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徐小姐的描述,我們在郊區的一個懸崖道路邊找到了車輛磕撞的痕跡,從懸崖邊留下的痕跡來判斷,應該是發生過嚴重車禍。”交警頓了頓,“然後在懸崖下方的草叢裡找到了屍體和一輛破損的電動車。”
屍體此刻暫存在殯儀館停屍間的冰櫃裡麵,由於可能涉及刑事案件,於是交警那邊將屍體給送到了第一大隊。
是一具男屍,屍體身份是一個退休工人,名叫秦勇。
此人無父無母,沒有小孩也沒有愛人,資料上顯示此人獨居。
死亡的地點是懸崖道路邊的草叢,由於高低落差加上植被遮擋的緣故,死者長達兩年沒有被發現。
身邊不遠處倒著一輛兩輪電瓶車,電瓶車的前保險杆已經完全凹陷,車身也有嚴重碰擦過的痕跡。
將碰擦的痕跡和懸崖石頭的痕跡進行比對,能夠判定這輛電瓶車曾在此地發生過車禍。
車上的指紋以及dna遺留匹配完整,證實是死者秦勇的電瓶車。
電瓶車撞毀程度80%,塑料的殼子基本都撞碎了,交警判斷對方車速至少有80碼。
夏知月捂著鼻子站在屍體旁邊,盯著屍體看:“媽呀,腐爛成這樣,至少要兩年了吧?”
老張對屍體進行了解剖,得出結論:“死亡時間是兩年零八個月。”
屍體在戶外暴露時間太長,麵部皮膚已經腐爛乾瘦看不出人樣了,味道也難聞得很。
交警方對事故的分析更加專業,他說出了自己的分析:“案發現場是一個機動車輛單行道,是不允許非機動車上路的,事故地又是一個彎道,容易產生視角盲區。
再從電動車撞毀的程度來看,是與小汽車麵對麵相撞後的結果,隻不過那附近沒有監控探頭,加上時間又這麼久了,真的很難找出肇事逃逸的司機。”
事故地了無人煙,而且路麵狹窄,除了車子通過以外很少有其他人到那兒去,因此秦勇的屍體到現在才被發現。
聽了交警同誌的話,談晚沉思片刻,然後緩慢開口:“我大概知道肇事司機是什麼人。”
此話一出,周圍人的目光紛紛朝談晚投來。
交警追問:“談隊有線索?是什麼人?”
“我也不是很確定,但你們可以查下一個叫葉楓的男人。”
但很快,夏知月說出了自己的擔憂:“兩年多以前發生的事故,所有的物證都應該被清除乾淨了吧?”
聽了夏知月的話,談晚低下頭認真想了想,又說:“殺人容易拋屍難,要想銷毀所有證據正是不簡單。
以撞擊程度來看,肇事司機的車子應該也好不到哪兒去,殺人逃逸後大概率也不會開同一輛車出門,查葉楓名下是否有報損的車輛,應該就會有結論。”
交警:“談警官手裡有葉楓的資料嗎,我帶回交警大隊去查。”
談晚點點頭,當即走出停屍間:“稍等,我讓部下把資料轉給你。”
談晚走了,夏知月還留在停屍間,而老張在旁邊做收尾工作。
老張試探性地問了句:“談隊對你不錯,你們認識?”
夏知月有一句沒一句地搭著話:“之前在我曾經工作的轄區一起辦過案子。”
老張輕笑了一聲:“原來如此。”
“剛才張法醫說談隊對我不錯,何出此言?”
“老曹這次走得不情願,要不是談隊幫你解決了老曹,不然就算等老曹走了,他手底下那群人有得好跟你鬨騰嘞~”
“你是說......是談隊幫了我?”夏知月一頭霧水,“我不明白。”
老張哈哈一笑,將手頭工作收工後拍了拍夏知月的肩膀:“沒事,你啊,呆久了你就知道了~”
這個案子上,雖然一隊和二隊並案了,可並案也有個主次分明。
二隊被一隊壓製久了,總想著要辦大案,這次好不容易逮到了這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都想著好好表現一番。
兩組隊的人表麵看起來和諧共存,實際上暗地裡那是風起雲湧明爭暗鬥......
夏知月是半路進來的,談晚便在自己辦公室裡,將案子的始終說給夏知月聽。
正說著,技術科的鞋印比對報告出來了。
談晚接過報告一看,根據鑒定科的鞋印比對,發現空調壓縮機上的鞋印是死者趙亮的鞋印。
而在那塊帶血跡的畫布上,除了趙亮的血印之外,還找到了凶手的鞋印,根據比對,證實是畫室主人葉楓的。
證據有了,接下來就隻剩下動機了。
“空調壓縮機上的鞋印是死者的,那就是說死者是從空調壓縮機爬到三樓的?”夏知月想象了一下那個畫麵,瞬間腳底發軟,“他蜘蛛俠啊?”
“他是記者。”
夏知月嘟嘴,靠在談晚的椅背上:“哪兒有正經記者翻牆的,鬼鬼祟祟的,不是小偷就是狗仔!”
說到狗仔,夏知月的小偷兒子一下子給了談晚提醒。
死者趙亮不是正兒八經來拜訪葉楓的,從窗戶翻進來是為了避開葉楓,可他到底是來找什麼東西的呢......
“你不是說葉楓是個有點名氣的畫家嗎?”夏知月開始做聯想,“難道是來偷畫?”
談晚扯了扯嘴角,無語地說道:“你會因為自己的畫快被小偷偷走了,就捅死對方的嗎?”
“還真有可能,都說畫作是美術家的第二個生命,有人要把你的第第二條命偷走,你不生氣?”
“彆想了,這是不可能的事。”
“咋不可能,那些搞藝術的精神大多都有點不正常,否則也搞不出那些普通人理解不了的藝術。”
“那些畫就斜放在窗戶下麵,可那些畫上壓根沒有檢驗出死者的指紋,他壓根就沒有碰過那些東西。”
“除了畫,還有什麼值得死者爬牆進來?我可想不到了。”
是啊,有什麼東西值得趙亮冒險爬空調壓縮機進來的呢......
談晚盯著手裡趙亮死亡時候的照片看了很久,驟然驚醒:“是新聞。”