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過神後,朱元璋先開口問,“劉公子這個年齡還未婚配,莫非是家貧。但看你樣子,並不像出自貧苦人家啊?”
劉寬無奈地解釋道:“陛下,時代有所不同,習俗也有所變化。六百年後,我這個年齡未婚很正常,不少人年過三十都還未婚呢。”
三十還未婚?
聽了劉寬的話,朱家三口一時都覺得無法想象。
須知,在此時很多結婚早一些的,三十來歲都當爺爺、奶奶了。
朱元璋不知為何後世人年齡那麼大還不結婚,但他敏銳地察覺出,這並不是好事。
於是道,“如你所說,若好些人二三十都不結婚,怕是丁口增長會很緩慢吧?若爆發大戰,再死傷一大批人,國家丁口何時能恢複?”
劉寬歎了口氣,道:“其實百姓不願結婚、不願生育之事是後世發達國家,嗯,也即是強國的普遍問題。”
“比如說韓國,也就是此時的高麗,在我穿越前,人口已經開始自然減少。”
“即每年出生的人口,還沒有自然死亡的人口多——所謂自然死亡,主要指老病而死等比較正常的死亡方式,不包括戰爭、瘟疫等。”
“日本也有這個問題,中國同樣有此趨勢。我們中國人口基數大,有十幾億人,這個問題還不算嚴重。”
“但對人口本就比較少的韓國來講就很嚴重了,有人預測,百年之後這個國家可能會因為人口太少,自然消亡。”
劉寬這頗為感慨的一番話,直接讓朱元璋三人聽傻了。
朱元璋雖之前意識到百姓普遍晚婚會導致人口增長緩慢的問題。
卻沒想到,後世人不止是晚婚,甚至不想結婚、不想生育。
在此時來講,百姓往往會因為太過貧窮,給不起聘禮、養不起孩子,而不能結婚、養不活孩子。
可劉寬卻說,百姓不願結婚、生育是後世強國的普遍現象。
意思是貧弱之國反倒沒有這種現象?
這就讓朱元璋搞不明白了。
朱標同樣想不明白,忍不住問:“強國百姓為何不願結婚、生育?難倒強國百姓反倒更貧苦,日子更難過?”
劉寬搖頭,“並非如此···這個後世才有的問題,說起來也很複雜,不如我以後找時間再為殿下解惑?”
朱標還想說什麼,馬皇後便道:“劉公子說的是,咱們先吃飯——菜已備好,再不吃就涼了。”
朱元璋也哈哈一笑,“妹子說得不錯,咱們先吃飯···也可以邊吃邊聊嘛。”
隨後,幾人入座,馬皇後則讓宮女上菜。
雖說是家宴,但老朱畢竟是皇帝,所以劉寬幾人並未坐一桌,而是循古禮分桌而食。
各自有一副桌凳,倒不必學古人跪坐。
朱標坐東邊,劉寬坐西邊,朱元璋、馬皇後則一起坐在北邊。
菜有兩葷兩素一湯,還有水果、乾果、糕點各一盤,份量都比較少。
此外又有一壺葡萄酒。
若用皇家宴席去比對,自然稱不上豐盛,但對劉寬來說,已經很不錯了。
開吃前,朱元璋道:“咱和妹子都提倡節儉,日常三餐也不過幾菜一湯,簡單得很,劉公子可莫要覺得咱吝嗇。”
劉寬忙道,“陛下提倡節儉是好事。”
飯間,朱元璋又忍不住道,“劉公子言後世國家以科技、工業而強大,卻並未言農事。莫非科技、工業強大了,便能讓百姓都填飽肚子?”
劉寬道,“科技、工業發展到一定程度,確實有助於提升農業,進而增加糧食產量。”
“不過就中國而言,糧食問題將在三四百年後,因美洲農作物的引進而得到緩解,又將在後世雜交水稻等高產作物誕生後幾乎被徹底解決。”
一聽這話,不隻是朱元璋、朱標,就連馬皇後都來了興趣。
朱元璋雖建立大明十幾年,令天下絕大部分地方恢複了太平,但仍有不少百姓要餓肚子,甚至因餓肚子造反。
因此,老朱一家三口都很清楚糧食問題的重要性。
朱元璋直接問道,“美洲農作物及那雜交水稻是何意思?如何能得到?”
劉寬一笑道,“美洲是指從大明往東去,越過太平洋,額,也就是此時的大東洋,會有兩塊比大明現有國土還大兩三倍的陸地。”
“分彆稱為北美洲、南美洲,合稱美洲。因大洋隔絕,那裡不少植物、動物與大明不同。”
“當地土人馴化有玉米、紅薯、土豆這三樣主要糧食作物,雖不如稻、麥、粟的口感好,但產量卻遠超過稻麥粟。”
“此外又有南瓜、花生、辣椒等作物——或可增加雜糧種類,或可為菜肴、香料。”
“曆史上,要等到西方人開啟大航海,發現美洲,才會將美洲這些作物帶到東方來。”
“事實上,在明末就有人冒險將紅薯藏在帆船纜繩之中,從西夷統治下的南洋,偷帶回大明,便進獻給朝廷。”
“可惜當時大明已是內憂外患,又陷於黨爭,對此事並不受重視。”
“後來玉米、土豆、花生等美洲作物也相繼傳入中國,便宜了清王朝。”
“後世清朝後人宣稱他們十二帝皆明君,連續三代盛世,其實跟這些作物的引進,養活了更多的人口脫不開關係。”
說到這裡,劉寬停了下來,喝了口葡萄酒,感覺酸過於甜,並沒有那麼好喝,於是又吃了塊梨,倒是爽口。
朱元璋聽了一時唏噓。
有些事情,對於國家來講,還真是前人栽樹、後人乘涼。
比如說棉花,據說漢朝時便傳入中國,但因最初種植於嶺南——那地方炎熱,冬季也不會太過酷寒,因此棉花一直不被重視,也未得到傳播。
直到宋末元初,棉花才大量傳入內地,讓人們意識到它不僅可以作為絲、麻的替代品,更是難得的保暖之物。
待他建立大明,便專門下旨,強令各地必須分出部分田地種植棉花,十幾年下來,才令棉花成為百姓必中農作物的一種。
從這件事可以看出,某些好作物的推廣,既有運氣成分,也需要朝廷主動推廣。
而劉寬口中的大明顯然運氣不怎麼好。
那什麼紅薯傳入時,時間太晚,大明朝廷內憂外患,也就沒能重視。
‘要是這些美洲作物能早些傳入大明就好了。’
心中如此想,朱元璋便問:“那些美洲作物如今可傳到南洋了?”
劉寬有些無語地道,“陛下,西人開啟的大航海倒是在幾十年後,但他們發現美洲大陸卻要等到一百多年後去了。”
“如今南洋連西夷都極少見,而是以波斯商人為主,又如何會有美洲作物?”
朱元璋聽了皺眉,似是在思考什麼。
劉寬則主動道,“不過,如今陛下既然知道了美洲的存在,倒不必去等西夷人開啟大航海,咱大明可以自己開啟大航海。”
“世界廣大,大明如今雖領土不小,卻也隻占一隅。彆的不說,在南洋諸多島嶼之南,便有一塊麵積不下於大明的大陸。”
“這座大陸上隻有尚在刀耕火種、狩獵為生的土人,並無國家。”
“雖然大多數土地為戈壁、荒漠,卻也有不少適合種植的肥沃之地,更有金銀銅鐵等諸多礦藏。”
“南、北美洲雖然遙遠,卻物資豐裕不下於神州大地。且上麵的土人同樣多為部落,雖有二三國度,其製卻與我們商、周時差不多,戰力並不強。”
“大明若能造出能航行於大洋的海船,這些地方的物資便都能任意取得。將來大明百姓若是無地可耕,還可移民到這些地方去。”
“事實上,後世西方各國之所以能強於中國,便是從大航海開始的。”
“他們從這幾塊大路上掠奪了太多的好處,數百年都用不完,直到我所在的後世,這些西方國家的人民依舊享其餘蔭。”
在劉寬說這番話時,朱元璋、朱標連飯都不吃了,就那麼呆呆的聽著。
一則,兩人雖通過元朝留下的資料,知道世界很大,卻沒想到這麼大。
更沒有想到,在南洋之南,就有一塊比大明還大的陸地。
二則,朱元璋雖非儒家人,但認知到底也受到一些影響,認為神州大地物豐人傑,四夷八荒沒有哪裡能比得了。
不曾想,人家西夷竟能通過大航海,從那幾塊大路上獲得幾百年都用不完的財富。
要是大明能擁有這些財富,享國多個一百年不成問題吧?
回過神來,朱元璋便麵帶興奮的紅光,道:“天予不取,反受其咎。如今咱既從劉公子口中得知這大航海之利,就不能便宜了西夷。”
“咱決定了,咱要開啟大航海,將那些美洲作物都引進大明,令大明百姓少饑餓之憂!”
“咱還要將那些無主之物都帶到大明,讓大明也有數百年都花不儘的金銀財寶!”
朱元璋這番慷慨激昂的話語讓劉寬也頗為激動。
試問,哪個明史愛好者不想穿越到過去幫大明開啟大航海呢?
如今這機會擺在了麵前,劉寬自然不會錯過。
他當即起身,鄭重表態道:“微臣願竭力助陛下完成此宏願,令我中國不再為西夷所欺!”
“哈哈哈,好!”
麵對劉寬主動效力的表態,朱元璋很高興,端起酒杯便滿飲了。
又過了會兒,朱標好奇地問:“劉公子,那雜交水稻等高產作物又是何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