迎,甚至要打上標語“歡迎萬元戶代表!”
全國的粉絲都會給他寫信,詢問他如何靠著養豬發家致富的,全國的記者都去他家采訪。
形容黃新文有多富裕時,新社的記者說:他們家院裡有足足兩個廁所!
黃新文表示,他們家雖然沒幾口人,但兩個廁所可以避免早上起來爭廁所,畢竟他這個萬元戶,從早到晚都很忙。
想象力不足以想象出“萬元戶”富裕程度的人民,一下就有了畫麵:
1個萬元戶=2個廁所。
江弦如今是3個萬元戶,這麼一算,那也是6個廁所的水平!
他們家攏共才4口人,帶上朱琳算5口,一人蹲一個廁所都夠了。
翌日,江弦先回到家拿上戶口本,又找街道開上證明。
完事兒去趟北影廠,找張光北和朱時茂倆人過來站場子,他倆都當過兵,雖然是文藝兵,但人高馬大的,肯定比葛尤、陳佩斯強。
江弦吩咐他倆帶把家夥什,而後直奔銀行。
這會兒彙款都是先給一張單子,再拿著單子上銀行裡麵辦理,江弦把手上單子交過去,戴著大袖套的櫃台員工接過單據掃了一眼,“美國彙來的啊。”
“嗯。”
她再看一眼,忍不住揉揉眼睛,定睛一瞧這排數字,嚇了一跳。
這麼多0,太恐怖了!
還有這麼多1,太凶殘了!
看著這數目,櫃台員工都不敢接著往下辦了。
這會兒海外的親友給僑眷彙款,那頂多就是幾百,撐死幾千。
你這幾萬美元是什麼意思啊?
海外的親友不過了?還是你也被富婆選中了?
這事情太蹊蹺,怎麼會有這麼大一筆數目,這會兒又沒什麼人搞什麼跨國貿易。
“伱這外彙來源是”
“《紐約客》,我給他們寫稿子。”
“寫稿子?”
櫃台員工將信將疑,“請您稍等一下。”
“好的。”江弦答應一聲。
張光北見狀,有點兒緊張,“江弦同誌,不會出事兒吧?”
“沒事兒,就是數目太大了些。”江弦一臉平靜的回答。
“江編劇,您到底取多少錢啊?”朱時茂也忍不住感到好奇。
這都要驚動銀行乾部了,這得是多大一筆錢?想到此處,朱時茂緊張的握了握腰間的大榔頭。
仨人正說話間,就來了一乾部,麵帶微笑把江弦請去小屋裡喝茶。
“這位同誌,您這錢是”
“是我給國外的雜刊寫稿子賺的。”
“寫稿子能賺這麼多?!”
乾部吃了一驚,另一邊兒還坐了倆工作人員,核對江弦提供的資料。
簡單的問了些問題,江弦對答如流,銀行的人也不是傻子,態度自然是和和氣氣,走正常流程。
依次核對過他的證件、資料,確認過沒有問題,這位乾部露出一抹歉色,遞過雙手:“麻煩您了,我們這也是工作所需,希望您能理解。”
江弦和他握了握,“沒事,你們也是為國家安全負責嘛,都不容易。”
“太感謝您的配合了。”銀行乾部頗為感動。
話說這年頭,有個強製結彙的規矩。
居住在中國境內的中國人、外國僑民和無國籍人,收到由外國和港澳等地區彙入的外彙,必須結售給中國銀行。
也就是說江弦這兩萬的美元,一美分的外彙都留不下。
當然了,國家也知道這會打擊華僑帶回外彙的積極性,所以會按照官方彙率牌價,配給僑彙券來進行補償。
僑彙券算是外彙券的前身,它起源於計劃經濟剛開始的時期。
那時候國家嚴格管製外彙,美鈔、英鎊、港幣.郵到國內,等同於廢紙一張。
海外華僑郵寄外幣回來沒有用處,隻好將餅乾、罐頭、黃油等各種實物寄往國內。但對於國家來說,這些實物的意義不大,而且國家也需要大量外幣進行國際貿易。
在這種情況下,華僑事務委員會決定發行僑彙券。
有了僑彙券,就能到華僑商店購買生活必需品,或是緊俏的高檔商品。
這方麵和外彙券相似,不過僑彙券又有不同。
外彙券類似貨幣,僑彙券則是需要與人民幣現金共同使用的票證,是一種物資供應憑證。
它是一張大大的票證集合,各省不一,上麵附有糧票、布票、棉票、付食品購買券、工業品購買券等各種票證,有些省的僑彙券還印有肥皂票、煤票、油票這些個稀有票證。
除去購貨券,其他東西用什麼票,就剪下來那一塊兒,再付錢,一次性就得用完,可以少買,不能多買。
這會兒京城的僑彙券,由京城商業局印刷,一共有付食品購買券、購物券、糧票、油票四種票證。
工作人員給江弦清點了一下,他這兩萬多美元,能配給3噸多的糧票,一千五百多錢油,還有六千多張購貨券,三千多張付食券。
“同誌,僑彙券是有期限的吧?”江弦確認道。
“當然是有的。”
銀行乾部和江弦解釋:“一般的使用期限是一年或者兩年。”
“一年或者兩年?你們給我這麼多的糧票、油票,我一年、兩年哪能用得完,這我得怎麼吃啊?”江弦皺眉道。
一個水稻產區每個勞動力的年配給是600斤糧票。
以這個標準,他一個人敞開了吃,這麼多糧票都夠他吃十年的,更何況他每個月本就有糧票配給。
“您這個問題確實比較少見。”
因為僑彙券是票證集合,統一發行,每張僑彙券上配額都是固定好的,所以不存在在哪裡多配、哪裡少配。
幾位銀行乾部快速的商量了下,派出個年紀最大的,諂笑道:
“鑒於您為國家爭取了這麼多的外彙,又是京城作協的理事,今後還有可能繼續為國外雜誌撰寫稿件,僑彙券上的日期,我們銀行可以先不填寫,希望同誌您今後還能繼續為國家創彙。”
“呃”
這是薅他薅上癮了?
僑彙券上的日期和工業票那些一樣,都是需要填寫的,不填的話,想多會兒用就多會兒填,也就意味著不會過期。
隆福寺這家銀行這也不是胡來,因為這會兒各個單位都有創彙任務要完成,就連出租車都得創彙你敢信?出租師傅每天都得完成外彙任務,司機被逼得那叫一個急。
王碩就在裡寫過,那會兒出租車司機為了完成創彙任務,除非是支付外彙券,不然不拉散客。
所以碰上江弦這樣的優質客戶,很有潛力繼續貢獻大量外彙,銀行當然要給予最大程度的優待。
一篇稿子三萬,一年寫個三四篇,十萬的任務都解決了!
“很少見有這麼大筆外彙,還是靠稿費掙來的,感謝您為國家四化建設所做的付出。”
“過期的問題您不用擔心了,今後您繼續努力寫稿子。”
雖說不填寫日期,就不用擔心過期,不過江弦可知道,僑彙券這玩意實際上還是有個使用期限。
因為到了九十年代,僑彙券和外彙券基本就被廢止了,剩餘的價值就是收藏價值。
他倒也不得了便宜還賣乖,這玩意兒用不掉,他私下處理掉也可以嘛。
就甭說僑彙券,糧票、油票那可都是緊俏東西,三十斤糧票,找京郊農民換雞蛋都能換十個呢。
把賬戶上的錢存好,江弦那兩萬多美元稿費,合算下來就是三萬多的人民幣,帶上之前的積蓄,他賬戶上現在足足四萬多塊錢。
裝了一挎包的僑彙券,江弦小心翼翼的摟著,在張光北和朱時茂倆人的掩護下快速離開。
“江弦同誌,您這是弄了多少錢?”張光北看著江弦那鼓鼓囊囊的挎包,眼睛都看直了。
“財不露白,先回我家。”江弦小聲叮囑。
隆福寺離景山東胡同也不遠,仨人沒一會兒就到了他家院子,這才放下心來。
張光北先是在院兒裡溜達一圈,左右張望一眼,暗暗為這五百多平的院子吃驚,回到屋裡,又看著那摞了一桌子的僑彙券。
雙膝一軟。
他算是明白,為啥謝晉那麼大的導演,都在江弦麵前客客氣氣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